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三礼:用仪式来表达情绪

  【三礼之书】

  经常听到我们自称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因为我们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
  《周礼》是三礼之首,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仪礼》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的儒家学者,为解释说明《仪礼》而写的文章选集。《礼记》的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

  【礼记名句】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
  解读:修身养性,信守承诺,这就是好的品行。言行合乎道义,这就是礼的本质。礼并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只要言语得体,落落大方,就够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解读:只有学习之后,才能明白不足之处,受教之后,才知道知识上的贫乏。越是善于学习的人,越是明白自己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只有不学习的人,才会觉得自己已经很有学问了。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解读:只求有利于国家,不求个人的富贵。一个人能够为国家作贡献,他的人生才会更加有价值。为国家作贡献不是上战场、当政客,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在利国利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解读:大道通行于天下的时候,天下就是人所共有的。“天下为公”也是孙中山先生很欣赏的一句话,很多革命前辈就是为了天下人共享太平盛世而捐躯牺牲的,这是君子共有的信念。
  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
  解读:君主用人要用他的智慧,而摒弃他的奸诈;用他的勇气而摒弃他的急躁;用他的仁慈而摒弃他的贪欲。任何人都有缺点和优点,聪明的人善于运用别人的优点而不取别人的缺点。
  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解读: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义礼。一旦人不讲道义和礼节,唯利是图,就妄称为人了。
  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解读:父母有了过错,子女能劝谏但不要冒犯他们。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需要别人的提醒,但是身为子女,在提醒父母的时候要态度恭敬,不能过于尖锐刻薄,这是有违孝道的。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
  解读:只是让学生记忆背诵,这种人做不了老师。要成为合格的老师,要懂得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解读:每天都能让自己进步的话,那就应该日日更新,不断进入新的境界。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不停留在原地,而有所突破,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成长。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解读: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会导致知识面狭窄,见识短浅。古今中外许多善于读书治学,并且成大器的人,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交流中获益匪浅。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多向他人请教,才能提高自己。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解读:虽有精美的食物,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虽有很好的道理,不学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今天读了很多优秀的书,也知道了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他们所具有的品质。但是,这还不够,当我们面对事情的时候,按照书中的那些观点去做,才知道对不对。

  【礼记故事】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春秋时期,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却借故不见阳虎,因为他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有一次,阳虎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他知道孔子是最讲究礼尚往来的,孔子迫于无奈,还是回访了他不愿意见到的阳虎。

  大同世界

  在《礼记》中记载了孔子的这样一段话:
  “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关当时太平盛世的记载。大道是天下世人所共有的。选举贤能的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就算公家的货物资源都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有能力不肯使出来就会被讨厌,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为了实现这样的社会而努力着。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