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春秋》笔法,一字褒贬

  【春秋其书】

  相传孔子曾做了一本《春秋》,记载古代历史。后来,出现了《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本,又称为《左传》,或者后人直接将《春秋左氏传》称为《春秋》。左氏《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结束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

  【左传名句】

  多行不义,必自毙。
  解读:坏事情做多了,就会自取灭亡。这也是一种自我告诫,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会不会落得咎由自取。只有怀着这样的谨慎之心,我们才会小心很多。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解读:如果想要为难一个人,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借口。欲加害于人,即使无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这也是人们常用来叫冤的一句话。
  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解读:在高大的松柏树下面,小草是不能繁殖的。比喻在强者面前,弱者是很难生存的。要想从容自如,就要成为一个强者。
  臣义而行,不待命。
  解读:如果臣子能够按照道义来做事情,就不必等待命令。每个人都应该有分辨能力,只要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就应该主动,不能等着别人来命令你。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解读:人们认为好的,我就施行它;人们认为不好的,我就改正它。对待自身也应如此,别人赞扬的地方,就要发扬光大,别人建议改正的地方,就要小心改过。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解读:与其杀一个无罪的人,宁愿冒着用法不当的罪名放了他。为政的人当有这样的底线,要保证无辜的人能够生活,这样的官员才是称职的官员,哪怕犯错,也是值得的。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解读:鼎的轻重大小,除了国君之外别人是不能问的。“问鼎中原”,就是征服中原的意思,古人看重一个人的身份,鼎是国家的象征,别人询问就是在超越本分,是不应该的。
  福祸无门,唯人所召。
  解读:福气和灾祸不会自己找上门,都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好的行为招来福气,不好的做法招来祸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要积德求福,就要多行善事。

  【左传故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晋国发生了内乱,公子夷吾出逃。他求秦国支持他当上晋国国君,事成后以五座城池作为酬谢。后来,夷吾果然在秦国的帮助下当上国君,却不愿意履行落难时候的诺言。不久,晋遭受自然灾害,粮食歉收,晋惠公向秦买粮,秦国不计前嫌,慷慨地答应了晋。
  第二年,秦国刚入冬就发生饥荒,秦王派人到晋国买粮。晋惠公还是不想答应秦国的要求,这时大夫庆郑认为不妥,大臣虢射说:“晋国不割五城给秦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不解决,只答应卖粮,就好比只有毛没有皮。没皮毛又能依附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已背了约,再卖粮给秦,也不能平息秦国的不满,不如干脆连卖粮也不答应。”
  晋惠公听信了虢射的意见。庆郑叹气说:“国君这样做,将来要后悔的。”果不出庆郑所料,第二年秦晋发生战争,晋惠公成了秦国的俘虏。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鲁庄公姬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其中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蓄谋争夺君位。鲁庄公病后,与三弟叔牙商量继任王位的事情,叔牙收了二哥的贿赂,就主张立庆父为新皇帝;但是与四弟季友商量的时候,季友支持立公子斑,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斑。
  鲁庄公病死后,姬斑继位。但是庆父不甘心,想要暗杀姬斑。他唆使一个马夫打死了姬斑,由庆父立姬开为鲁闵公。庆父更加肆无忌惮,野心也越来越大。曾有人在哀悼闵公的时候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意思是要是庆父不死的话,鲁国永远也好不了。
  闵公被杀后,庆父想自己当皇帝。这时候,季友趁乱领着鲁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姬申逃到邾国,发出公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庆父,立姬申。国人响应了季友,庆父逃亡到国外。姬申当上皇帝之后,季友从莒国押回了庆父,并将他杀死。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