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大乘入楞伽经: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言说分别相心法门,使我及诸大菩萨善知此言说分别相,通达能说所说二义,速得无上正等正觉,令一切众生于此二义中而得解脱

  佛说:大慧,有四种言说分别相:即相言说、梦言说、计着过恶言说、无始妄想言说。大慧,所谓相言说者,即是执着色等诸相而生;所谓梦言说者,即是依梦等不实境界而生;所谓计着过恶言说者,即是忆念、计着以往之所闻所作业而生;所谓无始言说相者,即是为无始戏论、烦恼种子熏习而生。此即是四种言说分别相。

  大慧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言语分别所行之相,何处何因因何而起?

  佛说:大慧,言说从头喉胸唇颚齿舌和合而生。

  大慧又问:世尊,言语分别为异为不异?

  佛说:大慧,既非异,亦非不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言语是从分别而起的,若言说与分别异,则不应因分别而起言说;若言说与分别不异,分别并不显义,那么言说也应不显义,但言说是能显义的。因此,言说与分别既异又不异。

  大慧又问佛:那么,言语是第一义呢?还是所说是第一义?

  佛对大慧菩萨说:语言与所说均非第一义,为什么呢?第一义是自证圣智三昧乐处,因言而入,但非即是言说本身;第一义是自证圣智境界,非是语言分别智境界,言语分别不能显示第一义,因为言语生灭不定,从众缘生,属无常,故言语不能显示第一义。第一义者,无自他之相,言语乃是有相,故不能显示;第一义者,但唯证入自性真心,心外无法,外种种法悉皆无性,言语妄说岂能显示?所以,大慧,应当远离言语分别。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诸法无自性,亦无有言说;

  不见性空无自性义,愚夫流转生死

  一切法无性,离言说分别;

  万有如梦如幻,生死涅槃无一定之相。

  譬如大王长者,为使诸子高兴,

  先给予相似之物,后再赐予真实之宝。

  我今也一样,先说相似法,

  然后为你等演说,自证圣智法门。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无、常、无常等一切外道所不能行,世尊自证圣智所行之境界,远离妄计自相共相、入真实第一义境界。以无功用本愿力,了知诸渐进佛地,及一切诸法皆是自心虚妄分别所见等,令我及诸大菩萨于如是等法门,远离妄计自相共相见,速证无上正等正觉,普令一切众生具足圆满功德。

  佛说:善哉!善哉!你哀怜世间众生,问我此义,多所安乐,多所饶益。大慧,凡夫无智,不知诸法是自心量妄习之所变现,执着、分别外法为一为异、为俱为不俱、为有为无、为常为无常等等。大慧,此譬如群兽为渴所逼,于阳焰而生水想,迷惑驰趣,不知此乃非水;愚痴凡夫也是这样,为无始戏论分别所熏,贪瞋痴三毒攻心,喜乐声色境界,见生、住、异、灭,取内外诸法,堕于一异等执着之中。

  大慧,如幻有实无之干闼婆城非城非非城,无智凡夫无始时来,为城非城等种种妄习所熏,而作城想,外道也是这样,为无始妄习所熏,不能了达自心所现皆虚妄故,着一着异等种种言说。

  大慧,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等种种现象,醒后忆念梦中不实之事。大慧,你以为这样的人聪明吗?

  大慧答道:不聪明。

  佛说:大慧,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所熏,不了万法唯心,执着一异、有无等见。

  大慧,譬如画像,本无高下,愚夫妄见,作高下想,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所熏,妄心增长,执一执异,自坏坏他,于离有无无生之论,也说为无,此坏因果之性,拔善根本,应知此种分别有无、起自他见之人,当堕地狱,若欲求取胜法,应速远离此各种分别执着。

  大慧,譬如眼有疾,见虚空中有毛轮,就对人说:你等看到了吗?此虚空中有青黄赤白等等色相。而彼毛轮本自无体,非有非无,既可见又不可见,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所熏,分别执着一异、俱不俱等,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大慧,譬如火轮,实非是轮,愚夫取着,非圣智者。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所熏,执着一异、俱不俱等,一切诸法,由是而生。

  大慧,譬如水泡,似玻璃珠,愚夫以为即是玻璃珠,争相求取,然其水泡,非珠非非珠,既可取又不可取,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分别习气所熏,分别执着,说非有法从因缘生,又说实有法灭。

  此外,大慧,立现量、比量、圣言量,并认为实有自证圣智离二自体,此亦属虚妄分别;大慧,诸修行者,应灭心、意、意识,离能取、所取,入如来地,于有及无不生妄想;大慧,诸修行者若于自证圣智境界作有无想,则也执着于我、人、寿者、众生诸相;大慧,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是化身佛所说,非法身佛所说,大慧,化身佛说法随顺于愚夫等无智之见,不都直接显示自证圣智三昧乐境。

  大慧,譬如水中有树影现,其非影非非影,非树非非树,外道也是这样,为习见所熏,不了万法唯是自心所现,于一异等而生分别执着。

  大慧,譬如明镜,随缘得见一切色像,彼非像又非非像,有缘得见无缘则不见,愚夫妄加分别,作像想,外道也是这样,于自心所现种种有形像,而执一异、俱不俱相。

  大慧,譬如山谷中之声响,依赖于风、水、人等,众缘和合,声响则起,彼声非有非无,以所闻之声非声故,外道也是这样,为习气所熏,自心分别,而起一异、俱不俱等见。

  大慧,譬如大地无草木处,日光与尘土和合,见似有水波动,其波非有非无,因想而异故;愚痴凡夫也是这样,为无始戏论恶习所熏,于圣智自证法中见生住异灭、一异、有无、俱不俱等。

  大慧,譬如木头人和死尸,借助于机关运转和咒术之力而得运行,愚痴之人以为真实,遂顺从外道,起诸恶见,执着于一异等虚妄言说。

  大慧,你等当于圣智所证法中,离生住异灭诸见,离有无、一异、俱不俱等一切分别。

  此外,大慧,有四种禅。哪四种呢?有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

  大慧,什么是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知人无我,见自己他人之身皆是无常、苦、不净,如是观察执着不舍,由此渐增进至灭一切心法、无想无念之境界,此则名为愚夫所行禅。

  如何是观察义禅?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并知外道之法悉皆不实,于法无我诸地行相,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

  如何是攀缘真如禅?知人无我、法无我,是对治二种我见,本身亦不真实,不起二无我妄念,是名攀缘真如禅。

  如何是诸如来禅?谓得如来地自证圣智真实法身,常住寂灭,令诸众生得禅定乐、菩提乐、涅槃乐及得如来智慧法身不思议事,是名诸如来禅。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诸佛如来所说涅槃,说何等法,名为涅槃?

  佛对大慧说:诸识等见习转已,是名涅槃,亦即是诸法性空境界。又,大慧,涅槃者,自证圣智所行境界,远离断常及有无等见。什么是非常?即离自共相之妄想分别;什么是非断?谓三世如来所证得故,是以非断。又,大慧,涅槃不坏不死,是诸修行者之所归趣。若有死则有生,而涅槃不更受生相续,故涅槃不死;若坏者应是有为法,而涅槃是无为法,故不坏。又,大慧,涅槃无烦恼可舍,无菩提可得,非断亦非常,不一亦不异,此是名涅槃。又,大慧,声闻、缘觉知自共相,烦恼障灭,不生颠倒,不起未来生死分别,彼于其中生涅槃想。

  此外,大慧,有二种自性相。哪二种呢?一是执着言说自性相:二是执着诸法自性相。执着言说自性相者,以无始以来妄想言说习气不断故,计着有言说自性相;执着诸法自性相者,以不觉诸法是自心所起,虚妄执着。又,大慧,诸佛有二种加持加诸菩萨,令其顶佛足请问众义。哪二种呢?谓令其入三昧,身现其前,手灌其顶,为其授记。大慧,初地大菩萨蒙诸佛加持之力,入于菩萨大光明定。入定之后,十方诸佛普现其前,以身语诸业加持,如金刚藏,华严会中住初地时,及余成就初地功德相,菩萨亦如是加持。

  大慧,此大菩萨蒙佛神力,入三昧后,于百千劫积集善根故,渐入诸地,能达治所治相。至法云地者,坐于大莲花微妙宫殿之宝座上,同类菩萨众所围绕,头戴宝冠,身如黄金,瞻葡花色,如盛满月,放大光明,十方诸佛伸展莲花手,于其座上,而为其灌顶,如转轮圣王太子受记,得大自在,此菩萨也是这样,是名为二种加持。菩萨为二种加持力故,能亲见一切诸佛,若不如是则不能。

  又,大慧,大菩萨入于三昧,善说法要,皆由佛加持力故。若诸菩萨离佛加持而能说法者,则凡夫亦能说法。大慧,蒙佛加持之力,一切山林、草树、城郭、宫殿及诸乐器等无情物也能演唱法音,况有情众生?凡受佛加持者,一切盲聋哑者,都能获得解脱。大慧,如来加持之力有如此广大的作用。

  大慧又对佛说:何故如来以其加持力令诸菩萨入于初地及十地中?

  佛说:大慧,为欲令其远离二种过故,须加持初地;为令其不堕声闻地故,须加持十地;为诸菩萨速入如来地,为诸菩萨所得法加倍增长,故佛为诸菩萨加持。大慧,若不加持,彼菩萨堕外道及声闻地中,则不能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如来以加持力摄诸菩萨。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如来世尊以其清净愿,为诸菩萨加持;

  为令其远离二种过失加持初地,

  为令其不堕于声闻加持十地。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果世尊所说缘起,是由作起而非由心自体而起,外道亦说胜自在天而生诸法,今佛与外道所说只是名称有不同而已,非是义理有所别。世尊,外道说言以神我故,从无生有,世尊也说以因缘故,一切诸法本无而生,生后还灭,如佛所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此说无因,非说有因;世尊说言此有故彼有,若一时建立,非次相待而有,其义不能成立。所以,外道所说胜于世尊所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外道说因不从缘生,而有所生,世尊所说,果待于因,因又待于因,如是辗转,成无穷过;又,此有故彼有,则是无因。

  佛说:大慧,我了达诸法非有无生,但唯心现,无能取所取,说此有故彼有非是无因及因缘过失。大慧,若不了达诸法唯心所现,执着能取所取,以外境为若有若无,此等过失,非我所说。

  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有言说,故必有诸法,若无诸法,言说依何而起?

  佛说:大慧,虽无诸法,也有言说,岂没听过龟毛、兔角、石女儿等,本无此等诸法,世人于中皆起言说?大慧,其非有亦非非有,只有言说而已。大慧,如果像你所说的,有言说必有诸法,此论则坏。大慧,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说,言说者,假立而已。大慧,或有佛土,在扬眉瞬目、微笑频呻中而显法,如不瞬世界、妙香世界、及普贤如来佛土中,但瞪视不瞬令诸菩萨获无生法忍及诸三昧。大慧,非由言说才有诸法,此世界中蝇蚁等虫,虽无言说,而事相宛然。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譬如虚空兔角,及与石女儿等;

  实无而有言说,妄计法也是如此。

  因缘和合之中,愚夫妄以为生;

  不能如实理解,故流转于三界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在其它经中所说的诸如十二因缘、常乐我净等,依何处说?

  佛说:依妄法说,因为诸圣即依此妄法现,但不于妄法起有无等见,譬如阳焰、火轮、垂发、干闼婆城、梦、幻、镜像等,无智之人生颠倒见,以为实法,有智之人不这样看,但此种种幻影、梦境非不现起。大慧,妄法现起时,有种种差别,但非无常。何故非无常呢?因为妄法离于有无,因为愚痴凡夫于离有无处起种种见解,如恒河水,饿鬼不见,不可言其有,其它众生见之,不可言无,所以圣人于虚妄法,悉离颠倒有无之见。

  大慧,虚妄法是常,因无各种异相可得,并非虚妄法本身有种种差别,而是因为各种妄想而有差别。所以一切妄法其体是常。大慧,如何才能得妄法之真实性相?即如诸圣者那样,不于妄法起颠倒见,也不起真实见,若于妄法中生心动念,则非圣者之智,于妄法生心动念者,则是凡夫戏论,非圣人见解。

  大慧,若于妄法起颠倒见与正见,则能生起二种种性,一是凡夫种性,二是圣种性。大慧,圣种性又有三种即声闻、缘觉、佛乘。大慧,为何愚夫分别妄法能生声闻乘种性?亦即愚夫观察妄法,取自相共相,遂起声闻乘种性;那么何谓愚夫分别妄法而起缘觉乘种性?亦即执着诸法自相共相时,不乐愦闹,喜独自观察。大慧,何谓智者观察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种性?亦即智者在观察妄法时,能了达一切诸法唯是自心分别所见,此外更无别法。大慧,若有愚夫分别妄法,取种种性相,执着实我实法,此则起生死乘种性。

  大慧,彼妄法中种种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离于有无,乃诸心识恶习转依之产物,亦即圣人转妄法为真如,所以真如离于心识。我今明确指出,如能了达此真如、妄法之若即若离之关系,即于一切都能明了通达。

  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所说妄法,为有为无?

  佛说:此妄法如幻影,不可以有无计着,若执着有性相者,即是真实不可转,如此则诸缘起妄法,这与外道以有作者生一切法相类。

  此外,大慧,不可说幻是无,诸法也是这样,如幻并非无。

  大慧说:世尊,是因为执着各种幻相说一切如幻?还是因为执着诸法颠倒相故言一切法如幻?世尊,并非一切都如幻,因为种种色相均不是无因而有的,若都无因而种种色相现,即可说一切如幻,所以世尊,不可说一切法部与幻相相似,如梦如幻。

  佛说:不可因幻相有种种,诸法有种种,而说一切法如幻,而应以一切法当体不实,速起速灭,如电如光,所以说一切法如幻。大慧,譬如电光,一闪即逝,世间所见一切诸法,也是这样,本都是自心虚分别所见,而愚夫起自、共相执着,虚妄计着各种色相。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诸法如幻并非一无所有,也并不是实有诸法;

  诸法如电如光无自体性,所以说一切法如幻。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果像佛所说的,一切诸法悉皆不生,又说诸法如梦如幻,如此,岂不前后所说互相矛盾?

  佛说:大慧,并不矛盾。为什么呢?因为生即是无生,所谓生者,唯是自心之虚妄显现尔,若有若无,一切外法,因其无性,故本不生。

  大慧,为离外道以神我为生因,我说诸法皆悉不生。大慧,外道谓从有无生一切法,不说自心分别执着因缘而生。大慧,我说诸法非从有无而生,故名无生。大慧,说诸法者,为令诸受化者,知一切法虽无作者,而业不亡,是故报受二种生死,破其邪见断灭戏论。大慧,说诸法相如梦如幻者,令离诸法自性相故,为诸凡愚堕于恶见,不知诸法唯心所现,为令远离执着因缘生起诸相,说一切法如梦如幻。彼诸愚夫执苦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法如实住处。所谓一切法如实住处者,即了达一切法唯心所现。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以无作性故说无生,为遮断见故说有业摄生死:

  了达诸法如幻如梦,不于诸法性相而起虚妄分别。

  此外,大慧,我当为你解说显体释义及其所依文字之名句、文身之相。诸大菩萨善于观察此相,了达其义,速得无上正等正觉,后又能开悟一切众生。

  大慧,所谓名身者,亦即依事立名,如依瓶衣等物,立瓶穴等名,如名能诠自性,此谓名身;所谓句身者,亦即能显示该句之义理,如说「诸法无常」,显示「诸法无常」义,此即是句身;所谓文身者,由于此等文字能成名句,是名文身。此外,大慧,有文时必有名,但未必有句,但有句者,必有句及文;所谓名身者,亦即诸字各各各差别,如从阿字直至呵字;文身者,即音韵屈曲长短高下等。此外,句身者,如足迹,如街巷中人及象马诸牲畜之足迹,循其足迹即可找到人或畜;名身者,如受、想、行、识四蕴,非有形可见,故以名说;文身者,即是名之实性相,由文而显。如此即是所谓的名句文身。此名句文身相,你应修学。

  其时,世尊重说烦曰:

  显体之名身与释义之句身,以及名句所依之文字;

  愚痴凡夫虚妄计着,有如大象溺于污泥之中;

  此外,大慧,未来世中,有诸邪智恶觉观者,因邪见一异、俱不俱等,以一异、俱不俱等四句问于智者,智者即回答道:「此非是正问。」邪智之人又问道:「色与无常是异或是不异?涅槃与诸生死有为法是异或是不异?相与所相是异或是下异?依与所依是异或是不异?造与所这是异或是不异?见与所见是异或是不异?大地与微麈是异或是不异?智与智者是异或是不异?」凡此诸问,都属无记,世尊说都不应予以回答,因为愚夫无有智慧,这些问题不是他们所能了知的,佛为使他们离常断邪见,故不予作答。大慧,无记事,不作答,这是为了使外道反思而自得觉悟,永得出离造作者之邪见。

  又,大慧,外道计苦有造作者,认为命即是身。命与身为一为异,此皆属无记邪论。大慧,外道愚痴说无记邪论,这不是我佛效法之法,大慧,我佛法中说汇远离能取、所取,于能、所取不起分别,所以我佛法中不予回答。大慧,若有执着能取、所取,不能了达诸法唯是自心所现,对于这种人,当以四种记论为其说法开示,视其根机,因时而异,我以四种记论置答。

  又,大慧,何故一切法不生?因为一切法离能作、所作,无有作者。何故一切法无自性?因为以圣智观察一切法均不可得。何故一切法无去来?因为一切之自相、共相均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何故一切法不灭?因为一切法体空无自性,相不可得。何故一切法无常?因为一切相起即灭,无有常性。何故说一切法常?因为诸法本无生灭,起即不起,无常之性常,是故说一切法常。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诸须陀洹、须陀洹果行相差别,使我及诸大菩萨,了知通达须陀洹、靳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因行果位之种种差别相,而为众生宣讲演说,令其证得二无我法(人无我、法无我),净除二障(烦恼障、所知障),渐渐通达菩萨诸地,进而入于如来所证境界,得佛法身,为利乐有情、饶益众生,请佛为说四果差别之相。

  佛说:大慧,你等认真听着,我当为你等宣说。

  大慧说:是的。

  佛说:大慧,诸须陀洹、须陀洹果差别有三:即上、中、下三种。大慧,下者未断欲界之惑,须人间、天上七往返方能证得阿罗汉界;中者或三生、五生得阿罗汉果;上者即此一生得阿罗汉果。

  大慧,此三种人断除三种惑见:一者身见(于五蕴执有实我之邪见),二者疑见(疑佛说是否为正),三者戒禁取见(随顺外道之种种非理之戒禁并以之为最胜),以上上之智,断种种惑见,证得阿罗汉果。

  大慧,身见有二种,即俱生与分别,如依缘起而有妄计性。大慧,譬如依止缘起性,故种种妄计执着性生,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愚昧凡夫妄加执着,犹如渴兽于阳焰妄生水想,此即分别身见,执有我、我所,因无智慧的缘故,从无始世以来即与它相应。须陀洹能见人无我,实时可得舍此分别身;大慧,俱生身见者,即普观自身及与他身,受、想、行、识诸蕴与色俱有名无体,无自性相;观色蕴从四大种所造,辗转相因而生。四大既无主宰,谁能合集以成色?色蕴如此,余四蕴亦然,如是观察,明见有无俱妄不实,五蕴无体,身见即断。

  大慧,疑相者,谓于所证之四圣谛法善见其相,断除先前所说的二种身见,于诸法中不生疑心,亦不生于尊者以为尊相,是净与不净,如此是名疑相。何故须陀洹不取戒禁取见?因为须陀洹不取未来受生之戒,知有生处即有诸苦故。取此戒禁取见者,盖由于诸愚痴凡夫,于三有中,求五欲乐,苦行修习,愿生彼处,须陀洹人不取未来受生处五欲乐,唯求所证最胜无漏四真谛理无分别法,方便受持,修行正戒,是名断戒禁取见。大慧,须陀洹人舍身见、疑见、戒禁取见三种惑障,离贪瞋痴三大根本烦恼。

  大慧对佛说:贪有多种,舍那一种贪?

  佛说:大慧,舍于女色之贪,知此现时欲乐,来生必定受苦,须陀洹不取此种贪,以得三昧乐行故,非离涅槃贪(须陀洹不像菩萨,尚贪求涅槃)。

  大慧,如何是斯陀含果?谓不了色相自性,起色分别,故尚须一往来于人天,善修禅定智慧,至我见不生,诸苦尽除,而得涅槃,此是名斯陀含。

  大慧,如何是阿那含果?谓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法自性无实,见凡有生处即有诸苦,烦恼习不起,舍离诸惑,更不还生欲界,是名阿那含。

  大慧,阿罗汉者,修行四禅及三三昧,了八解脱,分证十力,三明六通皆已成就,招致诸苦之烦恼业悉已断尽,是名阿罗汉。

  大慧说:世尊,阿罗汉有三种,即趣寂定性罗汉、已退还发菩提心之不定种性罗汉、佛所变化示现罗汉,世尊所说,是指哪一种阿罗汉?

  佛说:大慧,此说趣寂定性罗汉,非是其它二种阿罗汉。其它二种阿罗汉是指,退已还发大菩提心者,已曾发善巧广大行愿成熟有情佛所化者,为庄严诸佛国土及其眷属,于彼示生作阿罗汉者。

  大慧,于妄想众生处说种种法,断诸烦恼所证四果之禅者及诸禅三昧,本性皆离虚妄之故,唯自心量虚妄所见得果相而已。大慧,若须陀洹这样想:我已断除诸惑见,此则有二种失,即我见及诸惑见悉未断除。又,大慧,若欲超过声闻乘诸禅、四无量心及无色界四空定,得如来三昧者,应当远离自心所现诸相。大慧,声闻即以想受灭定为最高境界,若说它是超过自心量所现的境界,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它是不离心的缘故。

  此外,大慧,有二种智,即观察智及取相分别执着建立智。观察智者,即观一切法离四句,皆不可得。所谓四句者,即诸如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我以诸法离此四句,故说一切诸法皆不可得。大慧,如此观察诸法,你等应该修学;如何取相分别执着建立智?谓于地、水、风、火四大种相,虚妄分别,妄想执着,以宗因喻五分法,成于不实而妄建立,是名邪正二种觉智相。大菩萨知此智相即能通达人、法二种无我,以无相智于地前胜解行位,善巧观察,即入初地,得大乘光明等百三昧门,以彼胜力见百佛,乃至光明照烛百佛世界,善能了知离垢地相,以本愿力故,现种种神通,至第十地而受佛灌顶,入于佛地以十无尽愿,成就众生,各种应现,无有休息而常安住自觉境界三昧乐。

  又,大慧,大菩萨应当善于了知四大造色。如何了知?大慧,大菩萨应如是观察,彼诸大种真实不生,乃至三界但是妄心分别,唯是心之显现,无有外法。如是观察时,四大种所造悉皆离四句、无自性、无我、我所,住于如实之处而成就无生之相。

  大慧,彼诸大种如何造色?大慧,诸外道妄想有津润之性为水大种,生内外水界(内水如血、汗,外水如河、海等」,有炎热之性为火大种,生内外火界(内火如体内热气,外火如自然之火),有飘动之性为风大种,生内外风界(内则气息运行,外则空气流动」,有色质之性为地大种,生内外地界(内则皮肉筋骨,外则田地高原),外道妄计有坚、湿、暖、动四性离于虚空,由妄想执着,不了五蕴虚假积聚,本无有性,故言四大种造色。大慧,五蕴妄识,由迷真心执着种种言语境界,作业受生,于诸趣中相续不断。大慧,地等造色实乃妄心所现,非由四大种所造,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若有法者,即有形相,即是所作,非离形相而有诸法。大慧,此大种造色乃是外道所说,非是我说。

  又,大慧,我今当说五蕴体相。五蕴者,即色、受、想、行、识。大慧,所谓色者,指四大及所造色,此各各异相:受、想、行、识诸蕴更非色法,无色法相,如同虚空,何有四种数相?譬如虚空,离于谙相,而虚妄分别,此是虚空,彼是虚空。非色之受、想、行、识诸蕴,也是这样,因其离诸数相,离于有无。数相者,愚夫所说,非圣者说,圣者虽见五蕴,但了知此等诸蕴皆妄心分别所作,只是假名施设,相虽是有,而无其实,皆如影如幻,别无自体。不了如来所证境界,见有诸蕴,执着分别,常现在前,此即是妄想诸蕴自性相。大慧,这种分别你应当远离。舍离此等分别执着之后,说诸法实相,断一切外道邪见,了知诸法无我,入纯无相观之「远行地」,成就无量自在三昧,获意生身,达如幻三昧,神通自在,犹如大地,利益群生。

  此外,涅槃有四种。那四种呢?谓以诸法体性为有性为无性的涅槃;以种种相为有为无的涅槃;觉悟自相为有性无性的涅槃;此三种是外道之所谓涅槃。此外,断五蕴六道中相续流注,以人无我为涅槃,此是二乘所谓涅槃。大慧,此四种涅槃非我所说。大慧,我所说者,分别所知境界识灭,名为涅槃。

  大慧说:世尊,岂不建立八种识吗?

  佛说:建立。

  大慧说:若建立者,如何但说意识灭,非七转识灭?

  佛说:大慧,以第八识为因及所依,前七识得生。大慧,前六识了境起执着时,生诸习气,熏习增长阿赖耶识,由是末那识执为我、我所,恒审思量,相续随转,无别体相。彼二种识,以阿赖耶识为因为所缘的缘故,观自心见境,妄想执着生种种心,犹如束竹互相为因。大慧,又如大海波浪,以自心所现境界为风吹,而有生灭,所以意识灭时,余七识亦灭。

  此外,大慧,我今当说妄计自性差别相,令你及诸大菩萨善知此义,超诸妄想,证自智境,知外道法,远离能取、所取分别,于依他起种种相中,不再取着妄计相。大慧,如何是妄计自性差别相?所谓言说分别,所说分别,相分别,财分别,自性分别,因分别,见分别,理分别,生分别,不生分别,相属分别,缚解分别。大慧,此等均是妄计自性差别相。

  大慧,如何是言说分别?谓执着种种音声章句,以为有性,是名言说分别;如何是所说分别?计有五法、三自性等,是名所说分别;如何相分别?谓即于所说事中,计有诸如地、水、火、风四大诸相,是名相分别;如何是财分别?谓取着种种金银财宝,而起言说,是名财分别;如何自性分别?谓以恶见分别诸法自性,如地性坚、水性湿、火性热、风性动等等,是名自性分别;如何是因分别?谓于因缘而分有无,以有此因而生此法,是名因分别;如何见分别?谓如外道恶见,执着于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是名见分别;如何是理分别?于诸蕴中,计有我、我所,说虚妄法,是名理分别;如何是生分别?谓计着诸法若有若无,从缘而生,是名生分别。

  如何是不生分别?谓计着一切诸法,本来不生,无有体性,不从缘起,不自因生,是各不生分别;如何是相属分别?以有为诸法,俱是因果相续,如针与线,是名相属分别;如何是缚解分别?计有烦恼能缚众生,又以修道使众生解脱,如人先为绳子所缚,后松缚得解,是名缚解分别。大慧,此等都是凡夫妄分有无,生此分别。大慧,于缘起性中虚妄执着此种种分别,如依于幻术而见种种物事,凡夫愚人执此等虚幻物事为实有。大慧,幻有之与种种物事,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幻术非是此等物事之因;若不异,幻化所现与种种物事应是无差别。但幻术与种种物事是不同的,因此二者非异非不异。大慧,你及诸大菩萨于有于无不应生执着。

  大慧菩萨又对佛说;请世尊为我等说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大菩萨识此行栢,于此中而得觉晤,不更由其它途径而得觉悟。

  佛说:你等好好听着,我当为你等解说。

  大慧说:是的。

  佛说:大慧,大菩萨依圣教所言诸法无性,但妄想分别之义理,于闲静之处观照自觉,非由他悟,离妄想见,即能渐渐进入佛位,依此修行,是名自证圣智行相。如何是一乘行相?证知一乘道即名一乘行相。如何是一乘道?亦即能远离能取、所取,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有如来善于了知,非二乘、梵天及诸外道所能了知。

  大慧对佛说:世尊,何故如来说有三乘,不说一乘?

  佛说:大慧,一乘者,知生死无自性,生死即是涅槃,声闻、缘觉二乘无自性涅槃法,但依厌离世间、调伏修行而求解脱,如来应二乘根机,是故不说一乘,而说三乘法。又,声闻、缘觉未断所知障及业习气,不觉法无我,末度生死变易死,是故我说三乘之法。彼等若能断除以上诸过习,觉法无我,其时乃离于涅槃想,于无漏界而得觉悟;觉悟之后,自知住有余地,进而精进修行,使诸功德圆满,其时即得如来自在法身。

  此时,世尊重说颂曰:

  天乘、梵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

  此等诸乘乃佛所说。

  心动而计有诸乘,此悉未究竟;

  若妄想心灭,即无诸乘及能乘之人。

  无乘无乘者,我说为一乘;

  为引导愚夫故,说诸乘差别。

  解脱有三种,离烦恼者二乘解脱;

  达法无我平等智者,如来真实解脱。

  譬如海中木头,常随波浪翻转;

  声闻之心亦然,随境相之风所飘游。

  虽已灭烦恼又更起烦恼,犹如被习气所缚;

  进而为涅槃所缚,住于无漏界。

  此非究竟境界,但也不退更作凡夫;

  自以为已得涅槃,乃至劫数不觉。

  譬如昏醉之人,醒后方才觉悟;

  声闻也是这样,觉悟之后,当能成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