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中)

  同为夫妇《杂宝藏经》

  【原文】:舍卫国有一长者,建造塔寺,命终生天,其后妻因忆夫,常扫其夫所造之寺,一日,其夫遥语之曰:“我是汝夫,以造寺功德,得生天上,见汝忆我,故特下来。奈人身臭秽,不可复近。汝欲复为我妻,勤供佛僧,修扫塔寺,愿生我天。”妇如其言,命终之后,果生彼天,复为夫妇,同来见佛,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果。(七生天上,七来人间,便断生死)

  【白话】:舍卫国有位长者,在生时建造塔寺,死后升到天上。他的妻子因为思念丈夫,就常常去打扫他的丈夫所建造的寺庙。有一天,远远地看见他的丈夫对她说:“我是你的丈夫,因为建造寺庙的功德,就生到了天上。现在因为看见你思念我,所以就特意下来。无奈人身臭秽,不敢靠近。你想要再作我的妻子,那么就要尽心供养佛僧,修造打扫塔寺,并发愿生到我现在的天上。”这个女子就按照丈夫的话去做,命终以后,果然生到天上,与丈夫相聚。夫妇一起去见佛,佛为他们说法,夫妇俩都获得须陀洹果(注解见前面)。

  难为夫妇《分别功德论》

  【原文】:舍卫城中有夫妇二人,敬信三宝,无有子息。其妇早亡,生忉利天为天女,端正无比。因念世人谁堪为我夫,即以天眼观。见故夫出家年老,日日扫除塔庙,遂以光明,照夫令见,勉以精进升天,还为吾夫。其夫因妇生天,倍加精进。天女复来见云:“君得转胜于我,我不能得君为夫矣!”比丘闻已,愈加勇猛,遂成罗汉。

  【白话】:舍卫城里有一对夫妇,虔诚地信仰三宝,没有儿子。女人早死,生到忉利天做了天女,美丽端正,世人无法比拟。因为想知道人间谁能作的他的丈夫,就用天眼去观察。看见她原来的丈夫,出家为沙门,年纪已经很老了,正在天天打扫塔庙。她就把光明照到丈夫身上,使丈夫看见她,勉励他精进不懈,今后生天,再为夫妇。丈夫因为知道妻子升了天,更受鼓舞,加倍精进。后来天女再来看望他说:“您的功德已经超过我了,我不配作您的丈夫了!”比丘一听,更加发奋努力,获得了罗汉果

  【原文】:福业相等,方为夫妇。可见妇人之从夫为荣辱,皆自己之宿业使然也。

  【白话】:享受的福分相同,才能互相为夫妇。可见女人跟从丈夫,荣辱贵贱不相等,都是自己的前业所感啊!

  舍宅为寺《金汤编》

  【原文】:宋范仲淹,字希文,广修众善,笃信佛法。凡所莅守之地,必造寺度僧,兴崇三宝。与琅琊觉禅师,荐福古禅师,最厚。初读书长白山,于寺中得窖金,覆之不取。及贵,语僧出金修寺。又尝宣抚河东,得故经一卷,名十六罗汉因果颂,公为之序,授沙门慧哲流通。晚年所居宅,改为天平寺,延浮山远禅师居之(苏州府学亦其所舍)。仁宗朝,累官枢密、参知政事,追封楚国公,谥文正,子孙簪缨不绝。

  【白话】:宋朝范仲淹,字希文,做了很多好事,虔诚地信仰佛法,凡是他到过的地方,一定会修建寺庙,度人出家,大力兴隆敬奉三宝。和琅琊觉禅师、荐福古禅,关系最好。曾经在长白山读书的时候,从寺庙中发现了一个地窖里全是金子,又把它覆盖起来,没有拿走。做了官后,就告诉寺里的僧人,把金子拿出来修寺。他在河东作宣抚时,发现古经一卷,经名叫“十六罗汉因果颂”,范公就为它作序,嘱托沙门慧哲流通。晚年时,他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迎请浮山远禅来居住(苏州府学也是他捐赠的)。宋仁宗时,升官为枢密,一直到参知政事,追封为楚国公,死后谥尊号文正,子孙历代为官,门庭兴旺。

  【原文】:家舍田园,不过暂时逆旅,乐得以之修福。晋镇西将军谢尚,因父鲲之梦而免难,永和四年,舍宅为庄严寺(出《建康录》)。中书令王坦之,舍其园为安乐寺(见《搜神记》)。刺史陶范,于太元初,舍宅为西林寺(出《晋书》)。李子约,岁饥设粥,全活数万,后舍其屋宇为佛寺(见《法喜志》)。王摩诘,以丧母表请辋川之地为佛寺。白乐天,王介甫,亦皆以所居施为梵刹(各见本传)。较之后世刻剥他财,经营大厦,甘为不肖子孙拆毁,不舍分文修福者,不啻神龙之与蜒蜓矣!

  【白话】:屋宅田园,只不过是生命轮转中的一个暂时驿站,不如用来布施修福。晋镇西将军谢尚①,因为父亲的梦而免难,就在永和四年捐出住宅作庄严寺。中书令王坦之,捐出自己的住宅作安乐寺。刺史陶范,在太元初年,捐出住宅作西林寺。李子约,在饥荒年岁,设粥布施,救活了数万人,后又捐出住宅作佛寺。王摩诘②因为丧母而上奏回家,请求在辋川修建佛寺。白乐天③、王介甫,都把自己的住宅捐出作佛寺。他们比起后世那些剥削他人血汗,建起高楼大厦,又被不肖子孙拆毁的,真是神龙和壁虎的差别啊!

  注:①谢尚(308-356),字仁祖,谢鲲子,晋阳厦人。善音乐,博综群艺,王导深器重之,比之王戎。承袭父爵咸亭侯。曾署仆射事,不久进封为镇西将军,镇寿阳。《晋书》卷79有传。

  ②王摩诘(701-761,又作698-759),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原籍祁(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山西永济西),就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出任官职给事中、太子中允、尚书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长年参禅悟道,使其山水田园诗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③白乐天(772-846),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祖居太原,后迁居下圭(陕西渭南)。贞元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右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他时刻关心人民疾苦,富有菩萨精神,使他的诗歌具有高度的人民性,为广大人民长期传诵。晚年参禅念佛,诗中别有意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