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中)

  舍药材以拯疾苦

  【原文】:(发明)阎浮提中,共有万种树,八千种草,七百四十种杂药,四十三种杂香,百二十一种宝,皆足以济人。而于疾苦尤急者,惟药材耳。以药济人,舍也;以方给人,亦舍也。贫人不与计利,舍也;劝人不卖假药,亦舍也。舍之为术多矣,存乎拯之之心耳!

  【白话】:(发明)在地球上,有一万种树、八千种草、七百四十种杂药、四十三种杂香、一百二十一种宝,所有这些都可以救济别人。救济疾苦最为紧迫的,就是施舍药材。用药材救人,是施舍;把药方给人。也是施舍。不和穷人计较利润,是施舍;劝人不卖假药,也是施施舍的办法很多,全在于有一颗能施的心啊!

  【原文】:末世之疾病,渐渐增添;末世之良药,亦渐渐减少。且如小儿痘疹,生于晋魏以后。箭风之病,起于顺治末年。近时初生婴儿,多生螳螂子于两腮,剖而去之,儿方饮乳得生,否则一两日辄死。此余成童以前所未尝有也。万年以前,水味之厚,同于乳酪。耆婆(天竺之王子,医中之圣也)在时,犹有药王树一本,能照见人肺腑。有明之世,上品人参,多成形像,其价止与白金相等,今则价高四五倍,而色味反不如矣。将来五千年后,人寿二十岁时,疾疫灾起,死亡积野,过七月零七日,其灾方熄,此时尚无甘蔗糖盐之类,而况参苓桂附乎!

  【白话】:末法时代疾病渐渐增多,但良药却渐渐减少。例如小孩出痘,在魏晋以后才开始。伤人的恶风,起于清朝顺治末年。近来初生婴儿,脸上长出螳螂子,一定要想办法去掉,才能吃奶存活,否则一两天就会死。这个事情是我小时候从来都没有听说的。一万年以前,水味的甘甜,就好象乳酪一样。天竺医圣耆婆在世时,还有一本药王树的书,它能照见人的肺腑。明朝时候,上等人参,形状非凡,价格只和白金相等,到今天就高出四五倍,但颜色和味道反而不如从前的。再过五千年后,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岁,就出现了疾疫灾害,漫山遍野都是死人,过了七月零七天,这个灾害才停熄,到这时连甘蔗糖盐也没有了,何况人参、茯苓肉桂附子呢!

  补:佛法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的身心,依报是我们依赖的自然环境。到了末法时代,人们不信因果,贪嗔痴一天天膨胀,所以就失去了心灵的平衡,各种各样的疾病自然就一天天多起来。试看今天的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新的医术也不断出现,但却无法遏止人类疾病的发展趋势,全世界每天都有无数病人死于各种疾病。过去没有的癌病、爱滋病等绝症,正在吞噬人们的生命。再看我们的依报,我们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已经一天不如一天,天灾人祸一年比一年厉害。人类贪欲膨胀,向大自然无穷地索取,生态环境严重失去平衡。大面积的森林正从地球上消失,许多珍希动植物已经绝种。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一切菩萨行者怎忍看下去呢!救病先要救心啊,身病来自心病。要彻底消除人类的绝症,只有求助于佛法。佛是大医王,他要铲除人类贪嗔痴三毒的病根,也就铲除了人类的一切绝症。

  【原文】:《婆沙论》云:“若以一阿梨勒果(不必专用此果,特偶举之耳),奉施病僧,于当来世中,决不遇疾疫灾。”

  【白话】:《婆沙论》说:“如果用一颗阿梨勒果,敬奉施舍给有病的僧人,那么这个人在来世中,一定不会遇到疾疫的灾害。”

  【原文】:疾苦之生,非生于生之日,必有所由生。《大方广总持经》云:“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故得无眼报。以恶口谤发菩提心人,故得无舌报。”《梁忏》云:“为人喑哑,谤毁人故;为人短小,轻蔑人故;为人丑黑,遮佛光明故;身生恶疮,鞭挞众生故。”《法华经》云:“水肿干痟,疥癞痈疽,如是等病,此人夙生谤斯经故。”获罪如是,可知有一种病,必有一种致病之由。施舍药材,救于已病之后;劝其不造恶业,救于未病之先。一是听讼犹人,一是使民无讼,并行不悖可也。

  【白话】:疾病痛苦的产生,并不就是疾病本身带来的,我们还要去追寻这种痛苦的根源。《大方广总持经》说:“用恶眼看发菩提心的人,就一定会得无眼的报应。用恶语骂发菩提心的人,就一定会得无舌的报应。”《梁皇宝忏》说:“哑巴的起因是毁谤别人,矮小的起因是轻蔑别人,丑黑的起因是遮佛光明,恶疮的起因是鞭打别人。”《法华经》说:“水肿干痟(xiao),疥癞痈疽,这样一些病,都是因为这个人前世毁谤这本经典。”如此犯罪,众生怎能不警惕呢!每患一种病,都一定有一种得病的原因。施舍药材是救于生病之后,劝人不造恶业是救于未病之先。正如孔子所说,既要象一般人一样审察案情,更要把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两者同时实施,才算完美。

  下附征事(二条)

  多劫无病《付法藏经》

  【原文】:薄拘罗尊者,于毗婆尸佛出世时(此过去庄严劫中第九百九十八尊佛),本一贫人,见一比丘患头痛病,发至诚心,以一阿梨勒果施之,其病顿愈,由是九十一劫以来(即人寿一增一减之小劫),在天上人间中,常无病苦。

  【白话】:薄拘罗尊者在过去毗婆尸佛出世时,是一个贫苦的人,看见一位比丘患头痛病,就以最至诚的心施舍给他一颗阿梨勒果,疾病顿时消除,因此九十一劫以来,尊者不管是生在天上,还是人间,都没有病苦。

  【原文】:(按)在俗之人,当年老疾病时,尚有妻孥奉养。独有僧尼卧病,则所求阙绝,举目无亲,最为凄惨。所以经言供养病僧,其福最大也。

  【白话】:世间俗人,在年老有病的时候,还有妻儿奴仆奉养。唯独僧尼患病时,则无法求人,举目无亲,非常凄惨。所以经中说供养僧尼,今后所得福报就最大。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