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我的兄弟姐妹

生活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那段开心的日子是整个夏天最动人的时光,明媚得闪烁着笑容。虽然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远去,思念却仍在蔓延,伴随着青春和欢乐、融合与认同,一直延伸到海峡的那一边……

今年假期我参加了山东大学第五届海峡两岸“孔孟故里寻根”夏令营,和来自台湾的台湾大学、东吴大学、成功大学、义守大学四所大学的师长同学共同踏访齐鲁大地的名胜古迹。一般回忆的颜色应该是暗黄色的,像旧了的老照片,而留在内心深处的那份美好却带着青柠的味道,靓丽得透彻心扉。

清晰地记得,夏令营开营式那天天气分外炎热,知了都停止了鸣叫。阳光穿过树叶,把整个小树林照得透明。满怀愉悦和好奇的我,一直幻想着他们的样子,可真正看到他们并走近他们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之间并没有距离。

最先认识的是台湾成功大学文学院萧琼瑞老师。在台湾四所高校的带队老师中,萧老师是唯一的男老师,四五十岁的样子,身材高大且有些发福,头发略显花白,皮肤黝黑,带着一副近视镜,笑容可掬地站在老师行列里。在以后的接触中,才慢慢领略到这位亲切和蔼的台湾老师的幽默与活力。萧老师的典型装束是长裤短衫,外加一款跨肩的背带,显得休闲而绅士。只要有萧老师在的地方,总是洋溢着欢笑。他的幽默和活力会感染到每一个人。在旅途中,大伙集体起哄,让萧老师唱歌。在一片欢呼声中,萧老师悲壮地走到车前,面对着大家开始“严肃”地调侃:“让一个——会唱歌——懂唱歌的人——在这种场合下——唱歌,简直是一种——耻辱!但——我还是选择——让你们糟蹋……”“哈哈……”大家笑得四脚朝天,快乐得要爆炸。最后大家笑得浑身无力,萧老师也解说完毕,并果然用他那响亮浑厚的声音给大家来了一首温柔的小夜曲,美丽深远,包含感情,引得大家鼓掌叫好,掀起旅程中一个小高潮。

作为带队老师,他并没有过多地限制学生的行动。相反,他却异常的开明。一般公共活动结束后,时间较晚。学生们想出去看看,又担心老师不允许。他仿佛看出大家的心思,对学生说:“现在的时间属于你们,你们要充分利用。既然来到山东就去亲近她,不要后悔,想做什么赶快去吧。”学生们便兴奋的跟随着我们跑出去,尽情享受大陆夏日夜晚的凉爽。

和成功大学的师生相比,台湾大学既内敛又深沉。吴孟谦是台湾大学中文硕士生。他很特别,注定会走进我的文字。

第一次相见是在开营式结束后的联谊会上。他做自我介绍时,用正宗的普通话吟了一首古诗。在一片台湾口音中,他也算是特别。吃饭的时候,他坐我对面。只记得当时这个高高瘦瘦的男孩不太说话,自己独自去拿饭,回来静静地吃。大家敬酒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喝酒”,又补充了一句“宗教信仰。”我很好奇,问他什么信仰。他淡淡地说,佛教。接下来的消夏晚会上,孟谦表演了布袋戏,一人分饰好几个角色,模仿得惟妙惟肖,着实把在场的同学震了一下。

和孟谦熟悉是在夏令营第二天的大明湖公园。大家非常兴奋,感叹着眼前的美景,三三两两地簇拥着拍照。孟谦没有,他独自拿着相机,独自欣赏着风景,静静地拍着牌匾、塑像、碑刻,很用心地观察。这时,我才真正地注意到面前这位看似腼腆的大男孩。他戴着大盖的遮阳帽,遇到太阳,就把帽沿拉下来。大大的眼睛,单纯清澈,活像一个洋娃娃。一贯的表情是微笑,笑起来也是静静的,非常儒雅。他不和谁特别亲近,也从不掉队。他从不多说话,异常的安静。他并不活跃,没有太大的动作,偶尔的驻足和目光的停滞,似在思考。单纯的外表和成熟的举止形成了一对很有意思的矛盾。我有时感到非常奇怪,怎么会有如此安静的身影和如此安静的心!

猜想可能与他的信仰有关。后来我才知道,孟谦的家人也都信仰佛教。小的时候他对此并不明白,就跟着大人信,长大了以后自己看书,被佛教深深吸引,就自觉地信仰。可能受这方面的影响,孟谦特别关注中国哲学,喜欢思考,在这边也买了不少哲学类的书籍。带队的康老师告诉我,其实孟谦最痴迷于古代文学,他的兴趣和理想就是终生从事此项研究。我笑着对他说:“恭喜你,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对于一个人,这很不容易。”孟谦微微一笑,“是啊,我找到了。” 我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孟谦真的和别人不一样,就像蓝色的水晶,清澈纯净又散发着睿智的光芒。他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他会满载而归。

来自东吴大学的六支金花,始终是我们的焦点。她们的活泼、可爱、友好,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友谊中最美好的回忆。她们就像一群孩子,打打闹闹热闹非凡,善良又单纯,着实惹人疼爱。每次吃饭,她们所在的桌子最热闹,大家竞相碰杯。当一盘山东大馒头上桌时,清楚地听到了东吴大学姐妹们的惊呼声,居然纷纷拿出相机来拍馒头特写。她们很会摆pose,竟然在灵岩寺的香炉前摆起了“千手观音”。合影的时候,她们做得最多的动作就是集体亲我,让我忍俊不禁。我真得很幸运遇到了这么一群可爱的小妹妹。郭沛琳毫无疑问地成为我们夏令营的领军人物,她的豪爽和大气为她聚集了众多的人气。刚开始大家彼此都很陌生,沛琳第一个走上台来自我介绍,大大方方的,还号召大家要勇敢地走上来。她的介绍很有趣,她说自己喜欢喝啤酒,希望能够找一个能喝酒的人陪她去喝大陆的啤酒。欢笑中一下子就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在车上等待的时间,沛琳主动拿起话筒,对着大家说:“我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消遣一下,来,我们开始唱歌吧!”号召一出,得到四处响应。其实沛琳最拿手的倒不是唱歌而是桌球。一天晚上,听完报告后大家去俱乐部活动,沛琳在桌球台上给我们露了一手,出手老练,打得干净利索。

六姐妹中刘兆婷是个乐天派,郭芊欣性格直爽,陈文曦温柔体贴,林佩儒和郑薏纹两个小家伙天生惹人爱,她们带给我最大的欢乐。记得那天佩儒拉着我的胳膊,问了我好多求学和人生规划问题,也告诉了我她以后的打算。我觉得这是我们姐妹最语重心长、推心置腹的长谈。小薏纹被大家称作“十三妹”,源于联谊会上她表演的“十三响”。看得出她来到之后的兴奋,对任何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常偷偷跑来咬着我的耳朵说悄悄话,眼睛笑眯眯的会弯成了一条弧线。爬泰山那天,薏纹特地买了一顶“香妃帽”,刚回来就迫不及待的给我戴到头上,还开心的扭着脖子来了两下新疆舞。

最后两天的行程,我们山大学生不再跟随。我收到了很多台湾同学送来的小礼物。有他们自己办的诗刊,有台湾的阿里山明信片,有台湾的电话卡,有卡通,有丝巾……看到小妹妹们偷偷哭鼻子,我过去劝慰她们。佩儒钻在我怀里,像个受伤的孩子,眼睛红红的。“姐姐,你在大陆努力,我在台湾努力,我们一起进步,好不好?”说着眼泪滚落下来。薏纹两眼泪水的跑来送给我一个卡通娃娃,“姐姐,这是送给你的,我觉得你和她很像,眼睛大大的……”说着我们拥抱在一起,泪水不争气的涌出来……她趴在我肩上,呜咽地对我说“姐姐,只有你才叫我薏纹……” 泪水早已打湿了我的上衣,只记得当时我们一一相拥,久久不能分开,视野是模糊的,时间仿佛停滞了。

没有想到,短短数天的欢笑点滴竟然汇成最后的泪水离别。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是感动人的就掉眼泪。是啊,心心相生。而如今的我也只能用孟谦的那句话安慰着自己——当分别终于不得不到来,我的心固然沉重,却并不感伤,因为我深深明白,人的一生有着各样的机缘,聚之与散,就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自然,当我们珍惜着缘起的当下,它就已在我们的心头深深镌刻,无论咫尺天涯,它将会始终陪伴着自己度过无数的悲欢喜乐,永不漫漶……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