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三二、赖咤惒罗经第十六(第三念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游行时,赖咤惒罗居士之子感于佛法之妙,请父母许允其出家,父母不允,乃绝饮食而伏地不起,终于许其出家。出家后精进努力,成为阿罗汉。后回家乞食,父母欲用金钱,妻子欲破其戒,反而被其说服。并对国王叙说此世无护,无可依恃,此世一切趣向于老法,此世无常,要当舍去,此世无满,无有厌足等四事。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拘楼瘦,和大比丘众都俱往至于鍮芦咤,住在于鍮芦咤村之北的尸摄惒园中(胜舍婆,坚实)。

  那时,鍮芦咤村的梵志、居士们,都听到沙门瞿昙,为释迦种族的子弟,曾舍弃释迦的宗族,而出家学道,游行于拘楼瘦,和大比丘众,俱来至于鍮芦咤,住在于鍮芦咤村之北的尸摄惒园中的消息。听说那位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于十方。沙门瞿昙为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为佛,为众佑。他对于此世间的天,以及魔、梵、沙门、梵志等,由人至于天,都能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而游止于其中。他如果说法的话,即初也妙,中也妙,竟也妙(始终所说的都是妙好之法),是有文有义,是具足清净,而显现梵行。假如能够拜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而尊重、礼拜、供养、承事的话,就能快得善利。我们应该共往去拜见沙门瞿昙,而去礼拜、供养他。

  鍮芦咤的梵志、居士们,听后,就各与其等类的眷属相随,从鍮芦咤出来,向北而行至于尸摄惒园,欲拜见世尊,欲礼拜、供养他。大家往诣佛陀之处后,那些鍮芦咤的梵志、居士们,有的稽首佛足,然后退坐在一旁;有的问讯佛陀后,退坐在一边。有的叉手向佛后,退坐在一面;有的遥见佛陀后,就默然而坐在另一边。那个时候,鍮芦咤的梵志、居士们各坐已定后,佛陀就为他们说法,劝发他们的渴仰,成就他们的欢喜心。用无量的方便为他们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默然而住。这时,鍮芦咤的梵志、居士们,受佛为其说

  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后,各从座起,稽首佛足,绕佛三匝后,各自回去。

  那时,有一位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仍然坐在那里,并不起来。于是,赖咤惒罗居士子,在鍮芦咤村的梵志、居士们回去后不久,即从座起,偏袒着衣(虽未出家,但是其穿着,还是露现右肩之肉的形装),叉手向佛,白佛而说:「世尊!如我所知的佛陀所说之法的内容来说,则假若我在家里的话,就会被锁所锁,不得尽形寿清净,而行梵行的了。世尊!愿我得从世尊您去出家,去学道而受具足戒,得成为一位比丘,好净修清净的梵行。」

  世尊问他而说:「居士之子!你的父母是否听允你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欲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了吗?」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白佛说:「世尊!我的父母并未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

  世尊告诉他说:「居士之子!如果父母不听允你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因此,我不得度你出家学道,也不得授与具足戒给你。」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白佛说:「世尊!我会方便去求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必定会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的」。世尊告诉他说:「居士之子!随你所欲吧!」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听佛所说,乃善受善持,就稽首佛足,绕佛三匝后回去。回到家里后,向其双亲请愿而说:「二尊!(父母亲)。如我所知,佛陀所说之法的话,则如我在家学佛的话,会被锁所锁,不得尽形寿清净而行梵行。唯愿二尊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学道吧!」赖咤惒罗的父母告诉他说:「赖咤惒罗!我们现在唯有你这么的一个儿子。平时都极爱怜念你,心内都常爱乐你,常看也不会有厌足之时。如果你命终的话,我们尚且不欲相弃舍于你,何况活活的要与你离别,不能见到你呢?」

  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又再三的仰白其双亲而说:「二尊!如我所知,佛陀所说之法来说,则假如我在家里学佛的话,就会被锁所锁,就不得尽形寿清净而行梵行,唯愿二尊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也至于再三的告诉他说:「赖咤惒罗!我们现在唯有你这一个儿子,乃极爱而怜念,心意都常于爱乐,怎么看,也没有厌足。假如你命终的话,我们尚且不欲相弃舍,何况活生生的,而和你离别,不能见到你呢?」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实时卧倒在地上,而白其父母说:「我从现在起已不再起来了,我决定不再饮,不再食,乃至父母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为止!」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一日不饮食,至于二、三、四日、多日都不饮食。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即往至其子之处,而对他说:「赖咤惒罗!你乃一位非常的柔软,身体极为安好的人,平时都常卧在于好的床,你现在不感觉这样做是非常的痛苦之事吗?赖咤惒罗!你快起来,你要好好的做一位在家学佛,而行布施,而快修福业的人!为甚么呢?赖咤惒罗!世尊的境界是非常的困难,是非常困难达到的!出家学道一事,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啊!」那时,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乃默然不回答。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乃往至赖咤惒罗的亲亲(亲族)之家,以及诸臣之处(居士等于长者,平时和政府的机要人物定有来往),而作如是之语说:「请你们大家都来我赖咤惒罗之子之处,来劝令他,叫他从地起来。」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亲友,以及诸臣们,即便共至赖咤惒罗处,大家对他说:「赖咤惒罗!你乃为一位柔软的人,身体也是极好的青年,你都常坐卧在于好床的人,而你现在这样做,你不觉得很苦痛吗?赖咤惒罗!你应快起来,可如欲的去行布施,去快修福业。为甚么呢?因为世尊的那种境界乃是非常的困难!真是困难的很啊!出家学道,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啊!」那个时候,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乃默然,并不回答。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乃到了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之处,和同伴、同时等人之所,去对他们说:「你们同来至于赖咤惒罗我子之处,来劝令他从地起来吧!」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同伴、同时等人,就共同到了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之处,而作如是之语说:「赖咤惒罗!你乃为一位至为柔软,身体极好的人,平常所坐卧的都是好的床,而你现在这个样子,你不觉得痛苦吗?赖咤惒罗啊!你快起来吧!起来去施行你所欲愿的布施与人,快修福业吧!为甚么呢?赖咤惒罗!因为世尊那种境界是非常困难,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啊!出家学道乃是一件非常困难之事啊!」那个时候,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仍然默然而不作回答。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同伴、同时(同年)等人,则往至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之处,作如是之语而说:「你们可听允赖咤惒罗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如果他出家后,很快乐的话,在此生中,仍然如故的可以相见得到,假若他出家后不乐,不堪其行的话,必定会自回来,会还皈你们当父母之人之处。现在如果不听允其出家的话,必定会死亡无疑,这有甚么益处呢?」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听他们之说后,就对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同伴、同时等人说:「我们现在听许赖咤惒罗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如果学道来还,仍然如故,可以见得到。」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同伴、同时等人,就一同往诣赖咤惒罗之处,便作如是之语而说:「居士之子!你的父母亲已经听允你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如学道后,还要回去看看你的父母啊!」

  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听此语后,便大欢喜,而生爱生乐,就从地而起,渐渐的保养其身体,到了身体复原后,就从鍮芦咤村出来,而往诣佛所,到后,稽首佛足,而仰白佛陀说:「世尊!我的家父母已经听许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学道了。唯愿世尊您!听允我,能跟从世尊你出家学道,而受具足戒,而得作为比丘!」

  于是,世尊乃度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出家学道,授其具足戒。授具足戒后,就在于鍮芦咤,随住数时,嗣后就摄衣持钵,展转游行,到了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尊者赖咤惒罗,自出家学道,受具足戒后,乃在于远离之处而住,心不放逸,精勤的修行。他在于远离处独住,心不放逸,精勤的修行后,则为族姓子所为的: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学道者。唯无上的梵行已修毕,在于现法当中自知自觉,自作证而成就,而游止于其中,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更受后有,知如真(如实而知道真谛)。尊者赖咤惒罗,如实而知法后,至于得证阿罗诃(阿罗汉)。

  于是,尊者赖咤惒罗得证阿罗诃后,或九年、十年之时,曾作如是之念:我本已答应出家学道后,还回去见我的父母亲,我现在宁可还赴本要(应遵守昔日的约定)为是。于是,尊者赖咤惒罗,乃往诣佛所,稽首佛足,然后,退坐在一边。他白佛说:「世尊!我本有要(有约定),如出家学道后,还应回去看我的父母。世尊!我现在欲来辞行,我要往见我的家父母,要赴其本要(本来约定,也就是昔日之诺言),是否可以?」

  那时,世尊便作如是之念:这位赖咤惒罗族姓子,假若说他会舍戒,会罢道去行欲如本来那样的话,必定不会有这道理的。世尊知道其一切后,便对他说:「你此去后,应去度那些未经得度的人,应使那些未解脱的人,使其得解脱,未灭度的人,使其能得灭度究竟。赖咤惒罗!现在可随你之意而去吧!」

  那个时候,尊者赖咤惒罗,听佛所说之语,乃善受善持,就从其座起,稽首佛足,绕佛三匝后而去。他回到自己的寮房申,收举卧具,着衣持钵,展转游行,到了鍮芦咤,而住在于鍮芦咤村之北方的尸摄惒园。于是,尊者赖咤惒罗,过夜而至于翌日的平旦,乃着衣持钵,进入鍮芦咤村,去进行乞食。尊者赖咤惒罗作如是之念:世尊乃称叹依次第去乞食(挨家挨户,不分别贵贱之家),我现在宁可在此鍮芦咤依次第而乞食为是。尊者赖咤惒罗便在于鍮芦咤村,依次第而乞食,展转乞食到了其本家。

  那个时候,尊者赖咤惒罗之父,曾在中门而住,正在修理须发,尊者赖咤惒罗之父遥见尊者赖咤惒罗来到,便作如是之语而说:「你们这些秃头的沙门,为黑(被恶魔)所缚,而断种无子,破坏我的家。我曾经有一子,极爱而怜念,意常忍乐(我的心都常有此子而安乐),怎样看他,也不会厌足。然而他已被你们所度而去了,我已没有心情,不能给你的饮食!」

  尊者赖咤惒罗在其父家,不能得到其布施,但得责数(不得食物,还而被责骂)而说:「你们这些秃头的沙门,都为黑所缚(被魔所侵),都断种无子,而破坏我的家。我本来有一位儿子,我乃极为爱怜念他,心意都非常的爱乐,怎样看,也不会厌足。然而他已被你们度去,应该不能给你的饮食。」尊者赖咤惒罗了知此事后,就便快速的出去。

  那个时候,尊者赖咤惒罗之父的家婢,正用畚箕盛臭烂的饮食,欲弃着在于粪聚中。赖咤惒罗看见父家之婢,正用畚箕盛臭烂的饮食,欲弃着在于粪聚之中,便作如是之语而说:「妳这位妹妹!如果此臭烂的饮食,依法应弃舍的话,就请放在我的钵中,我当会食它。」

  那个时候,尊者赖咤惒罗之父家的婢使(女使用人),就用在于其畚箕中的臭烂的饮食,泻放在其钵中。在泻放其钵中时,乃取其二种之相识,也就是听其说话的音声,以及看其手足之二相而知道为赖咤惒罗。婢女取二相后(根据二处而知)后,就往至于尊者赖咤惒罗之父所,而作言说:「尊(主人)!今当知道!您的尊子赖咤惒罗还来至于此鍮芦咤了,可往见他。」尊者赖咤惒罗之父听后,非常的欢喜踊跃,就左手摄衣,右手摩抆须发,快疾的往诣尊者赖咤惒罗之处。

  那个时候,尊者赖咤惒罗,面向壁处,而食此臭烂的食物。尊者赖咤惒罗之父看见尊者赖咤惒罗面向壁,而食此臭烂之食物后,便作如是之说:「你赖咤惒罗!你乃至为柔软的人,身体也极为美好,都常食好的饮食物的人。赖咤惒罗!你为甚么乃食此臭烂之食呢?赖咤惒罗!你为甚么到了此鍮芦咤来,而不能还至于你的父母之家呢?」赖咤惒罗尊者白父而说:「居士!我进入父家时,不得布施,但得责数:『你们这些秃头沙门都被黑所缚,都断种无子,破坏我的家。我乃唯有一子,为至爱怜念,心内都常爱乐他,怎样看都不会觉得厌足,然而他乃被度而去,(使我非常的痛苦之故),应当不会给食与你。』我听此语后,便快速的出去。」

  尊者赖咤惒罗之父,即辞谢而说:「赖咤惒罗要忍耐!赖咤惒罗要忍耐!我实在不知赖咤惒罗你还入你的父家啊!」于是,尊者赖咤惒罗之父乃以诚敬之心,扶抱尊者赖咤惒罗,带他进入家内,敷一座位请他坐下,赖咤惒罗尊者就便就其座而坐。于是,其父见尊者赖咤惒罗坐下后,就往至其妇之处,而作此言:「卿今当知!赖咤惒罗族姓子现在回家来,妳应速办饮食!」

  尊者赖咤惒罗之母亲听后,非常的欢喜踊跃,就速办饮食。办完饮食后,就很快的叫人将钱财搬出来,放在于中庭的地上,聚钱作为大积堆。那些大钱之积堆,一方面有人站立在那里,另一方面则有一人坐在其处,然而两人都相互看不到(可见得钱

  财之多,钱堆之高的程度)。作大钱的积堆后,就往诣尊者赖咤惒罗之处,作如是之言:「赖咤惒罗!这些是你母所分的,是属于你所有的钱财,如果说起你父亲的钱财的话,那是无量的百千,是不能计算得尽的,这些都尽付与你!赖咤惒罗!你可以舍戒罢道,好好的在家庭如意的去施行布施与人,快修福业也是一样的学佛之道啊!为甚么呢?因为世尊的境界乃非常的困难,非常的艰难!出家学道也是非常的困难的!」

  尊者赖咤惒罗白其母说:「我现在欲有话要说,能见到妳的允许吗?」尊者赖咤惒罗之母回答说:「居士之子啊!你有话要说,我当会听听你的话。」尊者赖咤惒罗白其母说:「妳应当作一些新的布囊,将钱盛满于那些囊内,用车去载运它,而到达恒伽江(恒河),去将这些钱财泻放在江中的深处。为甚么呢?因为有了这些钱财之故,才会使人忧苦、愁戚、啼哭,而不得快乐的。」

  于是,尊者赖咤惒罗之母,曾作如是之念:用这种方便之法,乃不能使子赖咤惒罗舍戒罢道。我现在宁可至其本妇之处,去作如是之语:「诸新妇们(年轻的媳妇们)!你们可用先前所著的璎珞,去严饰妳们的身体,6为赖咤惒罗从前在家时,极所爱念的。妳们应用这些璎珞去速严其身后,妳们就应赶快的共至于赖咤惒罗族姓子之处,到后,各人抱其一足,而作如是之说:『不审(不知)贤郎有那些天女,能胜过于我吗?而令贤郎却舍我而为她们修梵行呢?』」

  于是,其母即至尊者赖咤惒罗的本妇之处,去作如是之语:「诸新妇们!妳们可以将从前所著的璎珞去严饰妳们的身体,此为赖咤惒罗族姓子从前在家时,极所爱念的。妳们用此璎珞速严身体后,妳们就共往至于赖咤惒罗族姓子之处,各抱其一足,而作如是之语说:『不知贤郎有甚么天女能胜过于我吗?而令贤郎却舍我而为她们修梵行的吗?』」

  那个时候,尊者赖咤惒罗的本来在家时的诸年轻的妇人们,都各用从前所著于身的璎珞,严饰各人之身,是尊者赖咤惒罗本在家时极所爱念的。都用此璎珞严饰她们的身上后,往诣尊者赖咤惒罗之处,到后,各抱其一足,而作此言说:「不知贤郎有甚么天女能胜过于我的吗?而令贤郎却舍弃我,而为她修梵行呢?」

  尊者赖咤惒罗对其本妇们说:「诸妹!当知!我并不是为天女们之故才修梵行的。所为修梵行之事,那些真义,我现在已经得证,佛教所作的,现在已经统统成办。」尊者赖咤惒罗的诸妇们,乃都住在一边,大家都啼泣垂泪,而作如是之语:「我们并不是贤郎您的妹妹,然而贤郎却叫我为妹妹?」于是,尊者赖咤惒罗,乃回还顾视,而白其

  父母说:「居士!如果要布施饮食的话,便应以时而施,为甚么这样的相娆呢?」

  那时,其父母就从座起,自行澡水,用上味的肴馔,种种丰饶的食噉含消的食物,亲手自斟酌料理的饮食,极使尊者吃得饱满。食后则收器,行澡水后,就取一小床,另坐在那里听法。尊者赖咤惒罗为父母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用无量的方便,为他们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他们的欢喜心后,就从座起立,说颂而说:

  观此严饰形珍宝璎珞等右盘萦其发绀黛画眉目

  此欺愚痴人不诳度彼岸以众好彩色庄严臭秽身

  此欺愚痴人不诳度彼岸众香遍涂体雌黄黄其足

  此欺愚痴人不诳度彼岸身服净妙衣庄严犹幻化

  此欺愚痴人不诳度彼岸断绝鹿襁及破坏鹿门

  我舍离饵去谁乐于鹿缚

  (观看这经过严饰的身形,是用璎珞等珍宝来严饰的。你看!右盘回,而萦缠其头发,绀黛而严画过的眉与目,这些妙好的相,可以欺惑愚痴之人,然而不能诳惑求往彼岸的人。)

  (用众好的彩色,去庄严此臭秽之身,这乃可以欺惑愚痴的人,而不能诳惑那求往彼岸的人。用众香来遍涂在其身体之上,用雌黄〔黄赤色的矿物,可供颜料〕来黄其足,这乃能欺惑那些愚痴的人,而不能诳惑那些求往彼岸的人。身上穿上净妙之衣,庄严其身,有如幻化的,这乃能欺惑愚痴的人,不能诳惑求往彼岸的人。)

  (鹿,机巧的把其襁〔缚绳鹿网等物〕断绝了,以及也破坏其陷鹿之门。我乃舍离其饵而去,谁愿快乐如鹿之被缚呢?)

  尊者赖咤惒罗,说此颂后,就用如意足,乘虚而去,至于鍮芦咤林,而进入其林中,在于鞞酰勒(毘鞞得迦,药果树)树下,敷尼师檀(坐具),结跏趺而坐在那里。那时,拘牢婆王(高罗婆,极作,不好声王),被诸群臣前后围绕,坐在于正殿,咨嗟称叹尊者赖咤惒罗而说:「如果我能听到赖咤惒罗族姓子到此鍮芦咤来的话,我必定会去拜见他。」

  于是,拘牢婆王,告诉猎师说:「你去按行鍮芦咤林(叫他先去清扫该林),我欲出去打猎。」猎师受教,即便去按行鍮芦咤林。于是(这时),猎师在按行鍮芦咤林时,看见尊者赖咤惒罗在鞞酰勒的树下,敷一尼师檀,结跏趺而坐在那里,便作如是之念:所谓被拘牢婆王及诸群臣共坐正殿,而咨

  嗟称叹的人,现在正住在于此地。尔时,猎师按行鍮芦咤林后,还诣拘牢婆王之处,白王而说:「大王!当知!我已经按行过鍮芦咤林了,可随大王之意了。大王本来所为与诸群臣共坐在正殿!而咨嗟称叹尊者赖咤惒罗而说:『如果我能听到赖咤惒罗族姓子,来到此鍮芦咤林的话,我必定会去拜见他。』这位尊者赖咤惒罗族姓子,现在已经在于鍮芦咤林中,在于鞞酰勒树下,敷一尼师檀,结跏趺而坐在那里。大王如欲拜见的话,便可以去了。」拘牢婆王听后,告诉御者说:「你赶快严驾,我现在欲去拜见赖咤惒罗。」御者受教后,就实时尽快的严驾,然后还白大王说:「大王!当知!严驾已办好,可随大王之意了。」

  于是,拘牢婆王即乘车而出,往至鍮芦咤林,遥见赖咤惒罗尊者时,就便下车,徒步而往至尊者赖咤惒罗之处。尊者赖咤惒罗看见拘牢婆王之来到,便作如是之说:「大王!你现在到这里来,乃欲自己随便坐下吗?」拘牢婆王说:「现在我虽然到了自己的境界(自己所有之地),然而我的意见乃欲使赖咤惒罗族姓子,请我而叫我坐下。」尊者赖咤惒罗就请拘牢婆王说:「现在有别坐在那里,大王可以坐在那边。」

  于是,拘牢婆王和赖咤惒罗尊者共相问讯,然后退坐在一边。大王对赖咤惒罗说:「你是否为家道

  衰微之故,才去出家学道的呢?或者如为无财物之故,而行学道的话,则赖咤惒罗啊!我拘牢婆王家,乃有很多的财物,我可出财物给与赖咤惒罗你,我劝赖咤惒罗你,应舍戒罢道,去行欲布施,去快修福业为是。为甚么呢?赖咤惒罗!因为师教非常的难修!出家学道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尊者赖咤惒罗听后,对大王说:「大王!你现在乃用不清净之法来请我的,并不是以清净之法来请我的。」拘牢婆王听后,请问说:「我应当要怎样才叫做用清净之法请赖咤惒罗你,而不是用不清净之法呢?」

  尊者赖咤惒罗说:「大王!应作如是之语:『赖咤惒罗!我国的人民乃安隐快乐,并没有恐怖、没有斗诤,也没有棘刺,更没有苦使役,米谷很丰饶,乞食为容易得到。赖咤惒罗你若住在我的国内的话,我当会为护法,而保护如法。』大王!像如是说,就是用清净之法请我,而不是以不净来请我的了。」拘牢婆王听后,就向他说:「我现在用清净之法,来请赖咤惒罗你,并不是用不清净之法。我国的人民很安隐快乐,并没有恐怖,没有斗诤,也没有棘刺,更没有使役,米谷乃非常的丰饶,乞食为容易得到。赖咤惒罗,你如住在我国内的话,我当会为你的护法,会护如法。

  又次,赖咤惒罗!有四种衰,所谓衰衰之故,才

  会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人,而去学道。那四种呢?所谓病衰、老衰、财衰、亲衰是。赖咤惒罗!甚么叫做病衰呢?或者有一个人,罹病长久,其疾患乃极为沉重而非常的痛苦,他就作如是之念:我长病疾患,极为深重而甚苦。我实在有欲,而不能行欲,我现在宁可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出家人,去学道。他就在于后来之时,由于病衰之故,就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之人的去学道,这就是病衰。

  赖咤惒罗!甚么叫做老衰呢?或者有一个人,年耆而根熟,其寿数已到了垂毕之时(岁寿将于该终之时),他就作如是之念:我已年耆而根熟,寿数已过了将于垂终之时,我实在有欲,然而已不能行欲,我现在宁可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人,而去学道。他就在于后来之时,由于老衰之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人,而去学道,这叫做老衰。

  赖咤惒罗!甚么叫做财衰呢?或者有一人,贫穷无力,他就作如是之念:我乃贫穷而无力,我现在宁可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人,而去学道。他就在于后来之时,由于财衰之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

  而为无家的人,而去学道,这叫做财衰。

  赖咤惒罗!甚么叫做亲衰呢?或者有一个人,在亲里的人,都已断种,都已死亡没尽,他就作如是之念:我的亲里的人,都已断种,都已死亡没尽,我现在宁可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之人的去学道。他就在于后来之时,由于亲衰之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出家人,而去学道,这叫做亲衰。

  赖咤惒罗!你在往昔之时并没有病,是安隐成就,都以平等的食道,为不冷不热,平正而安乐,顺次而不诤,由于此之故,乃食噉含消,都安隐而得以消化。赖咤惒罗!你乃不是由于病衰之故,而剃除须发,而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出家人,而去学道。

  赖咤惒罗!你在往昔之时,年幼而为童子时,其发黑而清净,身体乃很盛壮。那时作倡伎乐,极为自娱,而庄严其身,都常喜于游戏。那个时候,你的亲属都不欲使你去学道。父母乃啼泣,乃忧戚懊恼,也不听允你去出家学道。然而你却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赖咤惒罗!你乃不由于老衰之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人,而去出家学道。

  赖咤惒罗!你在此鍮芦咤的地方,可说就是第一家,是最大之家,是最胜之家,是最上之家,所谓财物是也。赖咤惒罗!你乃不由于财衰之故,而去剃除须发,而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之出家人,而去学道。

  赖咤惒罗!你在此鍮芦惒的林间,有大豪亲,有族亲,大家都存在。赖咤惒罗!你乃不由于亲衰之故,去剃除须发,去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出家人,而去学道。

  赖咤惒罗!此四种衰,或者有衰的人,就去剃除须发,去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人,而去学道。依我看,赖咤惒罗你都没有这些衰,可使赖咤惒罗你去剃除须发,去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人,而去学道。赖咤惒罗!你的所知所见为如何?为听甚么,而去剃除须发,而去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的呢?」

  尊者赖咤惒罗回答而说:「大王!世尊,也就是知者、见者、如来、无所著(应供)、等正觉,曾经教示而说四事。我乃欲此四事,忍乐于此四事,我知见闻此四事,因此之故,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的。那四事呢?1.此世间乃没有护,没有可依恃的。2.此世间的一切都趣向于老衰之法。3

  此世间为无常的,必定当会舍弃的。4.此世间并没有满足,无有厌足,都为爱而走使的。」

  拘牢婆王问说:「赖咤忍罗!你刚才所说的:『大王!此世间并没有保护,没有可依恃。』然而,赖咤惒罗!我有儿孙、兄弟、枝党、象军、车军、马军、步军,都能射御,有严毅而勇猛的王子,有力士钵逻骞提、摩诃能伽,有会占相的,有会策虑的,有会计算的,有善知书的,有善谈论的,也有君臣,有眷属,有会持咒的,有会知咒的。他们随着诸方的有恐怖之事时,都能制止。如赖咤惒罗你所说的:『大王!此世间无人能护,没有可依恃的。』赖咤忍罗!你刚才所说的,这有甚么意义呢?」

  尊者赖咤惒罗回答说:「大王!我现在问大王你,你就随所知的解答吧!大王!此身体是否会有病吗?」拘牢婆王回答说:「赖咤惒罗!现在我的身体,都常有风病。」

  赖咤惒罗尊者问说:「大王!当那风病发作时,会生非常极重之苦的,大王!那时你是否可以对你的那些儿孙、兄弟、象军、马军、车军、步军,皆能射御的,严毅勇猛的王子,力士钵逻骞提、摩诃能伽,能占相的,有策虑的,会计算的,知书的,善能谈论的,和君臣、眷属,以及能持咒、知咒的等人说:『你们共来暂代我受极重甚苦之事,使我

  无病而得安乐。』呢?」拘牢婆王回答说:「弗也!为甚么呢?因为我自作业,因业缘业(由于业的因缘),而独受极苦,非常重的苦的。」

  尊者赖咤想罗对他说:「大王!由于此缘故,世尊乃说此世间无护,无可依恃。我乐欲此道理,忍乐此道理,我知、见、闻此道理,因此之故,而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的。」拘牢婆王对尊者说:「如赖咤惒罗尊者所说之:『大王!此世无护,无可依恃,』等语,我也是乐欲此理,忍乐于此道理。为甚么呢?因为此世间确实无护,确实无可依恃。」

  拘牢婆王又问说:「如赖咤想罗你所说的:『大王!此世间的一切,都趣向于老法。』赖咤惒罗你刚才所说的,这又是甚么意义呢?」尊者赖咤惒罗回答说:「大王!我现在问大王你,你就随所知的来解答。如大王之年龄,或者在二十四岁,或者在二十五岁时的话,你的意见如何呢?那个时候的动作的轻快,和现在比较起来,到底为何呢?那时的筋力、形体、颜色,和现在相比起来,为何呢?」拘牢婆王回答说:「赖咤惒罗!如我那时的年龄,或者为二十四,或者为二十五,我自忆那时,乃非常速疾(轻快),筋力、形体、颜色,没有人能胜我的。赖可想罗!我现在已经极老,诸根都衰熟,

  寿数已到了将于垂尽,年已满八十,不能再有轻快的起动了。」

  尊者赖咤惒罗对他说:「大王!因此之故,世尊乃说此世间的一切,乃极向于衰老之法。我乃乐欲而忍乐此说法,我乃知、见、闻此说法,因此之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拘牢婆王说:「如赖咤惒罗所说的:『大王!此世间的一切,都趣向于衰老之法。』我也乐欲而忍乐于此法。为甚么呢?因为此世间确实一切都向于衰老之法。」

  拘牢婆王又问说:「如赖咤惒罗你所说的:『大王!此世间为无常,必定当会舍去。』赖咤惒罗你刚才所说的这些话,到底这又为何意义呢?」尊者赖咤惒罗对他说:「大王!我现在问王你,你就随所解的回答于我。大王!有丰富的拘楼国,以及丰富的后宫,丰富的仓库吗?」拘牢婆王回答说:「如是!」

  尊者赖咤惒罗又问说:「大王!有丰富的拘楼国,以及有丰富的后宫,也有丰富的仓库,然而如果有时有一种法之到来,而不可依,将忍乐(安住于快乐)的被破坏,一切世间的人,没有不皈于死的话,则那个时候的丰富的拘楼国,以及丰富的后宫,丰富的仓库,是否可得从此世间,持至于后世吗?」拘牢婆王回答说:「弗也!为甚么呢?因为

  我会独一无二,并没有伴侣可从此世间至于后世的。」尊者赖咤想罗对他说:「大王!因此之故,世尊乃说此世间为无常,必定当会舍去。我乃乐欲而忍乐于此道理,我乃知、见、闻此道理,因此之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拘牢婆王对他说:「如赖咤惒罗你所说的:『大王!此世间为无常,必定当会舍去。』这些话,我也乐欲于是,忍乐于是(欢乐此说,安乐于此说)。为甚么呢?因为此世间确实为无常,必定当会舍去之故。」

  拘牢婆王又问说:「如赖咤惒罗你所说的:『大王!此世间乃不能满,并没有厌足,都是为贪爱而走使。』J赖咤惒罗!你刚才所说的这些话,又有甚么义呢?」尊者赖咤惒罗回答说:「大王!我现在问你,你就随所了解的来回答我。大王!有丰富的拘楼国,以及丰富的后宫,丰富的仓库吗?」拘牢婆王回答说:「如是。」

  尊者赖咤惒罗又问说:「大王!有丰富的拘楼国,以及丰富的后宫,丰富的仓库的话,则如在于东方,有一人来,此人乃为可信可任,不会欺诳世间,此人来向大王你说:『我从东方来,我所看到的那边的国土,乃极大富乐,有好多的人民。大王!您可以得到彼国,得到那边所有的财物,可以得到那边的人民、力役的。』大王!你是否欲得彼

  国,而整御彼国吗?」拘牢婆王回答说:「赖咤惒罗!如我知道有如是的丰富的国家,有那个国家所有的财物、人民、力役,都容易得到那些人民,而整御统治的话,我必定会去攻取它。」

  尊者又说:「像如是的从南方、西方、北方而来的人,也是和由东方而来的人一样的情形。而从大海岸,如果有人来,此人乃可信可任,不会欺诳于世间。他来向大王你说:『我从大海岸而来,所看到的那个国家,乃极为大富乐,有好多的人民。大王!你可以得到彼国所有的财物、人民、力役。』大王你听后,欲得那个国家,欲整御彼国的一切吗?」拘牢婆王回答说:「赖咤想罗!如果我知道有如是的丰富的国家,有这么多所有的财物,以及人民、力役,而能得到彼国的人民,去整御而统治的话,我必定会去攻取它。」

  尊者赖咤惒罗对大王说:「大王!由于此缘故,世尊乃说此世间为无满,并没有厌足,都是为贪爱所走使的。我乃乐欲而忍乐于此道理,我乃知、见、闻此道理,是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可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的。」

  拘牢婆王说:「如赖咤惒罗你所说的:『大王!此世间为无满,没有厌足,都为贪爱所走使。』我听后,也乐欲如是之法,忍乐于如是之法。为甚么

  呢?因为此世间确实无满,确实没有厌足,都为贪爱所走使之故。」

  尊者赖咤惒罗对大王说:「大王!世尊乃为正知、正见,为如来、无所著(应供)、等正觉,为我说此四事。我乃乐欲而忍乐于此道理,我乃知、见、闻此道理,因此之故,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的。」

  于是,尊者赖咤惒罗,乃说偈颂而说:

  我见世间人有财痴不施得财复更求悭贪积聚物

  王者得天下整御随其力海内无厌足复求于海外

  王及诸人民未离欲命尽散发妻子哭鸣呼苦难伏

  衣被而埋藏或积薪火烧缘行至后世烧已无慧念

  死后财不随妻子及奴婢贫富俱共同愚智亦复然

  智者不怀忧唯愚抱挹戚是故智慧胜逮得正觉道

  深着于有有愚痴作恶行于法非法行以力强夺他

  少智习效他愚多作恶行趣胎及后世数数受生死

  已受出生世独作众恶事如贼他所缚自作恶所害

  如是此众生至到于后世为己所作业自作恶所害

  如果熟自堕老少亦如斯欲庄美爱乐心趣好恶色

  为欲所缚害因欲恐怖生王我见此觉知是沙门妙

  (依我所见而了解的世间的人,大概都是有财而痴之故,不肯布施与人。得有财富后,又要更求财富,都是悭贪积聚财物。如王者虽已得天下,然而如能整御而随其力的话,则对于海内,并不会有厌足,然而却又更求于海外。国王以及诸人民们,都未离开贪欲,而命已垂尽。命终时,妻子都会散发而啼哭的死去活来,呜呼!痛苦难以制伏啊!死后,被用衣而被盖,把其埋藏,或者积薪,而用火烧。)

  (死亡后,都缘于其善恶的业行,而至于后世,烧燃后,已没有慧念。既死之后,财物并不会随身而去,妻子,以及奴婢们,其货之富有,都为一同,不管是愚与智,也是同样的。)

  (有智慧的人,不会怀忧恼,唯有愚痴的人,会抱挹戚〔心理烦闷不乐〕。因此之故,有智慧的人会优胜,会逮得正觉之道。)

  (愚痴的人乃深着于有漏的有,因为是愚痴的缘故,而会作恶行,对于法,却不行,而行非法之行,都以其力而强夺他人的所有。少智的人,都习效他,多于愚,而作恶行,这样的趣转于另一胎,而至于后世,而数数〔屡次〕的受生死轮回。)

  (已受胎而出生于世间,又独作众恶之事。有如盗贼之被他人所缚那样,会被自己所作的恶业所害的。像如是的这些众生,都至于后世,都为自己所作之业,自己所作之恶所害。有如果实之成熟后,就会自堕那样,不管是老,或者是少,也都如此的道理。)

  (人人都贪欲于庄美而被人爱乐,心里都趣于好的色,而讨厌那恶的色。都被贪欲所缚害,由于贪欲而会有恐怖的产生。大王!我乃看见这情形,而觉悟,而知此沙门为最妙的。)

  尊者赖咤惒罗所说的就是如是,拘牢婆王听尊者赖咤惒罗所说,乃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