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52、或持斋而戒杀

  安士全书原文
  清朝·怀西居士周安士著述

  或持斋而戒杀

  [发明]劝人戒杀,犹或相信。若言持斋,未有不以为迂矣。不知天下唯其有食肉之人,所以有杀生之人。亦唯其有杀生之人,所以有食肉之人。二者相为勾引。世人只缘习见习闻,所以不知不觉。假令每日天将晓时,各得神通天眼,亲见无量无边屠户,手执利刀,将一切猪羊牛犬,捆缚在地,加以极刑。尔时一切物类,大声疾呼,魂飞魄战,号天而天不赐梯,掉地而地不借孔。瞬息之间,尖刀尽断其喉。瞬息之间,尖刀尽入其腹。瞬息之间,热血尽从刀缝喷出。瞬息之间,沸汤尽从刀缝注入。由是注目则如热钉烙眼,注背则如沸铁浇身,注舌则如烊铜灌口,注腹则如滚锡缠腰。此时一切物类,因痛极而紧闭其目,因痛极而渐低其声,因痛极而百骸俱为伸缩,因痛极而五脏尽若牵抽。俄而阎浮世界,几万万生灵,头足异处,骨肉星罗。积其尸,可以过高山之顶。收其血,可以赤江水之流。览其状,惨于城郭之新屠。听其声,迅于雷霆之震烈。如是所造无量凶恶,其端皆为吾等食肉所致。然则食肉之招报,亦不小矣!万一此种物类,宿世曾为吾之六亲,将若之何?曾为吾之眷属,将若之何?不然,未来世中,或为吾之六亲眷属,将若之何?更不然,吾之他生后世,同于此种物类,或吾六亲眷属之他生后世,同于此种物类,又若之何?谚云:"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若一日不持斋,则天下杀生有我分矣,可不惧哉?
  据经典所云,将来过六千年后,人寿十岁时,有刀兵灾至。一切众生,自相杀害,地所生草,利如锋刃,触之即死。过七日七夜,其患方除。佛言:从饥馑、刀兵死者,皆入恶道。从疾疫死者,多生天上。何以故?以有疾病时,但相慰问,无有毒害屠杀,及相争相夺之心故。《婆沙论》云:若一日一夜持不杀戒,当于来世中,决不遇刀兵灾。

  下附征事(九则)

  怨亲颠倒(《法句喻经》)

  舍卫国有婆罗门,富而悭贪,每逢食时,坚闭其户。一日烹鸡作馔,夫妇同食,中间夹坐一小儿,数取鸡肉纳小儿口中。佛知此人,夙福应度,乃化作沙门,现其人前。婆罗门见而怒曰:"道人无耻,何为至此?"沙门曰:"卿自愚痴,杀父娶母,供养怨家,如何反谓道人无耻?"婆罗门问故,沙门曰:"案上鸡者,是卿前世之父,以悭贪故,常堕鸡中。此小儿者,往作罗刹,宿生常被其害,以卿夙业未尽,又欲来相害耳。今此妻者,乃卿前世之母,以恩爱深固,还作汝妻。此种轮转,愚人不知,惟有道人,了了皆见。"佛于是即现威神,令识宿命。婆罗门忏悔受戒,佛为说法,得须陀洹道。
  [按]都提之父,作狗于其子之家,盗取盘中食(详《中阿含经》)。旃檀之父,乞丐至于子之门,被阍人殴折一臂(详《经律异相》)。世间极骇异之事,正世间极平常之事。所以一切有命之物,概不可杀。

  饿狗示报(《冥祥记》)

  刘宋沙门竺慧,新野人,住江陵四层寺,永初二年卒,弟子为设七日斋供。圆满之夕,有僧道贤,见慧在房前,衣服不异平时,谓贤曰:"君犹不能断食肉乎?吾正坐食肉〖坐,因某事而获罪〗,生于饿狗地狱。"道贤惧,未及答。慧复言:"君若不信,试看我背后。"乃回背示贤。见三黄狗,形半似驴,眼光如炬,有啮慧之状。贤惊呼,其形遂灭。
  [按]在俗之人,尚当坚持斋戒,况号为衲子,而犹如是乎?其得现形以垂炯戒者,未始非七日斋供之力也。

  一钱荐帝(《隋唐纪事》)

  周武帝,好食鸡卵。时有名拔虎者,为监膳仪司,有宠。至隋文帝时,犹为监膳。开皇八年,暴死,因胸前暖,未即殓。过三日,忽苏云:"吾欲面至尊,为武帝传说。"文帝知之,即召见。舆人负之入。云:"被摄至冥,见周武帝先在。冥王问吾曰:'汝为帝作食,共食白团几何?'余不知白团为何物,左右以鸡卵对,余惘然不知其数。王曰:'此人不记,当须出之。'帝惨然不乐。忽见庭前有铁床,并狱卒数十人,时帝已卧在床上矣。见狱卒以铁梁压帝,两胁裂开,有无数鸡子迸出,俄与床齐,帝大称苦。呼吾告曰:'寄语大隋天子,所有仓库玉帛,昔年亦吾储蓄。我今为灭佛法事,受极大苦,可速为我作功德。'"于是文帝下诏,令天下人,各出一钱,以资冥福,且命录其事于史。
  [按]武帝之灭法也,其毒遍流于天下,故其追荐也,亦当遍及于天下。迨至尽天下而代其忏悔,其罪自然消亡矣。昔欧阳公,为参政时,兼译经润文使。嘉祐六年闰八月,公梦至一所,见十人冕旒环坐。因问曰:"君等非释氏所谓十王乎?"曰:"然。"又问:"世人饭僧诵经,为亡人修福,有益乎?"曰:"安得无益!"公自此爽然若失,深悔从前排佛之谬(出《欧阳公行状》及《韵语阳秋》),于是作为训子之语,以戒后人(详《吉安旧府志》)。其没也,诵《华严经》之第八卷而逝(见《金汤编》)。噫!天下之为欧公者,岂少哉?

  父杀羊女(《冥报记》)

  唐贞观中,京兆韦庆植,有女早亡,韦夫妇甚痛惜之。后二年,韦欲宴客,买得一羊。其夜,韦妻梦亡女,著青裙白衫,头簪双玉钗,泣告曰:"儿在生日,尝私用父母钱财,今作羊身,来偿父母。明旦当杀,愿垂哀救。"母惊寤,自往观羊,见羊半体皆青,项膊独白,头上有白毛两点,宛如钗状,即止家人勿杀。而庆植尚未知也,适宾至,索馔甚急,大怒厨夫。厨夫畏罪,遂取杀之。既而座客皆不食,庆植问故,客曰:"顷所杀羊,遥望乃一少年女子耳。"入而询妻,乃知其故。韦大悲恸,发病而亡。
  [按]此事与笔贾之女相类,同一盗亲之钱,同一作羊示罚。然彼则获免于死,此独终至于杀者,非有幸有不幸也,一则所盗之钱未用,一则所盗之钱既用也。

  夫杀羊妻(《广仁录》)

  刘道原,为蓬溪令,解官,宿秦氏家,梦一妇泣诉曰:"吾乃秦之妻也,曾捶杀一妾,冥官罚吾为羊,今现在栏中,明日将杀以享君。死固不惜,但腹中有羔,若因我而死,则吾罪愈重耳。"刘待旦言之,则已宰矣。举家大恸,纳羔于腹,葬之旷野。
  [按]成家之子,不轻借银钱之债,恐其出息以相偿也。有智慧人,不肯借性命之债,惧其捐躯以相报也。所以大修行人,必欲超出三界,报得五眼六通,尽知过去未来、世出世间之事而后已也。

  杀生冥累(《竹窗随笔》)

  钱塘金某,斋戒虔笃,没后附一童子云:"吾因善业未深,未得往生净土,今在阴界。然亦甚乐,去住自由。"一日呵妻子云:"何故为我坟墓事,杀鸡为黍?今有吏随我,不似前日之自由矣。"子妇怀娠,因问之,曰:"生男,无恙。过此复当生男,则母子双逝。"众异而志之,其后一一皆验。
  [按]佛与阿难在河边行,见五百饿鬼,歌吟而前。阿难问之。佛言:"其家子孙,为彼修福,当得解脱,是以歌舞。"又见数百好人,啼哭而过。阿难又问。佛言:"彼家子孙,为其杀生设祭,不肯作福,后有大火逼之,是以啼哭。"(见《大藏一览》)世俗不知,但见盛备牲肴,以为荣宗耀祖,而岂知适所以累其亲乎!

  河神受戒(《现果随录》)

  江西鲟鱼嘴,其河最险,有无风三尺浪之谣。此地有龙王庙,神最灵,商贾往来者必祷之,所杀无算。崇祯年间,有三昧律师,将过其地。庙祝梦神告云:"明日有僧来,其僧宿世与我同师出家,彼不昧正因,所以复为高僧。我以一念之差,堕于血食,今杀业甚多,将来必入地狱。明日恳其为我授戒,以后祭我者,不得复用荤酒。"明日庙祝访之,果遇三昧律师,告之故,师到庙与神说戒。自此风恬浪静,往来者俱不设祭矣。
  [按]水陆神祇,若享血食之报,无有不入地狱者。东岳圣帝,于唐朝永淳以前,亦用荤血,后求元圭禅师,受过五戒(见《传灯录》),因以得免。即文昌帝君,以及关帝,亦断无用荤血之理。君子爱人,犹当以德,曾谓二帝不若曾子乎?〖《礼记·檀弓上》,曾子临终时有言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破斋酬业(《现果随录》)

  昆山魏应之,子韶族子也。崇祯庚辰春,与子韶同寝,忽梦中狂哭念佛。子韶惊问,乃曰:"梦至阴府,见曹官抱生死簿至,吾命在缢死簿,下注云:'三年后某日,当自缢书寮。'余问何罪,曰:'定业难逃。'问何法可免,曰:'莫如长斋念佛,精进修行,庶或可免。'"遂语子韶曰:"侄从此一意修行矣。"遂持长斋,晓夕念佛,精进者八阅月。后文社友皆咻曰:"此梦耳,何为所惑?"由是渐开斋戒。癸酉春,无故扃书房门缢死〖扃(jiōng),关闭房门〗,屈指旧梦,适满三年。
  [按]口腹之士,必以孔子不持斋为口实。独不思孔子斋必变食,则饮酒食肉,当时未尝不戒也。必斋戒而后交神明,则食肉为昏浊之法可知。今人事事不如孔子,独将不持长斋学孔子,岂其以是为入圣之门耶?

  卖斋立毙(《现果随录》)

  麻城王某,长斋三年,忽染恶疮,心生退悔。其友慰之曰:"公持斋人,佛天必佑。"王曰:"持斋三载,招此恶报,有何益乎?"友曰:"汝不欲此斋,可卖得吾否?"王问如何卖,友曰:"一分一日,三年当得银十两八钱。"王喜,遂书券得银,明日将开斋戒。夜梦二鬼骂曰:"十个月前,汝禄已尽,以持斋故,延至今日,今命算反透矣。"立欲摄去。王请缓一夕,当退银,誓复长斋。明日呼其友索券,友曰:"昨持归,即于佛前焚化矣。"王悔恨,立死。
  [按]欲买者固奇,竟卖者亦奇,卖去而即来算帐者尤奇。观此,可见诵经礼忏者,既出钱财,无不得福矣。
  欲持长斋,当先作五种不净观,然后于鱼肉之类,能生厌心。何者为五?一者种子不净,谓一切肉食,皆畜生之精血所成故;二者所食不净,谓猪羊所食,无非糟糠粪秽故;三者住处不净,谓其没身于大小便利之中故;四者腹中不净,谓其腥臭体中,满包屎尿脓血故;五者死后不净,谓其腐烂时,与死人无异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