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二十八讲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画外音:两汉历时400年,在这段时间中国发生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汉末天下大乱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相争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大家对三国相争并不陌生,但三字经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争汉鼎’,最后又是谁统一了中国成立了晋朝,而晋朝又是怎么衰亡的,南北朝分裂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南朝的宋齐粱陈四个开国皇帝都是谁,他们是怎样夺取帝位的,而这几个朝代又为什么都这么短命?

  上一讲到了汉献帝两汉400多年的统治就降下帷幕,在两汉统治中国400多年里固然有很多重要事件发生,但有些事件我们必须放到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去看才会彰显出它的特别意义,当时西方罗马帝国强盛,西汉时期大规模开拓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将遥远的罗马帝国和遥远的东方汉帝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一直有这个说法,东方传过去的丝绸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为什么,太贵了。丝绸已跟黄金等价,要按分量卖,一件袍子怎么卖,多少分量,这么卖,那就把罗马帝国的黄金等贵金属大量地吸引了过来,这个说法在学术界有争议但一直有这个说法,不管是不是丝绸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一件事确实影响了整个文明世界的格局。

  公元一世纪,匈奴在汉军的攻击下分裂为南北两部,整个匈奴被击成两部,南匈奴后来逐渐跟中原民族同化,跟中原混居,慢慢融入中原民族;北匈奴向西退却,导致了一场民族大迁徙,匈奴往西跑,西边的民族再往西跑,这么一捋一捋地往西打,强盛的罗马帝国就是被这股巨浪冲垮的。

  在两汉时期还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影响极其深远的事情,佛教入华。相传汉明帝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人一个金颜色的人,顶上有白光在宫殿之间飞行。第二天汉明帝就把这个梦告诉了大臣,问他们这个梦是吉是凶,因为在古代中国有解梦的传统,做的梦一定要搞清它是吉是凶。

  当时有个大臣叫傅毅,这人以知识渊博著称,就跟汉明帝说,哎呀陛下,您梦见的佛啊。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和博士弟子出使天竺(竹),到印度去,去干嘛呢,摹写佛陀的遗像。因为他想着梦里梦见的人,希望到印度能把佛陀像带回来。后来汉明帝派出的使臣和天竺的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回到了洛阳。他们带回了一些佛经和释迦牟尼的像。而在洛阳就建立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两汉以后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著名的三国时代。

  画外音:汉末国运衰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已成为一个傀儡,此时中国又起战火,以曹操为首的魏国,以孙权为首的吴国和以刘备为首的蜀国都企图一统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但三字经中为什么把魏蜀吴三国的相争称作为‘争汉鼎’呢?

  三字经用‘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12个字讲述了三国到晋这段历史,《三国演义》各种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量的电视连续剧都使大家对这个早就不陌生的三国更熟悉了,这里也就不加铺陈,三国就不讲了,只想跟大家解释一下三字经这一部分第二句:

  争汉鼎

  为什么古人把夺取统治权叫夺鼎问鼎争鼎,为什么把确定统治权叫定鼎,把鼎给定下来,这里面反映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些什么内容呢?根据《史记》的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说大禹时就铸了九个鼎,后世也发现了比如商代的这些大鼎,西周时期的大鼎,这些都是王室的宝器。也就是说这些大的鼎只有王室才有权拥有和使用,久而久之宝鼎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成了镇国重器。一个国家倘若保护不了你的鼎,倘若你的鼎丢失了,被别人抢去了,就等同国家灭亡,所以鼎就有了一个象征的意义。

  大禹在传说中曾收集天下的铜铸了九个鼎,每个鼎代表一个州,所谓的九州。据说夏朝末年夏桀无道,商汤灭夏,前面讲过。夏朝据说也有九个鼎自动飞向了商都,这是民间传说了。那也就说明商汤革夏命顺应天意,连鼎都自己飞过来了,而后来的商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伐纣,这九鼎又归了周,当时传说每只鼎要九万个人才能运得动,所以周武王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才把这九个鼎运回了都城镐(号)京。

  到了春秋周定王时,楚庄王,前面讲过的春秋一霸,当他兴兵攻打洛水流域一个地方的时候,周定王就派了个大夫去慰劳他,因为周定王已经惹不起楚庄王了,那时周室已经很衰微了,楚庄王很别有用心地问周朝的大夫说,哎,周朝周天子的九个鼎有多重啊。问了这么个问题,而这位叫王孙满的大夫回答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我周虽然是衰败了,周天子虽然不再强大了,但天命未改,就是天命还在我周天子,鼎的分量不是你能问的,不许问,而且他还用在德不在鼎等一串话教训了楚庄王,使楚庄王暂(赞)时收敛了自己的野心。所以后来在传统当中一直用问鼎来比喻图谋王位或某种权力,问鼎中原这个词还经常能看到,这就是问鼎典故的来源。所以三字经在这里用了‘争汉鼎’的说法。

  画外音:魏蜀吴三国为争夺天下混战多年,最后虽然曹魏打败了孙权和刘备但却被司马氏家族篡夺了权力,司马氏篡位后自立王朝,史称晋朝,晋朝又攻灭了偏安一隅的蜀汉终于统一了中国,正应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但司马氏的晋朝又能维系多久呢?

  晋朝后来也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并没吸取三国灭亡的教训,他搞错了,怎么搞错了呢?一方面他认为曹魏的王主,曹操的子孙在我发动政变时好像没什么人帮他,比较凄惨比较孤立,所以司马家族采取什么办法呢,大封同姓王。曹操没封很多,司马家族大封同姓王而且把兵权托付给这些同姓王。他们认为自己司马家族将来遭难,有同姓的人手上有军队可以来帮我。

  而另一方面晋武帝司马炎本人统一中国后洋洋得意,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政事。司马家族是搞阴谋起家的,司空展司马懿空城计里的样子是满肚子阴谋诡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已成了成语。都是很有心计脑子很好使的,按说司马家族智商不低,那都是聪明人,但或许真的是报应,著名的阴谋家司马炎偏偏生了傻儿子晋惠帝司马衷。

  这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痴呆皇帝,从小不爱读书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他爸爸司马炎很担心,看到这个儿子怎么这样啊,我们家是代代聪明,就是靠琢磨琢磨把曹魏琢磨没的,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很担心他保不住晋朝的基业,老爸不放心。但又一想万一我的儿子万是大智若愚呢,他没想到他儿子是大愚若愚,就来个测验想看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老爸出了几道题叫他三天交卷,三天后傻儿子交卷了,回答的井井有条见解深刻,论断明确。老爸一看,我儿子真是大智若愚啊,好,比我还强。看,多深沉啊,会装傻。实际上是司马衷的夫人,姓贾,后来成为皇后。一看皇帝要来测验自己的丈夫了,赶紧把题目拿过来,赶紧偷偷找了几个有学问的老人家帮他答题,是作弊的结果。但这个作弊瞒过了晋武帝,晋武帝就以为这个儿子太可靠了,表面很傻内心清楚,这种人是真厉害的,是吧,所以就把王位给了他。他继位后,这个晋惠帝就闹出很多笑话。

  画外音:如果晋朝在统一中国后能励精图治养息民生也是天下百姓之大幸。因为中原大地历经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然而晋武帝司马炎夺取天下后不管百姓疾苦只图自己享乐,那晋惠帝继位后又做了些什么荒唐事呢,这样的人当皇帝晋朝的天下能坐稳吗?

  这个皇帝在历史上有个外号叫蛤蟆皇帝。有一年夏天他带着很多随从到花园里玩,走到一个池塘边就听见呱呱呱青蛙叫,一般人反应是什么?你叫就叫呗我归我走,要么我逮两个蛤蟆玩玩,也是个办法。这晋惠帝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是脑子好的人那是很深刻的,如果是脑子不好的人,那就连白痴都不算,他问旁边的随从,呱呱呱叫的那些东西它是为公啊还是为私啊。旁边的随从一看这叫什么问题,不知怎么回答,但你是皇帝不答也不行,就说,陛下,在公家地头里叫的它就是为公,在私人地里叫的它就是为私。于是他很高兴,觉得自己公私分明,这么一皇帝。

  最有名的一件事情也是这皇帝闹出来的,有一年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饿死的人遍地都是,有人就报告晋惠帝,说不得了啊陛下,天下大乱,老百姓没饭吃了。这皇帝说,哎,没饭吃干嘛不吃肉糜啊,就是肉剁烂了煮的肉粥。就这么一个皇帝,野心家一看这么个傻皇帝谁不动脑筋啊,心里的野心原来只有一点点现在变成一堆了,被他勾起来了,所以赵王司马伦就把蛤蟆皇帝给软禁起来自己称帝了。而这个赵王司马伦也给我们留下一个成语叫狗尾续貂(刁)。

  狗尾续貂现在我们怎么说,我很差,我跟在您后面,实在是我是狗尾巴您是貂,我不行。当时情况是什么,这个赵王司马伦把蛤蟆皇帝给软禁了后就大封同党为官,当时当官的头上的帽子是用貂尾巴作装饰的,清朝为官的帽子上是翎子,有貂尾就算是官。封得太多了,当时的环境虽没污染可也没那么多貂啊,所以只能用狗尾巴装到帽子上,我也是官,表面看去差不多,这就叫狗尾续貂。

  公元306年11月17日,傻皇帝吃饼中毒而死,各地的诸侯王为争夺帝位展开了残酷的厮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八个姓司马的王,当初以为封同姓为王就可以保护王室,现在恰恰是这些手握兵权的诸侯王开始争夺帝位。公元306年东海王就立了蛤蟆皇帝的弟弟司马志为晋怀帝,就在这个时候外部的五胡乱华也开始了,匈奴,鲜卑,羯(节),氐(低 地 抵),羌五族开始把中华给冲了,公元311年北方的匈奴贵族刘冲攻陷了洛阳杀了晋怀帝,接着又攻下长安杀了晋灵帝,因为紧接着又立了一个帝,又马上给杀了。到这里西晋灭亡。西晋是亡在匈奴族北汉王的手上,西晋总共不过祖孙四代50来年。西晋灭亡后一部分人南渡就形成了东晋,北方中国陷入了五胡十六国。

  画外音: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节),氐(低 地 抵),羌,十六国是指前后出现的十六个割据政权,他们之间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攻来打去杀人如麻,使中国北方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而逃到南方的晋朝王族在南京建都,史称东晋。至此中国再次形成南北分裂的格局,史称南北朝。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