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二十七讲

  后来的光武帝,这时名字还叫刘秀,刘秀字文书,籍贯南阳郡(今湖北枣阳西南),东汉开国皇帝。他和他哥哥是湖南南阳郡的豪强,东汉时出来一批豪强,因为那时的世家大族在乡间势力很大,占有大量土地还有大量的部曲,就是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主要由子弟,宾客和奴仆等组成。有大量的门客,慢慢拥有一支武装,古代的武装也比较简单,不像今天要有坦克要有炮,要有导弹,拿根棍也能打仗,拿把锄头也能杀人,所以他慢慢人多势众就成了豪强,他们姓刘所以对王莽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也趁天下大乱时起兵,绿林军,赤眉军,刘秀兄弟三支人马相互呼应打了好几个胜仗。

  昆阳之战是新莽末年以绿林农民军为主体的刘玄汉军在昆阳地区大破王莽主力的一场战斗,也正因为这场战斗基本上宣告了新莽的破灭。公元23年绿林军趁王莽主力向东攻击赤眉时,在今天河南境内歼灭了王莽的部分军队,这时绿林的势力发展到十万多人,就在这个时候绿林立了刘玄为帝,王莽一看不行了,绿林很厉害,就派大司空王邑率军赶赴洛阳与大司徒王寻,你看,这时都姓王了,就是他手下重要官员都是姓王的,率军40万南进,打算一举把绿林汉军扑灭。王莽军队到达颍川时,今河南禹县一带,就迫使刘秀的部队撤回了昆阳,当时昆阳的汉军刘秀这边和绿林这边的军队只有八九千人,一些将领看见王莽这5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过来,好多人就讲不打了,我们率领这八九千人退回荆州,退回湖北去,刘秀这时提出,‘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所以这个光武帝也不是侥幸能当上皇帝的,他是非常有见识的人。就是我们兵力合在一起大概还有取胜的可能性,但如果大家分头跑的话那就没办法保全了。说服各位将领固守昆阳。

  而这时刘秀自己也已被王莽的军队围住了,刘秀率领13名骑兵,他胆子也大,就带了13人突出重围到外边去调集援兵,刘秀带领着1万多援兵赶回支援昆阳,昆阳外面王莽的军队几十万了,刘秀亲自带领1千多名精锐骑兵反复冲杀,把王莽的军队冲垮,昆阳的守军看见刘秀的援军到了也打开城门开始攻击,这样内外一夹攻王莽军大败,败的时候也倒霉又赶上雷雨,好多人还被雷击死了。昆阳之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汉军,也就是刘秀也在其中的,以绿林军为主体的汉军乘胜攻入常安,放火烧了未央宫的大门,中国的都城每一次战乱就要被烧一次,所以中国很多古迹传不长,时间传不长。王莽逃到了宫里的渐台,所谓渐台就是四面环水,但最后还是被汉兵杀了。新朝只有15年就灭亡了,所以有人讲新朝确实很新,还没来得及旧呢就亡了。

  画外音:刘秀身先士卒奋勇拼杀,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打了一个大胜仗,彻底动摇了王莽新朝的根基。然而为了王位在这些联合反抗王莽的起义军队伍之间却始终存在着尖锐矛盾,包括刘秀都几次差点被害,但他却能敏锐地把握机会从而化解。那新朝灭亡后刘秀又是怎样当上了皇帝呢?

  刘秀利用绿林和赤眉之间的矛盾,在他们相互攻杀两败俱伤之际将他们各个击破。公元25年六月刘秀称帝史称光武帝,定都洛阳东汉开始。而2年后公元27年各支农民起义军基本都被刘秀消灭。三国以来一个刺史,一个太守割据一方的情况早就出现了,西汉末年王莽时也有这种情况,到公元36年刘秀就派兵把各地豪强,割据武装全部剿灭,恢复了中国的统一。刘秀毕竟来自民间,所以他了解民间疾苦,为什么一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开国的几代皇帝都比较好,国家能马上安定经济能够发展,往往是因为开始的几个皇帝都是来自于民间,他是起义起来的嘛,民间出来的嘛。

  刘秀在位期间多次下令禁止残害奴仆;限制豪强霸占土地;减轻赋税,免除一部分县的徭役;兴修水利,对各级官僚官吏严加考核,罢免贪官,精减官员,裁并4百多个县,那时中国的县很多,到处都是官,在中央建立了一种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所以社会迅速得到了恢复,这一段历史就称为‘光武中兴’。东汉初年国家中兴了。在历史上的皇帝中光武帝有个非常有趣的特点,什么特点?经常喜欢回故乡,一般的当了皇帝到了都城不大回老家的,光武帝忘不了自己的故乡,故乡哪呢,春陵。他多次回故乡,还在老家大摆宴席宴请父老乡亲,这还不过瘾,还下令把他故乡提拔一下,把原来的春陵乡升格为县,升为章陵县,而且这个县世世代代免除徭役,这是一个免税区,因为是我的家不用缴税的,也不用服劳役的,这个地方就是今天湖北的枣阳。

  画外音:刘秀推翻了王莽的新朝恢复了汉室江山,是个难得的好皇帝,然而他的雄才大略却无法在子孙中代代相传,几代以后朝廷再次出现危机,那这个曾被伪君子王莽拦腰截断的大汉王朝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东汉在开始时有过光武中兴发展很快,但不久问题暴露出来了,什么问题,汉朝的老问题,皇帝的生育方面出了问题,一连好几代皇帝都是刚会走路,甚至有的刚会爬的就来即位,这又陷入了前面讲的外戚干政,宦官干政,彼此争斗的混乱当中,而东汉的问题更复杂,因为东汉出现了第三股势力,什么势力,官僚士大夫,就是后面三国时候的袁绍啊这些几世几公的人物,都是士大夫,他们又不是外戚,更不是宦官。他们对外戚和宦官都瞧不上,但如果让他们在在两种中选一,这些士大夫往往比较多选外戚,外戚起码还是健全的人,所以宦官对士大夫恨之入骨,实际上到了东汉和帝,也就是公元89到105年之间,整个东汉的国势就衰落了,长期地动荡,公元184年以张角为首的太平道发动了大规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外戚诛杀宦官,又开始来了,宦官反扑,结果两者几乎同归于尽,外戚差不多把宦官杀光了,宦官也差不多把外戚杀光了。这时谁来了,董卓。

  关西的军阀董卓进入京城废黜了刚刚立的小皇帝,重新立了一个小皇帝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

  董卓的行为当然为很多官僚士大夫的不满了,因为那时外戚和宦官都差不多杀光了,士大夫还在,所以他们设计杀了董卓,很多传说了,貂(刁)蝉为引线,借吕布之手干掉董卓。

  貂蝉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还不确认。中国史学传统中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碰到一件很为难,很说不出口的事情往往找个女孩来,把她夹在当中,貂蝉就被顶进去了。

  董卓开了利用手中军队控制政权的一个极其恶劣的例子,各地官员群起仿效彼此争斗,谁也不把皇帝当回事,全国一片混乱狼藉简直就不是人间,当时这个都城残破到什么地步,大臣坐在野草丛生的墙角那开会,也没饭吃,饿得嗷嗷叫,就快饿死了,一点办法没有,整个千里无人烟,这个军阀混战打得!大臣饿死没什么稀奇的。上午刚说开会,一看大臣怎么没来,出去一看,墙角饿死俩。多得是。

  而汉献帝就到处流浪几乎性命不保,公元196年控制了中原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看在许昌,河南的许昌加以操纵,此后的汉献帝做了二十多年傀儡。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正式废黜了汉献帝,自己称为大魏皇帝,汉朝正式终结。这就是三字经讲的‘终于献’。那汉朝作为一个整个的朝代在历史上有什么特殊贡献,把它放到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在汉朝期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影响世界的事件,接下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三字经又是怎么论述三国的,请听下一讲。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画外音:两汉历时400年,在这段时间中国发生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汉末天下大乱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相争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大家对三国相争并不陌生,但三字经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争汉鼎’,最后又是谁统一了中国成立了晋朝,而晋朝又是怎么衰亡的,南北朝分裂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南朝的宋齐粱陈四个开国皇帝都是谁,他们是怎样夺取帝位的,而这几个朝代又为什么都这么短命?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