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资助贫困生

生活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资助贫困生

最近三年,每逢假期,开县郭家镇北斗村小老师刘念友都会到镇上煤矿下井挖煤。直到今年7月,北斗村中心校校长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才知道,他挖煤挣的钱除了供儿女上大学外,就给自己班上的贫困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买新衣服,但他自己却天天吃白开水泡饭和咸菜。

而在这之前,从1977年开始,刘念友从教28年,每年都在资助自己班上的贫困学生,班上从来都没有因为钱而辍学的学生。

到底资助了多少贫困生,刘念友自己也数不清,反正能叫出名字的就有40多个:李小艳、谢光祥、李林学、谢步祥、刘池军……这些孩子都在刘念友资助下,没花一分钱学费,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学业。

下井一次要呆9小时

12月10日,星期六,清晨7时,开县郭家镇麒龙煤矿主井。

天还没亮,48岁的刘念友便和工友一道背着电瓶、顶着矿灯,行进在狭长的主井甬道中。头顶不断淌下的水滴很快将衣服淋湿,空气也越来越差,鼓风机巨大的轰鸣声在井下回响。

20多分钟后,记者随着他们来到距洞口1500米处的东大巷掘井口。掘井口空间矮,要猫着身子才能活动,地上堆满先前凿下的原煤,被水泡得黝亮,潮湿闷热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原煤气味和汗味。

在昏暗的矿灯照射下,刘念友麻利地躺在地上,娴熟地用凿子凿着头顶上方的煤层。煤块松动,煤碴掉在净是汗水的脸上,他用手抹了一把,再凿。20分钟左右,他就地休息两分钟,继续。

8时不到,记者已感头昏脑胀,仿佛有窒息的感觉,赶紧退出。而刘念友直到下午4时才和工友一道出井。此时,他从头至脚已变成一块“煤炭”,连鼻孔里都塞满煤灰,惟有眼仁和牙齿显出白色。

山里风大,刘念友湿漉漉的身子不停地打冷颤,赶紧洗个热水澡后,才在矿上的食堂开始他的午饭:两碗干饭和一份炒洋芋。

寝室一张凉席38个洞

9日中午,记者来到北斗村小刘念友的办公室。这其实是间闲置的教室,部分学生眼中挺有钱的刘老师的办公室、寝室、厨房都在这间屋里,穿着一件劳保棉衣的刘念友正在用一个小小的电饭锅烧开水,他的容貌明显比实际年龄偏大。

寝室简陋得像民工房,一块木板就是床,谷草和棕垫上甩着张千疮百孔的凉席,仔细一数,竟有38个洞,其中两个有巴掌大。见记者拍照,刘念友赶紧红着脸用手将破洞捂住:“见笑了!老婆住在中心校,我一个人用不着讲究。”

厨房只有一袋米,一把面,一包盐,一桶散装白酒,连油都没有。

记者还在刘念友的电话本上发现这样一页——“吴成艮2600元、周贤坤4600元……”一共9个人,总计15000元。“这是我的欠账本,最久的已5年多了,我会还的。”

在常人眼中,刘念友资助的钱并不多,每次只有10元、20元,但对刘念友来说,10元就够他花上两周,20元就足够他家里吃一个月的肉。

刘念友的家在北斗中心校,这其实只是个8平米方的楼梯间,除了两张床没有任何家具。一个纸箱子就是衣柜。一张课桌上摆了一小碗肥肉,李云菊说这碗肉要管半个月。

“我们有七八年没买过新衣服了,上学期有人说他的衣着有损老师形象,他才狠心花25元买了双皮鞋。”面对丈夫,李云菊眼中没有埋怨,只有欣赏。

他挖煤瞒了我们3年

“他质朴得就像一块煤炭。”北斗中心校校长陈银山告诉记者,1977年刘念友工作以来,多次放弃到中心校的机会而辗转无数村小。哪里没人去,他就申请到哪里,越走越偏远。

陈校长称,中心校的老师都知道,从1977年开始,刘念友从教28年,每年都在资助自己班上的贫困学生,不管走到哪里,班上从来都没有因为钱而辍学的学生。但谁也不知道他其实穷得要去下井挖煤的地步,而且一挖就是3年。

“我们是在今年7月才知道的。”陈校长回忆,当时学校有急事让刘念友到中心校去一趟,可电话打了3个多小时,他才匆匆赶来,一脸疲惫。问他干什么去了,他支支吾吾说在走亲戚。

“我猛然发现他耳朵背后是黑黢黢的,再三追问下,他才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在挖煤。我一下愣在那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不能看着自己的学生辍学

北斗村是开县郭家镇北斗地区最偏远、最贫穷的山区,北斗村小距北斗中心校步行需两个多小时。在当地老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背了时都莫到北斗去。”去年,刘念友却主动申请到这个“鸟都不屙屎的地方”。整个学校就他一名教职工,要教一个三年级的所有学科,17名山里娃。

开学第一天,刘念友的心就被这群孩子深深震撼。“本以为开学这天,娃儿再穷也要穿得光光鲜鲜的,可他们一个个都像叫花儿。几乎所有孩子都穿着极不合身的衣服,有的衣服是用其他布料接成几截,有的能明显看出是大人的。大多数没有文具盒、文具,有的只带20块钱来交学费。”

刘念友当即从口袋里摸出仅有的200多元,帮几个学生交清学费。当天放学后,他又匆匆赶回家,从家里仅存的300多元中拿出150元为几个贫困生买文具、买衣服。“总不能眼看自己的学生因为没钱而辍学吧!”

这些钱,都是他在今年暑假下井挖煤挣的血汗钱。

“不瞒你说,我还搞过摩的。”刘念友说,1998年起,一对儿女跨入高中,花费大,再加上那年他同时承担了7名学生的学费,经济压力太大。为增收,他借钱买了辆摩托,课余时间搞起了摩的营运。

2002年6月,一次小小的事故让刘念友赔了300多元,他放弃了摩的营运。

“当时,两个孩子刚考上大学,教室里还有眼巴巴瞅着我的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不找外快不得行。”刘念友便改行下井当矿工。从此,每个寒暑假,他都会悄悄来到附近麒龙煤矿下井挖煤。

采访中,刘念友多次说对不起妻儿。但他想得更多:“我孩子就快工作了,但还有很多孩子读不起书。这煤,我还得继续挖下去。”

误解1 工友以为他供儿女读大学

“已经3年了,每逢假期他都会来,每月可挣千多元。”麒龙煤矿矿长黄烈兴和工友们都认为,刘老师下井挖煤是因为家里有对儿女读大学,花销大。没有想到他还资助了这么多山里孩子。

刘妻李云菊告诉记者:“他挖煤不仅仅是为了我和两个娃儿。跟他结婚20多年,再困难,他每月总要从工资中抠点出来资助给他班上的贫困生,买文具,买衣服,或存下作为他们下期学费。”

刘妻称,1978年在白羊坪村小,刘念友从前任老师手中接过8名极其贫困的学生,他们交不起每期5元的学费。刘念友当时的工资每月只有6.5元,但他竟将这8名学生每期的学费全部承包。有的娃娃离家较远,中午回不了家,他就让新婚妻子在家里给他们煮饭,不收1分钱。

善良的妻子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其实都是些粗茶淡饭,洋芋白菜而已。”

误解2 学生刘老师领工资他有钱

刘念友现在班上的17名学生中,有13名学生曾受过他资助。当记者问他们知不知道刘老师资助的钱从何而来时,几名贫困生却异口同声说:“他有钱,有工资得嘛!”

北斗村黄海艳的生母去世,继母残疾,父亲靠打点零工维持家用,实在拿不出每期140元的学费,多次提出让黄海艳辍学。“刘老师到我家里来过几次,说愿意帮我交学费,买文具,我爸爸才让我读书。他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

“其实刘老师比我们都吃得差。”住在学校附近的田雨雪同学说,他有好几次都看见刘老师一个人躲在寝室里吃白开水泡饭,最多下点咸菜。“还有几次,放学了,我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操场乒乓台上抽烟,一直坐到天黑,我想他肯定是一个人不好耍。”

田雨雪的父亲田俊说,之前没有老师愿意到北斗村小来,“没老师,这些娃儿就只得到邻近学校读书,可这儿最近的学校都要爬两座山,过一条河,家长不放心,多亏了刘老师。”而最让他感动的是,刘老师常常家访,“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快,刘老师还把他们带得像城里娃儿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