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二十讲

  讲到这有几点请大家注意,第一是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有这么一种传说,大禹是北川人,前一段512地震大家可能没注意到,我看到了,在汶川震塌的废墟中有一尊大禹像,大禹像也被震倒了。当然我相信这个大禹像马上会在重建当中重新树立起来。我相信灾区的人们也好,处在新时代的中华民族也好,都还是需要大禹的精神的,需要他的象征意义和价值,也会继续发扬大禹的精神。

  第二,‘称三王’的王字虽然不一定符合学术意义上的文字学原理,但我们民间老百姓对这个王字一直是有这个解释,我觉得解释的很好,这个王象征什么,三横象征着天地人三才,中间一竖象征着道,也就是孔子讲的,‘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第四》。这个王字民间是这么解释的。许慎的《说文解字》讲‘王天下所归也’。换句话说王应该代表着天地之间的大道,是人们的典范,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当中对王的非常朴素的定义,不是这样的人称不上王,你也许可以称霸,你有霸道,这个人很霸道,但是你没有王道,得不到人民的拥护。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三字经里讲的夏商周三代像后来的朝代一样都是一个统一的一个国家,这个大一统是要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秦王统一中国。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当时中华大地上众多的小国当中的一个。一直到周代初年仅仅在我们今天的中原地带,大家知道有多少个国家吗,三千多个。只不过夏商周的国力比较强大,它的国君像大禹,比较有道德上的威望,所以受到别的小国的拥戴,起到什么作用啊,主持公道,主持正义,领袖群龙的这么一个作用。儒家对夏商周这三代是有独特看法的,儒家认为唐尧,虞舜这样的时期,还有大禹的早期,尧舜禹这样的时代是什么,是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

  孙中山先生最喜欢题词‘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就是出自儒家。儒家传统当中认为,尧舜禹三代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而夏商周是什么,夏商周虽然不再能够做到天下为公,都已经有私心了,每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毕竟还能遵守礼仪,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规矩依然还在,还没有像后来那么乱,并且还能够按照才能来使用人才。所以夏商周是什么社会呢,小康社会。尧舜禹是大同社会,夏商周是小康社会。这就是我们讲的小康社会最早的原型和来源。小康社会最早就是用来形容夏商周的。当然跟我们今天讲的奔小康的小康不是一个意思。今天的奔小康已经有了新时代的意义,但它的历史根源就在三字经里提到的夏商周三代。

  画外音:按黄帝直至尧舜以来的的传统,王位更替一直采用推举贤能的方式,也就是禅让制,包括大禹也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德操才走上王位的,然而到了大禹离世时禅让制度被打破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上面是总述三朝夏商周,接下来三字经就要一一讲述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夏朝,三字经照样12个字: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真正以相揖逊的禅让接过国君位置的人,什么叫相揖逊?很好理解,相互作个揖,很谦逊,哎呀,我不如您,我这水平不行,还是您来当首领吧。那么对过也说,哎哟,你厉害,您有才华。大家很客气。相揖逊,禅让。谁贤明谁有贡献谁有才能,谁就来当首领这叫禅让。此后中国历史中有各种各样禅让的说法。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是禅让来的呀,王莽也是禅让来的啊,可这个禅让都是假的。唐太宗也从他爸爸那里禅让来的位子啊,可那是逼得啊,老皇帝也不愿意。所以后来的禅让都是假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真正的禅让就是大禹,大禹以后没了。

  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因为大禹将他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大禹之子,夏朝开国君王,史称夏启。这就是什么,家天下。我这一家人,这天下都是我的。这天下不是再属于大家的了。原来天下是属于大家的,谁当王没有说论血缘的,没有说你是谁的儿子你就能当王,是要看贡献的。到了大禹就不是了,看血统。不过从历史上看,这并不是大禹本人的意思。他并没想把这个位子传给儿子,他看中的是谁呢?和他一起治水的助手叫伯益。伯益,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善于狩猎和畜牧,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大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功劳,而这个助手伯益在协助他治理洪水的过程中贡献巨大。他的本意是想把首领的位子禅让给伯益。但问题出来了,出在哪?

  第一,大禹的儿子启看来也不是个没有贡献的人,更不是窝囊废,也不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应该也是个杰出的人才。第二,当大禹年老时启的岁数已经很大了,照传说大禹100岁时去世的,按当时规矩20岁生子,启至少也有七八十岁了,他也有自己的力量也有自己的拥戴者,有自己的干部队伍。所以在大禹死后启和伯益之间发生了冲突,大禹是想禅让给伯益的,但启本人和启的拥戴者认为,启应该接位,打了一仗。这一仗的结果是夏禹的儿子启获得了胜利,伯益就没有能够接成位。从此开始首领的位子,国君的位子就在某个家族里代代传承,禅让的方式从此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很美好,但现实当中不存在了。大禹之后,禅让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当时大家不接受这个观念,看到启怎么接替他爹当了我们的首领啊,大家还不习惯。发生过战乱,而最后也是启获胜。经过很多次战争大家才接受了家天下这么一个事实,

  画外音:从大禹的儿子启废除禅让制亲临王位开始,差不多四百年后夏朝覆灭了,那么又是谁断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呢,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夏朝到底传了多少代有多少王,这不像商和周那么清楚,有很多说法,但总的年数应该是传了四百年左右。所以三字经讲,四百载,三字经每一个字都是有来历的。那夏朝是怎么灭亡的,也就是说夏社是怎么被迁掉的,怎么被迁移被改掉的呢,这就要说到夏朝的末代王,就是臭名昭著的夏桀。夏桀,名癸,履癸,夏朝第十七代君王,在位53年。在位时间很长。他是夏朝最后一个王,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暴虐荒淫的一个国王,但桀并不是没有本事的人,文武双全,非常有文采而且武功了得,了得到什么地步,历史上记载,他徒手就可以把铁钩给掰直了,是个很有力量的人,他能掰得动。但他生性残暴,压榨百姓无所不用其极。

  根据中国古籍《竹书纪年》的记载,‘筑寝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造了这种非常漂亮的亭台楼阁,门是用玉做的,非常的奢侈,不像夏朝的祖先大禹那么刻苦自律,他藏了很多美女在后宫,任何一个暴君基本上都是喜欢美女的,而且他有很绝的一个事,造酒池糟堤取乐,什么叫酒池呢,他挖了好大的一个池塘,里面是酒不是水,酿酒不是有酒糟吗,这夏桀也不浪费,用酒糟筑了一个堤坝,叫酒池糟堤。这个酒池大到什么地步,不是浴缸那么大,在里面可以开船,可以划船。夏桀经常带着很多美女坐在船上饮酒取乐,很多美女要不就在船上喝醉了,扑通掉下去淹死了,要不就是一不小心摔下去,醉死了。到了晚年夏桀更荒唐,他在这个酒池里头带着一大群狗男女,裸体天天在里面玩,整月整年的不上朝,很多大臣劝谏他,他就把大臣给杀了,很简单,他不要听,就这么一个王。

  而且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他宠爱一个妃子名叫妹喜,就是喜气洋洋的妹妹,他喜欢这么一个人。妹喜,有施氏之女,夏桀宠妃。而这个妹喜也有个怪毛病,一般到亡国时妖孽都出来了,这事情想着都怪。她有一好,好什么,喜欢听声音,那你要喜欢听音乐也很正常啊,她不,她喜欢听把丝绸布帛撕开的声音,刺,刺,她喜欢听这个,好这一口。别的音乐不要听,就要听这个。夏桀为了讨好她,居然就叫人拿了好多整匹的丝绸和布帛天天撕给她听,刺刺刺。那妹喜一听就喜一下,夏桀就很高兴。夏桀重用些奸臣,排斥忠良。每一个末代皇帝身边都有一群小人,天天给你进谗言,去教他荒淫取乐。

  画外音:夏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虽然他很有本事但极度的荒淫残忍,结果他把夏朝带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他宠幸爱妃开了中国历代昏君‘女色误国’的先河,而妹喜也成了断送夏王朝的红颜祸水,成为夏桀的替罪羊之一。其实,一个女子有怎么能够毁掉一个王朝。真正毁灭江山社稷的是昏君的荒淫欲望和残暴。那面对天下百姓的愤怨,夏桀又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而这个夏桀呢还有一种病态的自信心,他的确是文武双全的人,很自信。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自我感觉好到极点。他说什么呢?天上有太阳,我就是太阳,你们谁看到太阳掉下来了过呢,没有吧,只有太阳掉下来了我才会灭亡,自信心就这么大。当时的老百姓恨死了但不敢说,不敢骂这个夏桀,那老百姓骂什么呢?骂太阳。怎么骂?天上的太阳啊,您老人家什么时候给我掉下来呀,你快点掉下来吧,我们愿意和太阳同归于尽。这是民歌,见于《诗经》,见于很多古籍。大家想想,到了这样的地步哪个王朝能不亡。

  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朝代延续了四百来年。大致相当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夏统治的中心区域,当然不大了,不能像我们今天想象的大一统的帝国。它就在今天的山西,河南一带。我们对夏朝的知识还不丰富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答,正在探索和研究中。但考古发现已经告诉我们,在山西,河南那一带确实存在过相当发达的文明。夏朝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朝代而不是神话传说,这是可以断言的。起码,孔子就高度称赞过夏朝的历法。我们今天用的农历,阴历,问问家里老人,老人讲究的话叫夏历,夏朝的历。那三字经接下来讲述的是什么呢,又是谁灭掉了夏?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画外音:在三字经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里短短的12个字讲述了一个朝代六百年的盛衰兴亡,贤明的商汤成功讨伐了荒淫残暴的夏桀,建立了商朝,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殷商文化,然而历史却惊人的相似,五百多年后商朝出现了一个和夏桀一样的暴君纣王,商纣和夏桀都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又为什么说殷商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