第二讲(中)

大安法师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现在看第二句深信因果:这个因果的法则不是一般的信,要深信,没有一点怀疑,身心去相信善恶因果报应真实不虚。这个因果包括世间的因果、包括出世间的因果,实际上一大藏教所说的就是因果。比如声闻教讲苦集灭道四圣谛,苦集灭道四圣谛就包含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首先从苦谛开始,八苦交煎,或者三苦、或者八苦、或者一百零八苦、或者八万四千苦、乃至恒河沙的苦,这些苦就是一个果报。你透过这样的苦的果报,你找它的原因,这就是集谛,就是烦恼。烦恼是构成我们痛苦的根源,所以这个苦、集二谛构成世间的因果。然后灭,灭就是寂灭、涅槃;就是出世间的一个安稳之处、常乐我净之处、诸法实相、生命的那种本相之处,就是我们禅宗讲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向上一路,毗卢遮那顶上行的那样一种实相,这是我们修道的终极目标。

  但是怎么到达这个宝所?就得要修道,道谛:声闻教的三十七道品;大乘佛法六度万行;净土法门的专持名号,一句名号开佛知见、一句名号悟证无生法忍;种种八万四千法门的通途和净土单持名号的特别法门都是指向这个灭谛的;所以这就包含着出世间的因果,得涅槃为果,修道为困。在世间法当中,一个人维系一种道德;一个人在出世间修菩提道的过程当中,他要有一种动力机制,这些都是深信因果来推动的。

  现在我们中国确实,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它实际上包含的意思:我们社会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为什么大家呼唤道德?中国现在的道德水平每况愈下,从去年的毒奶粉现象,以及广泛所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它是表达了我们这个全民的道德水准,它是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实际上这里面重要的因素就是信不信因果的问题:一个个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报应、不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他只信我这一辈子我只要能得到我的金钱、我的五欲的享受、我可以不择手段,反正我也不相信人死有报应;人死是灯灭的,他被这样的错误的知见所控制,什么都敢干;道德在他眼里是不值钱的,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他会嘲笑道德;道德值几分钱一斤;你讲道德,他说你是傻冒;他把作恶作为他是英雄好汉的标志。如果这样的一个知见占主导地位,每个都这样去做,真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太可怕了。

  存在主义哲学家有一个命题:他人就是地狱;就真的演变为他人就是地狱。在末法的时候,演变到刀兵劫的时候,这句话是具体的实现:人和人之间相互残杀,人拔起一把草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相互残杀;因为他奉行先下手为强:我不杀他,他一定会杀我;于是为了保命,我必须杀他;连六亲眷属都要杀,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人类社会不相信因果、不信轮回、在错误知见地把握之下它会演变到刀兵劫的自相残杀的局面。你说诸佛菩萨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形,他的悲心多切啊!所以在刀兵劫的时候,这个念佛法门作为救度苦难众生的最后一次机会,你在那个痛苦的时候,你只要念“阿弥陀佛”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来拯救啊!这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在整个佛法全都灭尽的时候,还住在这个世间一百年,拯救众生。

  一种宗教佛教是从他诞生的那一刻,就预言它这个宗教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以后就没有佛法了。为什么没有佛法?众生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业障深重、不相信佛说的话、不相信,法就灭了嘛。末法时候的比丘不持戒,为什么他敢不持戒?不信因果嘛!然后把出家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一个职业嘛!一种谋取五欲享乐的东西也是来自于他不信因果,所以袈裟自然变白嘛、经典自然没有字嘛、众生业障深重。当这个地球没有佛法的时候,那就是厚重的黑暗;厚重的黑暗里面,你说多么可怕!他看不到路了,前面是万丈悬崖,他也看不到了。所以当这个时代要把因果法则广为传播,只要深信了因果,他才不敢去作造恶的事情,他有畏惧感。在出世间的善法当中,唯有他相信了西方极乐世界,他这种信心一旦产生之后,他就不会退转。

  从本有的意义上来说,信不信因果是判断你是具不具备佛教徒的资格的一个重要标准:不信因果,说明你没有作佛教徒的资格;不信因果,你是什么都敢干的。所以道德,道德本质是自觉,道德自律;我们儒家文化讲慎独,你一个人待在那的时候也要按照五常八德礼义的精神来规范自己;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自觉行为?因为你相信因果。道德自律,它自律任何道德规范都是普遍的立法原则;比如你要诚实,诚实就是目的价值,不是为了什么而诚实;你为了什么而讲道德,道德成为工具价值,这就异化了,实际上就不是道德。在这个时代,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实际上,从本源上来说道德才是真正的力量;有道德他才有福报,有福报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有创造力,有创造力又有仁爱之心,个人的浩然正气才出来,一个民族才有大国的风范;这是第二句深信因果。

  第三就是读诵大乘: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为什么我们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那些国王大臣去关心,我们僧团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上根利智的人就是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以法为师。佛教重法,怎么样尊重都不为过;释迦牟尼佛一成道,马上观察三千大千世界是不是有比自己道德智慧更高的人,要拜他为师;结果一观察他是无上士,没有比他更高更有智慧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以法为师。大乘佛法是出生三世一切诸佛之母,由于菩萨按这个法修行,才成就佛果;所以这种智慧、这种真理能够哺育我们的心灵、能够引发我们的菩提心、能够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看佛经真的感觉到佛是一切种智者,六合之外所有的都知道。而我们凡夫只是靠自己有限的知见、逻辑思维所知道的东西太少了,而且太偏颇了;我们都很难建立中道的正见,不是执有就是执空,或者就是断灭见;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呢:凡夫的知见是不可靠的。

  我们学佛法就好像我们练书法,你找到一个最好的字帖你就练,练书法临摹的过程,把自己脑袋瓜子的笔画结构全都抛弃;然后你临摹,临摹的越像越好。所以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以大乘佛法的知见转变我们凡夫的知见;凡夫的知见你都放下,你不要考虑自己的,你一想就错。唯有佛彻证了诸法实相,悟证无上正等正觉,才把这种真理、这种法以慈悲心向我们传播。这种法和真理是亘古亘今的,永恒存在的,超越时空的;有佛无佛,法和真理都常在;所以真理是佛发现的,不是佛创造的。佛把他发现的真理、这种法传播给我们,就是要让我们离开轮回之苦,契证我们的自性的涅槃。了解这个之后,我们就要通过读诵大乘经典,转凡夫的知见开发智慧。就在开发智慧这一点当中,你怎么样才算有智慧?能够对这个五浊恶世产生厌离之心、能够对极乐世界佛的法界产生欣慕之心,这就是有智慧的表达。如果读诵了若干年大乘经典,还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一念都放不下,你就根本就没有上轨道,没有一点智慧。

  佛非常慈悲呀!知道我们众生在这个五浊恶世虽然很苦,他还舍不得离开,就是由于他把一切看得太真实。所以留恋、执著、贪染;就以二十二年的时间来讲般若系经典,讲诸法的空性;要把现象界一切都观空:如电如梦如影如阳焰,一切都是不真实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认知,大家说我们都没有智慧,现在告诉你智慧:对这个一切作如梦想,都是在做梦。在梦中你认为一切都很真实,在梦中的喜怒哀乐一切都感同身受,你没有醒梦;醒梦了,你知道了,哦!梦中原来都是假的。昨晚上做梦,第二早上睁开眼睛你知道做梦就不会放在心上,假的;但你睁开眼睛的当下,实际上你还在梦中。你昨晚做梦,有我有他人有桌子有环境,现在一看也有他人也有自己,包括我们这个场面,是不是也在梦中呢?全心即梦,全梦即心;所有的梦境就是我当下这颗业心,离开心是没有梦境的。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所感召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这些国土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都是在做梦。

  那么在没有完全醒无明大梦的时候,我们先做一个好梦,你做好梦也得从三皈五戒十善业开始啊!然后还要做一个更好的梦:你就念佛,念佛是醒梦的一个过程,声声佛号唤醒梦中人。等我们最后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把我们的无量光寿的那个本心念出来了,从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里面升华出来了,这时候你就出梦了。这就证到诸法的空性了,梦中分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啊!又在无大千当中,从诸法空性又能升华出一个清净的妙有:就是极乐世界所展示的无尽的庄严。所以读诵大乘经典一定要产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这是我们读诵大乘的目标。在这样的欣慕心当中,就能把我们的慈悲心、菩提心生发出来;不仅仅是读诵大乘经典,就是背诵了很多,但是你不了解其中的意思,或者只了解其中的意思,还要落实在行动当中,这样心性才能产生作用。

  第四句话是劝进行者:就是劝勉、增进一切众生修行佛法,尤其是修行这个净土法门。我们通过前面的世间福、戒福和大乘福,我们只要是依教奉行,切切实实解行并进,我们一定能得到法上的利益。得到法上利益我们想“已欲达而达人”哪,自己得到利益也希望众生分享啊!所以我们就让一切众生也接受佛法、也让一切众生相信净土法门。大家学佛的人都有感受:没有学佛之前身心憔悴,一身都是烦恼,真的像无头的苍蝇不知道一天到晚干什么,而且干的事情大多数都是造业的。造业之后,只是觉得心里很暗淡,但是生不起惭愧之心;因为不学佛不知道善恶的是非标准何在,内心升华不了一个佛性的目标;没有参照系,整个在那种无明、烦恼堆里过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忽然有一个因缘接触了佛法,由于佛法的一面镜子看清楚了我们可憎的面目、一身的业障;由于畏惧因果,就开始受三皈五戒。只要走上这条道路,慢慢子他就越来越得到一点利益、心里越来越轻安、人生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我想佛教徒都有这么一个心路的历程;他就有一种仁爱心、慈悲心把这个,佛法是好东西啊,那是真正的好东西呀!就要传播开来。能发起这个心,这就在作如来使,这就在做劝进行者的工作。

  劝进行者,弘扬佛法有种种不同的形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的身份,来做自己跟身份相应的事情。比如你作为在家居士,你可以随分随力的劝勉你的家人、你的同事、你的朋友。虽然你不能升大座讲经说法,你可以给他佛教书籍、给他光碟、带他去放生、乃至于有个法会你通知一下他,让他过来分个座位给他,甚至让个座位给他,你都在做劝进行者的工作。包括我们这次成就这次的法会,都是我们的居士、我们的比丘来发菩提心,我这个地方很久没讲过法,如果让更多的人能闻到佛法不是很好吗?就组织这个法会。我们知道组织一个大乘法会很不容易的,这里面多少辛劳、多少投入、多少组织工作、多少义工在参与,这些参与者都是发菩提心,他们知道佛法是好东西,让更多的人来听闻,所以这都是在劝进行者。对于出家众要求可能更高一点,比丘、比丘尼是承担弘扬佛法的主力军,这是他的本职工作;如果出家一辈子不做这个工作,实际上这是有愧于佛教、有愧于信众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