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中)

  修塔获果《出曜经》

  【原文】:迦叶佛涅槃后,以舍利起七宝塔,岁久塔坏,无人补治。有一长者,告众人曰:“佛世难遇,人身难得。虽得人身,或堕边地,生邪见家,又遭堕落。吾等不可失此良缘。”遂率九万三千人,共治故塔,乃同发愿:“不堕三涂及八难处。见释迦文初会说法,皆得度脱。”其后命终。共生天上,遇释迦如来出世,果符宿愿。

  【白话】:迦叶佛涅槃后,因为供养舍利,建起了七宝塔,年岁过久,塔身就渐渐坏了,没有人去修补。有一位长者,对大家说:“佛世难遇,人身难得。得了人身,有的又堕落在边地①,有的又出生到邪见家庭。我们不能错过了这个很好的机会。”就率领九万三千人,一起来修补佛塔,大家共同发愿:“不堕落到三途和八难中去,今后遇见释迦牟尼佛,在他的第一会说法,都能超度。”这些人命终以后,都生了天上。后遇释迦牟尼佛出世,果然实现了他们的宿愿。

  注:①指偏僻的角落,难闻佛法。

  【原文】:(按)佛言:“尔时为首者,即瓶沙王是也,生摩竭提国;见佛闻法者,即九万三千人是也。”

  【白话】:佛说:“当时为首的人,就是现在的瓶沙王,出生在摩竭提国;见佛听法的人,就是他手下的九万三千人。”

  天人散花《杂譬喻经》

  【原文】:昔有四姓家子(天竺国四大姓),为离越(罗汉比邱),作一小房,仅可栖息,复为其作经行之处。后其人命终,生忉利天,所居宫殿,周匝四千里,自知宿因,持花散于离越屋上,自言:“我仅作小泥屋耳,不谓得果如此,是故特来散花也。(梵语首陀,此云农夫,即第四姓,四姓家子,乃种田人也。)

  【白话】:从前有一个农夫,替一位罗汉比丘,建造了一所小房子,但只能作休息的地方,于是又建造了一个诵经修行的场所。后来这个农夫死了,生到忉利天,所住天宫,方圆有四千里。他知道自己的来历,就手持鲜花,散到罗汉的屋上,自言自语说:“我仅仅建造了这样一所小泥屋,想不到到得了这么大的福报,所以今天特意来散花供养。”

  补:古印度的人划分为四个等级,地位最高的是婆罗门,第二等是刹帝利,第三等是吠舍,第四等是首陀罗。第四等地位最低微,被称为不可接触的人。但是释迦牟尼提出的众生平等的口号,以自性的证悟告诉人们,人的贫富贵贱,都由三世因果来决定。因此,只要修了善因,今后必定得善果。不管他现在的地位多么低微,只要他真心实意地修善,来生必定会得到福报。供养佛、法、僧自然是最大的善事,所以得到的福报就无量无边。上面的农夫虽然地位低微,但是他供养了一位得道的罗汉比丘,所以就得到了升天的福报。

  【原文】:舍利弗见一天人,散花于死尸之上,极其恭敬,问之,天人曰:“此吾故身也,由在世时,孝养父母,恭敬沙门,广行众善,令吾享此天福,故散花耳。”须臾,又见无数恶鬼,各鞭一死尸,问之,恶鬼曰:“此吾故身也,由其前世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忤逆二亲,毁谤三宝,令吾今日备受众苦,是故鞭耳。”然则离越之屋,宜其有香花散于上也。

  【白话】:舍利弗尊者看见一位天人,把鲜花散到一具死尸上,非常恭敬,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天人回答说:“这是我前世的尸体,因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恭敬僧人,做了很多好事,使我今天享受天福,所以我就应该散花供养它。”过了一会儿,又看见无数恶鬼,各自在鞭打一具死尸,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恶鬼们回答说:“这是我们前世的尸体,因为在世的时候,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不孝父母,毁谤三宝,使我们今天受尽了各种痛苦,所以要痛打它。”由此看来,天人到罗汉的屋上散花供养,就理所当然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