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论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一卷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第一卷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学处品第一

  稽首佛法僧真净无价宝 今集诸法蕴普施诸群生

  阿毘达磨如大海大山大地大虚空 具摄无边圣法财今我正勤略显示

  嗢拖南曰:

  学支净果行圣种正胜足念谛静虑 无量无色定觉支杂根处蕴界缘起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诸有于彼五怖罪怨不寂静者,彼于现世,为诸圣贤同所诃厌,名为犯戒自损伤者,有罪有贬,生多非福,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

  何等为五?

  谓杀生者,杀生缘故,生怖罪怨,不离杀生,是名第一;

  不与取者,劫盗缘故,生怖罪怨,不离劫盗,是名第二;

  欲邪行者,邪行缘故,生怖罪怨,不离邪行,是名第三;

  虚诳语者,虚诳缘故,生怖罪怨,不离虚诳,是名第四;

  饮味诸酒放逸处者,饮味诸酒放逸处缘故,生怖罪怨,不离饮酒诸放逸处,是名第五。

  有于如是五怖罪怨不寂静者,彼于现世,为诸圣贤同所诃厌,名为犯戒自损伤者,有罪有贬,生多非福,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

  诸有于彼五怖罪怨能寂静者,彼于现世,为诸圣贤同所钦叹,名为持戒自防护者,无罪无贬,生多胜福,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

  何等为五?

  谓离杀生者,离杀生缘故,灭怖罪怨,能离杀生,是名第一;

  离不与取者,离劫盗缘故,灭怖罪怨,能离劫盗,是名第二;

  离欲邪行者,离邪行缘故,灭怖罪怨,能离邪行,是名第三;

  离虚诳语者,离虚诳缘故,灭怖罪怨,能离虚诳,是名第四;

  离饮诸酒放逸处者,离饮诸酒放逸处缘故,灭怖罪怨,能离饮酒诸放逸处,是名第五。

  有于如是五怖罪怨能寂静者,彼于现世,为诸圣贤同所钦叹,名为持戒自防护者,无罪无贬,生多胜福,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

  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曰:

  诸行杀盗婬虚诳耽诸酒 五怖罪怨缚圣贤所诃厌

  名犯戒自伤有罪招非福 死堕险恶趣生诸地狱中

  诸离杀盗婬虚诳耽诸酒 五怖罪怨脱圣贤所钦叹

  名持戒自防无罪感胜福 死升安善趣生诸天界中

  齐何名曰邬波索迦?

  谓诸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归佛法僧,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齐是名曰邬波索迦。

  此何名为能学一分?

  谓前所说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唯能离杀,不离余四,如是名为能学一分。

  复何名为能学少分?

  谓如前说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能离杀盗,不离余三,如是名为能学少分。

  复何名为能学多分?

  谓前所说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离杀盗婬,不离余二,如是名为能学多分。

  复何名为能学满分?

  谓前所说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具能离五,如是名为能学满分。

  成就五法邬波索迦,唯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为五?

  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不能劝他令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如是名为成就五法邬波索迦,唯能自利不能利他。

  成就十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广利。何等为十?

  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亦能劝他令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不能见余能离杀等欢喜庆慰,如是名为成就十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广利。

  成就十五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亦能广利,何等十五?

  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亦能劝他令离杀生乃至饮酒诸放逸处,及能见余离杀生等,欢喜庆慰,如是名为成就十五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亦能广利。

  成就八法邬波索迦,唯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为八?

  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具净信,不能劝他令具净信;自具净戒,不能劝他令具净戒;自具惠舍,不能劝他令具惠舍;自能策励,数往伽蓝,礼觐有德诸苾刍众,不能劝他令其策励数往伽蓝,礼觐有德诸苾刍众;自能至诚听闻正法,不能劝他令其至诚听闻正法;自闻法已能持不忘,不能劝他令持不忘;自持法已能思择义,不能劝他令思择义;自思择已,为证法义,能正勤修法随法行,成和敬行,随法行者,不能劝他令正勤修,法随法行,成和敬行,随法行者,如是名为成就八法邬波索迦唯能自利,不能利他。

  成就十六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广利,何等十六?

  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具净信,亦能劝他令具净信,广说乃至自思择已,为证法义,能正勤修法随法行成和敬行随法行者,亦能劝他令正勤修法随法行成和敬行随法行者,不能见余具净信等欢喜庆慰,如是名为成就十六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广利。

  成就二十四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亦能广利,何等名为二十四法?

  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具净信,亦能劝他令具净信,广说乃至自思择已,为证法义,能正勤修法随法行成和敬行随法行者,亦能劝他令正勤修法随法行成和敬行随法行者,及能见余具净信等,欢喜庆慰,如是名为成就二十四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亦能广利。

  成就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为十?

  一杀生,二不与取,三欲邪行,四虚诳语,五离间语,六麤恶语,七杂秽语,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若有成就如是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

  成就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为十?

  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欲邪行,四离虚诳语,五离离间语,六离麤恶语,七离杂秽语,八无贪,九无瞋,十正见,若有成就如是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

  成就二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二十?

  谓自杀生,亦劝他杀,广说乃至自起邪见,亦复劝他令起邪见,若有成就此二十法,身坏命终,堕诸恶趣,生地狱中。

  成就二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二十?

  谓自离杀,亦能劝他,令其离杀,广说乃至自起正见,亦能劝他令起正见,若有成就此二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

  成就三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三十?

  谓自不离杀,劝他令杀,见不离杀,欢喜慰喻,广说乃至自起邪见,亦复劝他令起邪见,见起邪见,欢喜慰喻,若有成就此三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

  成就三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三十?

  谓自离杀生,劝他离杀,见余离杀,欢喜慰喻,广说乃至自起正见,亦复劝他令起正见,见起正见,欢喜慰喻,若有成就此三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

  成就四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四十?

  谓自不离杀,劝他令杀,见不离杀,欢喜慰喻,称扬赞叹杀生者事,广说乃至自起邪见,亦复劝他令起邪见,见起邪见,欢喜慰喻,称扬赞叹邪见者事,若有成就此四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

  成就四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四十?

  谓自离杀生,劝他离杀,见余离杀,欢喜慰喻,称扬赞叹离杀者事,广说乃至自起正见亦复劝他令起正见,见起正见,欢喜慰喻,称扬赞叹正见者事,若有成就此四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

  邬波索迦,有五学处,何等为五?

  乃至命终,远离杀生,是名第一;

  乃至命终,离不与取,是名第二;

  乃至命终,离欲邪行,是名第三;

  乃至命终,离虚诳语,是名第四;

  乃至命终,离饮诸酒诸放逸处,是名第五。

  于第一中,且何名为能杀生者?

  如世尊说,有杀生者,暴恶血手,耽着杀害,于诸有情众生胜类,无羞无愍,下至捃多比毕洛迦,皆不离杀,如是名为能杀生者。

  何等名为有杀生者?

  谓于杀生,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杀生者。

  何名暴恶?

  谓集种种弓刀杖等诸杀害具,是名暴恶。

  何名血手?

  谓诸屠羊、屠鸡、屠猪、捕鸟、捕鱼、猎师、劫盗、魁脍、缚龙、守狱、煮狗、施罝弶等,是名血手。

  何故此等名为血手?

  谓彼虽数沐浴涂香服鲜净衣首冠花鬘身饰严具,而名血手。所以者何?彼于恶事,不深厌患,不远不离,令有情血起等起、生等生积集流出,故名血手。

  何等名为耽着杀害?

  谓于众生,有害非杀,有害亦杀。

  害非杀者?

  谓以种种弓刀杖等诸杀害具,逼恼众生,未全断命,如是名为有害非杀。

  害亦杀者?

  谓以种种弓刀杖等诸杀害具,逼恼众生,亦全断命,如是名为有害亦杀。

  于杀害事,耽乐执着,如是名为耽着杀害。

  何等名为于诸有情众生胜类无羞无愍?

  且辩众生胜类差别?

  谓诸异生,说名众生,世尊弟子,说名胜类;

  又诸有情,有贪瞋痴,说名众生,若诸有情,离贪瞋痴,说名胜类;

  又诸有情,有爱有取,说名众生,若诸有情,离爱离取,说名胜类;

  又诸有情,有顺无违,说名众生,若诸有情,无顺有违,说名胜类;

  又诸有情,无聪慧有无明,说名众生,若诸有情,聪慧有明,说名胜类;

  又诸有情,未离欲贪,说名众生,若诸有情,已离欲贪,说名胜类;

  又诸有情,已离欲贪,非佛弟子,说名众生,若诸有情,已离欲贪,是佛弟子,说名胜类。

  今此义中,若诸异生,说名众生,世尊弟子,说名胜类。所以者何?

  胜谓涅槃,彼能获得成就触证,故名胜类。如有颂言:

  普随顺世间周遍历方邑 欲求于胜我无所证无依

  故此义中,若诸异生,说名众生,世尊弟子,说名胜类。

  于此有情众生胜类,应羞应愍,而于其中,无惭无羞,无愧无耻,无哀无愍,无伤无念,如是名为于诸有情众生胜类无羞无愍。

  何等名为下至捃多比毕洛迦皆不离杀?

  言捃多者,谓蚊蚋等诸小虫类;比毕洛迦,即诸蚁子。下至此类微碎众生,皆起恶心,欲兴杀害,是故名为能杀生者。

  即于此中,何名为生,何名杀生,何等名为远离杀生而说名为乃至命终远离杀生邬波索迦第一学处?

  所言生者,谓诸众生,有众生想;若诸有情,有有情想;若诸命者,有命者想;若诸养育,有养育想;若补特伽罗,有补特伽罗想,是名为生。

  言杀生者,谓于众生,起众生想;于诸有情,起有情想;于诸命者,起命者想;于诸养育,起养育想;于补特伽罗,起补特伽罗想,复起恶心、不善心、损心、害心、杀心现前,依如是业、如是加行、如是思惟、如是策励、如是勇猛,杀害众生,故思断命,由如是业、如是加行、如是思惟、如是策励、如是勇猛,杀害众生,故思断命,名为杀生。

  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此杀生,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远离杀生,是故说名乃至命终远离杀生邬波索迦第一学处。

  于第二中,且何名为不与取者?

  如世尊说,有不与取者,或城邑中,成(疑是或)阿练若,不与物数,劫盗心取,不离劫盗,如是名为不与取者。

  何等名为有不与取者?

  谓于不与取,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不与取者。

  何等名为或城邑中?

  谓有城墙周匝围遶。

  何等名为或阿练若,谓无城墙周匝围遶。

  何名不与?

  谓他摄受,不舍不弃不惠不施。

  何等名物?

  谓他摄受,有情无情,诸资生具,即此名为不与物数。

  何等名为劫盗心取不离劫盗?

  谓即所说,不与物数,怀贼心取,不厌远离,如是名为不与物数劫盗心取不离劫盗,是故名为不与取者。

  即于此中,何名不与,何名不与取,何名离不与取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不与取邬波索迦第二学处?

  言不与者,谓他摄受有情无情,诸资生具,不舍不弃,不惠不施,是名不与。

  不与取者,谓于他摄受诸资生具,起他摄受,及不与想,复起恶心不善心劫心盗心执心着心取心现前,依如是业如是加行如是思惟如是策励如是勇猛如是门如是路,于他摄受诸资生具,以执着取,劫盗故思,举离本处;由如是业如是加行如是思惟如是策励如是勇猛如是门如是路,于他摄受诸资生具,以执着取,劫盗故思,举离本处,名不与取。

  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不与取,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不与取,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不与取邬波索迦第二学处。

  于第三中,且何名为欲邪行者?

  如世尊说,有欲邪行者,于他女妇他所摄受,谓彼父母兄弟姊妹舅姑亲眷宗族守护,有罚有障,有障罚俱,下至授掷花鬘等信,于是等类,起欲烦恼,招诱强抑,共为邪行,不离邪行,如是名为欲邪行者。

  何等名为有欲邪行者?

  谓于欲邪行,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欲邪行者。

  他女妇者?

  谓七种妇。

  何等为七?

  一授水妇,二财货妇,三军掠妇,四意乐妇,五衣食妇,六同活妇,七须臾妇。

  授水妇者,谓女父母,授水与男,以女妻之,为彼家主,名授水妇。

  财货妇者,谓诸丈夫,以少多财,贸易他女,将为己妇,名财货妇。

  军掠妇者,谓有丈夫,因伐他国,抄掠他女,将为己妇。复有国王,因破敌国,取所欲已,余皆舍弃,有诸丈夫,力摄他女,将为己妇,如是等类,名军掠妇。

  意乐妇者,谓有女人,于男子家,自信爱乐,愿住为妇,名意乐妇。

  衣食妇者,谓有女人,于男子家,为衣食故,愿住为妇,名衣食妇。

  同活妇者,谓有女人,诣男子家,谓男子曰:“我持此身,愿相付托,彼此所有,共为无二,互相存济,以尽余年,冀有子孙,殁后承祭。”名同活妇。

  须臾妇者,谓有女人,乐与男子,暂时为妇,名须臾妇。

  他摄受中,母守护者,谓有女人,其父或狂,或复心乱,或忧苦逼,或已出家,或远逃逝,或复命终,其母孤养,防守遮护,私诫女言:“诸有所作,必先白我。”然可得为,名母守护。

  父守护者,谓有女人,其母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其父孤养,防守遮护,私诫如前,名父守护。

  兄弟守护者,谓有女人,父母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兄弟孤养,防守遮护,私劝诫言:“诸有所作,必先告白。”然可得为,名兄弟守护。

  姊妹守护者,谓有女人,父母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姊妹孤养,防守遮护,劝诫如前,名姊妹守护。

  舅姑守护者,谓有女人,其夫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依舅姑居,舅姑喻曰:“尔勿愁恼,宜以自安,衣食之资,悉以相给,我当忧念,如子不殊。”舅姑恩恤,防守遮护,私诫之言:”诸有所作,必先谘白。”然可得为,名舅姑守护。

  亲眷守护者,谓有女人,除母及夫,余异姓亲,名为亲眷,而此女人,为彼亲眷,防守遮护,名亲眷守护。

  宗族守护者,谓有女人,除父兄等,余同姓亲,名为宗族,而此女人,为彼宗族,防守遮护,名宗族守护。

  言有罚者,谓有女人,自无眷属,又非婬女,若有凌逼,为王所知,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名为有罚。

  言有障者,谓有女人,身居卑贱,虽无亲族,而有主碍,名为有障。

  有障罚俱者,谓有女人,自无眷属,又非卑贱,依恃他居,为他所碍,若有陵逼所依恃者,便为加罚,名障罚俱。

  又上所说,一切女人,随所依止,皆有障罚。所以者何?由诸女人法有拘碍,非礼行者,便遭杀缚,或夺资财,或被退毁,是故一切名障罚俱。

  何等名为下至授掷花鬘等信?

  谓有女人,已受男子,或花或鬘,或诸璎珞,或涂香末香,或随一信物,如是名为下至授掷花鬘等信。

  何等名为于是等类?

  谓诸男子,诸半择迦,诸修梵行。

  何等名为修梵行者?

  谓诸苾刍尼,正学勤策女,及邬波斯迦,出家外道女,下至在家修苦行女,谓有男子,舍自妻媵,告言:“善贤,放汝自在修诸梵行。”彼闻受持,苦行无怠。

  何等名为起欲烦恼广说乃至不离邪行?

  谓起欲界婬贪现前,于不应行,招诱强抑,共为邪行,不厌远离,如是名为起欲烦恼广说乃至不离邪行,是故名为欲邪行者。

  即于此中,何等名欲,何名欲邪行,何名离欲邪行,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欲邪行邬波索迦第三学处?

  所言欲者,谓是婬贪,或所贪境。

  欲邪行者,谓于上说,所不应行,而暂交会,下至自妻,非分非礼,及非时、处,皆名欲邪行。

  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欲邪行,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欲邪行,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欲邪行邬波索迦第三学处。

  于第四中,且何名为虚诳语者?

  如世尊说,有虚诳语者,或对平正,或对大众,或对王家,或对执理,或对亲族,同检问言:“咄哉男子,汝知当说,不知勿说,汝见当说,不见勿说。”彼得问已,不知言知,知言不知,见言不见,不见言见。彼或为己,或复为他,或为名利,故以正知,说虚诳语,不离虚诳,如是名为虚诳语者。

  何等名为有虚诳语者?

  谓于虚诳语,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虚诳语者。

  何等名为或对平正?

  平正有三,一村平正,二城平正,三国平正。此诸平正,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平正。

  何等名为或对大众?

  大众有四,一刹帝利众,二婆罗门众,三居士众,四沙门众,此诸大众,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大众。

  何等名为或对王家?

  谓诸国王,及余宰辅,理公务者,彼若聚集,现前检问,名对王家。

  何等名为或对执理?

  谓闲法律,固正断者,此执理众,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执理。

  何等名为或对亲族?

  谓诸亲族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亲族。

  何等名为同检问等?

  谓或为证,或究其身,众集量宜,同检问曰:“咄哉男子,今对众前,应以诚言具款情实,若于是事,见闻觉知,宜当宣说施设摽示,若于是事,无见闻等,勿当宣说施设摽示。”如是名为同检问等。

  何等名为不知言知?

  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无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已闻,如是名为不知言知。

  何等名为知言不知?

  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有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不闻,如是名为知言不知。

  何等名为不见言见?

  谓为眼识曾受曾了,名为已见。彼无眼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已见,如是名为不见言见。

  何等名为见言不见?

  谓为眼识曾受曾了,名为已见。彼有眼识曾受曾了,隐覆如是想忍见乐,言我不见,如是名为见言不见。

  何等名为彼或为己?

  谓有一类,身行劫盗,王等执问:“汝为贼否?”彼得问已,窃自思惟:“若实答者,必为王等,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我今宜应自隐自覆自藏实事,故以正知,说虚诳语。”既思惟已,答王等言:“我实不为不与取事。”是名为己。

  何等名为或复为他?

  谓有一类亲族知友,行于劫盗,王等为证,执问彼言:“汝知此人行劫盗否?”彼得问已,窃自思惟:“若实答者,我诸亲友,必为王等,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我今宜应隐覆藏彼,故以正知,说虚诳语。”既思惟已,答王等言:“我知亲友,决定不为不与取事。”是名为他。

  何等名为或为名利?

  谓有一类,多有所欲,多有所思,多有所愿,作是思惟:“我当施设如是如是虚诳方便,必当获得可意色声香味触等。”既思惟已,方便追求,故以正知,说虚诳语,如是名为或为名利。

  何等名为故以正知说虚诳语?

  谓自隐藏想忍见乐故思明了,数数宣说施设摽示违想等事,如是名为故以正知说虚诳语。

  即于此中,何名虚诳,何名虚诳语,何名离虚诳语,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虚诳语邬波索迦第四学处?

  言虚诳者,谓事不实,名虚想等,不实名诳,是名虚诳。

  虚诳语者,以贪瞋痴,违事想说令他领解,名虚诳语。

  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虚诳语,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虚诳语,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虚诳语邬波索迦第四学处。

  于第五中,何名诸酒,何名饮诸酒,何名放逸处,何名离饮诸酒诸放逸处,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饮诸酒诸放逸处邬波索迦第五学处?

  言诸酒者,谓窣罗酒,迷丽耶酒,及末沱酒。

  言窣罗者,谓米麦等,如法蒸煮,和麴‘薛/米’汁,投诸药物,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名窣罗酒。

  迷丽耶者,谓诸根茎,叶花果汁,不和麴‘薛/米’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名迷丽耶酒。

  言末沱者,谓蒲萄酒,或即窣罗迷丽耶酒,饮已令醉,总名末沱饮。

  诸酒者,谓饮咽啜,如上诸酒,名饮诸酒。

  放逸处者,谓上诸酒,饮已能令心生憍傲,惛醉狂乱,不识尊卑,重惑恶业,皆因此起,放逸所依,名放逸处。

  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饮诸酒,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饮诸酒诸放逸处,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饮诸酒诸放逸处邬波索迦第五学处。

  如是五种,云何名学,云何名处,言学处耶?

  所言学者,谓于五处,未满为满,恒勤坚正,修习加行,故名为学。

  所言处者,即离杀等,是学所依,故名为处。

  又离杀等,即名为学,亦即名处,故名学处。

  一切邬波索迦,皆归佛法僧耶?

  除诸世俗邬波索迦,一切皆归佛法僧宝。有归佛法僧宝而非邬波索迦,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斯迦等。

  一切邬波索迦,皆世尊弟子耶?

  应作四句,有邬波索迦非世尊弟子,谓邬波索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

  有世尊弟子非邬波索迦,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斯迦等,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

  有邬波索迦亦世尊弟子,谓邬波索迦,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

  有非邬波索迦非世尊弟子,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斯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及余异生未见谛者。

  一切堕僧宝摄,皆得僧和敬耶?

  应作四句,有堕僧宝摄非得僧和敬,谓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索迦等,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

  有得僧和敬非堕僧宝摄,谓苾刍苾刍尼,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

  有堕僧宝摄亦得僧和敬,谓苾刍苾刍尼,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

  有非堕僧宝摄非得僧和敬,谓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及余异生未见谛者。

  预流支品第二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种法,若正勤修是人名为多有所作。何等为四?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汝等苾刍,应如是学,我当亲近供养善士,恭敬一心听闻正法,如理观察甚深妙义,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曰:

  善哉见善士能断疑增慧 令愚成智人慧者应亲近

  善士应亲近以亲近彼时 令疑断慧增使愚成智故

  云何为善士?

  谓佛及弟子,又诸所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善法,堪绍师位,成就胜德,知羞悔过,善守好学,具知具见;乐思择爱称量,喜观察性聪敏,具觉慧息追求;有慧类,离贪、趣贪灭,离瞋、趣瞋灭,离痴、趣痴灭,调顺、趣调顺,寂静、趣寂静,解脱、趣解脱,越度、趣越度,妙觉、趣妙觉,涅槃、趣涅槃,乐调、顺谛,离憍放逸;好慧、忍辱、柔和,升直道如见,专自调伏,专自寂静,专自涅槃;为才支身游诸国邑王都聚落求衣食等具,质直具、调顺具足、质直及调顺具,忍辱具、柔和具足、忍辱及柔和具,供养具、恭敬具足、供养及恭敬具,正行具、守根具足、正行及守根具,轨范具、所行具足、轨范及所行具,信尸罗及闻舍慧;自具净信,亦能劝励安立有情同具净信,自具尸罗及闻舍慧,亦能劝励安立有情同具尸罗及闻舍慧,是名善士。

  何故名善士?

  以所说善士,离非善法,成就善法,具足成就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故名善士。

  若能于此所说善士,亲近承事恭敬供养,如是名为亲近善士。

  云何名为听闻正法?

  谓所亲近供养善士,未显了处为正显了,未开悟处为正开悟,以慧通达深妙句义,方便为其宣说施设安立开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

  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如有颂言:

  诸蕴起为苦生及出亦苦 生已有老苦病苦与死苦

  烦恼生为苦生已住亦苦 非聪敏悔苦不调伏死苦

  无智有情苦增羯吒私苦 愚夫生死苦多劫驰流苦

  此等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集真是集?

  谓正开示,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为去来今,众苦因本,道路由绪,能作生缘,起集等起,能起集等,起现法中诸苦身坏,后苦由是出生。如有颂言:

  因爱弃良医痈本榛藤渴 未调伏一切数数感众苦

  如树根未拔虽斫斫还生 未拔爱随眠数数感众苦

  如毒箭在身损坏色力等 众生内有爱损坏诸善根

  此等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集真是集。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

  谓正开示,即上所说,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染灭,寂静永没,名为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所趣,亦名无忧,亦名无病,亦名无动,亦名无没,亦名无炽,亦名无热,亦名安隐,亦名惔怕,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涅槃。如有颂言:

  究竟沙门果调伏所称赞 我慢灭无余永证甘露

  所归住趣宅胜宫佛所赞 惔怕灭无边彼岸常安隐

  所依尽苦灭脱无窟究竟 胜义旨应供智所习圣欣

  都无老病死无愁叹苦忧 微难见无边灭谛无同类

  此等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

  谓正开示,此道此行,于去来今众苦,能断能弃,能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能令永灭没。此复云何?谓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有颂言:

  此威猛一趣如鸟路清虚 牟尼定所行为众数宣说

  哀愍说一趣见道尽生边 此道于瀑流去来今能度

  能究竟调静能尽生死流 能通达多界能开明眼道

  如殑伽驶流速趣于大海 开示广慧道速证于涅槃

  哀愍一切众转未闻法轮 教导诸天人稽首度有海

  此等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

  若于此等所说正法,乐听乐闻,乐受持,乐究竟,乐解了,乐观察,乐寻思,乐推究,乐通达,乐触,乐证,乐作证;为闻法故,履艰险径,涉边表路,游平坦道,皆无忌难;为受持故,数以耳根,对说法音,发胜耳识,如是名为听闻正法。

  云何名为如理作意?

  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句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

  云何名为法随法行?

  谓彼旋环如理作意,审正观察深妙义已,便生出离远离所生五胜善法,谓信、精进及念、定、慧。彼于自内所生出离远离所生五胜善法,修习坚住,无间修习,增上加行,如是名为法随法行。

  精进修行法随法行,便得趣入正性离生。所以得入正性离生?由精进修法随法行。所以能修法随法行?由如理观甚深妙义。所以能观甚深妙义?由能恭敬听闻正法。所以复能听闻正法?由能亲近供养善士。若能亲近供养善士,便闻正法;闻正法已,便能如理观深妙义;如理观察深妙义已,便能进修法随法行;既精进修法随法行,便得趣入正性离生。如山顶上,天雨霖霪,先溪涧满,溪涧满已,小沟渎满,小沟渎满已,大沟渎满,大沟渎满已,小河满,小河满已,大河满,大河满已,大海满,大海如是渐次方满;圣道大海,亦复如是,要先亲近供养善士,方闻正法,闻正法已,方能如理观深妙义,如理观察深妙义已,方能进修法随法行,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得圆满已,方得趣入正性离生,既得趣入正性离生,便名已生八支圣道,谓正见等,如前已说。如是四种,名预流支。由此四种,于圣道流,能获能得,能至随至,能办能满,能触能证,能作证故,名预流支;又此四种,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获能得,能至随至,能办能满,能触能证,能作证故,名预流支;又此四种,于圣道流,能随顺能增长能严饰,能磨莹,能为常安助资粮故,名预流支;又此四种,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预流支故,名预流支。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