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孝经》孝顺的孩子有出息

  【孝经其书】

  从汉朝开始,我国就主张以孝来治理天下。人们不仅要读四书五经,还要读《孝经》。
  《孝经》是一本专门讲孝道的书,它说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孝是所有道德的基础,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做了系统的规定。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南宋以后,《孝经》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孝经名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解读:身体和头发,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能随便损伤。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父母辛苦地养育儿女,看到儿女幸福健康,才会觉得快乐。因此正如《孝经》中说的那样,就是从考虑到父母的感受出发,要好好地珍惜生命。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解读: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兽尤如此,人何以堪?”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好,而父母是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解读:位居高官的人不骄傲,才能不危险;懂得节制、把握好度,才能在水满以后不流出。人生的态度是生活的指针,谦虚的人才能安全前行,骄傲放纵的人则容易迷失。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解读:孝子在对待父母的时候,日常生活时保持恭敬,父母养老时让他们心情愉快,父母生病时真心为他们担忧,父母去世要有孝子的哀伤之态,祭祀的时候按照礼法来行事。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孝敬方式,但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孝顺的心。
  礼者,敬而已矣。
  解读:所谓礼,就是一种恭敬的态度罢了。如果认为礼就是一套仪式,内心并不恭敬,这样的人就算行礼,也是无礼之人。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解读:君子进能对上司忠诚,退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发扬长处,补救短处,这样才能达到和谐。与其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这才是和谐的关键。
  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解读:为亲人守丧不超过三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不管是悲伤还是欢乐,都要有一个限度,没有限度地喜悲,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

  【孝经故事】

  感天动地的孝

  三皇中的舜帝,父亲失明了,母亲有点愚钝,弟弟的脾气暴躁,平时不争气。但是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设法避免祸害,但却毫不怨恨,并承担全家的劳动工作,常在历山耕种。因为舜的孝行难得,感动了上天,在他耕种的时候,有象出来协助,有鸟帮他锄草。
  后来,当时的皇帝尧也被感动了,就叫自己的九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帮助舜。两个女儿都嫁给舜了,就是娥皇、女英。

  留给母亲的肉

  唐太宗的时候,有一位大臣叫魏征。他办事很英明,也敢于说实话。有一次,太宗赏赐了他一顿豪华宴。魏征吃了几口就放下了。太宗问他:“你怎么不吃了,是不合胃口吗?”
  魏征说:“这很好吃,我只是想到自己家中的老娘没有吃过这样好的饭菜,于是想恳请皇上允许我带回家给母亲尝一尝。”太宗没有想到,魏征这样关心自己的母亲。于是就说:“你快吃吧,你母亲有这样的好儿子,她教育有方啊,我也要赏赐她老人家这样的筵席。”就这样,魏征的母亲也被赏赐了美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