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一章·概论 第五节

  佛说盂兰盆经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五节·世出世间孝之区别

  世间孝重迹,显而易见;出世间孝重本,晦而不明。虽然如是,但出世间孝亦是不废世间孝的,彼此是相通。合之双美,离之两伤。故今将世出世间孝分别概述如下;

  一、世间孝有三种:

  1、能尊亲。不但自己能够成贤成圣,而且还要能够慰亲入道。如大舜因行孝道,最终感动了父母,而使天下归仁。“孝德闻传于尧,以为天子”。或者能够继志述事。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如武王继承文王的遗愿,终于诛纣灭商,奠定了周朝的大业。若能如此,可谓是作到了世间之大孝,或名达孝,亦名至孝。

  2、不辱亲。这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务必要敬重。这即是孟子所主张的孝亲要养志。“大孝之至,莫大乎尊亲。”孔子亦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曾子侍养父母,时时启手启足。每次饭食时,不但必有酒肉,而且每当用饭完毕后,请问父母将所剩酒肉作何处理。一般孝亲若能如此则可以。

  3、能养亲。即就是人子要赡养父母。这是最基本的孝。孔子要求人们“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而且“事父母,能竭其力。”孔子还提出孝子之事应做到:“病则致其忧”。孟子又从反面提出了“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只是口体之养,并非是作到了养志。如曾皙养曾子时,虽每饭必有酒肉,但所剩之酒肉不问作何处理?以作下次之供。

  二、出世间孝有二义:一则直明孝道,二则以慈成孝。这里只谈直明孝道,以慈成孝后文再谈。直明孝道有四种。

  1、尽心供养。如《五分律》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父母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得重罪也”。故佛制出家者必禀父母。如果有兄弟子侄可托付,方许出家。但必须得先禀请于父母,父母同意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或有出家之后,兄弟子侄去世,双亲无人照顾者,则可减其自己衣钵之资,用来奉养双亲。如长芦赜禅师迎母于方丈之西,劝其念佛,临终安恙生西。道丕禅师战乱时期担母各方乞食。

  2、诱令生善。如《佛说孝子经》云:“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尽孝养,犹为不孝。能令二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是报重恩”。《毗尼母经》云:“父母若贫,先与受归戒已,然后施与”。又自修善行,亦名为孝。如《骂意经》云:“人持戒,乃孝顺报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杀万物得长生,不盗物皆富。不妖不乱,不欺皆信。不饮酒皆净。父母有时堕是中。便安隐也。

  3、劝令舍恶。如《孝子经》云:“若亲顽暗,不奉三尊。凶虐残戾等。子当极谏。以启悟之。若犹未悟,即为开化。牵臂引类,示王者之牢狱。诸囚之行戮,若复未移,悲泣啼号。决不饮食。亲虽不明,必慎子死。当强忍伏,心修正道”。儒家,《礼》亦云:“父母有过,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也”。

  4、令证道果。如净藏净眼之于妙庄严王。释迦世尊之于净饭王,及摩耶夫人等。

  三、世出世间孝之区别

  从上可知,佛教所谓的四种孝,即顺四悉檀义。第一尽心供养如同世间之第三能养其亲。令父母得欢喜益。但世间孝养,多事杀生,重结怨业。出世孝养,清净无过。是为异也。第二诱令生善,第三劝令舍恶。即是止恶向善的意思,同于世间之第一大孝尊其亲。皆令父母得生善灭恶二益。若能自修善行,念念与戒相应,亦名为孝。因为能严持净戒,勤修善业者,必能孝养父母。若能持戒修善而不能孝养父母者,无有此理。这即同世间之第二不辱其亲。但儒家明不辱,止据现生。佛戒功德,济度累劫。是为异也。第四令证道果者,能令父母得入理悉檀义,则为世间所无。前三皆为权,后一方为实。由此可知,虽有其发挥深浅,方便究竟之不同,而其所宗之理体,行孝之方法,其大端无有二致也。只因众生根器有利钝之不同,故大圣设教,曲随物机,权巧方便,以世间孝作出世孝之弄引耳。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