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百忍堂来历 张百忍的故事

人生故事 | 作者: [投稿]

百忍堂来历 张百忍的故事

  张公教育家族处处突出和字和忍字,他本身就是“忍”与“和”的楷模。相传,张公艺以忍治家,九代同堂,共有村民2000余人,和和睦睦,相安无事。他不但倡导家庭内互相忍让,对外也胸怀大度,宽洪海量。有人来借钱粮,有则偿还,无则作罢,有的借去牲口犁耙和车辆,因困难所迫,用后便给卖掉,张公艺也不许追究,再来求助,仍然救济他们。

  一次,有人告诉他:“有人骂你。”他听了笑笑说: “他又没提我的名字,你怎么知道是骂我呢?”又一回有人告诉他“有人提着名字骂你。”他听了笑笑说: “我俩向来没有恶意,他不会骂我的。虽然提了我的名子,恐怕天下同名的多了。”

  又一次,有人给他家点了一把火,被他看见,他竞装作视而不见,并暗暗衷告放火人:我有何做得不当之处,请你直言,你千万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这事我替你保密。以后有什么难处,请你开诚说话,有求必应。

  还有一次,有人偷他的庄稼,张公看见了,赶忙避开,但还是被小偷发现了,他就诚恳地将小偷的大筐装满,放他走了。

  张公艺的这些行为传到天宫,玉皇大帝也知道了,便派太白金星查阅了张公艺的身世,太白金星经过观察,发现了别人不能忍,张公艺却能忍的九十九件事。玉皇大帝心想:如果他再有一忍,我就给他建一座百忍堂。

  一日,张家门前敲锣打鼓,客人来往,热闹非凡,正为一年轻人操办喜事,一天的忙碌,迎来了全家人的欢笑。辗转夕阳西下,已到掌灯时分,这时玉皇大帝就将自己的金拐杖化做一位和尚,来到张家门口,说是贫僧要见擅越。有人禀知,张公艺出门相见。这和尚向前打了个问讯,说道:“贫僧远道而来,到宝庄欲求借宿一晚。”张公艺说:“此事好说,先请师父用饭,然后于客房内安排。”和尚说:“既蒙擅越许诺不胜感激,用饭倒不必了,只是借宿事贫僧还有一说,适见擅越正为儿辈操办喜事,能否腾出洞房,叫贫僧于新妇房内一 宿”。本来结亲的日子和尚进门就不吉利,又听了这种话,无不气愤,有的人就要发作,把他赶走。可是张公艺摆手示意制止了家人,便说:“好吧,既是师父有此心愿,今日又恰逢寒家子侄结亲,洞房已装饰一新,就请师父洞房一宿吧!”新郎新娘另择房子,把这和尚安排到新房里了。一夜易过,第二天早晨日高三竿,和尚还不起床,张公艺推门进去,见和尚还蒙头沉睡不醒,便说:“师父失晓了,斋饭已备,请起进餐。”连喊几遍,不见答应,揭开被头一看,哪里有什么和尚,原来是个金人。这时张公艺才想起昨晚做了一梦,梦见玉皇大帝把他的金拐杖赐给了自己,让建修“百忍堂”,张公艺便用这堆金子盖起了“百忍堂”,以“忍”为本,教育后人,从此,玉皇大帝也没有金拐杖了。

  后来“百忍堂”的各宇越传越远,很多人都想去看看。他们怎么个“忍”法。一日有一个神仙路过那里,也想去看一看。于是便装成一个乞丐来到百忍堂门口。百忍堂的人看见他,就很客气地请他进屋,问寒问暖,又拿出饭来给他吃。行乞老人向他们讲了自己几十年来贫病交加的辛酸遭遇,百忍堂的人听了很同情他的身世,就叫老人先住下来,安心养病,等病好后再走。经过百忍堂的精心照料,老人的身体渐渐恢复了健康。一住不觉半月,老人准备要走了,百忍堂的人说:“过两日是我们四少爷结婚的日子,你老人家等喝完喜酒再走吧。”

  到了四少爷结婚那天,百忍堂家里宾客满堂,远近的人都来庆贺,非常热闹。百忍堂的人对老人也象对待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样热情招待,按惯例,结婚第二天早上新婚媳妇要倒水给家公、家婆洗脸。百忍堂的人没有忘记行乞老人,也叫新媳妇倒水给老人洗脸。由于老人身上和脸上的脓疮还没有全好,洗下的水是相当污秽的,行乞老人就叫新媳妇把这些污水用坛子装起来。放茬新房里。新媳妇也毫无半点怨言照办了。

  第三天早晨,新媳妇又给老人端去洗脸水,却不见了老人,只看见台上放有一张纸条但自己不识字,便拿到家公处。老爷一看,大吃一惊,才知那行乞老人是个神仙,便按照纸条上的吩咐,叫新媳妇拿出昨晚的那坛臭水,揭开盖子一看,里面竟是满满的一坛金子银子。

  我国北方人都喜欢吃饺子,这还要从张公艺一家分居说起:就是张家有个人叫张九龄,在朝廷内当过宰相,他早就看出安禄山久后必得叛乱。当时安禄山是范阳节度使,张九龄向唐玄宗进言,要他削安禄山的兵权,可是唐玄宗正迷着杨贵妃,安禄山又认她做干娘,玄宗对这位宰相的话哪能听得下去呢?现在安禄山真的叛乱了,但不知这位宰相说的话是否传到了安禄山的耳朵里了,如果传到他耳朵里,这还了得,安禄山不杀他全家才怪呢!这该怎么办呢?全家一商量,只有分家,别无良策。分开以后,留下一部分人,目标小了,大部分人逃到外地去了。一提分家,男女老幼都非常难过,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为了表达在一起生活的意愿,临别吃了一顿饺子,还约定以后每年春节第一顿饭都要吃饺子,是取意念念不忘这个团结的大家庭。另一条,是以包饺子为诫严口舌,外逃后不能说与张九龄是一家。这本是张家分居时的统一布署,后来人效仿,外出时亦包饺子饯行,意予口紧,少说闲话,口动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以免招来麻烦。至今每年春节或家人外出都亦包饺子为食。包饺子必须边缘捏紧,不能露馅,现在人们还常比喻说:“口紧”,作手势捏着,也是这个来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