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译文

法句经 | 作者:法增比丘 [投稿]

多闻品第三

  多闻品者,亦劝闻学。积闻成圣,自致正觉。

  多闻品的大意是:奉劝世人勤学多闻,然后通过多闻达致圣人境界,自然而然地进入正觉。

  〔一〕多闻能持固,奉法而垣墙。精进难逾毁,从是戒慧成。

  译文:多闻可以使持戒工夫增强,敬奉佛法则心定如垣墙固守。在佛法方面精进不止,外在的诋毁就难以改变初衷,顺从此道戒慧双成。

  〔二〕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译文:多闻可以使志向更加明朗,志向明朗则智慧增加;有了智慧便可广泛地理解佛法精义,洞见了精义履行佛法就更加安稳。

  〔三〕多闻能除忧,能以定为欢。善说甘露法,自致得泥洹。

  注解:泥洹(yuán):即后来译的涅槃,是佛教所设想的最完美的人生境界。

  译文:多闻可以消除忧愁,能够以「定」为快乐:并能很好阐释佛法,自己就可进入涅槃的境界。

  〔四〕闻为知法律,解疑亦见正。从闻舍非法,行到不死处。

  译文:「闻」的意思是指知晓佛法戒律,解释了疑惑见解自然归于正道:在「闻」的过程中舍弃非法之念之思,可以进入不死的境地。

  〔五〕为能师现道,解疑令学明;亦兴清净本,能奉持法藏。

  译文:实践可以做「老师」使大道意义自然显现,解释了疑惑可以使学习的方向明确;也可以使清净的本性更加明朗,可以奉持佛法之经典要义。

  〔六〕能摄为解义,解则义不穿。受法猗法者,从是疾得安。

  译文:能够统摄诸义便可以说是理解了大道之义,能够理解就可以避免穿凿附会;接受佛法并能依照佛法行事,从此可以迅速地获得心灵的安定。

  〔七〕若多少有闻,自大以憍人;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

  译文:假若某人多多少少亦有所闻,就凭此闻而自高自大,示骄于人;这就好像盲人举烛,徒照别人而自己依然漆黑一片。

  〔八〕夫求爵位财,尊贵升天福,辩决世间悍,斯闻为第一。

  译文:那些追求爵位财富,尊贵升天福份的人,要想与世间悍霸之辈区别开来,「闻见」是其第一要紧之事。

  〔九〕帝王聘礼闻,天上天亦然;闻为第一藏,最富胬力强。

  译文:帝王礼遇多闻之士,天上之天也是这样;「闻见」是第一等宝藏,它拥有巨大的征服力量。

  〔十〕智者为闻屈,好道者亦乐,王者尽心事,虽释梵亦然。

  译文:智慧之人也会被闻见所屈服,好道之人也乐于闻见:人间之王也要努力地奉事闻见,即使释梵大帝也应这样。

  〔十一〕仙人尚敬闻,况贵巨富人!足以慧为贵,可礼无过是。

  译文:神仙之辈尚且礼敬「闻见」,更何况那些大贵巨富之人理应如此:这是以智慧为贵的(集中表现),应该礼敬多闻勿要在这方面犯错。

  〔十二〕事日为明故,事父为恩故,事君以力故,闻故事道人。

  译文:人们之所以敬畏太阳是因为他能给人带来光明,人们之所以敬重父亲是因为他于自己有恩,人们之所以尊重君主是因为他有强大的武力,人们之所以事奉有道之人是因为他多闻佛法的缘故。

  〔十三〕人为命事医,欲胜依豪强。法在智慧处,福行世世明。

  译文:人们为了保住性命才去敬奉医生,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依附豪强。佛法始终栖身于智慧之处,有福之作为世世代代昌明。

  〔十四〕察友在为谋,别伴在急时,觐妻在房乐⑿,欲知智在说。

  译文:考察朋友通过他的谋略,判别友情在生死危难之时:由闺房之乐观察妻子素行,欲知智者水准从他言语中可以判断。

  〔十五〕闻能今世利,妻子昆弟友;亦致后世福,积闻成圣智。

  译文:多闻可使今生受益,而且可以泽被妻子兄弟朋友;也可以使福传后世,不断地积累「闻见」便可成为圣者与智者。

  〔十六〕是能散忧恚,亦除不祥衰;欲得安隐吉,当事多闻者。

  译文:多闻可以驱散忧愁愤闷,也可以除去不祥与衰败;如果希望平安幽静吉利,应当事奉多闻之人。

  〔十七〕斫创无过忧,射箭无过愚;是壮莫能拔,唯从多闻除。

  译文:能够砍伤人的无过于忧愁,能够利箭一样穿透人心的无过于愚痴;这些力大无比的世俗力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撼动,唯一途径是用多闻佛法驱除忧和愚。

  〔十八〕盲从是得眼,闇者从得烛;示导世间人,如目将无目。

  译文:盲人从多闻处获得慧眼,愚蒙的人从多闻处获得明烛;以「多闻」来开导世间之人,仿佛是有眼之人统领无眼之人。

  〔十九〕是故可舍痴,离慢豪富乐,务学事闻者,是名积聚德。

  译文:因此,多闻可以使人舍弃痴愚、远离傲慢富豪之乐,一心一意效法奉事多闻的人,便可以称作是在积聚德行。

笃信品第四

  笃信品者,立道之根,果于见正,行不回顾。

  笃信品的大意是说,要从根本的大道入手建立人生之根基,要以获得正见作为人生的正果,这样的人生勇往直前,不再回头瞻顾。

  〔一〕信惭戒意财,是法雅士誉。斯道明智说,如是升天世。

  译文:信仰佛法内省自身,可以使人戒除任性和贪财;这种修行之法则高尚之人交口称誉:这种修炼之道明智之人喜悦,能够做到(信与惭)便可以进入天界。

  〔二〕愚不修天行,亦不誉布施。信施助善者,从是到彼安。

  译文:愚昧之人不修升天之行,也不称誉布施之行;相信布施之德帮助为善之人,这种行为可以获得人生的平安。

  〔三〕信者真人长,念法所住安;近者意得上,智寿寿中贤。

  译文:拥有信仰之人真人亦会帮助他,念念以佛法为准其居必然平安;靠近诚实之人意志精进向上,又智且寿之人乃为寿者中的贤明。

  〔四〕信能得道,法致灭度。从闻得智,所到有明。

  译文:信仰佛法可以得道,佛法能使人进入灭境超度世间的烦恼;从多闻之处可以获得智慧,这样无论走到何方均将明达无碍。

  〔五〕信能度渊,摄为舩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

  译文:信仰佛法可以使凡夫渡过深渊,广统诸义可以成为船上舵手度人出离苦海;精进弘道可以消除人生之苦,获得了智慧的凡夫便可到达真如世界的彼岸。

  〔六〕士有信行,为圣所誉。乐无为者,一切缚解。

  译文:士人能有坚定的信仰,就会受到圣人的赞誉;以「无为」为乐之人,一切人世的东缚都解脱

  〔七〕信之与戒,慧意能行,健夫度恚,从是脱渊。

  译文:信仰佛法坚守佛之戒律,智慧之意就可生发流行:有德之人超脱愤怒的烦扰,从信仰和守戒之处超离世俗的深渊。

  〔八〕信使戒诚,亦受智慧。在在能行,处处见养。

  译文:信仰使守戒更加诚实,亦可以凭藉信仰获得智慧;任何地方只要信仰均能行得通,处处可以信仰为依托而被他人供养。

  〔九〕比方世利,慧信为明,是财上宝,家产非常。

  译文:以世人求利为譬,智慧与信仰犹明珠,这种精神财富是宝中之宝,拥有此种财宝其家财非同寻常。

  〔十〕欲见诸真,乐听讲法,能舍悭垢,此之为信。

  译文:要想看到真如境相,就应乐于倾听高僧大德宣讲佛法;能够舍弃悭吝和世俗尘垢,这便是我们所讲的信仰。

  〔十一〕信能渡河,其福难夺。能禁止盗,野沙门乐。

  译文:信仰可使人渡过人世苦难之河,其拥有的福报他人难以抢夺;能够禁止他人盗取人生之宝,这便是旷野僧徒拥有的快乐。

  〔十二〕无信不习,好剥正言;如拙取水,掘泉扬泥。

  译文:缺乏信仰就不能很好的习学佛法,常常喜欢剥离中正合道之言;犹如笨拙之人求水,深掘泥土求取泉源。

  〔十三〕贤夫习智,乐仰清流;如善取水,思令不扰。

  译文:贤明之人习学佛法以求智慧,乐于向上亲近清流之人;犹如善于取水之人,思维不因有所获取而扰乱不堪。

  〔十四〕信不染他,唯贤与人;可好则学,非好则远。

  译文:有信仰之人不受尘世污垢所染只是亲近贤明仁德之人;心中以为可以亲近便就学习效法,以为不可亲近便就远离不学。

  〔十五〕信为我舆,莫知我载;如大象调,自调最胜。

  译文:信仰就是我的大车,没有人知道我将用它装载何物;犹如调理大象以求载我远方,不如自我调心最为高明。

  〔十六〕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

  译文:信仰是财宝守戒是财宝,内省反思也是财宝,闻法是财宝布施之德是财宝,再加智慧,共是七种财宝。

  〔十七〕从信守戒,常净观法。慧而利行,奉教不忘。

  译文:从信仰佛法到坚守戒律,常常以清净本心观照世间一切法相,求得智慧有益行动,奉持佛之教导永远不忘。

  〔十八〕生有此财,不问男女,终己不贫,贤者识真。

  译文:人生在世能有此种财宝,无论男人女人,终身不会贫困,贤明之人可以识得真如境相。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