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禅师语录(3)[温州]

大安法师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诸位大德比丘比丘尼!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请看文句: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已悟,亦无所增。我虽犹迷,亦无所减。佛虽无增,以顺性故,受大法乐。我虽无减,以背性故,遭极重苦。佛于同体心性之中,虽受法乐,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念念忆念于我,念念摄化于我。我于同体心性之中,虽遭众苦,不知仰求于佛,不知忆念于佛。但唯逐境生心,循情造业。旷大劫来,五逆十恶,种种重业,何所不造。三途八难,种种大苦,何所不受。言之可惭,思之可怖。设今更不念佛,依旧埋头造种种业,依旧从头受种种苦,可不愧乎,可不惧乎。】

  好,请看这一段。彻悟大师在这一段,主要是阐释我们凡夫众生同阿弥陀佛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跟佛之间的关系,在佛那边是非常清楚,然而在我们凡夫众生份上,往往就一概不知。所以这段文句非常透彻地把这个关系给我们揭示出来,这段有它层层递进的关系。

  首先揭示出大乘佛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心佛众生等无差别。心就是我们现前介尔一念心性,这个体性跟阿弥陀佛、跟十方诸佛是同体的、一道的,同体一道。那么这样,我们跟佛的体性平等,毫无差别,这样我们就得内重己灵了:原来我们确有这么高贵的体性,这是从性体上说。但从修证的角度来看,我们跟佛却有很大的差异。佛也是凡夫修成的,他在没有成佛之前,没有成菩萨之前也跟我们一样。但是他发大菩提心之后,就精进勇猛,自利利他,断种种烦恼,他就开悟了、断惑了,成为福德智慧圆满具足的佛陀了。所以佛是很久以前就已经悟了,就好像《法华经》向我们所透显的。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胜,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一切都授记成佛。当时也有很多他方世界的菩萨,在这法华会上发愿要护持这部《法华经》,释迦佛就没有同意。不需要他方世界的菩萨来护持,本土的菩萨就能护持这部《法华经》的流传。这一念,马上从地底下涌出了无量无边的菩萨,都是相好庄严、神通具足,遍满整个的虚空啊。当时与会的声闻众就很惊诧:“怎么出现这么多菩萨,这些菩萨是修了多长时劫才成就了这样的福德智慧?”这些菩萨,地涌菩萨都向释迦牟尼佛顶礼,称“本师”,原来这些菩萨都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声闻弟子们就更奇怪了,“我们只知道释迦牟尼佛,太子出家,菩提树下悟道,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怎么教化这样无量无边的菩萨呢?”很奇怪。就好像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对面有很多百岁的老人,都称他这个年轻人为父亲一样,这样的奇怪。

  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告诉真相了:你们不要以为我是这一世,才成道只有几十年。我是无量无边尘沙劫以前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所以释迦牟尼佛是这一期的示现,他也是无量恒河沙劫前久已开悟、悟证的一尊佛。阿弥陀佛亦复如是,也是动经无量无边不可数阿僧祇劫以前,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我们不要仅仅理解为阿弥陀佛只是成佛十劫,他成佛十劫,也是这一期的示现成佛十劫,阿弥陀佛也是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所以诸佛已经在动经无量劫以前久已开悟,而我呢,还在三界六道里迷惑颠倒,首先要承认这桩事实。但虽然佛已经成佛了,我还是凡夫,佛虽然已悟,但是他的佛性没有增加一点;我虽然还在迷惑颠倒,但佛性并没有减少一点,我们的如来藏性、佛性还是完整具足的、无欠无余的。在事相、修证方面跟佛是天渊之别,但是在理体上还是平等平等的。

  那么在下一层就递进地诠释,佛虽然佛性没有增加一点,但是由于他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随顺一切种智,都随顺实相真如,所以他就受大法乐,大法乐就是涅槃的常乐我净。这种大,其大无碍,就是心体。法性的乐、涅槃的乐,就叫极乐。我们一般讲乐,都是相对于苦而言来谈乐,有苦相对待的乐,这种乐不叫真乐,它本质上还是苦。一定要超越苦乐对待的那种绝待的乐、称性的乐,才叫极乐,才叫法乐,才叫法喜。这种乐是不会变异的,是有它的真实性的,所以诸佛如来受这样的大法乐。那么我们这些众生就苦了。虽然我们佛性没有减少一点,但我们违背了佛性,违背了真如,舍父逃逸,背觉合尘。正好跟佛相反,佛的行为造作是随顺一切种智、随顺实相。我们的行为造作都是随顺我们的烦恼,随顺五欲六尘的诱惑,对我们的法性、实相有违背。所以我们就享受不到那样的法乐,所得到的却是极重的苦难,所以跟佛之间苦乐相比悬殊极大。

  针对我们这样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下面这一层告诉我们,佛在这种同体的心性当中,跟一切众生,无论是有情和无情都是同体的。当佛在成佛的那一刻,他现量见证的一切都是佛。我们凡夫众生每一个念头里,念念都有无量的菩萨圆成无上正觉,这些都是同体的天性亲缘关系。所以佛在跟一切众生同体的心性当中,圆成了他的佛果的时候,虽然也就是享受涅槃的法乐的时候,但他并没有在那里独享他的法乐。由于他现量亲证跟一切众生同体,所以众生在遭苦、遭受六道轮回的剧苦,佛就生起大悲心。有同体他就有悲心,悲是拔苦,拔苦为悲。就好像父母看到子女在生病的时候,甚至得绝症的时候,父母是不是很悲啊?他还能够去卡拉ok吗?他还能够自己一个人去旅游吗?他一定会念念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子女病好啊!所以这是同体的悲心所致。子女生病就好像自己生病,恨不得把这病移到自己身上来,这是感同身受的天性相关。无缘大慈,由于佛是证到空性产生的大慈心,慈就是给一切众生愉乐,慈以愉乐。为什么叫无缘呢?由于在这种空性当中,大平等的胸怀出来了,这里他就不会区别对待:这是跟我有缘的,这是跟我无缘的。有缘的,跟我有亲属关系的,我对他好一点;冤家对头我对他坏一点。他没有这些,他对一切众生都是大平等的胸怀,这就是无缘大慈。

  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诸佛如来要不断地示现到这个世间,八相成道救度我们?就是出于这两句话,是由佛有“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他不得不来,一定要来。也唯有把这两句话把握住了,我们才了解什么叫宗教精神。在世间一般的价值观当中,认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对我好一定会有目的。但是佛法的精神告诉我们,就是有无条件的爱,就是有超越交换条件的慈悲、奉献。为什么呢?同体,只有从同体的角度,我们才了解宗教的精神就是无条件的仁爱,不讲交换的慈悲,完全自我牺牲的奉献,这就是菩萨道精神。诸佛在常寂光的状态当中,以他同体无缘的大慈悲心,就念念地,每个念头都在忆念我这个苦恼的众生。我们众生都心有分别,为什么很难理解佛的大慈悲心,总认为“你成佛了,你成佛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受苦,你还会想到我?”哎,佛就能想到我们啊!他念念都在忆念于我,念念都在观察我们的时节。什么时候时机成熟了,不失时机地来摄受教化于我。就在当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就在那里观察十方世界众生。讨论哪个世间众生机缘成熟了,怎么去救度,马上观音、势至就会以种种身份过来,二六时中都在关照着我们。而且佛菩萨都有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这些都能把我们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我们要想到:哦,原来真的有一种超越于父母恩德的,佛菩萨的恩德,是这样的关照着我们。佛对我们的关照,后面还会讲到。如母忆子,佛看一切众生就像一子,像罗睺罗一样,就好像释迦佛对待罗睺罗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佛有这样的一个特点。

  那么我们凡夫众生呢?在这种跟佛同体,同样尊严的的心性当中,由于自己造作种种的恶业,背性,愚痴,所以必然会遭受种种的苦难。遭受种种的苦难,他也想办法解决。他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有时候是怨怨相报、雪上加霜、怨天尤人,他不知道解决苦难的方法。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向佛祈祷。但是我们愚痴啊,就不知道仰求佛来帮助,不知道回光忆念佛。因为佛念念在忆念我们,我们只要忆念佛,马上就会感应道交。佛的力量很大,佛又有大慈悲心,他一定是给我们及时的救度。但我们不知道,这还是信心问题,没有信心。由于不知道这桩事情,所以只是凭着自己凡夫狭小的心量,追逐五欲六尘的境缘,生起自己贪欲的心、瞋恨的心。贪到了就高兴,贪不到就瞋恨。循着自己的那种情执的见解:贪、瞋、痴,慢、疑、我执、我见,就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这个“逐境生心,循情造业”,就是我们在同体心性当中的可悲现状。

  由此导致“旷大劫来,五逆十恶,种种重业,何所不造。”怎么造业呢?五逆他都敢造,杀父、杀母、杀圣人、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是五逆。为什么称为五逆呢?父母对我们有生育之恩,恩德很大,理当要报恩。你现在不仅不报恩,而且还杀害父母,犯这个大逆罪直接要下阿鼻地狱。佛、法、僧三宝都对我们有出世间的恩德,我们也要报这个大恩。你不仅不报,还杀害圣人,这些都是五逆重罪,最重的罪业,我们都敢去造啊。十恶,十恶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身业:杀生,现在除了杀人之外,还有平时贪口腹之乐,杀了很多飞禽走兽,甚至吃都要吃活的,杀生。偷盗,看到好东西占为己有,穷得没有办法就想到抢银行,偷盗。邪淫,这种淫欲的心极重,沾花惹草,这些都是以人高贵的身体来作畜生的行为,这种邪淫现在风险也很大。原来我们《净土》杂志登了一个大学生的一封忏悔信,他刚刚才参加工作,从农村考上来的。家里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大学生,他在一家外企公司工作,有一天跟同事吃饭喝醉了酒,就上了一个什么理发厅,就邪淫了一次,仅仅就是一次,就染上了爱滋病,这时候就悔之晚矣!这叫身三。口四,就是口业的四种恶:妄语,说假话,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见闻觉知都与事实不相称。甚至在修行的时候说大妄语,没有得三昧,没有得神通,没有证果,他说自己得三昧,得神通了,这是妄语。绮语,说那些浮华的语言,导人欲望的语言。两舌,挑拨离间,东家说西家怎么样,西家说东家,斗构两头。恶口,就是骂人,骂得非常难听,如刀割心。这是口四。意业的三种恶:第一悭贪,悭就是悭吝,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愿布施给他人,小气。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把它占为己有。瞋就是瞋恨,碰到不如意的违缘,他就生起瞋怒之心,存积心里,形成很大的怨结,时刻想着怎么报复,这就是毒,毒气。愚痴,最大的愚痴就是拨无因果,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轮回。这是十恶。这种五逆十恶你去造了,十恶里面分三品,上品的十恶下地狱;中品的十恶堕饿鬼;下品的十恶堕畜生,所以三恶道也根据你犯十恶的程度来决定。所以五逆十恶就是种种的重业,我们在“背觉合尘”的时候都造过啊!确实一个人,他在违背了自己的法性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孩在黑夜里行走一样,一点方向感都没有,走到悬崖峭壁掉下去他也不知道,我们就是这种迷惑颠倒的众生。由于造作五逆十恶的重罪,那当然导致的就是三途八难、种种大苦,这样的果就要现前。三途就是三恶道,刀途、火途、血途。八难,这个八难也是佛教的一个基本的常识,就是障碍我们见佛、闻法、修行的八种障难。这八种障难,首先三种就是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生。它们遭受种种的剧苦,受苦都来不及,没有闲暇,没有机会见佛、闻法、修行,这是三难。第四难是长寿天难,他修定修到非非想天,他的神识枯定在那个地方,也不能见佛、闻法、修行、修佛法,长寿天。第五难是边地,没有佛法的地方,没有三宝的地方,边地包括四大部洲的北俱卢洲,也属于边地。所以韦驮菩萨护法是三洲感应,不去北俱卢洲,太享福了,没有修佛法的发心。第六难是盲、聋、喑、哑。就是残疾人,瞎子、聋子、哑巴,他们没有办法见佛闻法。第七难是世智聪辩。世间人的分别心太重,所谓的逻辑思惟非常发达,看到什么都要分析个一二三,动不动就找证据,而且巧舌如簧,非常狡辩。这些世智聪辩,也没有办法来闻道修行。自从我们现在这种知识体系开始,科技发达之后,这种世智辩聪的人是越来越多。就好像现在的教育往往出现一个现象:越受现在的教育受得越多,越难相信佛法。这就是他的世智聪辩的障碍,分别心太重,机心太重。第八难是生在佛前、佛后。没有生在佛世,或者佛还没有出现之前,他就生在佛前;我们属于生在佛后,生在佛后还是在末法时候,还能遇到佛的遗法、遗教,等到末法一万年之后,那些众生就不能闻到一点佛法了,所以这叫八难。我们遇到这样的八难,都是我们的五逆十恶的因导致的。所以种种的大苦我们都受过啊!每当谈到这些我们要生起大惭愧心。这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所以生大惭愧心。而且在思惟这种因果的循环时,我们才会生起大恐怖心,“思之可怖”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今生侥幸得人身,侥幸闻净土一法,还不发大心来念佛求生净土,解决轮回之苦,那就还在“依旧”,还依着原来那样的五逆十恶、三途八难,那样的“埋头造种种业”。埋头是什么?就是没有智慧,就像鸵鸟的头埋在沙地里一样。埋头造种种业,这样就必然像以前一样再从头受种种三途八难的苦。所以这就更让我们惭愧了,更让我们感到恐惧了。原来不明白还情有可原。现在闻到佛法,还不赶快跳出来,还像原来一样,那就更不应该了。

  好,我们请看下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