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七章 结论

  第七章 结论

  因地藏经是为在家弟子所说的遗教,所以在一万九千四百三十二字中,皆以世法为对象。而于菩萨发愿,与地狱苦状,则殷殷垂训,篇幅占得相当大,世尊悲心,于焉若揭。在家弟子,如能切实依教修行,不特生死俱利,获福无穷;而且生天受乐,终证涅槃

  在南传佛教里(即世称小乘佛教),除佛与比丘僧外,余皆尽为在家弟子,并无菩萨这个名词;这也可为菩萨是在家弟子的一个旁证。而在北传佛教里(即世称大乘佛教是),菩萨一词,欲显得特别响亮。一切滑稽好戏,几乎全由菩萨来导演;如说大乘佛教,整个是菩萨活动的世界,也不为过。足见佛教自北传以后,已渐渐世间化,由小数人出家自了,进而普度众生,同证菩提,为其修行最终目的了。如世尊以未来众生,殷勤嘱付地藏菩萨,就是这个趣向的说明。若在南传佛教国家,连菩萨二字都听不到,遑论付嘱?

  菩萨在大乘佛教里,虽非常活跃,但比丘僧的地位,仍然高于一切。以维摩诘为例,是一位智慧辩才与神通了不起的大菩萨;世尊出家弟子中,自舍利弗尊者以次,均不能当其词锋,前往问疾。最后还是由文殊菩萨出来,始得收拾这一尴尬场面。然而这位大菩萨,一见比丘僧,必皆恭敬礼足,(见无垢称经问疾品)无他,菩萨为在家弟子;而比丘法相,为佛代表,礼僧如礼佛故。因此,我们可以得一启示,只要比丘僧一日不绝,佛种一日不灭,佛法自能永远住世的。这,自然非在家菩萨所能为力了。

  当世尊为菩萨时,曾做过龙王、金翅鸟王、象王、熊王、师王、鹿王、兔王、鸽王、鹰王、雀王、蛇王、鳖王、鱼王、天帝释、及神鬼等身,在化迹方面来说,菩萨自较比丘为方便,上文已经说过。要之,菩萨与比丘,绝无像南北韩般,划上一道固定界线,彼此老死不相往来。‘未能自度而能度人者,无有是处。’出家比丘,如能以先自度而后度人为出发点,如一切智成就如来,当其为国王时,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今使无余(阎浮众生业感品)。则证声闻果以后,不般涅槃,往来三界,度脱众生,即是一位大菩萨了。又如无量劫前,福度光目母亲的罗汉,至释迦牟尼佛时,为无尽意菩萨(阎浮众生业感品)。而地藏菩萨,亦曾做过声闻与辟支佛(忉利天宫神通品),即其显著例证。

  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度生满愿的时候,如欲成佛,仍须降生母胎,现比丘相,为人天师表,受人天供养,佛佛如是,这更足证明比丘的重要性。是以佛在文殊师利所问经卷下,对于出家殊胜功德,有如下赞叹的辞句: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一切诸功德,不与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无量过患故。出家无量功德故。’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一切诸功德,不与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无量过患故。出家无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碍,出家者无障碍。住家者摄受诸垢,出家者离诸垢。住家者行诸恶,出家者离诸恶。住家者是尘垢处,出家者除尘垢处。住家者溺欲淤泥,出家者出欲淤泥。住家者随愚人法,出家者远愚人法。住家者不得正命,出家者得正命。住家者多怨家,出家者无怨家。住家者多苦,出家者少苦。住家者是忧悲恼处,出家者欢喜处。住家者是恶趣梯,出家者是解脱道。住家者是结缚处,出家者是解脱处。住家者有怖畏,出家者无怖畏。住家者有掸罚,出家者无掸罚。住家者是伤害处,出家者非伤害处。住家者有热恼,出家者无热恼。住家者有贪利苦,出家者无贪利苦。住家者是愦闹处,出家者是寂静处。住家者是悭吝处,出家者非悭吝处。住家者是下贱处,出家者是高胜处。住家者为烦恼所烧,出家者灭烦恼火。住家者常为他,出家者常为自。住家者小心行,出家者大心行。住家者以苦为乐,出家者出离为乐。住家者增长棘刺,出家者能灭棘刺。住家者成就小法,出家者成就大法。住家者无法用,出家者有法用。住家者多悔吝,出家者无悔吝。住家者增长血泪乳,出家者无血泪乳。住家者三乘毁訾,出家者三乘称叹。住家者不知足,出家者常知足。住家者魔王爱念,出家者令魔恐怖。住家者多放逸,出家者无放逸。住家者是轻蔑处,出家者非轻蔑处;住家者为人仆使,出家者为仆使主。住家者是生死边,出家者是涅槃边。住家者是坠堕处,出家者无坠堕处。住家者是黑闇,出家者是光明。住家者纵诸根,出家者摄诸根。住家者长憍慢,出家者灭憍慢。住家者是低下处,出家者是清高处。住家者多事务,出家者无所作。住家者少果报,出家者多果报。住家者多谄曲,出家者心质直。住家者常有忧,出家者常怀善。住家者如刺入身,出家者无有刺。住家者是疾病处,出家者无疾病。住家者是衰老法,出家者是少壮法。住家者为放逸死,出家者为慧命生。住家者是欺诳法,出家者是真实法。住家者多所作,出家者少所作。住家者多饮毒,出家者饮醍醐。住家者多散乱,出家者无散乱。住家者是流转处,出家者非流转处。住家者如毒药,出家者如甘露。住家者爱别离,出家者无别离。住家者多愚痴,出家者深智慧。住家者乐尘秽法,出家者乐清净法。住家者失内思惟,出家者得内思惟。住家者无归依,出家者有归依。住家者无尊胜,出家者有尊胜。住家者无定住处,出家者有定住处。住家者不能作依,出家者能作依。住家者多嗔恚,出家者多慈悲。住家者有重担,出家者舍重担。住家者无究竟事,出家者有究竟事。住家者有罪过,出家者无罪过。住家者有过患,出家者无过患。住家者有苦难,出家者无苦难。住家者流转生死,出家者有齐限。住家者有秽污,出家者无秽污。住家者有慢,出家者无慢。住家者以财物为宝,出家者以功德为宝。住家者多灾疫,出家者离灾疫。住家者常有退,出家者常增长。住家者易可得,出家者难可得。住家者可作,出家者不可作。住家者随流,出家者逆流。住家者是烦恼海,出家者是舟航。住家者是此岸,出家者是彼岸。住家者缠所缚,出家者离缠所缚。住家者作怨家,出家者灭怨家。住家者国王所教戒,出家者佛法所教戒。住家者有犯罪,出家者无犯罪。住家者是苦生,出家者是乐生。住家者是浅,出家者是深。住家者伴易得,出家者伴难得。住家者妇为伴,出家者定为伴。住家者是层网,出家者破层网。住家者伤害为胜,出家者摄受为胜。住家者持魔王幢旛,出家者持佛幢旛。住家者是住,出家者破。住家者增长烦恼,出家者出离烦恼。住家者如棘林,出家者出棘林。文殊师利!若我毁訾住家,赞叹出家,言满虚空,说犹无尽。文殊师利!此谓住家过患,出家功德。’

  我在上文已说过:在家凡夫菩萨,日沉湎于五欲之中,稍或不慎,一个筋斗,就要堕入三恶道深渊里去,从此万劫难复;自不如出家弟子,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清净自守,少欲知足,易于入道,功不唐捐。先度己而后度入,那是最稳当不过的修行方法。世尊盛赞出家功德,是有其深意的。如能尽人出家,三恶道自空,世尊也可不必再说地藏经了。况佛种不灭,佛法常住,更有赖于比丘僧之绳绳相继者乎!总之:

  南传佛法,只有一根柱子——比丘。

  北传佛法,就成为两根柱子——比丘和菩萨。

  比丘传佛衣钵,绍隆佛种。菩萨称法王子,护佛法城。

  比丘重身戒,就淫戒说,非两性接触,不算犯戒。

  菩萨重心戒,就淫戒说,举心动念,即算犯戒。

  比丘重身戒故,是以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建立。

  菩萨重心戒故,是故以慈悲为根本,以方便为究竟。

  比丘戒固因细密而难持,菩萨戒制心不动,亦自非易。

  因此,菩萨戒的授受,均宣慎重考虑。

  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不求名,不争利;不委过,不卸责;常反省,勤忏悔;乐善好施,怨亲平等;少欲知足,安贫守道;为众生而服务,为万世开太平;虽不能至,心窃向往之,菩萨如是,其庶几焉。

  这是大乘佛法的极则,愿与在家菩萨共勉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