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阴阳家:传达自然的声音

  【阴阳家其派】

  我们常说的上火、中邪、八字,来自我们的阴阳五行概念。太极的平衡原理、日本动漫中的“驱魔师”,都与我们的“阴阳”观念有关。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这两种概念在更久远的年代就已经产生了,他们都是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和解构。

  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融合成一种新的观念,就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基础的宇宙观。也产生了阴阳家,提倡阴阳五行的学说,并用它来解释社会人事。这个派别,源于上古社会的执掌天文历数的官员,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阴阳家将中国视为“九州”,并且认同儒家的观念。他们关注自然、山川、植被,对我国的地理和天文、气候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代表人物有公梼生、公孙发、南公等人,但以邹衍最为著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阴阳家的学说渐渐和神鬼迷信混为一谈,其实在战国时并非如此,也并不装神弄鬼。阴阳五行的概念,对后来中医、天文、地理、声律的发展,都有积极的贡献,直到今天还运用于中医当中。

  【阴阳家名句】

  五德终始。

  解读:一国的兴亡不是国君一人说了算,而自有相生相克的规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木、火、土、金、水五行代表这种德,也就是五德。因为五行相克,五德也就相互挟制。这个理论一出,许多国君都有所顾忌,纷纷邀请邹衍来讲学,对他十分敬重。

  邹衍的五德说,到今天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应该性格平衡,太火暴不好,太懦弱也不好。只有各种品德都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体,人才更加有弹性和灵性。

  大九州、小九州。

  解说:中国是大九州的一部分,在它之外还有另外八个同样大的地方;而中国神州大地上,又可以分为小九州,也就是九个地方。

  今天周游世界已经不是什么幻想了,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几乎可以到地球的任何角落。但是在古代,交通不发达,没有媒体,交流上也存在障碍,通常人们认为中国就是整个世界、整个天下了。但是邹衍却能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对自然和世界充满了敬畏,这种思想也是很超前的。不够,人们至今无法理解,邹衍没有到过国外,是怎样得出大九州的结论的。

  生、长、收、藏。

  解说:生命就是一个产生、成长、收获、储藏的过程。这是阴阳家对生命的看法,其实不管是人还是一花一木,无不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生生死死。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

  【阴阳家故事】

  邹衍吹律

  在邹衍生活的时代,北方的燕国屡遭外族的侵略,十分疲弱。昭王即位后,励精图治,招募天下贤士共同谋国,邹衍欣然前往。听说邹衍要来,昭王亲自为他打扫台阶,擦净竹席,在黄金台上拜他为师,并建了别墅请他居住,随时向他请教。

  在邹衍、乐毅等名士的辅助下,燕国的国力日强。昭王觉得是施展实力的时机了,便派乐毅南下攻齐,连克七十城,报了昔日之仇;又派秦开带领军队向东北扩张。邹衍为了给昭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常到燕国各地去考察。

  这年春天,他来到渔阳郡。渔阳就是今天的北京密云,回暖得很慢,寒气太盛所以草木不长,百姓的生活很苦。邹衍上了郡城南边不远的一座小山上,吹起了律管,三天三夜之后,渔阳的小山便飘来暖风,阳光明媚,冰消雪化,树绿花开。整个渔阳在邹衍的旋律中回暖了,农民赶紧下地耕种。

  据说,邹衍吹律的那年庄稼长得特别好,五谷丰收。邹衍还从别处找来更好的庄家品种,教农民识别和耕作。从此,渔阳老百姓的日子渐渐好起来。离开渔阳之后,百姓为了纪念邹衍,便把他吹律管的小山定名为黍谷山;山上建了祠,叫邹夫子祠,“子”是表示敬重的意思,如孔子、老子、韩非子等;祠堂前立了碑,上写“邹衍吹律旧地”;在祠前栽了两棵名贵的银杏树,到今天已两千多年了,依然枝繁叶茂;又将邹夫子教农民识别良种的地方称为“别谷院”。“黍谷先春”就是来自这个典故。

  到了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诗叫《邹衍谷》,称赞邹衍爱民之心:“邹子一吹律管,能回天地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