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译文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白话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

【1.3继法显立志西行(629年,28岁)】

  【1.3.1西域闻名(凉洲)】

  景观浏览:

  长安:今陕西西安,是玄奘丝路行的起点,图为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图片来源:田中淡、庄伯和等《中国名山古刹》,雄狮美术,1981。)

  秦州:今甘肃天水,图为天水麦积山石窟(隋~初唐)(图片来源:田中淡、庄伯和等《中国名山古刹》,雄狮美术,1981)。

  兰州:今甘肃兰州,图为兰州市黄河铁桥。(图片来源:周芬娜《MOOK自游自在--丝路》,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凉州:今甘肃武威,图为武威雷台出土的马踏飞燕,是罕见的艺术品(图片来源:车慕奇等《丝路》宏观文化,1995)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一带遭受天灾,灾民无以维生,朝廷只好下诏准许百姓自由前往他地谋生。奘师于是趁这个机会躲在难民群中,离开长安,踏上旅途。

  其时恰巧有一位秦州僧孝达,在京城学涅盘经,功毕返乡,奘师便偕孝达同行。

  两人同时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停住一宿。隔日又遇去兰州(今甘肃兰州)的同伴,于是又随行到了兰州。在兰州时,巧遇客商解送官马回凉州(今甘肃武威),于是又跟着到了凉州,这一路可说非常顺利。

  凉洲是河西的都会,连接西域各国,是通往张掖、酒泉、敦煌的门户,商业发达,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因为凉州僧俗二界慕名敦请,奘师就为他们开讲摄大乘论及涅盘、般若二经,在凉州停留一个多月期间,不少西域各国的商人,也来听闻佛法,顶礼赞叹,纷纷皈依,不是供养珍宝法物,就是布施金银财帛,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分别向他们的君王宣扬奘师的德行学养,报告奘师欲西行求法,将经国境的消息。因此西域诸国在奘师西行之前,均已发出欢喜心,准备恭迎法师了。

  【1.3.2出境受禁(瓜州)】

  景观浏览:

  瓜州:现今甘肃安西,图为分布在榆林河两岸的安西榆林石窟。(图片来源:安田英胤着、安田顺惠拍摄《玄奘三藏之丝路》,朝日新闻,1998)

  奘师在法会圆满后,面对堆积如山的供养,只拿了一半作为供养佛的香油钱,另一半就转赠凉州各寺庙。

  正要整束行装准备离开时,却因唐室初建,国政新创,不许百姓随便出境而受阻。那时凉州都督李大亮奉命守关,他得知奘师准备离境,怕有差错吃罪不起,便追问奘师出关缘由。奘师坦言要西游取经,但谁知未能获李都督首肯,还被迫返回长安。幸好当地有一位佛教领袖慧威法师,他很恭敬奘师的辞理通达,更佩服他西行求法的大愿,便暗中派了两名心腹弟子,一个叫慧琳,一个叫道整,暗中护送奘师偷渡出关。他们不敢公然行走,只能昼伏夜行,走了十几天,终于到达瓜州(今甘肃安西)。

  瓜州刺史独孤达,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听说奘师来到,非常欢喜,供养优渥。奘师向其谘问前往西域的路线情形,他详细的解释说:“由这里向北走约五十余里,就到瓠卢河,上窄下宽,水流湍急,深不可测。河岸设有玉门关,是必经之路,也是通往西域的咽喉,可是奘师你没有通关的度牒,只怕出不了关。即使侥幸混出关了,沿途还有五座烽火台,各相距一百里,监视着往来行人;其间尽是沙漠,连水草也没有,要通过也不容易。等过了这五座烽火台,再穿过八百里流沙的莫贺延碛,才会到达伊吾国境。”独孤达说完以后,还劝奘师先不必着急,可先在瓜州停留,等待机会。

  奘师打听出玉门关的情形以后,甚感忧虑,心想此去前途艰难,不知如何是好。不过,他仍然不失望,心想:“就再多等几天吧!也许会有奇迹出现。”

  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连从长安一路上陪奘师着受苦受难的驴子,也在这段时间内因病死了,这使奘师不禁感到悲伤万分。

  【1.3.3毁却文书】

  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凉州的访牒又来了,说明捉拿意图西游的僧人,命今沿途各州县严密查访,务必解送京师。幸好州史李昌,也是一位崇信三宝的居士,他接到这件公文,马上怀疑指名捉拿的人就是奘师,立刻秘密带着公文前去拜访奘师。李昌听完奘师西行求法的宏愿以后,感到非常钦佩和同情,就当着奘师的面将公文撕毁,并一再叮咛他及早离开,以免节外生枝。

  【1.3.4胡人求戒】

  李昌走后,奘师是益发愁闷了。眼看着慧威法师派来随行的两位小僧,道整已先去了敦煌;而留下来的慧琳又不堪长途跋涉,只好把他遣回凉州。虽买了一匹马,但苦于无人引路,只好日日在弥勒菩萨像前祈求,希望能得一人引渡。

  有天晚上,寺里一名叫达摩的胡僧,梦见奘师坐在莲花上,向西而去。隔天一早,达摩连忙前来向奘师报告梦中所见之事。虽然此事被奘师斥为虚妄,然而奘师心中却暗自欢喜,认为这是即将成行的好预兆,于是进入道场,更加诚心礼求。

  这时,忽然有一个名叫石盘陀的胡人前来礼佛,并绕行奘师三匝(这是印度对三宝最恭敬的礼节),请求奘师授戒。奘师就为他授了五戒,胡人欢喜而去,不久送来许多饼果,供养奘师。

  【1.3.5瘦老赤马】

  奘师见胡人壮健,貌又恭敬,就将要西行求法的,与他相商,胡人终于允诺送师渡过五座烽火台。奘师大喜,即为他买马,并约在次日天暗时分,于域外草丛相见。

  隔天石盘陀果然依约前来,并带着一位年老的胡人,牵着一匹又瘦又老的红马同来。奘师心里正纳闷的时候,石盘陀介绍:“这位老人家对西行的路线很熟,来往伊吾三十多次,所以特别请他来见师父,指点此行的疑难问题。”

  可是还没等到奘师开口发问,这胡翁却自己说了:“西行的路非常险恶,沙河阻隔,鬼魅热风难以阻挡;过去曾有人带了许多同伴,尚且迷失,何况您只有单独一人,如何可行?还请您再加考虑,不要轻易以身试险!”

  听完胡翁的解说,奘师心里的负担更加沉重了,但依然回答说:“为求大法,不到婆罗门国,誓不东回,纵然客死他乡,也在所不惜。”胡翁见奘师意志坚决,只好说:“如您一定要去,可换乘这匹马,不要看它既老又瘦,它可是识途老马,并且稳健有力。”这时奘师想起了从前在长安出发时,曾有一位占卜的术士何弘达,为他预言将来骑一匹老红马西行而去的事,因此便毫不犹豫和老胡翁换马。胡翁离开后,他们也踏上了旅途。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