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丝招魂
“将女人的头发缠到门前的树上,口念花咒,就能得到女子的芳心。”
《清明祭》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倾轧,有太多的无奈,虽然生就在有地位人家却心中满是孤寂,最可悲的是人自己不能做自己喜欢的却偏偏要做自己厌恶的事情。生命的舟顺着宿命的风东走西走却始终不在自己的方向,于是只能将心埋藏书卷,在一本《清明祭》的书里写着文章最开始这句话,那是外祖父书柜里一本破旧的泛黄的书,封面上的字已经抹去,只剩下一枝梨花还一样的干净如同初春的梨花经春雨洗过一般散发着香味儿。
当我掀过中间一页时,猛地发现一根女人的发丝,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依然像是刚从女人头上取下一般色泽,之所以认为是女人的,完全是因为发丝很长且有淡淡的香味,不禁令人遐思发丝女子的容貌定是妩媚的娇羞,清净的晨曦,独坐梳妆台,梨花木制的梳子梳理着别于花香的发丝,指尖微微颤抖起来,这女子与自己虽未谋面却似故友,一股爱慕之情心底泛起,触得发丝的手指暖暖的却如一股寒气直传到脑后,不觉头皮发麻,闻闻手指的香味女子隐隐浮现眼前。
外祖父家的山村,完全是清白的世界,到处是梨花开满的景色,大片的梨花如同厚厚的积雪压在枝头。到处落满梨花的花瓣,香气整整的将一带山水间缠绕。
顺手将那一缕发丝缠在门前的树上,非是亵渎那未曾谋面的女子,非是为得到那女子芳心,只是心灵深处感觉一丝暖意,少排解心中无聊的空虚。
发丝随风东飘西飘最后竟不动了,我赶紧闭上眼睛,在心灵里默念花咒
蓦的树间似浮现一女子,白衣罗纱,一阵香气将她吹走倏然不见了。
(二)
“陋伞遮雨半,单衣不耐寒。”清晨微雨下个不停,我却喜欢带着这破陋的纸伞徜徉于湿湿的石路上,衣服不可穿多,觉寒刚好。绿色顺着柳枝留下来,想脱了色的油画,满眼绿色间便是白色做底,寂静的道路让人感觉异常的孤独,蓦然发现远处一女子伸手摘花却娇羞地迟疑,反复几次后可怜地站着,看不清女子的容貌,但白色的衣襟如同梨花做成一般还带着香味,长长的发丝散发熟悉的香味,如古人相识却不愿打扰女子的悠闲,女子却无意间看到了远处呆站着的我,含羞的低头转身离去,想挽留却不知如何开口,顺步走过雨水打湿的风景,心中不免几分惆怅,摘一枝梨花可惜无人共香,阔步向前惊地发现女子又徐步迈回,想必念及那一枝梨花。我不愿真见得那女子,转身从一旁走过。
“陋伞遮雨半,单衣不耐寒。雨滴新叶翠,湿径无人喧。恰是寂寞时,人比梨花淡。花开径须折,素手伸欲难。见客含羞去,再逢更何难。撷取相思去,香气随风散。方欲踏歩归,佳人去又还。”
诗可以自我慰藉,每次写完仔细端详数遍然后烧掉,就像那女子我又何必一定要见到呢?一种心思而已。在这隔世的意境中迟迟不想离开,仆人是轻易不敢进我的房间的,不愿任何人打扰我的清静。明日将启程返回喧哗,世事又将占据我多半的时间,不知那个分别多时的女人过的如何,也不知那个令我厌弃的男人过的怎样。总之,明天我无法逃脱的要返回喧哗的事务之中。
再也见不到如此诗意的画面,如此纯美的女子。
(三)
夜未央,月色罩着一切,白的一片此刻更甚,将夜色打落。只有树丛中存得一地夜色,近日写了不少诗稿,潮湿的纸页很难点着,烟气熏走了余香,不远一女子也跪拜树前,念念有词,不免心中恐惧,一股凉气窜上心头,正是那日相识却未谋面的女子,泛黄的纸钱燃出黄色的火焰映黄了女子的脸,白皙的脸如同一朵盛开的水莲花,淡淡的忧愁如寒风催葬下花瓣的无奈,我被那情色迷住。
夜下,我们各自焚烧着自己的忧愁,想必她烧的是对身世的不满,而我自己知道我烧的是什么。远远望去,两团火苗起起落落,映亮了祭拜者的脸。对视几眼却始终没有说话,就像那月亮和漫天的白星整夜厮守却相互无言。
将关于这个女人的诗稿送过去,嘴角微微翘起,女子似明白一切,似乎早已读过这首诗,白皙的素受轻捏诗稿倏然如抚着我的脸颊,不觉发热,暖暖的涌向心底。她淡淡的一笑,低眉将诗稿点着,坐在她的身边如一对故人,静静看着一页纸焚成灰。
“我的志向呢?我的事业呢?我越发的发现我没有志向可言,什么又是真正的成就一番事业呢?文垂千古吗?那恐怕是身后事,我看不到,那些人更看不到啊,现实一点就是金帛而已,成就事业就是拥有金帛。我不知道怎样才算有所作为,我只能埋头古境,古境的潮湿熄灭了我年轻的心,我要燃烧,但我的青春,定要燃烧。”我竟向一个陌生女子讲了肺腑之言,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的所作所为。
“人生苦短,何必在乎那许多,虽已谋面又何必定要相见,此生的缘分又要多久的修炼呢。我不知,我在懵懂中来,又在懵懂中去,当你最亲近的人欺骗你,你在世界上便不再有亲人。情人呢,何必是他或是她,相识则已。”女子幽柔的声音一句句打动我的心,此时已不再在乎话的意思,在心灵的灵动间。
东方日白,仆人早早在门口等候,我却从门外回来,思虑再三还是不舍的依依惜别,满眼的白色哦,梨花。
(四)
时过半年,外祖父去世,家人共去奔丧拜祭,又是梨花开的正旺时,当地人说能在此时死去便是一辈子积德的缘故,因为满树的梨花都在为他送葬,外祖父的丧葬队伍排满了街道,漫天洒满的白色的纸钱挂在梨树上分不清花瓣和纸钱,出丧的人满街白衣,整个世界似乎都是白色,看得人眼微微作痛。
闻家舅舅女儿生一女孩,在这时刻却不显的高兴,不过喜悦还是写在舅舅的脸上,她迫不及待的让我看我的小侄女,虽只有一生日大小却没有一般儿童的天真,满是事故的表情令我很不自在,由于自己不愿离开,便借故留了下来,连仆人也打发他回去了。
小侄女最爱和我呆在一起,三岁有余最是好玩,但却经常有我看不懂得举动,比如说她爱烧纸玩,每次家人都训斥一番却无济于事,她烧纸的表情我至今还记得,不似儿童在瞎闹,好像很虔诚地祝愿。
又一次带她在梨花树丛里玩,只顾自己欣赏,到黄昏才发现找不到她了,不敢告诉家人,只好自己硬着头皮找,平时美丽的景色此刻显得很恐怖,在梨花从里她一个人正在烧着纸,心里一阵凉气早已通便全身。但猛地发现这不是自己和那女子焚纸的地方吗?几分熟悉消退了我的恐怖,只怪小侄女不听话,不叫她烧纸却偏躲起来烧。
一直以来打听那个女子,但一面不好开口询问,一面又没线索,相比离开了不然怎么不见人呢?只是听人说四年前死过一个女子,像我说的模样。是被自己的父亲逼死的,她的父亲想强占她,真是有辱民风,我不忍再听下去。
不久我便回家,小侄女的眼神不似那般天真,却令人熟悉,我还是不得不回去。
(五)
又时过半年,我的心情也慢慢好起来,自己感觉有了一点希望,便全身的去追求了,忘却了一切。
不久舅舅过世,舅母带着小侄女来我家求助,父亲本与舅舅甚好,非要舅母一家住在我家,家里大得很不会在乎多住几人。这下小侄女有和我在一起了,他改不了的还是烧纸,我早已习以为常了。
一次她又不见了,在家里竹从里找到了她。正在地上写着什么,见我似乎很吃惊的样子,脸色苍白,我笑嘻嘻的走过去,是两行诗:“撷取相思去,香气随风散。”啊!我不禁大叫一声,怎么会知道这句诗,我明明已经烧了啊,再“撷”字也决不是一个四岁的女孩子可以知道的啊。
她说是在外祖家里捡到的,每天都临,但自己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难道我多写一份忘在外祖父家里,忘了,我也不再惊讶。
小侄女有一头茂密如山林的秀发,总是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喜欢用手抚摸她的头,手指像在那里有过的感觉阵阵发烫,每次都微微颤抖,好像手指有意识,再想想还是大脑在思考,手指有不自觉的动了。
她多次提出要我带他回老家,我权当她想家,只是应付着,她的样子很想大人,令我好几次不敢看她。
(六)
终于一次给外祖父上坟的时候带着小侄女回老家了,只有我们两人先出发,她一路上很兴奋,口中喃喃自语,祭拜过后我们便住下来,第三天,我正一个人溜达,谁知她叫住了我,她说的“跟我来”分明不是小女孩的声音,我迟疑的跟着他,到了门前的树下。
她指着树上一根枝条让我看,我顺眼望去,哦,那根发丝还有,在风中发丝随风东飘西飘最后又不动了,我还没来得及想发丝为什么在四年后还是一样色泽地挂在那里,还没来得及想她是怎么发现树枝上一丝发丝呢?她让我看又要干什么?她用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声音急切地叫着:“念花咒,快念花咒”,我的脑子有太多的不明白,太多的东西反而让我满脑子空白。
“她到底是谁?”
“她——到——底——是——谁?”
她是怎么知道花-咒的?
我迟疑的打量着这个小女孩,不知所措,那个女人的身影浮过她的背后,我心底一凉,不知道了一切,只记得花咒“永——世——相——随”,我默念着,看着她怜悯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再迟疑下去,大声地喊了出来。
一阵风夹着花香扑面而来,再清醒时,她已经不在了。
我急忙赶回家寻家人一同寻找。
(七)
刚回家发现小侄女躺在病床上,家人说是热病,高烧不退已经三天了,三天?难道她从未离开过?家人异样的看着我,因为她的病家人才为出发去祭拜祖父的,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从未离开这?跟我去的人是谁?
她醒来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越发的不懂事,越发的天真了,但这是属于一个四岁孩子本来的天性,家人也说他变了,以为是得病的原因,我似乎明白一点原因,但怎么和家人说呢?
我后来曾经问她记得这两行诗吗?“撷取相思去,香气随风散。”她摇摇头说从来没印象,那我们一起去祭拜外祖父呢?他说生病的时候做梦去过,自己好像一位漂亮的姐姐,白白的衣服,长长的头发,只是后来一个老的男人拼命追我,我拼命的跑,后来就醒来了。
白白的衣服,长长的头发的女人,是她?
(八)
不久我们一家便赶回老家,祭拜外祖父。
大片的梨花如同厚厚的积雪压在枝头。到处落满梨花的花瓣,香气整整的将一带山水间缠绕,这一次心中却有许多异样的感觉。
当经过大门前的时候,蓦然发现大树不见了,家人说的话让我想入非非:“早就应该把它锄掉了,五年前这棵树上死过一个女人,是在树上吊死的,白花一片,穿着白衣服,不仔细看含看不出来呢。”
眼泪从我眼里流出来,未知的原因,
夜未央,我独自一人在树丛里焚纸,我的诗稿,她的冥纸。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有位学生给我看了一则《锯和蛇》的故事,并且忏悔说道:“我曾有着和毒蛇一样的愚痴嗔恨等烦恼,是佛法给予我智慧,让我慢慢变得冷静理智。”故事是这样的:一条蛇进入木工店,穿过锯子时受了一点伤。它本能地转过身咬住锯子,没料到又把嘴弄伤了。蛇以为又受到锯子的攻击,决定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使锯子窒息。于是它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幸的是,蛇最终被锯子锯死
从前有个愚人,准备宴请亲友,打算积蓄一些牛奶,以备宴会时用。于是他想道:“若现在天天把牛奶挤出来,就会存得很多,那就没有地方存放,况且牛奶放存久了也会变坏,不如就蓄存在奶牛的肚子里,等到宴会时,可以当场挤出牛奶来。”他想好后,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一个月以后,他举行宴会时,亲朋好友都来了。这时他把母牛牵来,想挤牛奶,谁知一点牛奶也挤不出来,惹得宾客当场辱骂和讥笑他。愚人往往就是这样自以为是。
从前,有一个富人,愚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人到另外一个富翁家,看到有三层楼,又高大,又壮美,轩敞窗朗,心生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我也要造这样一座楼。”于是他找来了木匠,问:“那座楼是你造的吗?”木匠回答说:“是的。”“现在你也为我造这样一座楼。”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地处穷乡僻壤。这个国家的人也无知无识。有一个人喜欢养猪。一天到了另外一个村落,见到有许多干粪,心里想:“这里的干粪好多呀!现在我应当用草把这些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回家。”于是,这个人找了些草,把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走到半路,恰好下起了大雨,粪汁流下,一直流到了脚跟。众人看到了,都说这人是疯子。粪便是臭的,即便是晴天也不应顶在头上,何况是雨中呢!
某日,师上堂开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要学习菩萨,不要在因上造作,就不会有这个果报。都知道自己有毛病,为什么不去修改?要找好的方法把这个病治好,这才是根本。再痛苦、再委屈、再烦恼,不去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一点用都没有。
某次法会前开会做相关部署,师开示道:“这次法会的总指挥,你们得学会真正以管理者的心态去做事,抓大放小。你是指挥,要安排好大家的工作,而不是啥事都要亲力亲为,千万不要有害怕得罪人的心态,要为整个法会效果考虑,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怎么样做一调整,是你们应该考虑的课题。
佛陀前世为菩萨时,曾经身为鸽王。“徒众五百”,在国王的花园里飞翔觅食。国王看到了,命令下人张网捕捉,所有的鸽子都被捉住关在笼子里了。国王每天让人用白米、肉屑喂养这些鸽子。鸽王痛心地说:“我们失去自由,说不定会成为国王的盘中菜肴。我们必须逃出去。‘佛经众戒,贪为元首,贪以致荣者,犹饿夫获毒饮矣。’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再吃这些饲料了,只有如此,才能保全大家
从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拥有一棵极其高大茂盛的果树。每年这棵树结果实的时候,香气四溢,味道甜美。有一个人来到宫廷,国王对他说:“这棵树上将要结出味道美妙的果实,你想吃吗?”这个人回答说:“这棵树太高大了,即使我想吃,又怎么取下来呢?”国王于是命令砍倒这棵树,希望今年结果时可以很方便地摘到果实。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禅定,是一个很幽胜深远的法门。有实修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层面的感觉将越深邃,越难以言诠。这种精神层面的感觉,只能透过实修去取证,自然会了解深刻的禅定里面是什么样的世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