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宝鉴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第三章 第十节

  第十节.发誓持戒

  持戒篇一.◎昔日,周裕先生,曾聚集同社的学佛善友,用“戒邪淫单”的方式,来劝导大家力戒邪淫。首先,每人各领一张单子,每人再分劝十人,把十个人的籍贯和出生八字,都登记在“戒邪淫单”上,每个人都签名并按手印。然后,将单子焚告于“文武二帝”的坛前。再之后,各自都“心中默念,发誓戒淫”。仪式举行完之后,发誓戒淫的人,个个务期要战兢惕励!不敢,也不能再犯任何邪淫。

  这种方式,对于那些不幸犯过邪淫的人来说,只要惭愧心和知耻心一发,就已足以灭除弥天之“大过”。而对于那些有幸未犯过邪淫的人来说,从今坚守戒制,决不让“白壁”沾染一丝“微瑕”。众人彼此相互规劝,始终不移,进而转相广劝,愿世人永断孽根,皆归正路,则功德无量,福报无量。

  持戒篇二.◎骆季和说:‘古人云:“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我常常思惟这两句话的意思,深感其含义,不同一般。其实,这两句话,反过来说,也能成立。从理上讲是讲得通的。既然“淫”为万恶之首,反推可知,“不淫”就是百行(善)先资;既然“孝”为百行之先,则可知,“不孝”就是万恶本源!(所谓:淫欲万恶居首,不孝万恶本源;不淫百善先资,大孝百善为先。不淫是大孝,淫亵是大不孝——注。)反复比对,细细琢磨,一言已足!如果,再做进一步的分析,又会有两种新的发现,那是什么呢?

  即,人若“好淫”,就不可能做到圆满的大孝或全孝;人,若要全其孝道,则必须从戒淫开始,乃至到不淫!换句话说,什么时候做到“完全不淫”了,什么时候的孝道就圆满了。(所以说,常听说,“出家是大孝”,由此可见一斑。——注)

  古代圣人们所制定的婚姻制度,确实值得现代人孝从。男女婚配,组成家庭,必先有媒妁之言,后有大礼迎娶。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将来所带来的利益,从小处说,关乎一个家族的“嗣续(传宗接代)、主祭(家道不衰)、明伦(格守伦理)、辅德(弘扬道德)”之要。从大处说,关乎到“治国、平天下”的大根大本。归根结底,一个目的,无非是让世人,自始至终,要全其大孝而已。

  所以说:“君子之道,迨端乎夫妇。”就是说,夫妇保持“正而不邪”的家庭关系,是君子之道的开始。然而,当前社会,男女、夫妇,关系不正,邪淫遍处,不尽孝道,使君子之道衰微,令人间世风日下。人们不知道,社会越来越乱,愈来愈差,灾难频起,居然是人们造做邪淫和不尽孝道所引起的!为什么会“不知道”呢?深究其因,就是近代人们,把圣哲的“教诲”逐渐遗弃了,把古圣人的“道意”丧失殆尽了。

  《礼》等文献,都把男女夫妇称做为“欲乐的工具”。青少年,“德行和事业”尚未成就,但已知道,美貌艳容之可爱。身为父母的夫妇,不知道“淫欲”是道德的大敌,为了讨好儿女,为了化解两代人的代沟,维系两代人的关系,不惜随顺和放纵儿女的这种“邪心邪行”,甚至,公然把“好色”和“夫妇房事”,当成是“人生的正当之事”,而大张其辞,说什么:‘继血统,绵嗣续,传宗接代,浸假(既使女子在行经期也不放过),夫妇之情,不“弥”怎么能行?不“笃”又怎么能做得到呢?’(此等邪知邪见,可见一斑。——注。)在这种“情弥义笃”的观念指导下,青年男女,自认为夫妇正淫,无须顾虑,于是沉迷色欲,造无量邪行,如此以来,必然造成两种结果,从内讲,使自己的身体受亏,感受各种疾病,“乐”完之后,就会“苦”不堪言;从外讲,置自己于“大不孝”之境地。(夫妇房事,快乐短,苦楚长;乐是假的,苦是真的——注。)

  平民百姓之族的风气,现已堕落到什么程度,自不必多说,而“色母啐姑”(好色贪淫的儿媳妇,不听好婆婆的规劝)诸如此类的“败行”,已早已沿为“风尚”,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人间凡情,迁善很难,而造做恶业却非常容易。既然,把“夫妇”看做是“欲乐”的工具,那么就势必会增长人们对“男女异同”的邪见,意思就是,“人”不相同,感觉不同,所带来的“欲乐”就会不同。从而导致人们,贪淫爱慕的念头日异炽盛,无休止地追逐新偶像,寻求新刺激,得新厌故,触处生情,看天下男女,全都是可以供我享受“欲乐”的人。这样的邪淫之风一旦刮起,随之而来的就是,相互妒忌,相互杀害,伤身体,辱宗亲,万恶丛兴,百行(善)俱废!人,不孝之罪,没有比造做邪淫更大的了!追根求源,这些“大不孝”之罪,无非源于“当日夫妇一念淫欲”而已啊。

  所有我才说,前面的两句话,反过来说,也是相辅相成的。而世间不明真相的人,以凡情之见,把“淫欲”强行分成“正”和“邪”,所谓,正淫和邪淫,这是根本没有真正领会古圣先贤的“真实意思”。《经》中说到:‘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当知轮回,爱为根本。’又说:‘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由此可知,“淫”为人生大患,开始并没有“邪、正”之分,是人为的知见。接著说:‘惟吾人,自无始以来,久因爱欲而得此身,家狱已成,业根难拔,如来怜悯,犹开方便之门,得戒邪淫,许托莲华之种…’我在此处引用《经》中之言,不是为了宣扬“严格的绝欲主义”,以强“凡人”之所难,而是正直愿所有有缘见到此书的人,深知“淫欲”之害,万不可徒贪闺房“欲乐”!世间人,不顾伦常大义的人,已是在造“悖逆天理”的罪,何况把“驰情外遇,第三者插足”,当做世间正常的事?

  力戒邪淫,只不过是佛法中“人乘五戒”之一。如果世人,恣情渔猎,必难免三涂恶道之沦。由此而感想兴发,力图自我振奋,内,端正“齐家”之本;外,断绝一切“争逐”之心。追根求源,努力修行,泥洹在望,十罪顿超,我佛诚言,不吾欺也!我等誓盟,对神发誓,积功累德,谨防邪淫,将誓愿文昭于书格,凡在场佛子,皆有力戒色淫之同心,聊缀数言,抛砖引玉,以当喤引。

  誓愿文式:

  中华民国  年  月  日立愿戒邪淫弟子 ×××斋戒熏沐。

  焚香具疏。敬谨宣誓于  座前曰。百善先孝。万恶首淫。

  人异禽兽,以其存心,雁集中泽,尚不乱群,我为佛子,可不如禽;

  自今日始,誓戒邪淫,尽我形寿,永不渝心,若有犯者,即祸其身;

  倘不蔽过,殃及子孙。玷污大教,罪实非轻,殛以劝来,护法神明,

  慈悲哀怜,鉴此葵忱,护持默佑,永保生生!

  弟子 ×××谨具押

  一者,坚固“戒力”。人之存心,非善即恶。人之享受,非福即祸。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实话讲,开始迷而最终悟,自然会“灾去而福来”。要紧的是,务必于忏悔受戒之后,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直到一抬手、一举足,一起心,一动念,皆无过失,皆无罪于神明。假如受戒之后,又复犯戒,则誓辞在前,神威在后,决定受祸,不可救药!例如伤寒小愈,便食荤腥,前面誓言一发,决无“饶过”之理!惟愿同人,至心归依,时时对越“神明”,刻刻常思“祸患”。昔人云:‘一之为甚,其可再乎?’犯一次邪淫,已是罪过深重,哪能再犯第二次呢?既已发誓,岂同儿戏?

  二者,坚固“信心”。凡受戒诸人,应该知道“人命不齐”的道理,如土地有“肥”,有“瘠”一样。天降大地雨露,一切平等,本无厚此薄彼之意。而对于大地上“作物”来讲,栽者,雨露“培”之,倾者,则雨露“覆”之;培与覆之权虽在天,而栽与倾之机实在我。但见世间有大恶之人而享非常之福,此等福,未必是真福。或借享福而加重他未来的灾殃;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他祖上积德甚厚,他现世所造的恶,虽削减了祖宗的阴德,但没有完全削尽,还有余福。另外,世间有善人而受无端之祸,这个祸未必是真祸。或借此来磨炼他,以成就他未来的大福报;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他过去世所造的恶业,现在受报,而且是重罪轻报!惟愿世人,若遇顺境,当更加精进。若遇逆境,更应该勇猛精进。一切都取决于我自己的“造做”而已。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