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纵横家:推销自己的谋略

  【纵横家其派】

  春秋战国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那时候有不同的国家,但人们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于是,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生在这一国,长大了却到那一国当官,甚至设计攻打自己的家乡。他们就是后人所说的“纵横家”。

  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分为合纵派,以联合弱小来攻击强大为主,代表是苏秦;还有连横派,以一个大国攻击众多弱小国为主,代表是张仪。这两派都是通过自己的说服能力来解决外交问题的,他们朝秦暮楚,没有固定的主人。

  纵横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有很多小国家,战乱频繁,而且国君需要有政治头脑的人才帮助守江山。纵横家主要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或辅之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凭的是他们的智谋、思想、手段、策略。

  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有鬼谷子、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丽食其、蒯通等人,多出身贫贱,但是智谋过人。他们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可以以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也可以以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苏秦佩六国相印,连六国逼秦废弃帝位;张仪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六百里;唐雎机智勇敢,直斥秦王存孟尝封地;相如虽非武将,但浩然正气直逼秦王,不仅完璧归赵,而且未使赵受辱……这些精彩的历史典故,都是在讲纵横家的。

  今天存有的纵横家的书有《鬼谷子》和《战国策》。

  【纵横家名句】

  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

  解读:如果一个国家外部强大但是内部不和,就要从他们内部下手;如果一个国家的内部团结但是外部弱小,就要从外部下手。

  这是纵横家的始祖鬼谷子的话。这一句话似乎是在说兵法,但其实是鬼谷子的一个政治计谋,用来说服国君,由国君去执行。所以说纵横家是提供意见但是不参与执行的人。

  鬼谷子指出,要抓住对方的弱势,从容易的地方开始。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先从自己能办到的事情上下工夫,问题也就能慢慢解决。如果在不懂的地方死磕,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和实力。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解读: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也就是争名夺利。

  这是《战国策》中记录的张仪的话。张仪是连横派的代表。他主张以强国吞并小国。这句话是他说给君王听的,他有志于朝政,希望得到君主的重用,从这一方面来说,他是一个争名的人。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

  解读:“捭阖”是事物运行的基本原则,也是游说变化的依据,一定要事先观察两者的变化和奥妙。这是鬼谷子在讲述捭阖的奥妙时说的。人的意志、欲望、思维、智慧、谋略,都是要通过口来表达的,所以应慎重充分地思考。

  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解读:根据对方所说的话,来了解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如果他说的不合常理,可以反过来探求,他必然会有应对之词,这样就能知道他要说什么了。这是鬼谷子说的,颇有谈判专家的感觉。说话与倾听,看起来都是寻常的事情,但是其中却很有学问。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解读:所说的不应是重要的事情,但是通过知晓细节就能知道大的趋势。“一叶知秋”,就是在很小的事情中看到大的趋势,这样的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思考、训练才能获得。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

  解读:起初如同微小的毫毛末端一样的事情,最后却可以发挥出震撼太山的力量。这就像击溃千里之堤的蚁穴一样,如果忽视了小细节,将来是要吃大亏的。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解读:世间没有永恒高贵的事物,所有的事情也没有永远的模式。从古到今,都是在不断地变化,每一个时刻都有自身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于人。

  解读:不要用别人不知道的来教育他。如果小学老师用大学的方法来给学生讲题,对方是不会听懂的,这是一样的道理。欲要使别人懂,先要知道别人已经懂得的有哪些。

  听之术曰:勿望而许之,勿坚而拒之。

  解读:倾听别人的方式就是:不要草草地就答应别人,也不要固执己见地拒绝对方。这样,才能很好地交流。

  【纵横家故事】

  张仪巧拆齐楚联盟

  纵横家靠的就是好口才,个个是能言善辩的人。比如连横派的张仪。张仪本是魏国人,年轻时跟随鬼谷子学习谋略,后到楚国的相国门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赢得了秦国的相国之位。

  秦惠王准备攻打齐国,但是齐楚联盟,实力不可小觑。张仪主动请缨出使楚国,想拆散他们的联盟。

  楚怀王见到张仪就问:“先生这次来有什么指教?”张仪说:“我是奉秦王之命来与楚国交好的。”楚怀王一听,惊喜地说:“和秦结盟,是楚国多年的愿望。”张仪说道:“不过结盟有一个条件,就是楚国必须与齐国断绝盟约,不相往来。当然,我们不会让大王白受损失,我们愿意把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馈赠给楚国,永结友邦。这样一来,你们可以得到土地,还可以削弱齐国力量,不是很好吗。”楚怀王动了心,就答应了这件事。

  张仪在回国的路上,假装坠车受伤,三个月没有上朝。这样楚使就找不到张仪,只好上书秦惠王。秦惠王说:“张仪说的事,我会照办。但听说楚国还没有和齐国彻底绝交,还是等张仪伤好后再说。”楚怀王为了表示自己坚决与齐国断交了,就派人到齐国斥骂齐王。齐王一气之下,立刻派使者与秦国结盟。

  看到大功告成,张仪上朝对楚使说:“怎么你还在这里,没有拿到土地吗?我有秦王赏赐的土地六里,愿意献给楚王。”楚使说:“可是我们商量好了是六百里,不是六里啊!”张仪若无其事地说:“楚王恐怕是听错了,我们秦国的土地都是将士们拼死争夺来的,怎么会把六百里地白白送人,这真是笑话。”

  楚怀王一听气坏了,当即决定发兵10万攻打秦国。但是秦国早有准备,它联合齐国共同作战,消灭了8万楚军,还夺取了楚国汉中郡六百里地。楚国连战连败,只好割地求和。就这样,原本强大的楚国一蹶不振,而秦国越来越强大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