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万善先资集

  释孝亲祭祖之疑(六辨)

  问:为祀神而杀生,现在知道是不可以的,但为奉养亲人而杀生,看不出有什么罪错。

  答:这样做罪过更重。为儿女的,应该将善行归于父母,将过错归于自己。现在你不为自己杀生,单单为父母杀生,这就是将罪过归于父母了。譬如国家法律,自己不敢触犯,难道就可让父母去触犯?鬼神在享尽福报后还要堕入轮回,难道你父母的福就享而不尽吗?如果父母不能持素,可供给他们三净肉,或者买熟食也行。如果一定要自己屠宰,就真是用鸩酒为双亲解渴了。

  问:听了这番话,有人生气地说,杀物奉养父母,天经地义,名正言顺,上天一定不会以杀生之罪加于孝养父母的人。至于被杀的畜生,谅它们也不可能以细小的怨恨而于未来世进行报复。

  答:以你一个人的眼光看,应当奉养的不过是父母二人,若以天下人的眼光看,应当受奉养的人就多得数不清了。如果人人都为奉养父母而杀生,就会积骨如山,流血成海,难道这不是罪过?况且杀这样无量的众生,能保证其中就没有过去世的父母眷属吗,杀过去世的眷属奉养今世的父母,就已经是颠倒了,如果杀过去世的父母来供养今世的父母,不更是颠倒吗?如果说,为了奉养父母,上天一定会谅解,请问在这件事情上是单单体谅你一个人的感情,还是对世上所有因孝亲而杀生害命的人都予以谅解呢?看来只有糊里糊涂不去想它了。

  问:祭祀去世的父母,是儿女的本份,父母在世时不吃素,今天以素食祭礼他们,就不随顺亲情了。

  答:如果祖先要靠你的祭祀才饱,则一年之中,祭祖不过几次,其余350天,不会饿吗?如果其余350天并不饿,就说明祭祀祖先不过是尽子孙的一点心意罢了,尽心意并不一定要杀生造业。做儿女的,让父母一辈子操心劳累,生前不能尽孝,而死后又以这些虚名虚利,害父母欠下多生业债,这就真不配做儿女了,孝顺的儿女总是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来奉养父母的,在父母过世之后,杀生害命,将众生血肉呈献于父母前,这就太缺乏仁爱之心了。

  问:子孙设祭,祖先会不会来享用呢?

  答:先人如果投生鬼道,子孙态度十分诚敬,就会来享用。如果祖先生了天道,在天上享受种种快乐,就不肯来了。如果祖先堕入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因正在受苦,也不能来。如果生在人道,另有亲眷,也不会来享用。子孙虽极为恭敬,不过自己得到孝亲的福报。这是《中阿含经》所说的。

  问:如果祭祀时祖先不来,是否有别的神灵来享用呢?

  答:《长阿含经》说,一切人所居住的房舍都有鬼神,没有哪里是空的。《优婆塞戒经》说,如果祭祀的地点靠近树林,树神会来受祭,如靠近江河泉井,江河泉井的神灵会来受祭。

  问:历史上梁武帝萧衍信佛,祭祀时,用麦面做成牛羊猪的形状作为祭品,这大概是中国人以非血食祭祀的开始。后来梁武帝亡国,就是他祭祝缺乏诚敬的结果。

  答:梁武帝曾杀皇亲国戚,水淹寿阳城,这都是他的不仁道处。但以麦面作为祭品,是开了好的风气,至今祭祀祖先的人还从中受益。如果没有这个办法,又不知道要牺牲多少生命,耗费多少财物了。武帝因一念慈悲,于无形之中,令天下人消除无数杀业,这功劳不可谓不大。至于武帝后来亡国,这是国运如此。如果说是不用血食的缘故,那么陈与隋都是用牛猪羊来祭祀的,为什么国家亡得那么快呢!可见国家安危并不寄托在祭祀用的牺牲品上。

  按:梁武帝即位后,断酒禁肉,节俭爱民,即使在暗室中也衣冠整齐,夏天不敢赤膊,执行死刑的那一年必定先斋戒一个月,为判死刑的犯人流泪。不兴兵打仗,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天下为公,是从晋至隋这段时期少有的小康社会。武帝治国49年,享寿86岁,当时还没有哪位国君能比得上。他的子孙在唐代为官,有八人当了宰相。写史书的人因他信奉佛法而有意加以贬低,使他的功劳及长处不为世人所知,这真是太缺乏公正心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