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足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他的父亲是人,母亲却是一头母狮子。他全身长得与人一样,只有两条腿花纹斑驳,像是狮子腿,所以人们都叫他驳足王。
驳足王有两位夫人,第一夫人出身刹帝利,第二夫人出身婆罗门。有一天,驳足王出城去游玩,他对两个夫人说:“我先走,你们两个随后赶来。谁第一个到,我今天就与她一起游玩,迟到的那个,就自己回宫吧!我今天不见她。”说着就走了。
两个夫人连忙梳妆打扮,各自驾车出发。
第二夫人走到半路,看见路旁有一座祭天的寺庙,心想:“我应该祈祷天神保佑我!”便下车进庙,行香叩头。然后急忙上车,催马加鞭,赶到城外,却没想到第一夫人已先到了。
驳足王果然像事先说的那样,不见迟到的第二夫人,让她一个人自己回王宫。
第二夫人觉得受到莫大的羞辱,一腔怨气不知怎么发泄才好,想来想去,觉得全是天神的不是。“我因为向你行香叩头,才耽误了时间,受到这样的羞辱。
如果天神果真有神通,应该保佑我才对!可见这个天神是骗人的。”心里暗暗定下报复的计划。
驳足王回宫后,第二夫人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曲意逢迎。
驳足王对她仍很喜爱。
有一天,第二夫人对驳足王说:“希望您给我一天的权力,让我在这一天中为所欲为。”驳足王觉得很好玩,就答应她。
第二夫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一批人到那座寺庙,把庙给拆了,并把那里夷成一片平地,出了一口怨气。
那座寺庙的天神自然十分气愤,便想潜入王宫报仇。但是刚到宫门口,便让王宫的守护神挡住了,怎么也进不去,只好恨恨地走了。
在附近的山中,住着一位修道人,一直接受驳足王的供养。每天吃饭时,他便显出神通,从山中飞到王宫,吃完饭再飞回去。这位修道人不吃荤腥,每天只吃粗茶淡饭。有一天,仙人生病,没有来王宫吃饭。这件事让那位寺庙被毁的天神知道了,便化作修道人的样子,要进宫吃饭。王宫的守护神知道这个修道人是假的,便挡在门口不让他进去。
假修道人没办法,就在宫门口吵闹起来。
驳足王一听是修道人的声音,连忙下令:“让修道人进来。”
王宫的守护神见国王下了命令,也就不再阻拦。
假修道人进了王宫,仆人们把他领到修道人平常坐的位子上,端来日常的饭菜。假修道人却不肯吃,指着饭菜,向驳足王大发脾气:“这种粗茶淡饭,连一点鱼肉也没有,难道是用来招待我的吗?”
驳足王说:“因大仙从来就是吃素,所以没让他们给您准备鱼肉。”
假修道人说:“从今以后,我不吃素了,你让他们快给我重做饭菜。”
驳足王连忙让仆人,重做一顿丰盛的饭菜送来。
假修道人吃完,抹抹嘴走了。
第二天,真修道人飞升而来吃饭,看见为他准备的大鱼大肉,大吃一惊,心想:“难道驳足王想要破坏我的修行?”非常生气,责问驳足王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驳足王说:“这是大仙昨天吩咐我做的呀!”
修道人见国王还要巧语掩饰,更加生气,说:“我昨天有病,一天没吃饭,谁到你宫中来了?我知道你是不怀好意,所以这样对待我。好吧!既然如此,我叫你今后吃十二年人肉。”
说完飞上天空,径自回本山,再也不来了。
驳足王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过了一些日子,有一天,御厨房的厨师忘了买肉,临到要做饭时才想起来,可是已经买不到肉了,他想:“这怎么办呢?驳足王每顿饭一定要吃肉,没有肉就会生气,搞不好还会杀人。”
厨师没办法,提了筐子出门,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点肉。走没多远,他看见地上有个小孩的尸体。厨师看孩子才死没多久,白白胖胖的,四下又无人,心想:“就拿这孩子的肉,救救急吧!”忙将孩子放入筐中,带回厨房。加上各种佐料,做成一盘香喷喷的肉,端到国王面前。
驳足王一尝,叫道:“嘿!今天的肉真是又香又嫩,甘美异常。”他非常喜欢,把一大盘肉全吃完了,接着,他把厨师叫来,问道:“以前我吃的肉,都没有今天的这么好吃。这是什么肉?”
厨师吓了一跳,一下子瘫软在国王面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驳足王很奇怪,非要问个水落石出。
厨师说:“如果大王能饶恕我,不治我的罪,我才敢说实话。”
驳足王说:“你放心说吧!无论什么事,我都不怪罪你。”
厨师说:“我昨天有点事,没来得及买肉,今天做饭时没肉,刚好看到一个死小孩,就拿来应急,没想到让大王吃出来了,还求大王饶恕我!”
驳足王一听是人肉,先是大吃一惊,但咋吧咋吧嘴巴,又觉得人肉实在鲜美,便说:“这肉实在太好吃了,从今以后,你要天天弄给我吃。”
厨师一听,慌了手脚,说:“那个死小孩是我偶然碰到的。
大王天天要吃,我上哪儿去找啊?”
驳足王说:“找不到死的,难道没有活的吗?”
厨师说:“那……那是犯法的啊!”
驳足王狞笑着说:“你放心!只要你行为谨慎,不走漏风声,怕什么!万一有人发现,还有我呢!”
厨师只好答应了。
从此,厨师天天偷偷地拐骗残杀儿童,用人肉做成饭菜送给驳足王吃。
这样日复一日,城里的人民恐慌了起来。刚开始有些孩子不见了,人们还不太在意,以为是小孩子自己跑丢了,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
可是接二连三地发生这样的事,许多人家的孩子都不见了,人们便着急了。大家都把孩子关在家中,不让孩子出门,并在街头巷尾布暗哨,发誓要抓住这个偷小孩的坏蛋。
果然,有一天当厨师正要杀一个小孩时,被躲在一旁的人一把抓住了。
城里的人听说抓住了坏蛋,十分高兴,一拥而上,把厨师打了个半死,又用绳子把他捆起来,送到驳足王面前请求治罪。
大家把厨师偷杀小孩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国王,请国王按国法处治。
可是驳足王听了,竟然一声不吭。
大家很奇怪,又说了一遍,驳足王仍不说话。众人群情激愤,再三请求国王下令处死厨师。
没想到国王站起身来,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你们放了他吧!是我让他干的!”便回宫了。
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愣住了,大家这才明白,国内丢失了这么多儿童,罪魁祸首原来就是国王。人们走出王宫,觉得无论如何不能就此罢休。大家聚在一起商量道:“当国王的,理当保护人民,不受侵犯。没想到我们这个国王,竟然这么坏,偷吃我们的孩子。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当国王,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把他除掉吧!”
驳足王来洗澡。
于是,大臣和百姓偷偷地埋伏在池塘四周。
驳足王果然来了。
大伙等驳足王洗完澡,刚走出池塘,便一拥而上,把这个坏家伙抓住了。
驳足王一看大臣、百姓气势汹汹地要杀自己,吓得成了一滩泥,叫道:“我是国王,你们怎敢犯上作乱?”
大家说:“当一个国王,应该爱护百姓,你却命令厨师杀人,以吃人肉为乐。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你这样的恶人,所以非杀了你不可。”
驳足王垂下脑袋,无话可说,但仍苦苦哀求道:“我知道我错了!从今以后,我保证再也不吃人肉了,请你们饶了我吧!”
大家说:“你做尽恶事,我们再也不会相信你的鬼话。今天哪怕是天降黑色的雪,你头上长出一条毒蛇来,我们也不会放过你!”说着,一刀把这个恶贯满盈的驳足王杀死了。
据《贤愚经》卷十一《无恼指鬘品》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425页。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