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7课丨佛陀为什么能舍身喂虎?「晚课」

第7课丨佛陀为什么能舍身喂虎?「晚课」

- 般若能除一切苦 -

  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说到这个深般若呢,惭愧得很,我自己有个经历跟诸位同修分享一下。我记得前年吧,前年有一次,因为那个时候,我这个腰呢,原来在普陀山出家的时候,抬经书的一次呢,一下子抬得太重了,把这个腰给闪了,闪了以后,腰这个骨头就是有点歪。每天就去,早上去拜这个黛螺顶,拜这个黛螺顶的时候,三步一拜还做不到,有的同修是一步一拜,我那次是三步一拜。我就发愿说:“要么就把我这个腰给我拜好;要么就把这个腰给我拜断,反正一切交给文殊菩萨。”你别说,这个忘我的心一发,还真是的,头两天还腰疼得戴个护腰,第三天就把护腰给扯掉了,而且呢,就可以支撑得就麻木了,慢慢地七天以后回来真是什么事也没有,就跟把东西给扔了,拈了扔了似的,腰完全好了。以前要到医院里边去做理疗,要按摩什么的,反正就是一会儿一会儿的,在那次以后到现在也没怎么发作。那么为什么呢,那次我就体悟到什么叫做深行,什么叫做浅行。

  那次我去的时候,就是说反正早上呀,我去也早,有时候四点半起来了就从山下开始拜,那时候路上要钱的,他也挺敬业,他也一大早就去到这个台阶那儿,那我就发心,不管你是怎么样的人,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不管你是真的假的,反正我多了没有,就每个人一块钱,七天每天如此,每见一个人,只要伸出手来,一块钱,那就是真的这个供养功德,布施功德,还真是挺相应的,觉得挺圆满啊。特别是,我记得你们去了可能以后也会碰到黛螺顶再往上,有一个到亭子的那儿,还有一个就是到一个连心锁,一个平台挂了好多锁的那个地方,走得累了,往往容易在哪个地方往下看一看。在那个地方再往上走,常有一个拖着拐棍的瘸子,我从那一次后,每年都要去五台山拜。

  今年呢,是暑假的时候去又拜了八天,那个人还在,他在那儿唱什么啊,唱说这个“观音菩萨如秋月,阿弥陀佛顶庄严,慈悲普愿度众生,一心顶礼观世音,唵嘛呢叭咪吽”,就是唱,他的声音啊,一开始就是说,你怎么这个破嗓子,实在是太难听的,后来转念一想,这是不对的,我应该把他想好,他毕竟唱的是这个很殊胜的,在赞叹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呀,你怎么能这样想呢?他还抽烟,给他一块钱的时候,那个烟味熏地我呀,但是慢慢的经过几天以后,我就发现他的声音很美妙,最后越来越觉得,哎呀,就跟天籁之音一样,每到那儿就生了贪着了,他有一次比我去的晚,我就说他怎么就今天没来唱呢,我到了他那儿,我就开始往上顶礼的时候,我就是观想他就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在赞叹阿弥陀佛,在赞叹观音菩萨,这样就是我们自己在修嘛,管他呢,或许他就是一个势力鬼,就是天天想在那儿忽悠点钱,天天扯,喊这个破嗓子,可如果你能把这种修成就,修圆满了,完全在我们的身心世界里边体现跟他不搭界的。修行,大家知道,修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拿自己开刀,跟所有天下人不搭界。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第六天的时候呀,我拜上去,我每次拜上去呢,是从台阶上,从马道下,马道也知道啊,就是索道那边有一条可以人走的路,在第五天下的时候,因为那边也有要钱的,就快到了山脚下了,那一天我说不知道也是业障现前怎么样了,有一个师父啊,穿了一个百衲衣,百衲衣大家懂吧,就是纯粹用补丁钉起来的,以前呢,在文革之前呢,那些老和尚们没有布的时候就只能穿这样的衣服,结果呢,他这个百衲衣呢,百衲衣应该是破旧的,而这个百衲衣是个崭新的百衲衣,一看就是个非常剪了好多布凑在一块的,也穿了一双僧鞋,结果那个裤子还没有完全塞在这个我们的长筒袜里边,还一看就是在家的那个卡其布,这个头啊,磕的就是说一点儿都不红,一点儿都不肿,但是什么啊,粘了好多泥,只要有人过来跨一下,就趴下来在那儿搓几下,哎呀,我一看这个情形啊,马上我就生起抵触心理,烦恼就上来了,我说你为什么在这儿装啊,你这个当地的村民都见过,你就正经吃口干净饭不好吗?你为什要在这儿忽悠这点儿钱啊?旁边还放个钵,自己先往进塞十块钱,然后作为引子一样,让别人来怎么办呀,我一念烦恼心夹杂起来,当时就抵制他,就不想给他钱,就没有给,这一块钱就从他那儿跳过去了。

  说实话,六天以来,从上到下,第一个跳过去的,因为我就生了分别心了嘛,等我出来走到往这个普寿寺这边不是有一座桥吗,快上桥的时候啊,我又心里拍一下脑袋,怎么能这样呢,你不是这次要修圆满,修究竟吗,经典里授记文殊菩萨带一万眷属常住清凉五台,在那儿修行,万一他就是文殊菩萨,你怎么办呀,人家常说宁可错认一千,不能放过一个呀,朝五台山,万一他是文殊菩萨眷属呢,再说现在他显现的这个相,他就脸皮厚点,跟你要,跟你,那现在的众生,那么贪,这么吝啬,他不要,你能给吗?不给了,接不上缘,他将来怎么度你呀,哎呀,就有点懊恼,就是,这怎么办呀,这个就不圆满了,给自己有了瑕疵,最后我又什么呀,我又夸夸得跑回去,跑到那个地方,他还在那儿磕着,我又往钵里放了一块钱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这就什么呀?当时我们就没有,深行不够,就浅了一下,这就叫凡夫都是这样的。所以,不要说凡夫了,证到阿罗汉果的,两边的罗汉,这个舍利佛过去要行菩萨道啊,他要行菩萨道,他说今天出去要救度别人,结果呢,另外有菩萨就来化现,就来试他,说舍利佛行菩萨道,我试试他到底能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这个菩萨就化现一个青年,就去到舍利佛那儿说:“我母亲病了,这个病呢,医生已经开了方子了,里面的药呢,已经全部齐备了,就缺一样引子,这个引子是什么东西啊,人的眼珠子。”说:“大德,你能不能把你的左眼布施给我,对,把你的眼珠子布施给我一颗,我好孝敬我的双亲啊,给她做药引子。”这个舍利佛一发心说,我今天这个是要行菩萨道的啊,那我一定要满他的愿,就把他的左眼给挖下来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为难他说:“我要的是右眼呀,大德,你这搞错了,怎么把左眼给我了?”舍利佛又说:“好好好,那就把右眼挖下来也布施给你行菩萨道。”结果这个年轻人把眼珠子拿过来扔在地上,啪的用脚一踩说:“你这是什么呀?!你这人不清静,又是脓血,又是这个又臭又污秽的东西,怎么能做药引子?”这话一出来,被舍利佛本来清静的心啊,起了波澜了,没经过这个石子的投石问路呀。一下子起了波澜,马上就是说:“这众生太难度了,这么顽劣,这么不领情。”马上心一退,又退到他什么呀?阿罗汉的果位。不能修什么呀?菩萨行。这都属于什么呀?浅行。

  说到这点,我们真的是现在有好多同修,也常会来请教法师,我说这个也可以联系到我们这里讲深般若啊,怎么请教啊,他说:“法师呀,您怎么看现在那么多要饭的?”说到前门,西单,他们好端端的,据说他们还有丐帮,这些要饭的故意把身体搞得脏脏的,不像样子,到底给不给呀,他一定要来找法师,法师口里可以讨到个吉庆一样,他一定要来找法师给他颁个圣旨,然后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给。要不然你不是天天讲布施吗,讲慈悲吗,你这不给了还又心虚,给了嘛,给得不舒服。当然,的确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告诉诸位啊,给不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你给得有法喜,你给得相应,你就给呀,难道布施供养别人,这个会有错吗?你如果说心力不够,你修行浅,那你就给是人情,不给是本分,也没有什么,你自己掂量着嘛,说实话,这些要饭的,不管他是这个年轻力壮的,不务正业的,或者他是残废的,或者他是年老的,反正他扯着你,拉着你要的时候,你想想。首先,年轻力壮的他得舍这个面皮吧,你让咱们自己去那儿要这一块钱去,你能拉得下这张面皮吗?

  第二个,他如果是老年人,他也不容易啊,谁家谁自己没有爹妈啊,他自己天天在那儿要钱,他也就图过个日子嘛,图贪这几张纸嘛,那就满他的愿也可以呀,这都是修我们的柔软心,就算他,如果是残废的话,现在的这个据说有丐帮或者怎么样运作这个事情,天天在那儿,那就说不定今天他要钱,回去没有要到的话,他会挨打,也有可能啊,他的残废实实在在是真的,他缺胳膊少腿,肯定比我们六根具足的要过得艰难啊!这是确信无疑的吧!

  所以,从这点来讲,如果你能够心发到那儿,你就给呀,放开给,绝不会给下错误的呀!你给得法喜,给的自己说,我一直在长养自己的布施心,长养布施心的同时,还在调炼自己的柔软心啊,包容心啊!你干嘛一下子觉得说这些人不务正业,这就是故意把腿割掉什么。要知道,现在据说什么有的社会上的这些残废啊,真的很是悲惨啊!这些人我是不知道过去怎么造业的,也真的是这个果报不可思议啊!有的话,真的故意把你的腿上筋给挑断,动不了了,甚至在买卖这种儿童是生下来天生残疾的时候,就是说,就给这些人,控制着去卖,卖的时候怎么定价钱呢,残废的越深,价位越高,据说这很残忍的事情。所以,你想想,他坐在那儿,他一生就是坐在那儿就这样,而且说的话,万一这些人里面有一个佛菩萨呢!诸佛菩萨到哪儿度众生?不就还在这儿吗!所以,我们也认不得。所以从这点来讲,管他呢,啊,我们做好事的时候呀,那个前思后想,顾虑重重,生怕做错了,为什么做坏事的时候你就不来请教一下法师呀,说时迟那时快,马上就把这个坏事给圆满究竟了,你说是不是这样?就是凡夫的通病。

  所以,观音菩萨修般若心就是修达到什么呀?修躬行甚深之时,六度万行。全部怎么样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为什么呀?有般若,不在乎。你看以前古德们的流通法宝在经典里边怎么说道——剥皮为纸,折骨为笔,骨髓为墨,血为水,去流通佛说的法宝啊!那么你想想一个人把皮剥了,骨头折断了,那谁能这样放得下啊,这不叫放得下,知道吧,他不在乎,他这个叫深般若,一定是建立在般若波罗蜜上边,照见什么呀,待会儿讲的这个东西是空的,不是强忍着,跟以前这个烈士呀,被这个国民党抓到这个重庆监狱里边去严刑拷打让你怎么样啊,那个时候是忍着啊,不是他感觉不到痛,不是他照见空,不是他有般若,而是他有骨气,他在这方面的执着比较刚,刚而已,所以在《金刚经》里边佛说,“歌利王在割节我身体的时候,我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如果有四相的话,我就会生嗔恨啊!那么当时我为什么不生嗔恨啊?我有般若波罗蜜啊!”这种大的布施!布施舍呢?一定是有般若作为决定性的理论才导致这种行为可以进行得那么的纯粹。所以说菩萨就是由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才能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这句话我们来看啊,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深,接下来怎么样啊——“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里涉及到又一个关键词,刚才讲了我们讲这句话的总纲是无我,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五蕴。

  什么是五蕴?有知道的吗?色身香味触,是吗?唉,色受想行识,看来还是忽悠不了你们的。蕴,蕴是什么呀?孕育的意思,蕴藏的意思,就是我们在佛教里面叫集聚的意思,把这五样东西组合在一起,一旦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呢,就现形成一个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我思故我在,这个时候,已经就是在五蕴里边被蒙蔽了。那么,我今天要告诉诸位,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五样东西,它就是我们最大的祸害!我们的这个遍法界的,这个本有的这个心的光明,这个般若心呢,就是被这五种东西给遮止住,而不能显发出来。所以这个五蕴,在佛教里边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五阴,就是有阴影一样,把它给遮挡住的意思。

  五蕴,什么是五蕴呢?首先,我们来看色蕴,色、受、想、行、识,什么是色呢?在佛教里边,色是怎么来理解呢?就是说今天我这个法师坐在这儿,其它法师就不能坐在这儿,为什么?我把这个东西给障碍住了,你们坐在这儿听讲,一人占一个拜垫,其他人就坐不到这个拜垫中,因为什么呀?我们没有自在,所以有障碍。什么是障碍呀?有质量的东西才会有障碍嘛,对不对?摸得着看得见的。这个木头放在这儿,那么它就把这个领地给占领住了,它的体积以内,其它东西进不去了,这在佛教里边称之为色。我们自己的肉体的这个色身叫做内色;外面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明暗色空等等这一切有占据性的叫做外色。

  佛教里边讲的色,看得见摸得着的全部称之为色,所以说这个色,首先一个它是可以置碍的,这个有占据性的,这是一个特色;再一个,这个东西一定会坏,一定会可以破坏,变坏,就是临时的组合,将来还会分散,那么这种在佛教里边定义就是为色。我们今天讲五蕴皆空,主要是针对我们的什么——我们每个有情的个体啊!你的胳膊腿、你的肠子肚子,包括刚才讲的肉团、心、血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常提的什么?色。我们把五蕴讲完以后,大家就知道,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大家知道你自己的身体,一辈子最爱惜它,最亲近它,最百般地呵护它,你了解它吗?你了不了解它?所以呢,在佛教里边色呢,就是说有障碍的意思,能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叫做色。

  第二个是受,如果把色讲为物质层面,那么受想行识就是我们常说什么呀,精神层面。什么是受呢?受,就是你领纳的意思,领取受纳的意思,不管这个境界是顺境,哎,我就感觉到我舒服,如我的意了,每刻都忘不了我。如果这个境界是逆境,对于我来讲,对我不利,那么,我马上就不舒服,我要远离它。这个时候,还带着我,如果说这个还有一种受叫舍受,就是不苦不乐,我们就马上不苦不乐,就让它发生着,跟我没关系,还脱离不了我,一切都是我在这个境界上去领纳它给我带来的感受,这叫做受。能明白吗?我这样讲,大家能不能听明白吗?

  那么,第三个呢,叫做想,什么叫做想呢?就是对于种种的相状呈现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把它进行概括,进行这个罗列,然后出来数不清的概念,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不断地给它进行框定,取种种相,做种种想。这个时候,就让我们的心里有什么啊?心想生。所以从这点来讲,外面的色的这个相状、声音的相状、男人的相状、女人的相状、老人的相状、这个少年的相状等等,我们都有一个固定的概念,一旦这个东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是这个相,肯定是这个样子的,就给它进行命名。就给它进行概念化了。其实这呢,都是妄想,这叫做想。

  什么叫做行呢?我们讲色受想,现在讲到行了。第四种,行呢,就是迁流。迁流呀,流水大家看过没有?滚滚长江东逝水,就不断地往那儿绕,但是长江东逝水的这个过程中,前边有两个字叫什么呀,叫滚滚,我们常说滚滚红尘,什么意思,就跟这个行有关系,虽然它在往前行,但是它的运作状态一定是什么呀——起伏的、有行为的、有造作的、不会乖乖地、静静地、丝毫不动地往前流,它是滚滚的呀!所以,这个行就是迁流和造作的意思。在我们的意念中,这种念头呢,不断地迁流不息,随着这个念头的迁流不息,我们会起好多念头,随着这个念头去支配,我们会去付诸行动,这就叫行,去造善的业,去造恶的业。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在民间常流传着一句话,叫什么呢?叫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是从佛教里边来的,什么叫做三思呢?

  在唯识里边讲,在佛教的一个宗派里边,它怎么阐述说我们一个人,比如说我要拿得起这个杯子,喝一口水这个行为,这个造作,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呢,就有三种心力在里边:第一个是什么呢?叫做审虑思。我要先观察,噢,这是一个一次性杯子,它是干净的,那么这里面刚才有居士给我倒了水了,我喝了一口,可以什么啊,解渴。这时候我在审查,在考虑这个东西,所以,第一个思就叫审虑思,我要先把它观察一下;第二个,噢,我确定了,它这个水可以让我解渴,这个杯子盛了这个水绝对喝完以后让我解渴,我要喝它,这时候我的心,就确定心已经发生了,这时候就叫什么啊?叫决定思。决定了这个事情,我要做了,那么决定了以后,我就把手呢,伸向它,拿起来喝一口,这就什么呀,开始付诸行动了,审虑思和决定思呢,只属于我们的意业。这个发动思其实就付诸了我们的身业和口业,我要说一句话,我脱口而出的时候就是发动思。我要做一件事,我拿杯子的时候就是发动思,所以这个我们叫做三思,在佛教里边叫做三思,我们这个行的心念就是不断地这样一种造作的过程,这叫行。

  最后一个是什么呀?叫做识。色受想行识,记住我们现在在讲五蕴,讲到《心经》的这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在讲五蕴,五蕴呢——色受想行识。我们现在要讲识了,识是什么意思,就是了别的意思,分别的意思。我们对于内心一定会对所有的境界进行了别,今天来的这些是不是居士呀,我看还有挺面熟的,我就要再分辨一下,有没有昨天在法海探源里边的学员啊,有没有啊?有,是吧。我看到有些面熟的,总归,色受想行识,识呢,就是对种种的行为进行分别计度,这个啊,我们有一个常有的比喻是什么呢,在佛教里边比喻叫麻蛇绳,什么意思啊?就是一段绳子。一段绳子呢,如果我们用这个妄想心去认识它,就会误以为它是蛇,因为它很像蛇呀,它躺在那儿,你马上会吓一跳;

  如果你用般若波罗蜜多的这个遍法界心来照,来观照它的时候呢,它就是,其实这个绳子也是假的,它只是好多条麻把它拧在一块儿的,观照它就是麻。所以你看,一个是认识,一个是观照,这是有本质上的区别。般若一定是建立在观照的基础上的,我们现在讲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五样东西。那我就很不客气地告诉诸位了,在我们得意洋洋,在我们这个斤斤计较的时候,我就说,你就大错特错了,你何苦呢,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就是这五样东西拼凑成的,知道吗?本来就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五蕴就是空的。经中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嘛,那么我们原来所说的空,讲到五蕴,原来我就是空的,我是不实在的,我是临时有的,我终归会空的,我是暂时有的,我毕竟将来要空的,但是由于我们把这五样东西,这么一组合,把它一提炼的时候,马上摇身一变,就变成我了。为什么就没有观照的时候就没有般若,就会有我出现,一旦有般若,就会破,破我成无我。

  所以说呢,我们常说如果能够照空掉我们这个身心世界呢,那就是大解脱境界。我们这个身心世界呢,它就是说,由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组成的嘛。那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学科的话,无非就是从物质世界唯物主义,或者精神世界唯心主义,可是佛教即非唯物,也非唯心,但是包括唯物与唯心,不但它能给你泯一切法,还能够立一切法,还能够统一切法,这叫圆满,博大精深。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导致什么,我们听了这个五蕴皆空的时候,既然说无我呢,就很害怕,昨天我还讲到,这样就导致我们有的时候特别害怕什么呀?解脱。学佛的人为什么学得很浅,不能学深呢,就是因为觉得,哎,你说修点善恶我还相信,修点因果的,我也相信,轮回也似乎是这么回事,但是让我出轮回,让我上哪儿去啊,解脱了让我到哪儿去啊,我昨天还说,那让我吃什么,穿什么,我上哪儿看电影去呀,有网络吗?这什么都不能玩了,这活着有什么意思啊!

  告诉诸位,活着,就是错的!我们今天只不过是将错就错,将计就计,以我们之道来治我们之身,以毒攻毒,就是听闻佛法,知道吗?所以我们为什么怕解脱,就是说学佛上不去的时候,不求解脱,就是不能深信我们这里讲的《心经》,讲的这个空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就感觉到恐怖呀!现实生活是如此的花花绿绿,世界是如此的美妙,那让我一下子空掉,我就享受不到这个呀!当然,这种心态啊,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正常!我也有这种心态啊!所以我就说,管它呢!我先往生到极乐世界再说吧!这空不掉了,到那儿空去,到了那儿不怕,天天跟着观音菩萨把手同行,就跟哥们似的。

原标题:《心经》7丨佛能舍身喂虎,他不怕疼吗?「晚课」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