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译文

法句经 | 作者:法增比丘 [投稿]

戒慎品第五

  戒慎品者,授与善道,禁制邪非,后无所悔也。

  戒慎品的大意是:教导授与人们无上善道,禁制人们邪恶非法之心之行,以致后来不生后悔。

  〔一〕人而常清,奉律至终,净修盖口行,如是戒成。

  译文:凡人若能常保清净之心,奉持戒律至死不渝,专心致志修炼善德品行,若能如此戒德便成。

  〔二〕慧人护戒,辐致三宝。名闻得利,后上天乐。

  译文:智慧之人知道护守戒德,其人生福报可以达致佛、法、僧三种境界:声名闻于天下而获得利养,死后亦可升入天界快乐无比。

  〔三〕常见法处,护成为明,得成真见,辈中吉祥。

  译文:常以佛法为准决定行止,护守戒德便可明达,可以成就真理正见,这样便是同辈之中吉祥之人。

  〔四〕持戒者安,令身无恼,夜卧恬淡,寤则常欢。

  译文:持守戒律之人平安无患,可使身心免除烦恼:夜晚睡眠恬淡安详,一觉醒来常常身心欢喜。

  〔五〕修戒布施,作福为福。从是适彼,常到安处。

  译文:修持戒德布施财物,广作福事是为来世福报,从此岸到彼岸,常到安住戒之境界。

  〔六〕何终为善?何善安止?何为人宝?何盗不取?

  译文:以什么作为终生追求目标最好?又是什么东西最能使人安心止意?什么东西是人生法宝?什么东西偷盗不去?

  〔七〕戒终老安,戒善安止,慧为人宝,福盗不取。

  译文:持戒终身安住,戒德最能安心止意,智慧乃是人生法宝,个人福报盗劫不去。

  〔八〕比丘立戒,守摄诸根;食知自节,悟意令应。

  译文:比丘树立戒德,是为守护收摄六根:饮食知道节制,使意念开悟与佛法相应。

  〔九〕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无忘正智。

  译文:用戒律降伏妄心,护守意念务使端正安定:增加内养习学止观二法,不要忘却佛之教示。

  〔十〕明哲守戒,内思正智,行道如应,自清除苦。

  译文:沙门若能明达睿智坚守戒律,心内思惟佛教真理,按道行事如响应声,自然(内心)清净驱除苦恼。

  〔十一〕蠲除诸垢,尽慢勿生。终身求法,勿暂离圣。

  译文:抛弃各种垢染,不要产生惰慢之意,终身奉求佛法教诲,不要片刻背离善知识。

  〔十二〕戒定慧解,是当善惟。都已离垢,无祸除有。

  译文:戒定慧三学,应当认认真真地思惟,如若全部清除了垢染,就能免除祸患破除有执。

  〔十三〕着解则度,余不复生,越诸魔界,如日清明。

  译文:已经理解戒定慧三学,便可超度尘世苦,其他妄念不复生,又能超越诸天魔界,人生犹如丽日当空清明净阔。

  〔十四〕狂惑自恣,己常外避。戒定慧行,求满勿离。

  译文:狂放迷惑自我放纵,就会突破佛法常规表现出奇诡邪僻。佛教给我们的戒定慧三学,是我们寻求完满人生所离不开的法宝。

  〔十五〕持戒清净,心不自恣。正智已解,不覩邪部。

  译文:持守清净戒行,心意就不会自恣放纵;佛教导的大智慧已经获得,无须再看任何邪教书籍。

  〔十六〕是往吉处,为无上道,亦舍非道,离诸魔界。

  译文:这种清净戒行导人向往善处,乃是至高无上的大道,而且可以使你舍弃各种无道之行,助你超离诸天魔界。

惟念品第六

  惟念品者,守微之始,内思安般,必解道纪。

  惟念品大意是讲,守戒从细微之处入手,内心思惟着入息出息以镇心意,最终必然理解大道之精髓。

  〔一〕出息入息念,具满谛思惟。从初竟通利,安如佛所说。

  译文:一呼一息都坚守意念,保持对真谛长久不离的思惟;从始至终必能通达顺利,安适正如佛曾经所说的一样。

  〔二〕是则照世间,如云解月现。起止学思惟,坐卧不废忘。

  译文:这一法则普照世间,仿佛微风拂云明月高悬皎浩;在日常生活行止威仪中学习思惟,即使是在跏趺坐或者是在睡卧皆不偏废。

  〔三〕比丘立是念,前利后则好。始得终必胜,誓不覩生死。

  译文:比丘树立了此种意念,今生得益来生得善报;因有所得最终必获超胜,一定不会再睹生死之苦。

  〔四〕若现身所念,六更以为最。比丘常一心,便自知泥洹。

  译文:假如让身根的感觉恣意放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必然昌炽:比丘常常保持心志如一,如此便可自我觉知涅槃境界。

  〔五〕已有是诸念,自身常建行;若其不如是,终不得意行。

  译文:假如已经拥有了以上所说的种种明智之念,自身便可以常常保持正德之行:如若不是常持一心,最终都不会获得圆满的人生。

  〔六〕是随本行者,如是度爱劳。若能悟意念,知解一心乐,应时等行法,是度生死恼。

  译文:常持一心是根本之法,如此便可超脱爱意劳苦的缠绕。若能开悟意根使之智慧,了悟专心致志的乐趣,随顺自然节律等辅助办法,这样便可超度生与死的烦恼。

  〔七〕比丘悟意行,当令应是念。诸欲生死弃,为能作苦际。

  译文:比丘开悟了意根,应该使之一心。人生各种欲望以及生死忧患均应抛弃,因为这些都是产生痛苦的根本原因。

  〔八〕常当听微妙,自觉悟其意。能觉者为贤,终始无所会。

  译文:应该经常地倾听微妙之佛法,自然能够使自己心意觉解开悟:能够觉悟之人可成贤明之士,一生到老皆与祸患忧愁无缘

  〔九〕以觉意能应,日夜务学行。当解甘露要,令诸漏得尽。

  译文:因为觉解开悟之心意能够遵循佛法妙道,夜以继日务必习学践行;应当觉解甘露般甜美的佛法之精要,以使人生各种烦恼消除殆尽。

  〔十〕人人得善利,乃来自归佛。是故当昼夜,常念佛法众。

  译文:凡众之辈能获善报,其功归于佛法教诲;因此该当昼夜不息,常念佛法僧三宝。

  〔十一〕已知自觉意,是为佛弟子。常当昼夜念,佛与法及僧。

  译文:已经知晓自己生的痛苦,此乃便是佛门弟子;还应常常在昼夜之间,思念佛法僧三宝为归依处。

  〔十二〕念身念非常,念戒布施德。空不愿无相,昼夜当念是。

  译文:常念身为假有身,常念守戒布施德;法我两空有幻有,昼夜当以此为念。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