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单译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二卷 苏悉地羯罗经

  第二卷 苏悉地羯罗经

  然灯法品第十一

  复次当说三品然灯法。以依法故。令诸天仙。欢喜成就。以金以银。以熟铜。或以瓷瓦。而作灯盏。此五种中。随法取用。本神欢喜作。灯炷白氎华作。或新[疊*毛]布作。或耨句罗树皮丝作。或新净布作用。用上香油。众所乐者。或用诸香苏油。其扇底迦法。用上香油。补瑟征迦法。用次香油。阿毗遮噜迦法。用下香油。若诸香木油扇底迦用。若油麻油。补瑟征迦用。若白芥子油。阿毗遮噜迦用。阿恒娑果油。真言妃后用。及诸女仙用。若诸果油。真言主用。若树果油。诸天用。及摩阿迦罗用若鱼脂。祀鬼用。若诸畜生脂。祀药叉用。若拔罗得鸡油。麻子油。祀下类天用。及四姊妹遮门荼等用。若寒林中起吠多罗者用。大肉脂诸油之中牦牛苏。上释通三部。又白牛苏。扇底迦用。黄牛苏。补瑟征迦用。乌牛苏。阿毗遮噜迦用。若有本部别。分别之亦依彼用。若诸药中所生油。补瑟征迦用。若诸香中所生油。扇底迦用。若恶香气油。阿毗遮噜迦用。如上略说灯法则。善自观之。纵此不说。当审用之。虽有灯油。不依部者。以本部真言。而真言之。亦通供养。灯能却障然净除昏。我今奉献。哀愍垂受。灯真言。

  唵阿路迦野阿路迦野萨缚苾地耶驮啰布儞羝莎缚诃。

  诵此真言已。次诵本持真言。而真言之。复作净法。除诸过故。如前品说。准持修故。

  献食品第十二

  复次我说。应献食法。令诸天仙。悉皆欢喜。速得成就。略说献食。应用圆根长根。诸果苏饼油饼诸羹臛等。或种种粥。及诸饮食。此四种食。通献诸部。未惹布啰迦果。普通三部。又以石榴果。注那果。亦通三部。示其次第。各通一部。若味甘甜。扇底迦用。若味甘酢。补瑟征迦用。若味辛淡。阿毗遮噜迦用。若多罗树果。耶子果。尾罗果。儞跛罗果。及余臭果。众所不乐。亦不应献。或有上味果。世复多饶。而复最贵。献如此果。获上成就。或有诸果。其味次美。世复易求。价无所贵。献如此果。获中成就。或有诸果。其味苦辛淡等。世复丰足。价复最贱。献如此果。获下成就。若欲加意奉献应取女名。所谓柿子杏子桃子等果。以献女天。诸树生果。无苦味者。献真言妃后。室利泮罗果。通献三部。一切忿怒缚拏果。唯献一切药叉。劫比贪果。献室利天。钵夜攞树生果。献钵囇使迦。如是诸果。更有多种。诸有异名。随观其味。而用献之。或于村侧。或兰若清净处。有诸草根。其味甘美。取之奉献。亦得成就。征那唎根。通一切用。复有奇美味。草根枝叶。亦通奉献。非天神人中亦用。若山中所生。根美味者。佛部供献。又熟芋根。亦通佛部。又迦契噜剑根。征那唎缚也赐根。俱举知根。及余圆根。从水生者。莲华部用。又一切药圆根味。苦辛淡及多种生芋。金刚部用。又色白香味。极甘美。如是圆根。佛部供献。又色黄香味不太酸。亦不太甘。如是圆根。莲华部用。又赤色香味。苦辛淡。气臭不甘。如是圆根。金刚部用。如是三部。扇底迦法等。及上中下。并同通用略说。圆根善随其部。依上中下。而用献之。如是分别。速得成就。斯圆根长根生长。及所用如法类。如是葱蒜韭根。及饼吐。极臭辛苦等。不应用献。莎悉底食。乌路比迦食。布波食。缚拏迦食。及余粉食。或作种种胡麻团食。或作种种白糖食。欢喜团食。莽度失食。毗拏迦食。傧抳拏句择迦食。阿输迦缚侈也食。捐室罗食。饼食。遏罗比瑟吒迦食。赊句杂也食。钵吒食。布剌拏食。莽沙布波食。征诺铎迦食。补沙缚多食。罗缚抳迦食。檗部迦啰迦食。俱矩知食。啰莽迦食。桁娑食。昔底迦食。钵[口*栗]香指里迦食。室利布罗迦食。吠瑟征迦食。瞋诺迦食。叱那罗迦食。遇拏补罗迦食。质但罗布波食。却若罗食。遇拏钵钵吒失菱伽吒迦食。竭多食。种种檗侈傧拏布波食。啰若桁娑食。娑若迦食。竭[口*栗]多布罗迦食。劫谟征迦食。句娑里迦食。释句囊食。弭三补吒食。舍拏缚食。诃哩儜食囊食。种种钵罗抳[怡-台+孚][口*栗]瑟吒迦食。地比迦食。若罗诃悉底儞阎食。羯羯罗傧拏迦食。缚罗伽多食。缚底征迦食。吒乞湿底迦食。伽若羯哩抳迦食等。如上等。或用砂糖作。或以苏油。或以油麻和作。如其本部。随法而用。依法奉献。速得成就。米粉食。佛部作。扇底迦。及上成就。若一切麦面食。莲华部作。补瑟征迦。及中成就。若油麻豆子食。金刚部作。阿毗遮卢迦。及下成就等用。一切诸食味中。以白糖而所庄者。佛部之中。常当用献。若室利吠瑟吒迦食。莲华部用。若欢喜团食。金刚部用。若布波迦食药叉用。若女名食。真言妃后用。女名食者。剑谟里食。钵钵征食。是诸食中。最复美者。求上成就。而用奉献。如其次味。余二部用。此中不具。随所作食。八部等用。献食之时。先敷巾果叶。而为庄严。先置莎悉底迦食。路比迦食。布波食。如是先作。三部共用。复如本部。所须饮食。随力献之。以粳米饭。六十日熟。粳米饭大麦乳饭。不种自生。粳米饭粟米饭。应须献者。作法献之。及诸香味。奇美羹臛。并诸豆臛。而奉献之。乳煮大麦饭。及不种自生粳米饭。求上成就。粳米及饭。六十日熟。粳米饭。求中成就。粟米及饭。求下成就。扇底迦法。为上成就。粟米及饭求下成就。扇底迦法。为上成就。粟米及饭。求下成就。扇底迦法为上成就。补瑟征迦法。为中成就。阿毗遮卢迦法。为下成就。供养饭食。根果饭粥。依上中下。而奉献之。扇底迦法。上佛部。补瑟征迦法。中莲华部。阿毗遮噜迦法。下金刚部。最上悉地。及与中下。善须依法。随类应知。羹臛之中。味甘甜者。扇底迦用。味酢甜者。补瑟征迦法用。味苦辛淡者。阿毗遮噜迦用。乳粥扇底迦用。石榴粥酪粥等。补瑟征迦用。讫娑啰粥。谓胡麻粳米豆子等。阿毗遮噜迦用。如前各说。诸食味等。或随方所种种有异。观上中下。而奉献之。或有诸味。众所称赞。或自爱者。应持献佛。或有本部真言所说。献食次第。宜当依之。若异彼者。不得成就。食中显者。及以恶香。金刚部用。前说涂香灯食等。各依本部。扇底迦等。当品依之。观真言性。为喜为怒。

  次复观之。然成何等事。复细寻察。满何等愿。既观知已。前所献食。随力献之。于献法中。见有用。迦弭迦食者。应献莎悉底食。乌路比迦食及余力所办食。沙糖酪饭根果乳粥等是也。此迦弭迦食。通献一切。唯除阿毗遮噜迦。于献法中。见有用。征质睹路食者。应以迦弭迦食中。加三两种。上异饮食是也。于献法中。见有乌肥噜食者。以前迦弭迦食。倍加多置是也。于献法中。见有用三白食者。应以乳酪苏饭是也。复见有三甜食者。苏蜜乳饭是也。于献法中。见有萨缚薄底迦食者。娑也里迦食。陵只里迦食。薝没梨耶食。底罗比瑟吒剑食。酪饭根果。于一前所说。食中随取一两。味置之。稻谷华诸华及叶。盛以大器。置水满中。远持诵处。而弃是也。于献法中。见有扇底迦食者。当用莎悉底乳。粥稻谷华苏蜜乳。及乳煎大麦饭征若布罗等食。决然除灾。无怀疑也。于献法中。见有补瑟征迦食者。应用酪饭酪粥欢喜团。乌路比迦沙糖。室唎吠瑟吒迦等食。决能满愿。无怀疑也。于献法中。见有阿毗遮卢迦食者。应用赤粳米饭。或用句捺啰嚩子。或染作赤色饭。或油麻饼娑布跛迦薝没梨也讫娑罗粥等。决能降魔无疑也。若持药叉真言无献食法者。应依此法。而奉献之。当用赤粳米饭。根果蜜水。及蜜沙糖米粉饼等是也。持女天真言等。应献羹饭。豆子臛等。诸甜浆水。钵啰拏钵哩瑟吒迦缶叶味等。及诸果子。一切女天应献是食也。欲求上成就。本部献法者。应依此献。有诸饮食。根果香等。众所共谈。其味美者。多而复贵。如此上味。求上成就。而奉献之。如上略说。诸献食法。各随本部。所求事法。皆已略陈。或于余方。饮食味异。观其色味。随类献之。欲献食时。先净涂地。香水遍洒。净洗诸叶。复以莲叶钵罗势叶。诸乳树叶。或新氎布等。敷说其上。复下诸肴膳。依用此叶。扇底迦用。水生诸叶。及余奇树叶等。或芭蕉等。又补瑟征迦用。拔罗得计树叶。阏伽树叶。或随时得者。又阿毗遮噜迦用。雌树名叶。谓芭蕉始生叶。或莲叶及苦树叶等。又女仙真言用。钵隶迦使干树叶。又地居天等。以草用之。求上中下法。善须知解。先涂洒地。复敷诸叶。当净洗手。漱口咽水。次须下食。先下沙悉底迦食。次下圆根长根果。次下诸粥。次下羹臛。次下乳酪。随本法。依此下之。若作曼荼罗。及拟成就诸事。得诸境界者。应当倍加。奉献清净饮食。华果等类。初持诵时。随其所办。随所得味。依彼本法。而奉献之。若白黑二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日月蚀时。地动时。广加供养。若护摩时。所须之物。先办置于本尊主前。若持诵人。每欲食时。先出分食。亦同致尊前。如先作护摩。而后食者。应预作食。而出置之。先设供养。所办食已。然后应当。起首念诵。献诸华药。及诸饮食。常须念之。不应废忘。仍依本法。若言一时念诵。一时供养。诸根果食。若言二时念诵。二时供养。若言三时念诵。三时供养。如是依法。当速成就。持诵之人。不献饮食。违本部者。其人乃着。魔障身无精光。风燥饥渴。恒恶思想。不能成就。本尊真言。皆由不献。本尊果食。应当依前。白黑二月等。广设供养。奉献本尊。并诸眷属。初持诵时。于前等日。作扇底迦食。远持诵处。四方弃之。于此不说。或本部不通。纵有所通。以诸下味。而求上成。及所制食。臭恶之类。皆不应用。常献酪饭。其诸部中。求上中下。扇底迦等。并通诸天真言等者。应如是供养。若无本所制食。随其所得。以本部真言。而真言之。此药香美。堪本尊主。我今奉献。垂哀愍受。治食真言曰。

  阿[可*欠]罗阿[可*欠]罗萨缚苾地耶驮罗布尔羝莎缚诃。

  此真言遍通三部。真言食后。诵所持真言食。而奉献之。

  分别成就品第十六(此各藏本原脱前三品)

  我今复说三部悉地成就。乘空自在而进。此为最上。藏形隐迹为中成就。世间诸事三种成就。随上中下。更分别之。三部上成就。法得持明仙。乘空游行成就五通。又多种成。或得诸漏断尽。或得辟支佛地。或证菩萨位地。或知解一切事。或辩才多闻。或成吠跢罗尸。或成药叉尼。或得真陀摩尼。或得无尽伏藏具上等事。名上中上成就之法。三部中成就法。藏迹于身。得大势力。先来懈怠。而得精进勤入修罗宫。得长寿药。成钵[口*(肄-聿+(企-止+米))]。史迦天使。或能使鬼。或能成就娑罗坌尔迦树神。或成多闻未经所闻悟深义理。或合药或才涂足顶。即远所涉无有疲乏。如上所说。悉名上成就之法。三部下成就法。令众喜见。或摄伏众人。或能征罚恶人。降诸怨众。及余下事。名下中下成就之法。若欲成就药物等者。有三种成。光焰为上。烟气为中。熅暖为下。复次圣者真言。为上成就。诸天所说。为中成就。世天真言。为下成就。复次佛部真言。为上悉地。莲华部真言。为中悉地。金刚部真言。为下悉地。若欲以上真言。欲求下成就者。得下成就。或以下真言。祈求上者。得上成就。或以中真言。成上下者。亦等成就。真言之中。具此四德。当知即悉上中下分。能成大果。谓令成满。辟支佛位。谓令成满。菩萨十地。乃至成佛。为大果报。复成大德。行谓多诸眷属。前后围绕。满如是愿者。为大德行。复能久住位。谓得王处。转轮王处。长寿仙处。满如是愿者。为久住。形仪广大。威光远照。教修广大。具此四德者。虽是下品真言。能成上品。若上品中。不具此德。虽是上品真言。下品用也。诸佛菩萨所说真言。如是转次。多佛菩萨所说之者。虽属下品。亦能成就。上品等事。或尊等所说真言之中。唯具一事者。谓扇底迦法。补瑟置迦法。阿毗遮嚧迦法。虽具一事。于中各有上中下品。岂有下品真言。能成上事。犹若青泥。出妙莲华。固无疑也。岂有上品慈善真言。能成忿怒下品成就。如白檀木其性清凉。若风击相揩。自然火起。非无因缘也。如是差互。虽非次第。诸余悉地。皆物疑虑。身分悉地为上品成。诸药悉地品为中成。富饶悉地。为下品成。若复有人。久至持诵。下品真言。纵自无力。于本尊边转求。上品自成。若于上品真言之中。心怀犹豫。念持供养。复不精诚。虽于上品真言。由彼诵念心轻。致招下品成就。故知持诵皆由心意。且如诸天之中。亦有贫者。诸鬼部内。亦有富强。此彼知然。真言亦尔。一一真言。皆具三悉地。谓上中下。诚心念诵。皆获悉地。

  奉请品第十七

  复次若欲入本尊室。先睹尊颜。合十指爪。当小低头。复次器盛。净水随所作事。置本献花。复置涂香。依于本法。而作阏伽。烧香熏之。应诵真言。阏伽七遍。则当奉请。已依法供养。盛阏伽器。当用金或用铜。或以石作。或以土木。或取螺作。或用束底。或用荷叶。以缀作器。或乳树叶。如上所说。阏伽器等。当用之时。须知次第。若扇底迦。当用白器。补瑟征迦。当用黄器。阿毗遮卢迦。当用黑器。作上中下悉地。成就类前。所说应可用之作。扇底迦所。用阏伽置少小麦。补瑟置迦。应着胡麻。阿毗遮噜迦。当致粟末。又扇底迦置乳。补瑟置迦置酪。阿毗噜迦。应置牛尿。或着自血。遍通用者。应着稻华涂香。及华胡麻茅草环。用熟铜器。盛以阏伽。若无此器。随所得者。亦遍通用。请召之时。应用当部明王真言。及慕捺罗。若有本法已说请召真言。应当取用。无取别者。先请当部。尊次请明王妃三部之中。皆应如是本法。若无请召真言。应用明王等真言而请召之。本法虽说请召真言是下。岂合请于部主。若以本法真言请召。当速成就。不应生难也。本法若有请召真言。及发遣者。当请之时。此真言主。至部主所请云。今有某甲。为某事奉请。若发遣时。亦复如是。所作事已。愿尊证知。随意而去。明王妃真言。用请女仙等。明王真言。请诸真言主。或有真言主。不受明王真言所请。要以明王妃真言。然可依请。如别部说。致阏伽时。应诵真言。大者一遍。中者三遍。下者七遍。极小者二十一遍。如上所说。阏伽法则。先两膝着地。应须手着净茅草环。捧阏伽。烧香薰之。作如是请。仰惟尊者。以本愿故。降赴道场。愿垂哀愍。受此阏伽。及微献供。有真言主。名曰独胜。奇加忿怒。不受诸余真言。召请用彼所说真言。然降所请。彼诸眷属。亦不受于余真言请。不应用彼眷属真言而请召之。但缘用心真言。或说根本。或明王妃所说真言。而用请召。部心真言。遍通三部。彼请召。当应降赴。加医醯字。此更秘密。速满其愿。当请之时。诚心作礼。再三启白。大慈悲者。请依本愿。来降道场。若不诚心。徒多念诵。乃至真言。亦皆殷勤。以两手捧阏伽器。顶戴供养。为上悉地。置于心间。为中悉地。置于脐间。为下悉地。先观本尊画像。其像若立。持咒之人。亦应立请。画像若坐。亦应坐请。又观彼像。曲躬立势。亦应学之而奉请之。当请之时。先观本尊所止之方。而面彼请。然便回身。置阏伽于尊像前。复有秘观。所作扇底迦等诸余方所。而请召之。或于余时。得诸华果。称本尊意。应须奉请。然可献之。当请之时。合手爪指。随于本方。但至诚心奉请。或以两手捧诸阏伽器。而请召之。然后敷献。所得之物。若欲成就上中下事及扇底迦第。皆须加以真言及慕捺啰而作请召。作成诸事等。或有障起。或魔与娆。或病者加。当尔之时。事缘既速。不可当待办阏伽器。便即用心。启请本尊。作除遣法。如上所说。随其大小。拟欲成就。阏伽请之。急难等之事。诚心请之。若复有人。欲得归仰诸部尊者。应当常作召请法则。持诵之人。速得成就。

  供养品第十八

  复次奉请尊已欲依部类或诸事业。观其大小。依法则而供养之。既奉请已。作如是言。善来尊者。愍我等故。降临道场。复垂哀愍。当就此座。坐受微献供。复起诚心。频兴作礼。而白尊言。大悲垂愍。成本愿故。而见降临。非我所能。启请本尊。如是三时。皆应依此。如前已说。应须办供。先献涂香。次施华等。复献烧香。次献饮食。次乃然灯。如其次第。用忿怒王真言。此等供物。悉令清净。善悦人心。各用本色真言而真言。献涂香已。各列其名。如依前说。即奉阏伽。如是华香。及饮食等。皆亦准此。若涂香烧香华及饮食。无可献者。但诵本色真言。及此手印。以此献之。表云。供物无可求得。但纳真心。后作阏伽。以真心故。速满其愿。离此之外。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一谓合掌。二以阏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四但运心。此善品中。随力应作。或复长时供养中。置无过运。心如世尊。说诸法行。中心为其首。若能摽心。而供养者。满一切愿。若成就诸余事者。应当发遣。诸为障者。若不遣除后。恐伤及所以。先须作遣除法。诵忿怒真言。或用当部。成就诸事真言。遣除障已。次应诵本部尊真言。而真言水。遍请护摩及轮手印。

  佛部请火天真言。

  欱写合写、縳[可*欠]曩野莎嚩诃

  诵此真言三遍。请召火天烧食供养。

  护摩真言。

  唵、阿那曳、欱写合.缚[可*欠]曩野.揖(奴立反)比揖比.儞跛野.莎缚诃。

  次持牛苏。以此真言。一真言一烧。满于三遍。供养火天。

  金刚部忿怒金刚真言。

  唵、枳里枳里、跋日罗.矩噜驮.吽[打-丁+巿]。

  以此真言。一真言食一烧。火食作法。除遣地中。作诸障者。又此真言。或同部尊遍洒华等。复用吉利枳罗忿怒真言。并印当诵真言。左手作印。遍印涂香烧香饮食华等。作净除秽。为自身净故。应以右手。掬持香水。目观香水。诵心真言。灌自身顶。作净除秽。复用一切事真言。并忿怒真言。为净座故。真言香水。洒洁于座。又诵七遍。洒地方界。能除诸秽。而得清净。吉利枳罗真言。

  唵、枳里枳里、跋日罗.跋日里.部讷畔陀畔驮虎吽泮。

  此上真言、护地方讫。结虚空界。应同次下苏悉地真言。烧香执持。当诵真言。馚馥空中。除诸秽恶。便得清净。苏悉地真言。

  唵、素悉地迦履、入缚里亸难那.牟谟罗亸曳.入缚啰入缚攞.畔[馬*半]驮.[可*欠]那[可*欠]那.虎吽柹。

  此金刚部苏悉地真言。遍通诸事。结空界用佛部结空界真言。

  唵、入缚攞虎吽。

  此佛部结空界真言。唯通当部。莲华部结空界真言。

  唵、钵头弭儞、皤伽缚底慕[可*欠]野暮[可*欠]野.若蘖暮[可*欠][寧*頁]莎缚诃。

  此莲华部结空界真言。唯当部。次应当用部心。真言香水散洒诸方。复以明王根本真言。或心真言。或真言王使者心真言。随取其一。用结方界。或以此诸心真言。而作结界。所结之处。如置垣墙。当部仙天。常当护卫。无能作障。若诸部事。有为法者。应依甘露。军荼利法。而除遣之。又有五种护卫法则。常于道场室内作之。谓金刚墙。金刚城。金刚撅。忿怒吉利枳罗。忿怒甘露军荼利。部母金刚墙真言。

  唵、縒啰縒啰、跋日罗.跋罗迦罗.虎吽柹。

  金刚城真言。

  唵、弭塞普啰、捺啰讫洒.跋日啰.半惹罗.虎吽泮。

  金刚撅真言。

  唵、吠日啰枳罗虎吽泮。

  忿怒吉利枳罗真言。

  唵、枳里枳里、跋日罗.虎吽泮。

  忿怒甘露军荼利真言。

  怛罗那野、那谟跋日罗矩噜驮野、摩诃缚攞。跋罗讫啰摩野.菩嚩弭[起-巳+乞]那.毗那舍曩耶.唵.虎噜虎噜底瑟他.底瑟他.畔驮畔驮.[可*欠]那[可*欠]那.阿蜜[口*栗]羝.虎吽柹。

  若本法中。有如是等金刚墙真言。应重结之。诸事既了。次应持诵。持诵之时。先诵当部母。

  真言佛部母真言。

  入缚啰、底瑟佗、悉驮路者泥.萨缚刺詑娑驮[寧*頁].莎缚诃。

  莲华部母真言。

  唵、迦制、弭迦制.迦戆.迦制.迦絮.弭迦絮.迦戆迦制.皤伽缚底弭惹曳.莎缚诃。

  金刚部母真言。

  那谟、露迦驮室利曳、那莫.商迦隶.扇底迦隶.屈絮屈屈.屈抳伽亸野屈置掘莎缚诃。

  先诵此母真言。能卫本尊。能蠲众罪。除诸灾障。与悉地门。而得相应。但诵佛部忙莽鸡真言。亦通二部。初后持诵。诸天增卫。若于本法而已说者。持诵之时。先念此者。应随本法而念诵之。或于本法有独胜真言。亦应先诵。无繁别者。如上所说。供养次第。乃至除秽。护净结界。一切等事。初持诵时。及作法时。扇底迦等。所作事时。皆应作之。若以本部尊主真言。或以本部心真言。或以一切真言王真言。或以苏悉地法王真言。或以一切事真言。此五种真言。三部遍有。随作诸事。各于本部。应取其一。而用作之。所谓自护。及护同伴。请召洒水。洁净结界。以法相活。其言不具。为增力故。为治罚真言故。为发觉故。及余诸事。所不述者。亦以当部母五真言中。随取其一。而以用之。当得悉地部心真言。能护本尊。及护己身。护身之时。应诵三遍。或复七遍。结其顶发。而作一髻。若出家人。结袈裟角。或结线索。持系护身。或真言头指遍点五处。亦成护身。所谓顶额两膊咽下心上。或以牛黄。或白芥子。或阏伽水。随取其一。而用护身。若阿毗遮噜迦法。应用部尊主真言。而真言而护自身。若作扇底迦法。应用忿怒金刚真言护之。若作补瑟征迦法。应用部尊主真言。及忿怒金刚真言。兼而护之。若真言主现时。持诵人怖者。应用部尊主用护自身。但作诸事之时。常用二真言。而护自身。为部尊主。及忿怒真言。念诵了时。应当发遣。发遣之时。护彼真言主。或部尊主真言。或用部母。或以部心。亦护自身。而作随意。若于秽处。不净等处。缘事须往。先诵乌抠沙摩真言。作印印持五处。任意而往。仍须常诵真言。不得废忘。澡浴之。先诵伏部真言护身。乃至浴了。不应废忘。伏部真言者。忿怒甘露军荼利也。吃食之时。用部尊主真言。护身念持。欲卧之时。用部母真言护身。若作诸法。遂乃忘作。护持法则。令使魔兴。欲除魔故。速应诵持。当部明王真言。将护自身。一切魔部。不得其便。如上备作。护身结界。及余法已。然后摄心。安庠念诵。念诵之人。所坐之座。以青茅草。而作其座。座高四指。阔二磔手。长十六指。如此之座。初念诵时。及持诵时。皆应受用。或用迦势草。或用余青草等。或随部法。取乳树木。最为要妙。用作床座。量亦如上。而净刬治。或用诸叶。或以枝茎。如上而制。随亲事法。取枝叶用为座座。上结加趺坐。作扇底迦上成就法。中加趺坐。作补瑟征迦中成就法。垂两足坐。作阿毗遮噜迦下成就法。供养既了。应起诚心。赞叹于佛。次法次僧。次叹观自在。次叹明王。大威金刚伽陀曰。

  大慈救世尊善导一切众

  福持功德海我今稽首礼

  真如舍摩法能净贪瞋毒

  善除诸恶趣我今稽首礼

  得法解脱僧善住诸学地

  胜上福德因我今稽首礼

  大悲观自在一切佛赞叹

  能生种种福我今稽首礼

  大力忿怒身善哉明持王

  降伏难伏者我今稽首礼

  作是虔诚。赞佛菩萨。又复合掌。起殷重心。赞余诸佛菩萨。相好功德。其赞叹文。应用诸佛菩萨所说叹偈。不应自作。赞叹既已。起至诚心。忏悔诸罪。我归命十方世界诸佛世尊罗汉圣僧。及诸菩萨。证知我等。自从过去。及以今生烦恼覆心。久流生死。贪瞋痴覆。造诸恶业。或于佛法菩萨圣僧父母尊处。一切众生有德无德。于如立处。所造诸恶一切罪业。自作教他见作随喜。身口意业。广聚诸罪。今对诸佛菩萨。志心忏悔。所造众罪。如诸佛知。并皆忏悔。起志诚心。尽形归命佛法僧宝。涅槃正路。为除众生一切苦故。归命三宝。如是归依。头顶礼已。欢喜踊跃。发菩提心。求于胜上。解脱甘露。悉地佛果。世间众生。无量诸苦。我当救度。令离恶趣。除诸烦恼。令得解脱。所有众苦。种种煎迫。今起大悲。发菩提心。为众生而归依。无主众生为作归主。失路众生为作导师。恐怖众生为作无畏。苦恼众生得安乐故。众生烦恼我为除灭。我从过现未来。所发胜事心。修诸善业。六波罗蜜。一切功德。尽皆回向。施一切众生。归于正路。同升妙果。速成佛道。乃至菩提。不生懈怠发菩提心。悲念众生。起大慈心。彼有众苦。何时除灭。为净心故。常持六念。心注一境。而不散乱。不应我执。又如过现诸佛发愿。应如发愿。生诸净业。愿与众生。成就诸德。复愿过现。所生功德。愿与一切众生。获无尽财。复能舍施。增益智慧。成大忍辱。常修善品。识宿命智。心怀大悲。愿诸生类。所生之处。具如上事。次应合掌。顶礼本部。尊主忆念明王。次依法则。作诸事业。先以右手。而取数珠。置左手中。合掌捧之。思念明王。数珠而诵真言。

  佛部净珠真言。

  唵遏部[羊*旦]弭惹曳悉睇悉驮剌柹莎缚诃。

  莲华部净珠真言。

  唵阿蜜栗譡伽迷室唎曳室利摩里抳莎缚诃。

  金刚部净珠真言。

  唵枳里枳里涝[目*匿][口*履]莎缚诃。

  以右手大指。捻无名指头。直舒中指。小指微屈。以头指押中指上节侧。左手亦然。右手掏念珠。通一切用。若阿毗遮噜迦。竖其母指。捻数珠。印菩提子珠。佛部用莲华子珠。观音部用噜挪啰叉子珠。金刚用三部各用。此等数珠。最为胜上。一切念诵。应当执持。或用木患子。或多罗树子。或用土珠。或用螺珠。或用水精。或用真珠。或用牙珠或用赤珠。或诸摩尼珠。或用咽珠。或余草子。各随于部观色类。应取念持。若作阿毗遮迦法。应用诸首。而作数珠速成故。复为护持增验故。

  佛部持珠真言。

  唵那谟皤伽缚底悉[月*悉]悉[月*悉]娑驮野悉驮剌柹莎缚诃。

  莲华部持珠真言。

  唵素么底底室唎曳钵头么理抳莎缚诃。

  金刚部持珠真言。

  唵跋日罗尔旦惹曳莎缚诃。

  用前件珠印。各依部中。而念诵之。念诵之时。珠置当心。不得高下。捧数珠时。微小低头。以至诚心。顶礼三宝。次八大菩萨。次礼明王眷属。次应持诵真言。想真言如对目前。如是倾诚。不应散乱心缘别境。但诸真言。初有唵字。及囊塞迦蓝字者。应静心中。作扇底迦念诵。补瑟征迦念诵。皆应缓诵。或心念诵。或有真言。后有吽柹吒字者。当知皆应杀作急声。作阿毗遮噜念诵。及余忿怒念诵。三部真言。应看字数多少。字有十五。应诵十五落叉。遍字有三十二者。应诵三落叉。过此数者。应诵十千遍已上。初诵之时。满如上数。观其部类。或上中下。或三种事。或观圣者。说为天所说。为地居天所说。细观部类。当诵持之。乃至成就如是初诵。若不先诵。遍满念持。所求下法。尚不得成。况求上中。悉地成就。以是义故。作胜上心。而先念诵。但诸真言。初持诵时。已如前说。诵持遍数。分为十分。然后念诵。既满祈请真言主悉地因缘。初而无相貌。复从头作第二第三祈请。若有相貌。即当依法念诵真言。若无境界。弃不应诵。祈请法则。与请召法同。祈请之时。于其梦中。见真言主。背面而去。或不与语。当应更须。起首念诵。如是再三。若于梦中。见真言主与语。当知此人不久成就。若无境界。不应诵持。若强念持。恐与人祸。初持诵时。于净密处。起首诵持。从初日诵持。乃至疲极。遍数多少。一须依定。不应加减。先说三时念诵法者。昼初分后分。于此二时。应当持诵。中分之时。如以澡浴。造诸善业。于夜三时。亦同于上。中分之间。消息之事。于夜中时。持诵作阿毗遮噜迦法。安坦驮囊法。起来多罗法。于夜分作说为胜上。若昼念诵。夜作护摩。若夜持诵。昼作护摩。多具诸药。念诵之前。而作护摩。持诵了后。复作护摩。若能如是。最为其上。如前先出。所说团食。应作护摩。无问前后。恒依此法。念诵护摩。或于法中。但作护摩。而得成者。当知亦须念诵真言。若如是者。诸明欢喜。法验易成。持诵之人。不生瞋怒。不求欲乐。不应自下。伴不勤劳苦生怨。不过勤求。不生轻慢。念诵之时。不作异语。身虽疲极。不纵放之。制诸恶气。世间谈话。皆不思念。不舍本尊。纵见奇相。而不怪之。念诵之时。亦不分别。种种之相。持诵了时。应诵部尊主真言。或诵部母真言。诵此真言。当得卫护。无违部法。依于本法念诵了。或过本数。亦无所畏。应起诚心。作祈请云。我依本法。念诵数满。唯愿尊者。领受为证。于其梦中。为授教诲。正念诵时。若有謦欬。昏徊欠去。忌真言字。即起就水。作洒净法。纵掏数珠。欠一欲匝。有斯病至。洒净已。还从首念。被所障隔。为须一一皆从始。念念掏数珠。将毕之时。申礼一拜。终而复始。又申一礼。于画像前。或于塔前。或于座所。随念诵处。数珠一匝。一睹尊颜。而作一礼。念诵了已。安心净虑。或想真言。及其尊主。三时念诵。但初中后夜。诚心作意。遍数多少。皆一例一类。不增不减。三时澡浴。三时涂地。献华香水。种种供养。除去萎华应具三衣。又内衣一日三时。浣濯其衣干燥。香熏洒净。一一时中随听作一。别置睡衣及以澡衣。于此二时。替换内衣。日别一洗其衣干燥。听以熏洒。献尊钵器。三时洗挑。既除萎华。续致新者。三时常诵大乘般若等经。及作制多涂曼荼罗。先诵承事真言既了。请祈未得。于中不废阙。一时二时乃至一曏。应当念诵。不得间断。若魔障者。病瘿身心。则不精诚。便常放逸。身心疲劳。违于时节。不依法则。或时不浴。作持念诵。及以护摩。不应作数。摄心用行。依法念诵。其此数者。应记为数。作护摩时。念诵之时。请召之时。此三事中。所有真言遍数。一一皆须依法满数。纵欲数满。欠一未了。而有障起。更从头数。若不依法。作皆不成。若有依作曼荼罗时。或日月蚀时。于此二时。加法念诵。其福增高。不久成就。无有疑也。若于八大灵塔。或于过去诸佛菩萨行处。最为胜上。或于正月十五日时。亦为胜时。或于师主处。受真言先经承事。便当念时。不久速成。于梦中见真言主。而指授者。依彼法则。亦速成就彼念诵人。供养僧伽处所尊胜。或当时分加精诚。其数未满。唯此胜故。真言主悦而赐成就。当知此法悉地。虽速不久。当坏以是义故。先承事了。而所得者。说为坚固。先承事时。应当广供养。于日月蚀时。八日十五日。复加献供。诸神仙众。如余部说前等日。加诸事业。斋戒等事。是日复加献供。本明真言主。瓶盛香水。插垂华枝。或取阏伽器。用甘露军荼利真言之。自灌其顶。能除魔障。或于其日。献诸饮食。涂曼荼罗。及以护摩。然灯等供。并须加之。或有法中。但说持诵。自然验见者。前所[怡-台+貞]像舍利塔等。忽然摇动。或光焰出。当知不久速得成就。得成就时。有何相貌。所谓身轻病苦永除。增益胜慧。以无畏。身威光现建。夜梦常见清净实事。心恒安泰。于诵念时。及诸事业。不生疲倦。身出奇于惠施。钦敬尊德。于真言主。应生敬仰。成就之时。如现上事。当知即是成就相貌。先承事了。依于法则。供养本尊。应加献供。及以护摩。先承事法。依数既了。次应复作。悉地念诵。复先求愿。于其梦中。而希境界。作先承事法。则所念诵处作悉地念诵。不应移处。有诸难事。依前念诵。应作持罚。取部主尊真言。诵一千遍。或时念诵。本持真言。经十万遍。若离此者。还如前说。知作承事。正念诵时。忽然错误。诵余真言。既知错误。诚心忏悔过。由于逸故。致斯误。愿尊舍过。便申顶礼。复须从始。而念诵之。忽于秽处。心放逸故。诵本真言。便自觉已。应须治罚。至持诵处。诵部尊主真言七遍。半月一日不食。次服五净真言。经百八遍。然后服之。服此五净。半月之中所食。秽恶之食。当得清净。真言增力。

  佛部五净真言曰。

  那谟皤伽缚底乌瑟腻沙野弭秫睇弭罗制始米扇底伽[口*履]莎缚诃。

  莲华部五净真言曰。

  那谟剌怛那怛啰耶野那莫阿利耶缚嚧枳底湿缚啰耶菩提萨埵野摩诃迦噜抳迦耶唵野输制娑婆诃。

  金刚部五净真言。

  那谟剌怛那怛啰耶野那谟室战拏跋日啰播拏曳摩诃药麧洒迻那播亸曳。

  唵始弃始弃[目*匿]么黎钵罗[月*坒]钵罗皤莎缚黎谛制谛饶缚底钵罗皤缚底莎缚诃。

  取黄牛乳酪苏粪尿。各别真言。经百八遍。和置一处。复百八遍。以波罗舍中盛之。或诸乳树叶。或阏伽器。以茅草搅。诵真言经百八遍。后面向东。蹲踞而坐。顿服三合。如是度如药合升合。当服之时。不应致语。念诵之时。像现声语。先应简敌。即诵部尊主真言及印。若是魔作。自然而退。或出语言。与本法异。当知魔作。或出语言。劝作恶事亦魔作。若见恶梦。即须先诵部母真言。经一百八遍。若不先诵。部母真言。不可念诵。若念诵时。其数减少。不应休止。若增无过。如上所说。念诵次第。皆须依之。若异此法。欲求悉地。不可得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