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背后的故事

人物故事 | 作者:未知 [投稿]

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背后的故事

  少林寺历史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可谓是知名度最高的,少林武术因之而闻名于世。关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和真实历史的区别,历来众说纷纭。那么,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今天带您还原其本来面目。

唐王和秦王,傻傻分不清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出自清末绘于少林寺白衣殿内东壁上的壁画。壁画中所说的那个“唐王”,众所周知是中国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真实历史中的“唐王”,是郑王朝皇帝王世充的侄子,也就是被少林寺十三武僧活捉的王仁则。

  《旧唐书·太宗本纪》有载,唐武德元年(618年),高祖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故当时李世民不是“唐王”,而是“秦王”,可他后来做了唐朝的皇帝,在民众的眼中,皇帝和王是不分的,皇帝即王,李世民即唐王。

  由此,“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应为“十三棍僧救秦王”。

为保田产,十三武僧决定助唐

  据《皇唐嵩岳少林寺碑》载,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将位于少林寺西北五十华里的柏谷坞100顷良田,赐给少林寺作为供养寺院的田产。隋大业之末,拥有大量田产的少林寺成为因战乱及灾荒缺粮而造反的农民军进攻对象。少林寺僧为了保护寺院及田产,开始组织带有僧兵性质的武装,昙宗等十三武僧就是保护少林寺田产的。

  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后,为了保护洛阳的安全,命其侄唐王王仁则,拥兵镇守距洛阳大约50华里的柏谷坞,修筑军事重镇轘州城。

  王仁则所建的轘州城,占据了少林寺大量封地。而从史册的记载看,王世充和王仁则并未对少林寺给以补偿,这就引起了少林寺的极大不满。当李世民围攻洛阳时,少林寺看到如助唐平定王世充,可能会夺回被王仁则霸占的封地,于是少林寺便出手了。

十三武僧活擒王仁则

  根据《唐书》记载,李世民在平定王世充时,并未被王世充活捉,也就是说“十三棍僧救唐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皇唐嵩岳少林寺碑》背面所刻的《少林寺牒》(亦称《赐田牒》),这是唐王朝颁给少林寺的牒文,即相当于现在的公文。这个牒文对十三武僧擒王仁则有明确的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二十七日夜,少林寺十三武僧夜间进入轘州城,在擒住了轘州城最高统帅王仁则后,翻城将王仁则交给唐军。

  由此,确切地说,“十三棍僧救唐王”应当是十三武僧助唐擒王仁则。

幕后策划,原是里应外合

  据《少林寺牒》载,当时知晓擒王仁则并投唐原委的有:高居轘州司马之职的赵孝宰,轘州所辖的罗川县令刘翁重,李昌运、王少逸无职务,但至少是乡绅。

  《少林寺牒》四月二十七日,十三武僧擒住王仁则后,李世民发敕书慰劳,封昙宗为“大将军僧”,赵孝宰为“上开府”,李昌运为“仪同”。赵孝宰和李昌运官职都是从一品的高官,却无实职。但赵孝宰和李昌运被封为如此高的勋位,可知此二人在当时的行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孝宰身为执掌军事的轘州司马,在李世民围攻洛阳时,应当是看到李世民必胜、王世充必败,或是因其他原因,与王仁则有了很深的矛盾,于是决定助唐消灭王仁则。身为王仁则下属的赵孝宰,虽没有权力和能力去捉住王仁则,但也不敢公开反对王仁则,于是他只有采取暗算的手法。

  因为少林寺的十三武僧,皆是看守少林寺封地的僧人,应当是住在轘州城外的封地内。而王仁则作为握有重兵的轘州最高统帅,所居之地的详细情况除了官吏知晓外,其他人应当是不知情的,少林寺僧当然也不会知晓。十三武僧入轘州城进入有重兵护卫的王仁则大营,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没有内应的指引,不可能完成行动。

  在此情况下,赵孝宰、李昌运等人在寻找外部力量时,想到了对王仁则有怨恨,且有能力擒住王仁则的少林寺武僧。于是商议后决定动手擒王仁则。

  不难看出策划和鼓动少林寺十三武僧擒王仁则的,就是赵孝宰、李昌运、刘翁重和王少逸等,而赵李二人是决策人,而昙宗等十三武僧则是具体实施者。

十三武僧助唐平定王世充作用非凡

  十三武僧助唐的行动,在平定王世充的战役中,发挥了奇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旧唐书·太宗本纪》载,唐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在平定了山西的宋金刚和刘武周后,中原和华北只剩下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割据势力。当年七月,李世民总领诸路军马5万之众进攻占据洛阳的王世充。为抗唐,王世充在前线也准备了3万精兵,加上轘州等外围的兵力,王世充的总兵力也在5万以上。

  据《资治通鉴》卷188载,武德四年(621年)二月,唐军兵临洛阳城下,开始围攻洛阳,但洛阳防守甚为严密,唐军四面攻城,昼夜不息,半个多月未果。这时所有唐军将士都精疲力竭,纷纷想着罢战回师,就连唐军总管刘弘基等也请求李世民停止围攻洛阳班师。最后,在李世民的坚持下唐军才继续围攻洛阳。

  又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旧唐书·王世充窦建德传》《旧唐书·郭孝恪传》《旧唐书·薛收传》载,在李世民进攻洛阳时,王世充即致函请求窦建德发兵相助。窦建德也深知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他,此所谓唇亡齿寒。

  事实上,李世民面对的现实非常严峻。李世民完全有被窦建德击败的可能,洛阳方面也是形势危急。

  就在李世民与窦建德对峙时,四月二十七日,少林寺十三武僧突然攻入王仁则大营,一举擒获王仁则,并献之于唐军,轘州城随之土崩瓦解。这样唐军的一大威胁被解除了。

  对于少林寺十三武僧助唐的功劳,李世民和唐王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贞观六年(632年)唐王朝颁的《少林寺牒》中云:“若论少林功绩,与武牢不殊。”就是说少林寺十三武僧助唐擒王仁则的功劳,和唐军在武牢关战胜窦建德的功劳没有很大的差别。此足证少林十三武僧在助唐灭郑战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立下了赫赫战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