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智者

佛经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智者

  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

  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少年悦: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许多人都察觉到人类稍纵即逝的生命与宇宙的永恒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假如人们所能掌握的只有数十年光阴,唯有当下行乐享受生命。试问你的每一分、每一秒是否都来自上苍的恩典,而快乐地活着正是回馈上天的最好礼物。梦

  新年的夜晚,当别人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有一位老人却独自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五色的百合漂浮在澄清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看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60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望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方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漆黑的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夜空,苦恼地失声喊道:“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都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星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响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困惑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突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些错误,眼下却还年轻。

  他真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黝黑的山路上步伐踉跄时,再去后悔,感慨“青春,回来吧”,那只能是徒劳了。

  智者是什么意思?

  (1).有智谋或智慧的人。《韩非子·主道》:“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淮南子·主术训》:“物之可备者,智者尽备之;可权者,尽权之。此智者所以寡患也。” 元 柳贯 《过闸行》:“圣人乘运智者谋,尚忆当年 河 事始。”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智者不能谋,勇者不能断,慈者不能卫,义者不能决,赖圣人特起而后天下晏然。” 公刘 《哀诗魂--怀诗人郭小川同志》诗之五:“我,半是智者,半是懦夫。”

  谈到智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种鹤发银须气度不凡,神通广大无所不知,具有仙风道骨而又精睿慈祥的老者,其实,那是神话传说中的智者,是我们想象中的智者,那样的智者人间不常有。

  人间的智者往往普通而平凡,总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来为人处世,一般很难看到他有什么引人注目之处,也决不会故作高深莫测,而只会尽量地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使人们易于接受和理解。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为了哗众取宠去做些过激的事情,更不会过分地表白什么,展示什么。智者做事情或在生活中处理问题,偏执的时候很少,而似乎总是在起到一种“化合物”的作用,化合其它的同时,也化合自己,尽力使事情变得彼此柔和。因而,很多人看不出智者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或“超级智慧”,智者平时的不声不响,似乎显出某种程度的软弱和没有力量。

  那是因为智者从不在人前显示力量,他知道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自己力量的反弹而击倒,也不会因为各种力量的碰撞而跌落陷阱。智者一般很少主动地出击,因为他懂得有时候只有“以静制动”,才更能促进事物的成功或发展,才可以在柔性和张力中潜藏足够变通的余地;他知道一个懂得余地并充分去运用余地的人,十有八九能取得成功,而一个做事不留余地的人,往往很快就会碰壁。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