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二十七讲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画外音:汉朝建立后,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力逐渐恢复,又经过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强力治国,汉朝走向了鼎盛。但在繁荣背后朝堂却危机四伏,一个曾得到皇室器重,天下百姓赞誉的圣人却原来是扼杀汉朝江山的伪君子,那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又为什么能欺骗那么多人,而在西汉灭亡不久汉室得以恢复,史称‘东汉’,那又是谁抢回了这个被夺走的刘家天下,而大汉王朝最终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刘邦在位大概只有六七年就驾崩了,他的太子刘盈继位,这就是汉惠帝,也就是汉朝的第二位皇帝,又是在位七年驾崩,此后吕后就重用自己的家人,几乎把汉朝变成了吕姓天下,后来发生的事情,周勃等一批当年追随刘邦的汉室忠臣又把天下给夺了回来,将吕后的亲戚诛杀殆尽。汉初的二十多年皇室内部混乱不堪。虽然说仗是不打了但社会并没什么发展,真正给汉朝奠定了四百年基业,给它创建了一种牢靠基础的是刘邦的小儿子汉文帝刘恒。刘恒在吕氏集团覆灭后继位,他宽厚仁慈节约,是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好皇帝,刘恒和他的儿子刘启(也就是汉景帝)开创了鼎鼎大名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使历经战乱的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从而经济也有了发展的可能,汉朝也因此恢复了国力。

  接下来的这位皇帝更了不得,那就是刘彻,汉武帝。这是‘秦王汉武’并称的一代英主。汉武帝外除匈奴内尊儒术,所谓‘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一点,这一点对中国影响太大了。我们一直以为中国的统治者,统治阶级就是利用儒家学术,儒家学说来统治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简单地错误地理解了这八个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不是儒家学术,是指儒学和法术,法术指什么,原来法家那套传统的严刑峻法和黄老之术的一种结合,所以儒术的成分很复杂,绝对不是儒家学术的意思,我们把中国文化传统中很多不好的东西,甚至把它一切不好的东西都一股脑地扔在儒家头上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汉武帝的这个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其中的功过是非是一个历史大问题,不是在这里能详细展开细说的。

  汉朝自然也像别的朝代一样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汉朝最突出的问题是外戚和宦官,我们不禁会问外戚和宦官每个朝代都有,皇后也有娘家啊,皇帝总是妈生的吧,皇帝身边总归有宦官吧,为什么就是汉朝的外戚和宦官问题特别严重呢?很简单,只要看一看汉朝皇帝即位的年龄就知道了,汉朝最起码有十个皇帝即位时年龄很小,17岁当皇帝算大的,还有1岁当皇帝,几岁当皇帝的,不会走就当皇帝,起码有十个。年龄小怎么可能管理国家,1岁你让他管理国家,牙还没长全呢,别人又信不过,靠谁,靠妈靠太后,太后在深宫里怎么知道外面的情况?别人还是信不过,靠谁,靠娘家人,靠自己的兄弟,靠皇帝的舅舅。这就是外戚。

  外戚就会专权。时间一长谁能够保证外戚就不生二心,谁能保证舅舅就不觊觎外甥的皇帝宝座呢,这样国家就要乱,那这个小皇帝总有长大的一天吧,长大了后小皇帝怎么会容忍外戚掌握大权,怎么会容忍舅舅家的人,外姓人来掌握大权呢,不会,那他怎么办,没有兵没有钱没有权,别人信不过,信谁啊,身边的宦官,这些宦官是从小陪他长大的,一块玩大的,从小照顾他的,宦官有什么本事呢,宫廷政变,宦官都在宫廷里面嘛,也就是这样没完没了地斗来斗去,杀来杀去葬送了汉朝的江山。

  画外音:经过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开疆拓土,汉朝进入了鼎盛时期,但表面的繁荣难以掩盖朝堂内部的混乱,在宦官和外戚不断地相互残杀中,一个手段及其高超的伪君子出现了,他就是王莽,王莽是怎样欺骗了那么多的人呢?

  三字经里所讲的‘王莽篡’,就是王莽是篡夺汉朝江山的外戚,王莽什么人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伪君子。历史上大家一般评说曹操说什么,曹操像王莽,骂一个坏说这人长得怎么跟王莽似的,就是说这人表面很善良很慈祥内心很坏。这王莽是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退都退不下来了。王莽字巨君,籍贯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大概是公元前45年生人,公元23年10月6日告别人世,他是新朝的建立者。在西汉和东汉之间插进来一个王朝叫新朝。在位时间公元8至23年,新莽一朝15年,新莽之后就是东汉。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要说也挺不容易的,小时候父亲王曼就去世了,不久哥哥也去世了。王莽在年轻时给大家的印象,我想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非常孝敬母亲,非常尊敬自己的嫂子,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形象很正面,很阳光的一个人。王莽对他的一个伯父王凤非常地恭敬,王凤在当时是什么官呢,大司马(相当于总司令),王凤也很喜欢这个从小没了爹的侄子。所以王凤在临死之前就嘱咐王政君,也就是汉元帝的皇后要照顾王莽,所以在汉成帝时,就是公元前22年王莽开始当官了,先当黄门郎(宫廷里的小官),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经常把自己的俸禄自己的工资收入分给门客和穷人,经常施舍做慈善,甚至把自己的马车卖掉去救济穷人,所以深受大家,深受人民的爱戴,甚至感动了他的叔父,他的叔父叫王商,觉得自己这个侄子实在太感人了感动汉朝,愿意把自己的封地割一部分让给侄子,你看,一个当大司马的伯伯临终前不忘嘱咐皇后照顾这个侄子,叔父居然把自己的封地要割一块给这个侄子。

  永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6年,王莽受封为新都侯,得到了一个爵位,公元前8年他接着他三位伯叔之后出任了大司马,那年王莽38岁,第二年汉成帝薨(轰),皇帝死叫薨,要么叫崩,皇帝死的叫法跟老百姓是不一样的,不能叫死。汉哀帝即位,汉哀帝即位以后那一样了,他的皇后姓丁,所以姓丁的外戚开始权倾朝野,王莽是王政君,那个皇后那边的外戚,看风头不对就隐居新野,搞不过人家就躲起来了,而这个期间王莽又做了一件事,一片叫好万众归心,什么事,王莽的儿子杀死了家奴,当时这种大官家里的家奴真的比牲口都多,杀了就杀了怎么了,当然国家法律是有一定规定的,不能随便杀家奴,但那个社会时期杀了你又怎么了,王莽居然逼他儿子自杀偿命,这个举动,世人好评如潮啊,觉得又一个圣人诞生了。

  虽然他的儿子也应该杀人偿命,但为了给自己树立一个圣人般的形象,王莽却不惜失去亲生儿子,在当时能如此狠心的人也必定有着常人不具备的野心,而这个假圣人又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自己野心呢?

  公元前2年王莽回到了京城,公元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薨,这时王政君也就是王莽的姑妈开始掌管传国玉玺,自秦始皇以后皇帝的大图章叫玺,就是把皇帝的公章拿到手上了,王莽再一次出任大司马掌管禁军,就变成了警卫部队的首领。立汉平帝,他已经开始参与立皇帝了,但他立的皇帝得到了朝野的拥戴,因为当时大家都没识破王莽,这是一圣人啊,圣人干的事且他又是外戚,本来就是皇家的亲戚嘛,立一个皇帝怎么了,所以大家都很拥戴他。公元1年王莽推辞再三死活不干,但最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他已经从侯被封为公了,安汉公,能够安定汉室的公爵,称号都不一样,王莽又做了一件事导致全国人民一片叫好,什么事,他说我不配封这个公,你们非要封我,我推辞再三勉强接受了,但这个俸禄我不能要,这个俸禄实在太丰厚了,他把这个俸禄分封两万多人,那就意味着两万多个人每年都有工资了,养活了两万多个人家。

  公元3年,王莽自己的女儿成了皇后,王莽成了皇帝的岳父,地位又高了。公元4年他的位置已位在诸侯王公之上了,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公元5年。王莽毒死了汉平帝,王莽觉得自己可以了熬出头了,居然把汉平帝给毒死了,汉平帝是他什么人,女婿啊,把仅仅两岁的孺子婴立为皇太子,他挑一个小儿子来立,这跟慈禧是一样的,立一个小的我还可以掌权,立一个大的那怎么办,他不听我的啊,太皇太后命王莽代天子朝政。王莽那时称王什么啊,假皇帝或叫摄皇帝。

  公元6年。有人起兵反对王莽,而在这场动乱中不断有人以各种名目向王莽劝进,好多是王莽安排的,就是你王莽干脆自己当皇帝吧,王莽就做了一件绝事,他居然派人向他姑妈,对他恩重如山的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那就等于活生生要夺位了,这是皇帝的公章汉朝的公章啊。他的姑妈王政君到这时才看清自己这个侄儿伪君子的真面目,气得不得了,你不是要玉玺嘛,就把玉玺哐地一下摔到地下,这玉玺就摔掉了一个角,王莽什么反应,心疼坏了,赶紧捡起玉玺叫人拿黄金补了一角,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金镶玉的玉玺,从此往后传国玉玺缺了一个角,这个玺后来还是有传承的。

  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的禅让称帝,大家想这个禅让会是真的吗,也叫禅让啊,也假模假式推辞再三,推辞三次啊,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得,我坐下了,这种禅让能叫真的吗,改国号为新,新的一个朝代,改长安为常安,这就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做皇帝的先河,他也因此在历史上臭名昭著。

  画外音:新朝建立了,王莽的真实面目也暴露无遗,虽然王莽费尽心机后登上帝位,但天下百姓却不承认他这个皇帝,大家依然认为王莽是窃取了皇帝宝座江山依然是刘家的。因而天下的刘氏家族肯定不甘大权旁落,当然要奋起争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