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二十二讲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画外音:商纣王昏庸无道,激起了各诸侯国的不满,这时在西北有一个小国开始崛起,这就是周国。周文王不仅以仁爱治国而且广招天下贤士。中国有句俗话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那姜太公钓鱼和周文王纳贤有什么关系,而孔子最崇拜的周公又是个什么人物?周文王和周武王是如何前赴后继终于伐灭了商纣王建立起起周王朝的呢。周王朝历时八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但周朝后来为什么要向东迁都洛阳?

  上一讲到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王,正是因为商纣王腐败荒淫昏聩导致了商朝最后的灭亡。当然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光有内因还不够,总还是要有外因来影响的,一座楼再烂,没有外力推它一下,它还能在那矗好久。那谁灭了商朝呢,是周。三字经讲: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灭掉纣的,讨伐你纣的是周武王,讨伐完纣灭了商朝后建立起周朝,统治八百年,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轮着排,周朝最长。这里首先要注意的是三字经作者用字的讲究,伐纣。伐,以有道伐无道,只要是伐,去讨伐的人总归是有道的,被讨伐的人总归是无道的,这种场合才能用伐,别的场合不能乱用。

  周代,它的前身当然是个小国了,周国是崛起于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国,它跟商汤不同,商汤偏东周偏西北。那为什么叫周呢,因为它建国于周原,所以就以这个地名作为国名,因此叫周。考古发现已百分之百的告诉我们周人的文化水平很高,不仅如此,周人和商汤一样,和早期的商主一样,周主也拥有特殊的声望,什么声望?第一,周的祖先是尧的农官,管农业的,谁啊,后稷,他是中国的农业神,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所以他的地位自然很高。也因此周人的农业水平一贯很高。那在中国古代就意味着国力强盛。农业水平高收成就好,人民可以吃饱饭,国家有积蓄嘛。

  第二,在周的祖先身上还发生过一些非常让人称道的事,周的原始居住地不是在西北吗,所以一直受到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侵扰。周当时的首领叫古公,他认为这个地方有北方游牧民族经常来侵扰,一般反应是什么,我跟你打,抗击。这样的话双方一定会有伤亡,为避免双方的伤亡,周朝的这个祖先古公采取了什么方式,不打,我把原来的地方,我的国土让给你北方游牧民族,迁到了后来的周原,周最开始并不在周原。这一下周围小国都非常佩服古公的气度,纷纷来投靠。这当然是个好名声,还有一个好名声,那可实在是太难得了,在中国历史上恐怕还真难找到第二个,怎么回事呢?

  古公有三个儿子,他要传位,在他心中自己的小儿子季历最贤能,就打算把王位,首领的位子传给小儿子。但老人家又担心季历的两个哥哥不服,那会很麻烦的。一般的情况是什么,兄弟仨反目为仇,这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兄弟变仇人。但古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这两个哥哥知道了父亲的心思,居然为不让父亲为难,自愿跑到当时非常荒凉的南方去开拓谋生。这当然就引起了赞叹,放在今天也是啊,人家肯定说你的家教真好,那你这一家人肯定了不起。

  画外音:任何一个王朝的兴衰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周朝在灭商之前只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小国,但周国农业发达,民风淳朴,国君仁爱,兄弟相让。正是这些因素使得这个小国渐渐强盛起来。那当时的商纣王对日渐强盛的周国会采取什么态度?

  商纣王在位时,周正好是赫赫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政。这个周文王对商纣王的行径实在看不惯,就在底下悄悄地发了一点牢骚和批评,商纣王很厉害呀,中国古代历代的帝王都有一种控制,钳制部下的手段,他有一套信息传递系统的,类似特务机构,他就知道你周文王原来在底下说我坏话,于是就把周文王抓起来关了整整七年。怎么办呢?老办法。周文王的臣子赶紧向商纣王的亲信行贿,花钱买命。终于将周文王救了出来并且还能官复原职。换一般人会怎么样,赶紧夹紧尾巴做人。别再惹事了,终于出来了啊,被关了七年,白捡了一条命还官复原职。

  而周文王不是,他主动向商纣王献出一大块土地,但对不起有个条件,什么条件?请求您商纣王废除一些特别残忍的酷刑,这一招很绝啊,你商纣王要是接受土地就得答应他的条件,那名声是谁的?周文王的啊,为民请命。如果商纣王拒绝,那他的名声就更坏了。所以周文王仁爱之名在当时传播得很远。很多人来投靠周文王。虽然周文王被释放,但回到周国不久就去世了,但他给后来继位的周武王留下了足以和商朝对抗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周文王给周武王留下的最珍贵的财富就是杰出的人才和仁义的名声。在这些人才中最有名的有两个,周公;另一个是谁?中国老百姓都知道,姜太公。这两位也受到后来儒家学者的高度赞誉。那我们首先要看看这两位究竟是何等人物。

  画外音:周文王留给周武王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杰出的人才,周公和姜太公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那周公和姜太公都有什么才能,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得到儒学家的高度赞美?

  周公旦,他的字我们不知道,知道他的名叫旦。古人都是有名有字的。生卒年月不详。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生的什么时候去世的。享年大概66岁,这在当时也不算短寿了。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在周文王时期受封在周原,所以他是第一位周公,是西周时期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在儒家传统中被称为元圣。周公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他的言论今天还保留在《尚书》里。我们还可看到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后来被尊为儒学的奠基者,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述而第七》里讲:‘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哎呀,惨啊,我老了,老到什么地步呢,太长时间我都没梦见周公了。这是孔子讲的话。孔子认为梦不见周公是件很不好的事。这难道还看不出周公旦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吗。

  画外音:孔子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恢复周礼,而周公在孔子的心目中几乎就是周礼的代表,可见周公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那姜太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中国有句俗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关于姜太公都有哪些神奇传说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