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二十五讲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画外音: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异军突起横扫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这也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嬴秦氏 始兼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帝王制时代,秦始皇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那皇帝这两字是什么意思?秦始皇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字呢。在历史上除了荆轲刺秦外还有什么人也想刺秦呢?秦始皇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但三字经告诉我们秦始皇的皇位只传了二世就开始了楚汉之争,那秦帝国是怎样灭亡的,秦始皇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却说他是千古罪人,秦始皇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会让人们对他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

  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标志着战国时代结束的秦统一六国。三字经讲: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嬴秦氏,秦国姓赢,始兼并,开始了兼并各国的战争。实际上秦国的统一事业是从秦孝公开始的,为什么?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到了秦始皇已经六代人,在这六代人中秦国聚集了强大的实力。当然秦国统一天下的伟业是在秦始皇,秦王嬴政的手上完成的。

  秦始皇,公元前259——210年,姓赢名政,出生赵国邯郸。《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讲秦始皇是异人之子,异人,非常异常的,当然我们不能理解为怪人,如果说秦始皇是怪人之子,这个不对,秦始皇的父亲叫异人,这是《秦始皇本纪》里的说法,这个异人就是秦庄襄王。但是同样是《史记》在《吕不韦列传》中说什么呢,吕不韦出于政治野心或政治抱负,出于政治的目的把自己的一个已经怀孕的侍妾赵氏献给了异人,那这句话说起来,秦始皇当然就是吕不韦的儿子了,赵氏是怀孕以后献给异人的嘛。所以在同一部《史记》里留下了两种说法,那秦始皇的身世是不是很复杂啊。

  画外音: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之谜有种种说法,但每个说法中都提的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吕不韦,吕不韦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吕不韦是个什么人?一言以蔽之,商人。当吕不韦在赵国碰到异人时,异人在赵国是个人质。战国时代为了保证彼此不再攻伐,为了保证信用可靠,彼此押一个儿子在对方,如果一方背信弃义,就把在押的儿子杀掉,异人就是这样一个人质,而吕不韦当时已是富甲一方的豪富商人,非常有钱。但吕不韦不是个普通商人,说好听点是个胸怀大志,说难听点是个怀有巨大政治野心的商人。他看到异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就是今天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成语奇货可居。吕不韦以一种商人的本能嗅觉出异人是个非常稀奇,非常珍贵的一个货物,叫奇货,可居是什么?可以囤积起来,现在一时半会卖不出去,卖不到什么钱,但这是个好东西,当我们遇到一个好东西,眼前又卖不了钱时,如果有足够的钱的话,一般是先给它买回家里藏着,搁几年再说。所以吕不韦就有意识地跟异人交上了好朋友,并且献上了美人赵姬,就是秦始皇的生母了。

  一看这个异人在赵国作为人质孤苦伶仃凄惨的很,献一个美女给你,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吕不韦这个手段是很厉害的,他在这个时候就要来运作这个奇货,这是个奇货,怎么来给他增值,怎么能让他价值飞涨呢,要让他登上王位,如果他当不了国王,那就只是一个人质,砸在手上了,充其量只是个普通王子,值不了什么大价钱。但吕不韦也意识到异人有的是血统,但必须有人来运作,换句话说要包装要炒作要投资,吕不韦就在异人身上投资了。怎么投资呢?

  拿出一千金作为本钱,当时的概念是一千斤黄金,当然在春秋战国时好多黄金是黄铜,那个时候人一看黄灿灿的也就差不多了,反正是一笔巨大的数字,作为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他的每笔投资都是有妥善安排的,吕不韦怎么来安排这一千斤黄金呢? 500金送给异人让你去挥霍,让你恢复这种消费欲望,激起你的追求,本来异人作为一个人质能保住一条命,能吃得饱饭,别冻着我就很满足了,哎,吕不韦要激起你的消费的欲望,给你500金去用,慢慢慢慢异人突然想起自己是个王子,我应该过这样的生活啊,等你过惯了以后收不住手怎么办,那就要当国王嘛,那才能拿整个国家来用嘛,同时让异人在赵国广交朋友;另外500金由吕不韦用来购买各种各样的珍奇和宝物,带着这些珍宝跑回秦国以异人的名义去讨好当时的太子安国君和太子老婆华阳夫人。

  不仅如此,吕不韦展开了非常有效的心理战术,怎么一个心理战术,华阳夫人没儿子,那在当时是个大问题,没有继承人啊,吕不韦就劝说华阳夫人,你呀,收异人为子,劝她把那个在赵国孤苦伶仃的人质收为自己的儿子,这样有几个好处,第一个,你将来就有继承人了,你生不出来也有自己的儿子了,第二个好处,将来你老了以后不会失宠,在传统中国,如果一个女性没儿子,人老了后会很惨的。华阳夫人一听,哎呀,这是个好办法。所以就去劝说自己的丈夫,当时的太子安国君,把异人立为自己的继承人,那就是说异人从一个人质变成了皇太孙。经过这番运作公元前251年太子安国君继位,就是秦孝文王,孝文王在位时间很短,有的记载讲即位三天以后就驾崩了,然后就是异人,这位当年落魄的人质即位,就是秦庄襄王。一即位当然马上就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并封他为文信侯。吕不韦从一个商人变成了秦国相国,摇身一变成了侯爵,成了个贵族。

  然而这位异人也仅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秦始皇,当时还叫嬴政,登上了秦王宝座。13岁即位可想而知,听谁的?吕不韦是帮着他爸爸当上秦王的,是他爸爸的相国,当然听这个相国的,他尊称吕不韦为什么,仲父。什么叫仲父,有个成语叫伯仲之间,比如我和你的差距不大了,我们的差距在伯仲之间,也就是不过在老大老二之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所以仲父翻成现代汉语就是二爸爸,尊吕不韦为二爸爸。吕不韦也确实是尽心尽力帮助嬴政铲除威胁嬴政的力量,这也是历史上很多人讲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的原因。为什么呢,突然发现吕不韦真的是全心全意为嬴政,像对自己儿子一样的鞠躬尽瘁。照道理秦始皇应该重用吕不韦了吧,问题在吕不韦大权独揽,这是一。

  第二,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吕不韦确实很有可能跟赵姬还有不正当的关系,所谓偷情,赵姬在那个时候是太后啊,但赵姬当年就是吕不韦的侍妾嘛,很有可能旧情不断。嬴政岁数越来越大,懂事了,发现了吕不韦跟他的母亲的关系,当然不会有好脸色。嬴政是什么人,未来的秦始皇啊,嬴政不仅没有重用,启用吕不韦,反而把吕不韦放逐到今天的四川一带,放逐到巴蜀,还不仅是放逐而已,两年后嬴政派人送了一封书信给吕不韦,在信当中大骂吕不韦,这个信就成了吕不韦的绝命书,吕不韦一看嬴政这么骂他这么对待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活路了,所以就服毒自杀。以此为标志嬴政扫除了对自己权力的所有威胁,成了秦国至高无上的国君。嬴政开始亲自管理国事。刚开始时也是走过一点弯路的,比如他听从了秦国一些贵族的话,下了一个令,非常有名的,叫逐客令,今天我们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大家看着他很烦,比如到家里也不讲礼貌,不讲卫生了,我们会下逐客令。

  大家别以为这是个习惯说法而已,逐客令在历史上是真实有的,就是嬴政下的,他下的逐客令,把六国的这些在秦国工作的人,也就是说秦国当年引进的人才,驱逐出去。因为这些人对秦国贵族的饭碗,地位,权力产生了影响,秦国很多贵族就利用嬴政刚刚全面掌握政权,向他进谏把这些人赶走,但是还好,被一个人劝住了,谁呢?李斯,李斯也是到秦国打工的,他看到下逐客令自己也会被赶走,就写了一篇文章叫《谏逐客令》,也就是劝秦始皇不要把人才赶走。从此以后,嬴政招揽人才励精图治积极准备统一天下。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嬴政采取了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这样一些策略,发动了攻灭六国之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很多诸侯国一直在反抗,一直在抗拒秦朝的统一,正面战场打不过就来黑的,什么黑的啊,刺客,荆轲刺秦王,这个大家都知道了,甚至现在有大片,电影来重现这一悲壮历史。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