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译文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四 游观品

第四 游观品

  于是大王告诉太子:“你应当出行巡游,到处看看。”太子心念:“我待在深宫中时日已久,正想出行巡游,如我所愿。”大王告示国中百姓:“太子将要出行,道路街巷需要整治一番,打扫洒水烧香,悬挂丝织幡盖。务必使看上去洁净鲜明。”太子在千乘万骑的引导下,开始出离东城门。那时,首陀会天界中名叫难提和罗的天神,想要令太子速速出家,救济十方世界中如火烧般的三毒。他心愿能降下佛法雨,浇灭毒火。于是,难提和罗化身成老人,伸腿坐在路边。只见老人:白发齿落,皮肤松弛,面容褶皱,身体消瘦,脊椎弯屈,骨关节萎缩变形。老人眼泪、鼻涕、口水粘在一起,吸气时带动着双肩。他肤色黑中带黄,头上手上长着疙瘩,躯体颤栗中带着恐惧。老人大小便失禁,污秽不受控制地排在身外,就这般坐卧在污秽上。

  太子看见老人,问道:“这是何等人?”天神使太子仆人开窍。仆人回答:“这是老人。”太子又问:“怎么才算老呢?”仆人回答:“老,就是年龄上六十岁的人,身体各器官已经到了期限,身形容颜进入衰弱。老人气息偏微,力气衰竭,饮食不消化,骨关节似乎要分离。他从坐站起,须要人搀扶。他眼花耳聋,看过听过的事,随即忘记。言语中每每带着悲哀,称自己的寿命所剩无几。因为这些变化,所以称之为老。”太子叹息:“人生在世,还有这种衰老之患。愚昧人贪于爱恋,又有何可快乐的呢?植物生长于春季,但在秋冬季便枯萎了。衰老的到来如同闪电,而身体安定却足可依赖。

  太子即说偈言:

  老则色衰  病无光泽

  皮缓肌缩  死命近促

  老则形变  喻如故车

  法能除苦  宜以力学

  命欲日夜尽  及时可勤力

  世间谛非常  莫惑堕冥中

  当学燃意灯  自练求智慧

  离垢勿染污  执烛观道地

  《偈颂意思》:年老则容色衰竭,带病没有光泽。皮肤松弛,肌肉萎缩,死亡逼近催促。年老则身形改变,好比一辆破旧的车子。正法能去除痛苦,应当努力学习。寿命将要在白天黑夜间结束,所以要及时地勤加努力啊。世间的道理不能恒久,莫要被迷惑堕落在黑暗中啊。应当点燃修学的意念之灯,自我修炼,求学智慧。要远离污垢,不要被污染了。要手执灯烛,去认识正道。

  于是太子,坐着车回宫了。太子怜愍哀伤一切人都有此大患,所以忧愁不乐。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出游,为何那么快就回来了?”仆人回答:“太子在路中遇见一位老人,因为念及年老的痛苦,所以伤感不乐。太子返回宫中,正忧愁着呢。”

  一年多后(原文,数年小差),太子又准备出游。大王命令国中百姓:“太子将要出行,禁止一切臭秽物,留在路边。”于是太子乘着坐骑,出离了南城门。那时,天神化身成一位病人,等候在路边。只见那病人:身体瘦弱,腹部鼓大。肤色腊黄,咳嗽呕吐,百关节剧烈疼痛。身躯九孔坏死,漏出分泌物,覆盖全身。病人的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他呻吟地呼吸着,手和脚在空中摸着什么。他唤呼着父母,又悲伤恋顾着妻子和孩子。

  太子问仆人:“这是何等人?”仆人回答:“这是病人。”太子又问:“为何会生病呢?”仆人回答:“人身体由四大元素组成,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每一个元素,有一百零一种病。四种元素,在辗转间互相钻扰,所以总共就有四百零四种病,它们可同时发作。这人必是受了极寒、极热、极饥、极饱、极饮、极渴,使骨关节偏离了原位。再加上起卧无规律,所以导致了这病。”

  太子叹息道:“我在富贵之中,享受着世间最珍贵的一切。我饮食称心的美味,又放纵恣意,沉迷在五欲之中,而不能觉醒,所以将来也会得病。我和他又有什么区别呢?”

  太子即说偈颂:

  是身为脆哉  常俱四大中

  九孔不净漏  有老有病患

  生天皆无常  人间老病忧

  观身如雨泡  世间何可乐

  《偈颂意思》:这身体真是脆弱啊!它恒常在四大元素中。身体九孔并不干净,它们排出分泌物。人有衰老之患,有病苦之苦。即使往生天上,身体也都在无常变化中。人间被衰老、病苦忧扰,我观看这个身体,如同雨水溅起的水泡,(转瞬即逝)。世间又有什么可快乐的呢?

  于是太子,乘车回了宫。太子念想着,一切人都有此大患。大王问太子仆人:“今天太子出游怎样?”仆人回答:“遇到一位病人,于是不快乐。”

  一年多后(原文,数年小差),太子又准备出游。大王命令国中百姓:“太子将要出行,将臭秽处整治一番,不要令臭秽靠近道路。”太子出离西城门。上天化身成一个死人。侍者扶着灵车出城,死者家属们跟着车,啼哭遥呼上天:“为何要舍下我而去啊,为何要和我永别啊!”

  太子问仆人:“这是何等人?”仆人言:“这是死人。”太子又问:“什么是死?”仆人回答:“死,就是尽终的意思。人的精神气去了,身体的四大元素就要散开,死者灵魂就会不安。先是风元素离去,呼吸停止。接着是火元素灭去,身体冷却。风元素离去在先,火元素离去在后。灵魂离去后,身体僵直,不再有知觉。十天内,肉身腐坏,脓血流出,浮肿臭烂,无一处提取。尸体中的虫子,又回过来吞吃死尸。筋脉腐烂至尽,骨关节脱节散开,头骨脱离身躯。脊椎、肋骨、肩骨、手臂骨、大腿骨、小腿骨、脚趾,各自散在异处。飞鸟走兽,争着抢食。不论是天龙鬼神、还是帝王百姓,不分贫富贵贱,都无一能幸免这祸患。

  太子长声叹气,说偈颂:

  观见老病死  太子心长叹

  人生无常在  吾身亦当然

  是身为死物  精神无形法

  假令死复生  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  从痴爱久长

  自此受苦乐  身死神不丧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脱止不受死

  《偈颂意思》:观看衰老、生病、死亡后,太子由心地长声叹气:人生处在无常变化中,我自己的身体也是这样。这身体是个死物,这精神气是无形的。假设死亡能够复生,那罪恶就不会招致衰败死亡,福报也能拯救自己不衰亡了。身躯在这个世界灭亡,又在那个世界重新开始。它跟随着痴爱,度过长久岁月,承受着自然带来的痛苦和快乐。

  身体死去,而灵魂却不能丧亡。它要进入非虚空、非大海之处,进入非山间石壁之处,以致无处可去。灵魂要脱离痛苦,停止轮回,它要不再遭受死亡。

  于是太子,乘车回了宫。太子因为怜愍顾念众生有衰老、生病、死亡的苦恼大患,所以忧愁得不愿进食。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出游,还快乐吗?”仆人回答大王:“太子路上遇见一个死人,于是便不快乐。”

  一年多后(原文,数年小差),太子又准备出游巡视。他坐着装饰过的驾乘,出离了北城门。上天又化身成一位沙门。只见沙门:身穿法服,受持鉢器。走步安详,眼睛始终不离前。

  太子问仆人:“这是何等人?”仆人回答:“这是沙门。”太子又问:“什么是沙门?”仆人回答:“听说沙门是为了正道,所以舍弃家室、妻子,放弃爱欲,断绝六情,转而持守戒律,清净无为。听说若有人能一心的话,则万种邪恶消灭。一心之道,即称为罗汉。成为罗汉,就是真人了。声音和物像不能污染他,荣华和地位不能让他屈尊。他难以撼动,如同大地。他已经免除了忧苦,或生存或灭亡,自在无碍。”太子说道:“善哉,只有这样才算快乐。”

  太子即说偈言:

  痛哉有此苦  生老病死患

  精神还入罪  经历诸勤苦

  今当灭诸苦  生老病死除

  不复与爱会  永令得灭度

  《偈颂意思》:心痛啊,竟有这般的生老病死苦患。身体死后,灵魂又回到罪恶中,一再历经许多辛勤和痛苦。今日起我要灭除一切痛苦,除去生老病死,不再与情爱相会,永远地让它灭度。

  于是太子,即乘车回了宫。他持斋不吃东西,思考着。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再次的出城巡游,还快乐吗?”仆人回答:“太子在路上见到一位沙门,更加倍感忧愁。太子还未曾饮食。”大王听后大怒,伸手打自己,懊悔道:“先前下命令,让整治道路。却没想到每次都让太子见到不祥之相,真是罪应可杀。”大王即召集群臣,让他们各提建议,当使用何种办法,令太子不外出学道。有一位大臣建议道:“最好让太子监管农业种殖,这可驱使太子意念转向,不再挂念着修道。”

  于是,国中点拨了上千个农具,上千头牛,以及仆人跟从着太子。他们中领头的带领着下属,上田劳作,让太子监管督促。太子坐在阎浮树下,看见开垦土壤耕地时,虫从土壤中钻出来。

  上天又化身,令牛脖子受伤(农作无法展开)。地下的虫淋落钻出地表,乌鸦随即飞来啄虫。上天又化身成蛤蟆,追逐着蚯蚓,却正遇蛇从洞穴中游出,吞吃了蛤蟆。孔雀飞下来,啄啃了蛇。老鹰飞来,又捉住了孔雀。鵰鹫飞来,抓老鹰吃了。菩萨看见这些不同种类的众生,展转间互相吞吃,内心慈悲怜愍,即在树下得着了第一禅。那时,太阳光照射强烈,树为了保护菩萨为他遮荫,弯下了树枝。

  大王心念太子,怕他总待在宫中,未曾受苦,即问太子仆人:“太子怎么样了?”仆人回答:“太子现在阎浮树下,一心禅定。”大王曰:“我令太子监管农作,是为了扰乱他修行的念头。如今他却依然禅定,这和在家中又何不同?”于是,大王命令备驾,前去接太子。大王远远地望着太子,只见树枝弯曲着为太子遮荫,太子神情荣耀非常。大王不知道下马,正当人众向大王礼敬时,便带着太子一起回去了。他们还未到城门,就见有无数千人,手持香花前来迎奉太子。相师和所有人群,都称呼着‘太子万寿无疆’。大王问:“为何这般称呼?”外道师回答:“明日清晨日出之时,七个宝物将要前来。”大王大生欢喜,心想:太子必将成为圣王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