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24课丨别上当!你见到的那个“佛”,是魔!

第24课丨别上当!你见到的那个“佛”,是魔!

- 破戒 -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因为他要发平等心,平等来慈,所以他就不会抉择五家,五家最后一家就是淫舍、淫处,不去乞食,他没有抉择不去这五家乞食。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深陷到这么一个尴尬之中。经历淫舍的时候,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把他给蛊惑了。

  怎么样理解幻术?就是可以随便平常变幻物相之术,虚幻之咒术。就他这个外道可能形成的咒力,依照他可能也有他的愿力和心力,宿世来的相续的熏习种子,那么这个加持和干扰,可以让他随意在众生前幻化变现东西和境界,所以这里叫做幻术。

  为什么这里叫做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娑毗迦罗这个地方叫黄头仙,他以前在修行的时候,属于苦行外道,他的头发是黄色的像金一样,所以又叫做金头仙。但是他修的这个咒非常厉害,一持咒心力大到什么程度,让他所对的人能够看见日月堕地,就太阳月亮能够落到地上来了,甚至可以能让梵天下生,他就可以让在旁边这个人以为大梵天下来到他跟前来了,其实也就等于蛊惑人们以为。

  比如:魔在蛊惑我们修行的时候,就变一个佛给你看,然后你一上当,马上心就转了,他所谓的遭大幻术就是这样,因为它是幻术不是真实功德,不像我们去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水鸟树林、西方三圣等等都是真实功德,诸上善人,都是从真实念佛三昧功德所感的,他这里遭大幻术是幻术,所以说他这个咒就传给摩登伽了。

  为什么叫先梵天咒?他自己修的这个外道,对外人吹嘘他修的这个咒语,是梵天曾经传给他的,先的梵天曾经,所以他这里叫做先梵天咒。那么,他把这个咒就传给这里的摩登伽女她妈,为什么叫摩登伽女?也就是她妈叫摩登伽,传给摩登伽,但是摩登伽的女儿是个妓女,她看见阿难的相貌俊美,心生染着,就开始撒娇缠着她妈不放。

  摩登伽说,阿难是一个出家人,已经随佛出家修行了,你不可以这样。她就缠着她的妈妈,非得让阿难做她的丈夫,一眼看上了。她的妈妈不得已,只好怎么样,用这个咒念过以后,用一个毛巾盖着食物,让她的摩登伽女,不是阿难来乞食了吗,盖着这个食物,端着去供养阿难。盖食物的这个毛巾被咒术给蛊惑过。

  这也叫做加持,只不过是一种恶加持,邪加持,反加持,加持的作用很大。三打白骨精,逼着唐僧,最后猪八戒哼哼哼一吃,洒出来全是青蛙蝌蚪脏东西。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很大的麻烦,就是她来淫躬抚摸,阿难要将毁戒体。戒体是一个修无为之道,出世之人,作为出家人的命脉。他出家登三坛,特别是登比丘坛,一旦羯磨成就,乞戒,听法,最后应答,能依教奉行,这个心力特别大。

  所以这个时候,他会感来一种无表色法,这就叫戒体。怎么样理解无表色法?在唯识学上面有,不是我们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色就是以滞碍为义。滞碍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东西有障碍,我就不可以把它抹煞掉,那么它有障碍,会变坏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叫色法。这里的色,是细分上来。色有显色,有形色,显就是显现,形色就是说一个流动的一个东西,有这个极微色,还有极迥色,还有这里讲到的有表色。有表色就是看见的什么,我的胳膊有伸有屈,有左有右,这是有表相的色法。

  无表色是什么呢?你说它有,它看不见,摸不着,你说它没有,它可以形成巨大的力量撼动,就是等我们的心力巨大,羯磨成就,决定我受了二百五十条戒律,我将尽形寿遵守这二百五十条,形成的这个巨大的心力,三宝加持,如云如盖,像漏斗一样灌到我们的色身之内,羯磨成就,就叫做戒体,得了戒体。所以无表色就是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暗物质,不是一种显色,但是它又有作用,这就是这里的戒体。殊胜的业力种子,无漏的善法种子形成的力量,比如:每个人,你们都有的受了五戒,慢慢地这个五戒的原则,我心里常有常在,一旦外面有毁犯,你马上就提起警觉了,这就叫戒体的力量。

  如果你没有受戒,也没有守戒的心力,也没有长时间地养成惯性,那么可能你说过午不食,过了十二点,守了一天两天,第三天,一不小心,抓一把水果,一苹果,口里就咬进去了,哗哗咬了几口,已经过午了,这就说明你的戒体,你的心力不够,戒羸,所以勤修戒定慧,一定要先管开始,慢慢才能够放,我们修行,除非就是管住,第二个放下,所以这叫做戒体。

  戒法共有四科,法、体、行、相,戒律的功德,戒法就是依照佛制的戒律条文,这叫做戒法。戒体就是心力巨大所感的无表色法功德成就。戒行就是我的依之而行,身口意的行为,是依照戒律而行的,是依附着戒律来匡正我的行为,所以这就叫做戒行。戒相,我持戒,我行持戒法,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一看他是一个持戒的人,为什么?

  比如:他过午不食、从来不杀生、戒淫、不高广大床,不故往观听等等,给外在的环境看他是这样的一种行为,他人生是这样的一种这个状态,那么这叫做戒相。

  这里主要讲的就是将毁戒体,为什么将毁戒体?四种根本,杀、盗、淫、妄。有一条犯,永远再活不了,命就断了。大众就不共住,甚至在戒这二百五十条戒里面,你就永远可能失去比丘资格甚至,这就叫将毁戒体,这就千钧一发。但是从相上来讲了这么个情形,再因为首楞严,老说首楞严大定,如来密因,从理上来讲,我们看这段因缘。

  这段因缘不由人,不是说阿难和摩登伽女,他俩怎么主动出击、相互导演的吗?不是这样,主要在于尔时。大家看见尔时阿难因乞食次,摩登伽女摄入淫席,重在尔时,尔时就是宿世的亲因助缘,种子相互作为增上开始喷发之时,为什么?摩登伽女跟阿难五百世的夫妻因缘,淫爱因缘,所以她一见阿难就产生染着。

  这一世,所谓的尔时,就是宿缘所追,阿难与摩登伽女聚会之时。每一次事件的上演都是一次狭路相逢,如果说阿难与摩登伽女有五百世互为种子亲因,今生再度相遇,引发增上,虽然就阿难的生活状态来讲,他已经修道了,但是他必须还要去,因为要修道,因为要乞食,而且因为次第乞已,因为要平等去乞,所以他不拣择淫室,碰到淫女,他是这样显现的。而这个淫女,她依然在爱河,没有干枯,所以欲望很重,见阿难貌美,那么一拍即合显现成人间之事,就是摄入淫席将毁戒体。

  起观悟一下,为什么因缘会聚?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一切唯有业,唯有心,唯有识,唯有因缘,这都是总称,可以把它相似的理解成为一种能量。人起心动念,身心世界,就是一种能量,这两团能量,就如同相互必然要相遇的能量,为什么?因为它们有缘,有缘聚,会发生碰撞,而且,还要以这样的形式碰撞,阿难是为了修道乞食,魔女是因为欲心染重。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因缘碰撞的体现,哪里有真实的阿难,谁又叫摩登伽女,就是能量,遍法界都是能量,因和缘,都是首楞严性定中发挥的群相而已。一切只有体现在人的意识中,去了解这个事件,认知这两个众生的时候,就觉得阿难被摩登伽女给套住了,摩登伽女看上阿难了,阿难就精神恍惚,就到了她们家了,摩登伽女欲火飞扬就开始淫躬抚摸了。

  这一切见闻觉知,明暗色空把它拆开来,把它窥破处的话,就是因和缘。在这个因和缘的互相显现,相互缘起中,一桩桩,一件件体现的全是它的本来面目,都在首楞严大定,出不了如来密因,从前因到后果,一路涅槃门,就在这个修证了义之中这样来观,为什么?

  因为法界唯有缘起,所以摩登伽女翻译成汉语又叫本性。摩登伽女,虽然显现的是淫缘,淫欲的因缘,然而本性常在不失,摩登伽女又叫本性。这就是阿难,从这个上面我们来讲,这样理解这个事件因缘的上演。这个是从玄谈的角度来讲。

  就我们办道的角度来讲,具体的情况还是阿难一向多闻,定力不够,所以说身不由己,清净心虽然还在,可是将毁戒体时,肯定是在默念世尊了,将毁戒体了,这个时候已经真的是千钧一发之际了,对于一个修道人来说,马上要断命,法身慧命。佛弟子这么多,为什么独取阿难呢?众生这么多,偏偏遇上伽登呢?

  有两种情况,第一个,闻不足持,就是阿难虽然是多闻第一的人。尽管听了这么多经典,但是一遭幻术,就不能免了。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免幻术,免定力不够,何况我们泛泛谈教的人,何况偶尔来道场听经闻法,还不会融会贯通,不知佛法总义的人。

  有时候自己觉得修行什么的,真正境界现前,遇境逢缘的时候,你已经没有办法,身不由己,第一点情形让我们悟到这个见地,自知之明,就修行就是如此。功夫在清净的时候、打坐的时候,修持得十分圆满了,在动境的时候,就是乱的时候,就只剩一分了,在乱中慢慢练习练了十分,在病中的时候,四大不调,你就只剩一分了。

  你在病中演习,不断演习,好不容易十的时候,命终的时候就只剩一分了,所以道力未全,一遭幻术,就全体散失掉了。这是就阿难来讲,闻不足持,多闻顶不上事儿,多闻都顶不上事,何况你不闻和不知,或者少闻呢。大家不要一听多闻顶不上事,就不闻了。何况不闻,这是第一。

  第二个不足持。因为什么,阿难是佛的堂弟,随佛出家,彼此身心都尚不能够相待,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那么,修行只有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不足持,佛没办法替代你。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你看我们现在修行在个人,我们有时候说,拜师父,皈依,再大的堪布,大法师,老和尚,活佛,能不能替你修行呢,还得自己来。所以说,他不足持,多闻也不足持,傍上佛这样的大款,还得你自己修。这叫做阿难的二不足持。

  伽登也有两种情形,为什么选择摩登伽女?第一个,策发初心,摩登伽女。第一个是破他净戒,我们不是在忏悔的时候说,若自作若教他做,污僧伽蓝,焚毁塔庙,破他持净戒人等等,犯这些过失,你去受戒都不给你受,没资格受,陋劣到这种地步了。但是一蒙咒力,《楞严经》一闻,马上见佛闻法,证了三果,三果就是马上要成阿罗汉,转淫欲心,成精进功夫。所以说这叫做策发初心,何况我们也是久修佛法,久闻佛法,还说要往生,这样的根性。

  第二个,勉励久修。就是说摩登伽身为淫女,她业障是最深的,我们每次不是都说,我业障太深了。老菩萨们修了一辈子,天天读《金刚经》,《法华经》,有一个同修老居士,是还没出家的时候认识的,我老叫她阿姨。我说:“丁阿姨,您一定要发心,这辈子大限,都七八十了,一定要发心往生极乐世界。”“我可没有那个福,往生极乐世界,观音菩萨才在那,我可没有那个什么,我还是下辈子转成个男身了,我好好修行我再去吧!”

  摩登伽女业障这么深,一念都可以熏修成无漏善,何况久修净行?她烦恼这么重,何况我们烦恼还比较薄呢?所以总起来奋起精进,生死决定能出。这也是为什么这里选摩登伽,选阿难,所以这样来从学教法上来理解。

原标题:别上当!你见到的那个“佛”,是魔!丨《楞严经》24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