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第七卷

  “心三”指贪嗔痴。“口四”指妄语、两舌、恶口及绮语四种恶口。心三口四二者是枝叶,前四种律仪(即杀、盗、淫、妄)才是根本。

  心三口四想生也找不到生因。

  若有过去的习气不能消除(即业障不能消除),则要一心持诵最尊胜(佛顶光明之义)的楞严神咒。

  此咒(斯之义)是至高不见顶(无见顶相之义)肉髻上的如来化佛由顶上放出宝光坐在宝莲华上所宣说的神咒。“无为心佛”指由佛真心(无为之义)所出。附注: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修行的次第:先持戒律(包括忏悔还宿债),即断杀盗淫妄四事。再消业障(此经示以持楞严咒,实际方法甚多,各有其妙)。有这些基础才能修耳根圆通。

  暗中相资助。

  因修法而系结之道场称结界。

  “白衣”指在家居士。檀是布施,越是由此超越贫困,“檀越”指布施他人之信众。

  “出入澡浴”是说出道场要再重入道场必须沐浴以净身。“六时行道” 之六时指清晨(卯时)、日中(午时)、日没(酉时)、初夜(戍时)、中夜(丑时,约晚上十点到晨二点)、后夜(寅时,约晨四点)。三七日指二十一日的一心“持佛修行”。

  以此泥覆盖其地。

  “栴檀”为白檀木之香,即白檀香。“沉木”即水沉,这是倒木长期在水中或土中受压力温度之作用,木心坚硬,会沉水中(一般木头浮在水上),燃烧时香味可远闻。“苏合”是从前大秦国人把各种香料合在一起煎成汁液(类似今之香水)。 “薰陆”是大秦国海边的一种香树。“白胶”是枫香的树脂。 “青木”是一种香草的根。“零陵”又名薰草,味香薰人。“甘松”是甘肃山中出产的一种植物,能使各种香类植物混合生香。“鸡舌香”即俗称的丁香

  用酥乳三次合之。

  一种香草的名字。

  即观世音菩萨之神变像,如十八臂观音之类。

  即密部普贤菩萨

  “乌刍瑟摩”即火头金刚,又称秽迹金刚。“蓝地迦”为青面金刚。“军荼利”即解怨结金刚,又称忿怒明王。“毗俱胝”即三目结发髻,手持念珠之金刚,“频那”为猪头使者,“夜迦”是象头使者。这些皆护法之名。

  由此看出楞严咒乃坐千叶莲华的报身佛所说及所加持。

  金刚护法奥密的足迹(指身形之义)。

  手举大山持杵,表示这些金刚的威神力。

  以下为咒语,不予翻译。

  佛顶光明所聚。

  楞严咒之名称。有翻译为大白伞盖咒。

  颂词。

  指楞严咒的最后七句。(对此很多人也许有意见。)

  应化到微尘数的国土。

  “亲因”指过去与我们有亲密因缘的众生(不论修大乘或小乘者), “摄受”即摄取教授。

  这段是说楞严咒有护佛法的功能。在佛灭度以后,能以此咒付嘱佛法之事,使佛法能究竟安住持久(住持之义)于世间,也能使佛庄严身相、净治心相(严净之义)之戒律皆得清净。

  这是“形容”此咒功用极广,说不能尽之义。

  至高无上之义。

  桦树皮,贝多罗树的叶子、纯的纸类、白?织成之物,这些都可书写用。

  “天龙”指天龙八部(见普门品)。“鬼神”皆鬼道众生,无福德者为鬼,有福德者称为神。“精祗”是精怪地祗。得天之灵气为精,得地之灵气者为祗。“魔魅”指各种天魔(障碍修道之义)与妖魅(迷惑人的妖邪)。这些鬼神都有恶咒以加害他人。

  持咒到专心之时受到本尊之加持称为“正受”。

  会生灾变之星座。

  碜,暗之义。暗中起心想毒害人。

  “那由他”是万亿,“俱胝”是百亿。恒河沙是恒河沙数,数不尽之义。八万四千个万亿与恒河沙的百亿,也就是数量无尽之义。

  指密部普贤菩萨与其诸多化身故称种族(普贤菩萨为护此咒之主要成员之一)。

  指金刚菩萨。

  金刚王菩萨们以专精之心暗中快速(阴速之义)启发修行者之神识。

  由持咒修佛道开始到成佛之前的最后身(即等觉位),这漫长的时间之中。

  “药叉”又称夜叉,译为悼急鬼,有神通力,分空行、地行等。 “罗刹”即女药叉,是食人之鬼。“富单那”即恶鬼。“迦吒富单那”是身体奇臭无比的恶鬼。“鸠槃荼”是魇魅鬼(骗人之鬼)。“毗舍遮”是吸人精气的鬼。“饿鬼”有多种,如针咽鬼,臭毛鬼、大腹鬼等。“有形” 即“有色”,“无形”即“无色”类众生(后面文章中谈十二类生时有详述。)

  一种水果之名,此水果一蒂三果不会分开。

  “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即使僧团不合)及出佛身血。“四弃”即比丘四弃,四波罗夷罪,犯杀、盗、淫、妄者将永弃佛法之外。“八弃”即比丘尼之八弃罪,除四弃外,再加“触、入、覆、随” 四种罪。“触”为与男子相触。“入”是与男子捉手、捉衣、屏处共坐,共语、共行、相倚、相期八种行为。“覆”是覆他之义(不端庄的行为)。 “随”是随高僧去接受衣食供养之义。

  身体、寿命、相貌、精力。

  指地狱、饿鬼之果报。

  “支提”是可供养神咒之处所(支撑提起之义)。“脱阇”是幢,庄严道场之用。

  兆亿庶民(百姓)。

  随方位作灾变怪,如流星之类。

  人没有横死夭亡。

  “八万四千灾变恶星”是指我们周围星宿的总数。“二十八恶星”指我们的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七大恶星,佛教的孔雀明王经及中国早年的天文书籍皆有此类似之描述。“八大恶星”指金、木、水、火、土、罗?、计都与慧星。此八星象与人事有关,顺则为福星,不顺则为灾星,历史上有记载甚多相关之事,似有其事。“作种种形”指诸星排列成种种形状,如羊形、小儿形等。

  这是指此神咒的“有效范围”。一由旬为四十华里(约十三公里),十二由旬约为一百五十公里。

  冤亲横祸宿业灾殃及过去(旧之义)的业障、因果、债务。

  这是修习楞严咒成败的关键,学者要仔细了解,布坛、供养、持戒、戒师、信心是主要因素。

  当年职司巡查善恶的天界官吏。

  诸鬼神都不得靠近持楞严咒的修行者,但若那些鬼神有发心乐于修禅定者则例外。

  得佛正法以薰染修持。

  “四十四心”是地前菩萨的四十四个阶位,依次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与四加行位。“至何渐次,得修行目”是说修行到达什么样的渐次情况才能当成修行的指标?(即问四十四心的每一种心是什么状况之义)。

  到达什么状况(方所之义)才称为入地上位菩萨(地中之义)。

  张大眼睛(瞪之义)呆望著释尊。

  专心。

  指本心。

  本性圆明无有生灭,众生因无明而妄有生灭。生灭名叫妄想,灭除妄想名为真实。在灭妄想过程中就有渐次及位阶之等地。转烦恼为不烦恼称“无上菩提”,转生死为不生死名“大涅槃”,此只是两种“转变”所依之称号,实际皆无有变。

  先当识此众生与世界之所以发生的两个颠倒因。“众生颠倒”及“世界颠倒”称为二颠倒,“众生颠倒”,是妄认众生为实有。“世界颠倒”是妄以为世界为实有。

  由自性生妙明真心(明心之义),因真心的体性是十方圆明之故。

  因无明妄生于自性(因明发性之义),自性由此生妄见(即真如有了妄见),因此,由不生不灭的“毕竟无”生成虚妄的“究竟有”。

  此“究竟有”的能有与所有都不是有因与有所因(即果)所产生,也不是有能安住与所安住之相,也就是世间一切相(即所有)都不是因有什么才有,而是无明妄想所生。故说了无根本(即没有根本的原因之义)。

  迷本有之圆明自性于是产生虚妄境界。

  在虚妄境界中,欲想恢复真心,但此欲想得真如之心已不是“真的真如性”(真真如性之义)。

  想求回复非真亦不是真的“非真”,故非真亦成(宛成之义)非真的 “非真之相”(非相之义)。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真与非真要由真心所起才是,妄心所起的“真、非真”也不是真的“真、非真”,亦虚妄。以上这段话说明妄生非真之因。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