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注意足下

宗门故事 | 作者:法云法师 [投稿]

注意足下

日本的禅寺,往往都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注意足下”。意思是要来人把脱下的鞋子放整齐,因为从这细微处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

听说某一间驰名海内外的跨国公司,张贴出招聘通告,应考之人成群结队、熙熙攘攘到会客室里等候。可是等了半天,不见有人前来过问,于是人们便三三两两,交头接耳,闲谈嬉笑。

不一会,又有一位年轻人推门而进,他态度从容,很有礼貌地绕过正在谈话的众人,独自走到室内一个角落;突然,他发现有一份掉在地上的报纸,于是把它拣起来,叠得整整齐齐,然后放在办公桌上,他这举动丝毫未引起那些等得焦躁不安或无聊闲话的人们注意。

这个时候,秘书小姐终于出现了,她向众人宣布,本公司此次招考名额仅一位,经理已决定录用最后进来的那位青年。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没有通过任何口试或笔试,经理何以知道这位青年是堪当大任的人才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细微处见精神”这句俗语,最微小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与为人,正如先前来应征的那群人所表现的心浮气躁,更明显地衬托出最后进来那名青年的沉着稳重与细心守礼。

可是终日奔波名利之途的人们,俗念杂陈,心粗气躁,忽视身心修养的功夫,所以尘虑、烦恼重重。

儒家讲究“慎独”,即谨慎守道,注意修养自己的身心。

佛家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便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检束警策自己,勤修善法,净化身心。

如何处于喧嚣尘世中不致迷失自我?如何在烦恼障里、生死海中,洗炼菩提种子?“道在寻常日用间”,便要时时回光反照,处处销归自性,便要从细微处着手,所以“足下”也不可忽视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