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译文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三 试艺品

第三 试艺品

  于是太子和诸位官属,回到了宫中,直到太子年方十七岁。太子奇妙的才学日益彰显,但却昼夜忧愁,未曾欢乐,并常念想着出家。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状况如何?” 仆人回答:“太子日日都在忧愁中,未尝欢乐。” 大王听后,又心感愁忧,召集诸位群臣商议:“太子忧愁,现当如何是好?” 有一位大臣建议:“可让太子学习兵马。” 又有提议:“可让太子学习擒拿搏斗、射箭、骑马。” 又有提议:“可让太子巡视国界,观游可散去诸多心思意念。” 有一大臣谏言:“太子已经长大了,应当娶妻,以此打消修道的志向。” 于是大王下令,为太子挑选名女。只是没有中意之人。

  有个小国的国王,名叫‘须波佛’。他有个女儿名叫‘裘夷’,长得端正洁白,天下少有人能与她相比。曾有八个国的国王,都来为王子求亲,但善觉都不准允。白净王听说这个消息后,即召唤善觉,对他说:“我想为太子,娉娶你的女儿。” 善觉回答:“现女儿有母亲在,国中还有群臣、国师、宗教出家人,我要征询下他们的意见。我回去后,自会将结果禀告大王。” 善觉回到本国,愁忧不乐,不想饮食。女儿问父王:“父王身体不舒服吗,为何闷闷不乐?” 父王言:“正是因为你,我才忧愁得啊。” 女儿说:“怎么是因为我呢?” 父言:“白净王听说诸国王前来求索你,我都未曾允许。今日他为了太子,也来求聘你。我若是不允许的话,恐怕会遭遇诛伐。但我若是把你交给他的话,诸国又会与我结怨。我正是为此,感到忧愁。” 女儿言:“愿父王心安,这事容易。我七日后出门,自己解决出嫁的事。” 善觉接受了女儿的主意,上表白净王道:“女儿想在七日后,自己出门挑选国中武艺最为高强、最为勇敢之人。然后才肯出嫁。” 白净王心想:“太子待在宫中,未曾学什么,今日要比试武艺,当如何是好?”

  时日到,裘夷在五百名侍女的引导跟随下,来到国门上。诸国的各路好手,都广来云集。(裘夷定的规则是)一直看到最妙最完备的选手,我才应了他。大王命令群臣前来角斗场,观看比赛。白净王对优陀说:“你对太子说,大王要给你娶个妻子,所以你要展现奇才本事才行。” 优陀领命,前去告诉太子:“大王想给你娶个妻子,但要在角斗场那里比试本领。” 太子即与优陀、难陀、调达、阿难等五百人,拿着礼、乐、射、艺器具,正准备出城门。就快要出城门时,不知谁牵来一头象,挡在城门口。看谁能和象对决力量。

  调达率先出场。他见象堵在城门口,便上前用叉一刺,象应击即死。难陀随后来到,他拽着象拖到道路边。太子最后到,他问仆人:“是谁冤杀了象?” 仆人回答:“是调达杀了象。” 太子接着问:“又是谁挪开了象?” 仆人回答:“是难陀。” 菩萨心中仁慈,他徐徐向前,按手在象身上。然后举起象,抛到了城外。象苏醒过来,重生如前。

  调达到了角斗场,与众多大力士相扑,没人能抵挡他。许多有名声的大力勇士,也都被他挫败,蒙受羞辱。大王问仆人:“是谁胜了?” 仆人回答:“是调达。” 大王告难陀:“你和调达二人,比试下相扑。” 难陀领命,即与调达相扑。调达顿时仆倒在地,气闷欲绝。人众拿水浇他,过了一会才苏醒过来。大王再问仆人:“是谁胜了?” 仆人回答:“难陀胜了。” 大王吩咐难陀:“你与太子对决。” 难陀回答大王:“兄长如同须弥,而难陀如同芥子,实在不是同类可比。” 于是便拜谢而退。

  接下来比赛射箭。规则是:每隔十里放一个铁鼓,看谁能射到第七鼓。许多有名望的射箭手,射出的箭势,力量还碰不到第一鼓。调达放箭,射透第一鼓,箭中第二鼓。难陀放箭,射透第二鼓,贯穿第三鼓。其余艺士,无人能及得上他们两位。接下来,太子向前射箭,被他弯过的弓全都被折断,以致无弓可射。大王对仆人说:“我先祖有张弓,现放在天庙里,你取过来。” 仆人即前往取弓。调达和难陀,两人力量能举起弓。他们把弓递给人众试举,却无人能举起。太子张开弓,弓弦发出如雷般的声响。弓再次传给人众,却无人能弯引开。太子手持着弓,弯弓射箭的声响,传及四十里远。太子射出第一箭,箭接连穿透七鼓。第二箭,箭穿透鼓,射入地层,地下涌出泉水。第三箭,箭穿透七鼓,射中铁围山。所有在场人众赞叹道,未曾见过这般的场景。许多前来比赛的技艺选手,也都受了挫败,惭愧蒙羞离去。

  有一位大力人王,直到最后才前来。只见大力人王长相非常健壮,勇猛绝世。他声称调达和难陀,不堪一击,要与太子一决高下。那些蒙羞受辱离去之人,呼喊上报,称有能人前来。他们踊跃欢喜,对大力人王说:“你是杰出的雄才,世间无人能比。你若是和人比力量,取胜必定是随心所欲了。” 于是又都随着大力人王返回来,观看大力人王和太子一决胜负。调达和难陀,振作起威武精神,要前去攻击大力人王。太子阻止他们说道:“这不是人,这是大力魔王啊。你们不能制服他,反而必受其羞辱,我自己去抵挡吧。” 父王听到这话,心念太子还年幼,深深地为他担心害怕。

  许多前来观摩者,都称大力人王能胜太子。那时,大力人王蹬地勇起,他奋力挥舞着手臂,伸手要抓太子。太子应时接招,将大力魔王扑到在地,地大为震动。在场人众因为再次受辱,忽然间便消散了。太子的技艺殊胜,他在椎锺击鼓、弹琴歌颂中,乘着坐骑回到了宫中。

  优陀对小王善觉说:“太子的各项技艺都殊特,您的女儿裘夷,如今在哪呢?” 善觉回答:“五百名侍女跟随着女儿,在城门上呢。” 优陀对太子说:“你应当展现下奇特的本事。” 于是太子脱下身上的璎珞,准备远远地掷过去。优陀言:“女人们那么多,你这是要掷给谁?” 太子言:“璎珞掷在谁的颈上,就是谁。” 太子随即将璎珞掷出去,正套裘夷颈中。所有女子们,都称太子妙哉,甚是奇特,真是世间希有。

  于是善觉让女儿打扮一番,将女儿送到太子宫中。跟随裘夷前去的,光歌舞侍从就有二万人。她们昼夜娱乐,发出绝世之音。但太子的心情,却并不因此感到欢乐。他常想要弃舍这些,转而清净地修道,救济度脱众生。大王问太子仆人:“太子自从迎娶妃子以来,心情怎样?” 太子仆人回答大王:“太子闷闷不乐,身体瘦弱,反而不如从前。” 大王内心愁忧,马上召唤群臣,问道:“太子内心不喜悦,当如何是好?” 诸位大臣建议道:“应当再为太子娉娶妃子,增加歌舞表演。这样或许能使太子回心转意,乐于世间。” 于是大王又为太子娉娶了绝妙女子。一位名叫‘众称味’,另一位名叫‘常乐意’。每位夫人,各有二万名宫女服侍。三位夫人,总共有六万名宫女。她们长得端正妙好,与天女无异。大王问裘夷:“太子如今有六万名宫女,歌舞表演供养。现在太子还快乐吗?” 裘夷回答:“太子不论是早晨还是夜晚,一心只想着真道。他并不心念欲望快乐。” 大王听了这话后,非常忧愁,又召唤群臣商议:“如今已经用尽了世间珍奇之物,供养太子。但太子专心于自己的志向,未曾欢乐过。难道必定会中阿夷的预言吗?” 大臣们回答:“六万名宫女,世间的快乐已经到了极限,太子也不以为欢。如此,还是让太子出游,巡视民情,治理国政,以消散对真道的志向。”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