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婚礼:有祝福才有幸福

  【婚礼简说】

  婚姻对个人来说是关系到一生幸福的事情,对社会来说是关系到稳定和人口的事情,因此不管哪个国家都有重视婚礼的传统,而中国的传统婚礼更是内容丰富、程序复杂、寓意有趣。所以婚礼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个“节目”,里面可以玩和看的名堂实在太多了。

  在传统中国人的眼中,婚姻应该“门当户对”、“明媒正娶”,也就是说,要结婚的双方既要在条件上相当,公子对小姐,郎才对女貌,又要经过合法的程序成为夫妻,像梁山伯和祝英台私订终身或者没有“八抬大轿”,这样的婚姻虽然值得同情,但是不被承认,甚至会被族人厌弃。而合法的程序,就是一套专门的婚礼。

  婚礼的程序有六步,也就是所谓的六礼:

  1.纳采:男方的家里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就邀请媒人提亲,如果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就要备礼去女家求婚,而求婚的礼物是活雁。为什么要用雁呢?因为大雁是候鸟,象征着顺乎阴阳;雁如果失去了配偶,就会终生不再成双,也就象征着忠贞不贰。

  2.问名:求婚后,媒人要问清楚女方出生的日期、时辰和姓名,用来准备合婚的仪式。

  3.纳吉:媒人问名后,要占卜,一般都会是好消息。然后男方就要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通知给女方,这个步骤又叫“订盟”,这是订婚的主要礼仪。古代是照例要用雁的,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但是到现在发展成为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等,也就是去定聘。

  4.纳征: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女家也要回礼,就是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退还;或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一般都是双数。

  5.请期:送完聘礼后,就要选择大婚的吉日了,这时候男方要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在过大礼的时候决定婚期。

  6.亲迎:新婿亲往女家,迎娶过门。前五项是议婚、订婚的过渡性礼仪。纯属亲迎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新娘子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从女方家里起轿、回车马、男方迎轿、下轿、双方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数不清的细节,都是为了求吉利。亲迎的季节,古时候一般选在春天,那时候还没有开始春耕,比较悠闲,正好举行婚礼。

  并不是“六礼”过后,女方就不再回家了。婚礼不久,新娘子就要回娘家“归宁”。生小孩子的时候,也要行礼,花样很多。

  【婚礼名词】

  大礼:男方准备的大礼,一般包括礼金、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送到女家。女家收到大礼后,通常是将上列物品中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橘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返还给男方。

  嫁妆:女子要带一个大橘和一个小橘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伴有扁柏、莲子、龙眼及红包;还有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痰盂内放红鸡蛋两只、片糖两块、十支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催妆: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宋代,迎亲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礼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礼节。宋代时,迎亲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他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