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二十三讲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画外音:传说姜太公在渭水边钓鱼,周文王到河边请姜太公出山辅政,姜太公要求周文王亲自为他拉车,周文王用尽气力拉了800多步,姜太公笑到,我保你周王朝800年天下,后来周王朝果然历时800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那周王朝又是怎样开始衰落的呢,又为什么要将国都向东迁移,周王朝东迁之后史称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此时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地位已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争相称霸,同室操戈,战火四起,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五霸强 七雄出,那春秋五霸都包括哪几人,他们又是怎样成就霸业的呢?

  这件事的起因是由于周幽王是个无道昏君,旁边就有很多大夫出来劝谏,而一位姓褒的大夫劝谏后周幽王不但不听还下令把他关押起来,所以褒大夫的族人当然千方百计地要把他救出来,那褒大夫的族人听说周幽王很好色就拼命寻找美女,最后终于找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将她买下后,教她唱歌跳舞,加以培训,给这姑娘起了个名字叫褒姒(四)。要说这个名字是很奇怪的,为什么?姒是什么意思,在古汉语中一般是指比较年长的或在同辈中排行靠前的女性。所以这个褒姒可以是褒大娘褒大妈,最好最好的也就是褒大姐,怎么都不能称是褒小姐。所以这个褒姒就是个褒大姐,把她打扮好培训好就献给了周幽王,替褒大夫赎罪。所以这个可怜的女孩到底姓什么是没人知道的,只不过给她起了个姓叫褒。为什么?因为是褒大夫献给您的,您原谅褒大夫吧,所以就给安了个名叫褒姒。

  这个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东周列国志》,这个是小说了,但也可看出民间传说是怎么描写这位褒大姐的,‘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周幽王一看褒姒惊为天人,当然就非常宠爱,马上就立她为妃,赶快把褒大夫给放了。周幽王得到了褒姒后非常宠幸,所以他的生活也就更加荒淫无度起来,这个当然我们还是要声明,这是把不该算的账赖到一个无辜女孩子的身上,这周幽王本来就很荒淫,所以这个女孩子应该是个牺牲品。褒姒当然心里不高兴了,莫名其妙,你把我买来又献给了王。所以史籍记载说她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这周幽王荒唐到什么地步,悬赏,说普天下有谁能使我这个爱妃破颜一笑立赏千金。这时前面提到的虢石父,那个奸臣,就想出一个主意,烽火戏诸侯。

  画外音: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点燃了报警的烽火台,各国诸侯以为敌人入侵马上带兵赶来勤王,到了后才发现受了骗,后来犬戎真的来进攻了,周幽王又点起烽火台但各国诸侯都不再来了,结果周幽王被杀都城变成一片废墟。犬戎撤走后各诸侯国立原太子为周平王。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王室东迁后许多原来的制度,规矩还怎么讲,没法讲了,你落花流水狼狈东窜啊,那些威仪还怎么讲,都没法讲了。这就是孔子讲的礼崩乐坏。诸侯之间动不动干戈相见,弱肉强食,相互兼并。许多小国就在这个当口消失了。现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就是当初那些消失的小国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搞不清楚,从国家数字上可看出,西周初年中原地带就有三千多个国家,到了春秋就剩下了1800多个,到春秋末年仅剩下20来个,到了战国能提起来也就战国七雄,当然除了七雄外还是有些小国的,但没人想得起来了。

  周室东迁后原先由周王室经营的好多文化事业,经济事业都不再掌握在王室手中。很多本来附属于王室的人都失去了固定职业,成了今天的自由职业者,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些人没有铁饭碗了。他们有的就像孔子那样从事教育,有的下海经商,有的靠自己的知识参与政治,东搅西和,在各诸侯国间游说,充当诸侯的工具,同时也趁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诸子百家里的纵横家。所谓纵横,横着来直着去,就在里面搞。这难道不是‘逞干戈 尚游说’嘛,所以三字经里这六个字惜墨如金。高度概括凝练,水平非常高。周朝无奈地分成了西周和东周。

  画外音:周平王东迁后史称东周,此时周朝虽然还在,但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地位已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争相称霸战火四起,所以历史上把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那春秋和战国时期的特点是什么,在历史上又留下了那些著名人物呢?

  为什么叫‘五霸强,七雄出’

  五霸就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个霸主,春秋是东周的一部分,东周完了,王纲坠,周天子的话没人听了也管不了事了,也担任不了诸侯之间纠纷的仲裁了,谁来仲裁,诸侯之间最强大的人,胳膊最粗的人,拳头最大的人当霸主,实际上替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春秋期间一般公认有五大霸主,所以叫春秋五霸。

  所谓‘五霸强’是指哪五霸,为什么说他们五霸强呢,他们以什么形式来体现他们霸主的地位呢,开会,当时叫会盟。因为我力气大,我叫你们都来开会啊,开会商量一件事,这事情实际他说了算,不听我揍你,这就是‘五霸强’。他们实际上替代了周天子号令诸侯的地位,王纲坠嘛,完了,你周天子威信扫地了嘛。哪五霸呢?有不同说法,一般通行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霸之间彼此关联,一环绕一环,一个牵着一个,而这五霸每个人都有非常精彩的人生轨迹和故事。有的人很壮烈,有的人很狡诈,有的人很迂腐,有的人很可笑。但是他是五霸,这里一一给大家做个介绍。

  先介绍齐桓公。齐桓公,名姜小白,姜太公的后代,公元前685-643年在位。这个齐桓公呢,任用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管仲(管子)来进行改革,这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位了不起的理财家,财政专家,行政专家,利用他进行改革,选贤任人,加强武备,发展生产。管仲这个人了不得,为什么?在《论语》记述中孔子对管仲有很高的评价。谈到管仲时是很尊重的。当时这个姜小白,也就是齐桓公打出一个非常有名的口号,尊王攘夷。尊王,我尊敬你周天子,实际上也是说说了,他也不把周天子当回事;攘夷,抵抗外族入侵。所以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在历史上这个齐桓公怎么说好呢,要说精明是精明,要说愚昧也愚昧,要说仁爱他也不仁爱,要说他残忍也真是残忍,而最后的结局很悲惨。这么一代霸主结局很凄凉。

  画外音: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重用管仲坚持改革,国力日渐强大,成为各诸侯国的领军式人物,但为什么说齐桓公是个既精明又愚昧,既仁爱又残忍的君主呢,他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最后落得悲惨结局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