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十五讲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画外音:《三字经》作为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将儒家的经典全部讲完以后,开始向我们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先秦诸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诸子百家各抒己见,言论观点各不相同。尤其是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其中尤以儒道墨法名五家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深远。那么,这其中都包括哪些思想?它们的代表人物又是谁呢?留下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对于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敬请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十五集。

  上一讲我们把《春秋》给讲完了。这也是《三字经》讲的儒家经典的经,那一部分的最后一部。那么接下来以后,《三字经》讲什么呢?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这个话表面上看很清楚,也就是说经,我都给大家讲清楚了,哪些经要读的。“方读子”,这才开始读子,子书怎么读呢?“撮其要记其事”,也就是说你大致把它里边的要点给记住就行了,记住里边记载的一些事件就行了。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实际上恐怕未必如此。因为《三字经》的作者无论如何他是以为笃信儒家学说的学者,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在他眼里,儒家以外的诸子,他们的学说就不那么纯粹,也就是说,他们很庞杂,这就意味着诸子的学说里边固然有值得学习的东西,但是也有需要防范的东西。你不能一上来就读子,你一上来就读子的话,你脑子里一片空白,你没有任何免疫力,好的坏的一股脑地涌进来,那就会有问题。当然这是《三字经》作者的意见。

  画外音:《三字经》作为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将儒家的经典全部讲完以后,开始向我们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诸子百家各抒己见,言论观点各不相同,那么这其中都包括哪些思想,它们的代表人物又是谁?历史上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春秋的中期,在中国文化史上,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动,什么变动呢?从学在官府变成了学在民间。在春秋中期以前,假如一个人想要学习什么东西的话,你都只能到官府里去跟随官员学习,在民间没有办法学东西的,没有这个条件。而到春秋中期以后发生了变化,各种的学问,各种的学说,在民间开始传播。到了战国时代,由于欧学在民间的前提,而社会剧烈地动荡,前面我们讲过,战国时代就是争雄,你打我我打你,整个社会不太平。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民间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著作,议论政治,讨论时事,激扬文字,这就是著名的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非常辉煌的一页。这个百家,是不是真有100家呢?这个家不是流派,而是一个流派里边会有好几家。比如儒家里边,孔子、孟子、荀子,这就是三家嘛,当然还不止这三家。所以这个百家是指成名成家之家,并不是指流派。而在当时主要的流派是儒、道、法、墨、名、纵横、杂,这么几个大派,是百家争鸣里面最重要的,别的当然还有一些派,相对不那么重要。

  儒家在《三字经》里边主要讲的就是儒家,我们还要接着往下讲。道家接下去,在《三字经》里面就会讲到。我想在这里,诸子里边我特别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墨家、法家和名家。为什么我选择这三家跟大家讲呢?这是有依据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就认为除儒道以外,这三家最重要。“儒道墨法名五家是诸子里面最重要的--章太炎”。

  章太炎是何许人啊?在民国的初年,大家知道,北京大学的国学门或者中文系里边,一大半是章太炎的学生,鲁迅学生就是章太炎的学生。章太炎还是一个革命者,参加了辛亥革命,反对袁世凯称帝。他怎么反对的?拿着一把扇子,下面吊着一个吊坠儿,这个吊坠是什么呢?是袁世凯授予他的大勋章。他把这个大勋章做成一个坠子,扇着扇子,跑到袁世凯这个宫门前,大骂袁世凯。说你包藏祸心,想恢复帝制,你恢复帝制,把共和的成果给毁掉了,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袁世凯也不敢杀他,袁世凯见他也怕,就把他软禁起来。软禁起来,章太炎先生面对袁世凯派来软禁他的军警,大家知道章太炎先生什么样吗?他要求这些军警每天向他磕头请安,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是伺候我的嘛,不是袁大总统叫你们伺候我的吗?来来来,磕头。是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是学问又好,各种人格、道德都是鼎鼎大名,非常值得人敬仰的。章太炎先生就认为,儒道墨法名五家是诸子里面最重要的,所以我想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家。

  画外音:先秦诸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诸子们对于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其中,尤以儒道墨法名五家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深远。那么在这五家中的墨家,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又有什么不同?

  墨家的创始人据说是墨子,墨子实际上说不清楚,他到底是在孔子之前,还是在孔子之后,不太知道的,各种材料的说法不一。墨子的理论,当然这也就是墨家的理论和孔子的理论是大不相同,可以说在战国时代,儒家的主要反对者就是墨家。而墨家在当时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儒家,他们的好多意见是针锋相对的。比如儒家比较讲究慎终追远,比较讲究孝,讲究对祖先长辈的恭敬,所以儒家提出什么?厚葬。就当人去世以后,我要有非常丰厚的陪葬,这个丧事要办得很风光,很隆重,有的时候往往流于铺张,这个到今天还是如此重要。但是墨家明白地主张薄葬,人走了嘛,随便裹裹埋了就是,这是针锋相对的。又比如儒家讲仁爱,但是大家别忘了,仁爱是有什么,有等次之爱。什么叫有等次之爱呢?它不一样,比如儿子对父亲的爱,儿子对爷爷的爱,儿子对叔叔的爱,儿子对阿姨的爱,那不一样的,里边有轻重等级的,所以什么样的亲属去世了,他要服丧的期有多长,比如有的要服三年期,有的服三个月。有的亲属去世,我要穿麻布衣服,有的亲戚去世了,我麻布衣服还不能滚边,它都有规矩的。

  墨家主张兼爱,什么叫兼爱呢?墨家的爱是没区别的,天底下的人爱是一样的,无等次。所以也有人攻击墨子什么:无父无君。你既然讲大家都一样的,那么父亲和君主是不是在你那儿也没区别,跟普通人一样啊?所以这又是不同。而墨家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他的思想方法和近代试验科学的精神很接近,对中国古代的几何学、物理学、光学、工程技术都有重要的贡献。我们记载当中,墨子会造好多器械。大家都看过前一段放映的电影《墨攻》大家看过吗?就是当人家来攻城的时候,来了一个墨者,墨者就是墨家学派的成员了,是刘德华演的吧。全城人觉得有救了,为什么,他有技术,他懂当时的科学,他会筑城,会设各种各样的机械来对抗你的进攻。

  《墨经》里面,有好多牵涉到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内容,今天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解释,依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很深奥,今天读起来,还是不能说完全都读通了。同时墨经非常强调实践,他有这样的说法“有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非常强调你一定要去实践,一定要亲身实践,这个观念在当时也是相当特别的。他反对天注定,反对每个人的命定死的,这种观念他也反对。墨经对自己要求极其刻苦,刻苦到严苛的地步。

  《庄子》里面曾经有一句非常有趣而有名的描写墨者的话。墨者怎么样,庄子的观察很厉害的,这个话现在讲起来有点好玩儿。庄子盯着墨子的腿看,看他的大腿,再看他的小腿,叫什么呢?叫“腓无拔,胫无毛”。庄子发现,只要是墨子的门徒,这个大腿上没毛,小腿上也没毛。他就记下来,为什么?经常卷着裤腿,那么抗击洪水,要么就在从事农业。所以这样的人腿上的毛都没了,庄子觉得很奇怪。但这也反映墨子对自己的确非常刻苦。

  画外音:墨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同时,他在中国古代科学家的行列中也堪称佼佼者。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他的思想不仅体现人文主义关怀,同时还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然而在诸子百家中,却有一家,他们始终用一双冷眼直面人生,那就是法家。那么法家都有哪些主张,又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对于后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对于法家这个名字,我们大家当然都耳熟能详。法家相当来讲在民间的知晓程度比墨家要高啊,法家一般都尊重谁呢?管子、商鞅、韩非。尤其后两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中国非常著名,商鞅变法。这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商鞅到了秦国,被秦孝公接纳,任命他一个官叫左庶长,这样一个比较高的官,委托他在秦国进行变法。商鞅很快就拔变法的方案,各种法规给拟定了,但是拟定了没用啊,为什么啊?秦国过去有好多法规啊,言而不信,朝令夕改,老百姓根本就不把你秦国的法律当回事的。你今天又颁布这么一批法令,老百姓还是看着,你今天颁布一批,你说话又不算,你这个法律又没权威,明天你又变了我找谁去?

  商鞅看到了这个问题所在,他就想改变老百姓这种心态,怎么改变呢?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南边的城门,等于城南竖了一根木头,这个木头也不怎么高,就这么一丈来高一根木头。在古代一丈来高,古代的尺比现在短,那一丈来高也就是现在比一个人高一点这个木头。颁布一条法令,说左庶长令,有人将这个木头,从这个城南搬到城北者,赏十金,赏十斤黄金给你。老百姓在这儿看着法令都晕了,说这叫什么法令啊,这个木头又不重,扛着它走一二十里地都没问题,城南到城北才两三里地,我扛这这个木头走一次,你就给我十斤黄金啊!谁信啊,没人理。想你这个法律,又是你政府发来吓忽悠我们的,没人理。

  商鞅一看,果然法律的威严和信誉没有建立起来。商鞅又颁布一条令,有人将这个木头从城南给我搬到城北去的赏五十金,你只要搬一搬我给你五十斤黄金。直上直下必有勇夫,就出来一个人,比较愣。你这个公布了,我扛一次就扛一次,我试试看,大不了我白扛了,总不见得我扛过去要把我杀了,大不了你就赖掉了我的赏金。这个人就把木头扛起来,从城南一会儿跑到城北,商鞅就在城北等着他,二话不说马上兑现,奖励五十斤黄金。从此秦国的百姓都知道,哦,不是开玩笑的,左庶长商鞅颁布的法令,那都是有信誉的,是言必信,行必果,所以秦国才开始走向变法成功的道路,所以秦国后来才会统一中国,没有这个前提,秦国是统一不了中国的。以当时中国西北,一个并不算强大的诸侯国,战国七雄里面,起先秦国并不强大,这就是非常能展示法家精神的。

  画外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在法家的代表人物中,除了商鞅,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韩非子。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