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文殊师利问疾品 第五卷

  维摩居士的侍者

  「又仁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仁」是尊敬的称呼,写信如果相当尊敬对方,不论对方是出家或在家人,都可以称他「某某仁者」,这是很客气的称呼,而且对长辈对平辈,甚至晚辈都可以用。他说:先生你不是问我,为什么旁边没有服侍的人吗?告诉你,我的侍者多得很,那些诸魔外道不规矩的,都是我的侍者。

  「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为什么呢?先说什么是魔道,贪恋三界,贪恋生死,贪恋情爱欲,不知道本空而抓一切有,就是魔道。我们学佛的,常常骂这个是外道,那个是魔。自己想想看,你完全解脱了情爱欲了吗?如果没有,那就是狗咬狗一嘴毛,就是魔骂魔。被三有困住,没有跳出三界,皆是魔道。魔是抓有,所以众魔乐于生死。我们讲这个世界苦啊!要跳出苦海啊!你看,我们现在已经晚上九点半了,跳舞厅正开始热闹着,你去问问,他们不说我们是疯子才怪。他们如果来到这里,一定奇怪我们这一班疯子在做什么!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正常的,我们是莫名其妙的。这叫作众生颠倒,究竟是我们错,还是他们错,我不敢下定论,你们去下结论吧。

  众魔固然乐于生死,菩萨也不愿意跳出生死,你说菩萨是不是魔呢?这叫自愿作魔,虽然讨厌生死,还是自愿在生死轮回中度人。如果菩萨没有这个肉体怎么度人?你让维摩居士叫观世音菩萨,你看叫得来吧?你说你在梦中打坐时看到过,那是你意识的变化啊!他要现身给你看,就非变成肉身菩萨不可!这个话说错了我负责,我下地狱!所以,诸佛的肉身成就,也即报身成就,是如此之难啊!你们要懂这个道理。

  菩萨为什么要在生死之流中滚?为的是要和凡夫一样,照样入胎,住胎十个月,出生后,照样昏头昏脑,照样十几岁以后看个什么《禅话》,然后要打坐,忽然悟道,忽然成功,几十年后忽然度众生,然后忽然翘辫子,然后又忽然再来投胎,你说多笨啊!魔固然笨,菩萨是瞪起眼睛在笨。所以肯瞪起眼睛上当的人,是第一等人。

  「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叫外道。把自己那个法门自己那个观念,抓得牢牢的,念个什么神秘的咒子,可是病还照样生。现在很多人把一些西藏喇嘛当神。我在西藏时他们都对我说,大乘根器都在你们汉地。东方国土的人要往生西方,不晓得西方国土的人要往生哪一方?现在这些人一看到喇嘛,哟!活佛来了!净土有什么了不起,阿弥陀佛我都会念。我说你就是不会念!阿弥陀佛就是大密宗,你就是不懂!你有这些观念,你就是外道,心外求法,把自已的观点抓得牢牢的,把菩萨也抓得牢牢的。菩萨看一切外道魔法都可以解脱,没有那个法门他不会的,所以他作菩萨。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爱好不同,佛菩萨开的是百货公司,你要买啥他就卖啥,反正把你的生死了了,菩萨的目的就达到了。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维摩诘言:我病无形不可见。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众生病从四大起,四大是地水火风,这不光是佛学理论,也是研究医学的根本哲学,形成中国秦汉以后的病理学。佛说四大的每一大,就有一百零一种病,比如伤风是属于风大的病,再发烧了就是火大,咳嗽有痰了就是水大。四大合起来有四百零四种病,这还是大归类。四大综合起来,就更多了。每一种病都随时可以使人死亡,如年纪大的人得了伤风感冒,稍不留意就引起肺炎,那危险就大了。佛学里有另外一套医病方法,有一些不同的方子,这些方子大部分收集在孙思邈着的《千金要方》中,是佛家乃至道家的医药。《千金要方》里面,奇奇怪怪的方子很多,比如有一个禅定方,打坐吃下去容易入定。大家一听,一定想要老师把这个方子配出来,给我们吃吃看。哼!你们靠药入定还行吗?但是它有没有道理呢?非常有道理,十几年前我还配过,给几个人吃了,的确有道理。可是要得到大定,那是得配合用功夫的。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问,大乘菩萨应该怎么样来慰问开导有病菩萨?这意思不是我们真的去慰问菩萨,而是说,得了病自己要怎么样理解,怎么样求解脱。换句话说,自己怎么样观想。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维摩诘经》里面所有提问的菩萨,包括前面的小乘弟子,最后都成佛了。他们目前是现比丘身,现小乘罗汉像,但是提的都是大乘菩萨的问题。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不病的,我们现在觉得自己很健康,那只是假相,都是在病中,不管你头晕还是眼睛看不清,都是病。这个世界就是病态的,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除了一个人,就是成佛的人。慰喻有疾菩萨,不只是指生病住医院的人,平常我们就是病人,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是《维摩诘经》传佛的心要。

  如何对待病和病人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维摩居士告诉文殊师利菩萨,我们不需要别人安慰,要自己了解真正佛法在哪里。佛法都说身体无常,是靠不住的,不是永恒存在的,是随时可以死亡的。老子有一句话:「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们的身体带给我们的拖累太大,甚至于说一切的业障,一切的痛苦、烦恼、忧悲、七情六欲,多半是由身体上来的。身体是四大组合而成,也是业报的大总汇,是业报之身。成了佛的人,这身体就转成善报的应化身。身体对我们的障碍非常大,比如你们打坐坐不住,两条腿又痛又麻,你心想清净,可是腿子不饶你,就是身体的障碍。你坐了一两个钟头,觉得疲劳,其实你心理有疲劳吗?不见得,心理的疲劳是因身体引起来的。

  昨天我们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讲到来投生有没有把握。恐怕在座的谁也没有把握,谁也不知道哪一天来投生,怎么生下来的。过去我认识的几位修道有成就的老前辈,亲口对我说过,「要我再来投生绝对做得到,但是现在要我自己走,没这个本事。」当时我们听了觉得很奇怪,要投生有把握,要现在死居然这么难死。等生活的经验多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求生固然不容易,求死也很难的。你说可以自杀,你去试试看,投冰怕冷,上吊怕闷气,吃安眠药怕死前受不了那个痛苦。前天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在香港一个朋友,吃安眠药自杀,吃了药之后再喝酒,再吞止痛剂,就是怕痛。可见求死不容易的。你说功夫修到的人,把两腿一盘,就再见了,这要多大的定力?要有相当成就的人,或者可以做到。

  所以佛在世的时候,有小乘的阿罗汉证得了性空,但是这个身子还不能了,就自杀了。讨厌这个身子,烦极了,要吃饭又要上厕所,喝了水又要去疴尿,吃了喝了都留不住……。佛经在戒律上讲明了不可以自杀,自杀是犯罪的。当然每个宗教都反对自杀,据说自杀的灵魂连阎王也不要,因为在他的簿子上没有登记,时间还没到你就作了逃兵,不行的。既然地下不要,天上也不收,人间又回不来,所以据说是很可怜的,比一般作鬼的还惨,漂泊无依。

  因为明知道此身无常,所以许多得道的人厌离此身。维摩居士告诉我们大乘的道理:「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这个身体没有什么好讨厌的。这句话大家听了一定欢喜,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自己身体的,都自以为自己漂亮,看不起别人。还不只是身体,连衣服的美丑都要争。这个身体没有什么讨厌的,因为身心是一体的,玄奘法师撰的〈八识规矩颂〉,对阿赖耶识有颂曰:「受熏持种根身器。」身体也是你心所变的。这一生是男、是女,相貌如何,是否多病,遭遇如何等等,都是你前面业识的种子带来的。所以「种子生现行」,一切都是业报,此身是报身。不管是什么样的报应身,这个肉身同我们的自性、自心是三位一体的,也就是真如自性、意识的心、肉体,三个是一体的。身心是一体的两面,假如认为身是无常,而厌离于身是不行的。

  我常说,现在没有真正的密宗了,当年我们在西藏看到很多不知道是喇嘛还是麻辣,高明的不太多。听说现在高明的很多,我不知道,反正中国人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只要是外来的就有道。几岁大的喇嘛就有人认为是活佛转生,在那里一边抠鼻子一边吃瓜子,也是有道,是师父。哪个有道、哪个没有道是这么看的吗?你怎么晓得是转生不转生?转生就算有道吗?转生不能算有道,教理都不通的!学佛不要自甘堕落,我有资格讲,我去过西藏学过密宗的,过分的宗教色彩的迷信,就是堕落。为什么讲到密宗呢?密宗的教理也有对的,它决不厌恶此身。你们有学密宗的,这是出自密宗哪个经典,哪个法本?它的教理根据在哪里?你知道吗?

  我们中国的文化《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重视此身。所以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也是这个意思,街上正在建筑的高房子,墙边是不能走的。这就是中国儒家的戒,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一个道理。爱惜你的身体就是孝顺父母,因为父母看到子女有病痛是会痛苦的。佛教大乘戒律也有这样的含义,如果随便把自己的肉体出一点血,等于犯了出佛身上血一样的重戒,因为此身就是佛身,算不定你明天悟道了,你就是佛的应化身了。对身体上作任何一点伤害,等于犯了大乘的杀戒。

  真学密宗的人,他的洗澡水在倒掉之前,还要自己先喝三口呢!你觉得脏?为什么你要讨厌自己的身体?这样做的第一个道理是不垢不净。第二个道理,你说身体洗下来的东西脏,可是你吃的东西都是这样变化来的,过去施肥的肥料是用什么做的?我在这里还没有看到过哪个学密宗的是这样做的。密宗在佛前面供养什么东西你看过没有?看过才怪呢!它连狗肉、驴肉等都端上来的,你恐怕想都不敢想的,还说什么学密宗。到今天佛法的正法已经没有了,但是方便法门还是有的,如果我不坐在这个位子上,你问我「老师,这个对不对啊?」我会说「都对」,这就是密宗。

  厌离于身不对,执着此身也不对,这是中道观。「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你去看病人,不敢对他说你还是快死吧。但是我可常这样做,看到那些垂死重病的朋友,连手都举不起来了,我就拍拍他的头对他说:「你快走嘛!痛苦得要死,这个世界有什么好留恋?」有的人会说:「我走不掉嘛!」「那就念佛吧!」「我念不起来了!」「那你怎么还可以讲得出话来?」念佛念了几十年了,既然有讲话的这一念,为什么这一念不能念佛?平常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真是阿弥驮你这个佛。他不懂什么叫念佛,不知道念不在嘴上念,是心念之念,到那个时候,不要管嘴上能念得出四个字还是六个字,能心中念念有个佛就是念了嘛!唉!学佛几十年了,功德也做了不少,最后都是如此!平常显教、密宗,讲什么法都懂,般若真如连他家冰箱里都有,到这个时候使不上,有什么用?

  我这几十年来学佛学道的名人看多了,有的七八十岁了,冬天总只穿一件衣服还会流汗。睡觉也不盖棉被,冬天只盖条毛巾,一身也湿了,两脚暖烘烘,功夫可好了。我说他搞不好会血压高,人家说你乱讲,还亲眼看见他打起坐来身子悬空呢!我只好笑笑。最后不出所料,不是血压高就是心脏病发。真修到此肉身能够成就了,谈何容易!你们谁想早死,我一定签字批准,看你能死得了吗?不要吹牛了。前两天一个老朋友进了医院,我去看他,他告诉我,医生已经宣布没法医了。他还交给我一包珍藏书,又要我在他身后帮忙关照他的太太,又向别的人交待后事。我看他这么豁达,跟他说,你还死不了的。他有点怀疑,结果真没马上死。那种不想死的,见了我就哭哭啼啼,想多活一阵子,反而很容易死,已经吓得半死了,怎么不死。

  小乘专讲此身是苦,我告诉你,不一定是苦。一般讲来,学佛证道的,多半只能了了法身,到了中阴身,也就是离开肉身之后,才有成就,没有办法把这肉体的报身修到圆满。法身、报身、化身是三身,假如三身不能成就,在我的标准来看,就不能算开悟。你们打坐念头空一空,得一点定境,就以为自己悟道了,你那是悟了个食道罢了,必须要三身成就才算。「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的道理在此。

  「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盘。」无常、苦、涅盘是佛法的三法印,是佛法的基础。无常、苦、涅盘,再加无我,是佛法的四根大柱子,但是佛在说《涅盘经》的时候,就完全相反,他变成说:常、乐、我、净。原先的无常变了常,苦成了乐,无我变成有我,涅盘成了净。净土不是专指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一切众生只要悟了道,就知道他本来在净土中。小乘乃至不彻底的大乘,都是厌离苦、无常,而证取涅盘,认为证得涅盘就永远不来了。不只是一般人,连当代几个大法师都这么说。当时在大陆有这么一位,不提是谁了,他就是持这种观念,我俩单独在房间里,我痛骂他一顿,他讲了许多理由都被我驳倒了。我提醒他,《楞伽经》上讲,「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

  你们千万不要认为,能涅盘就不来了,不来你还做不到。只是给你暂时请个假,百把年不来,三五百年不来的话,已经算给你很长的假了。大阿罗汉入八万四千劫的定,在我们这个世界来说,算是够久了,在其它星球世界是很短的,一下就过去了。就算入了八万四千劫的有余依涅盘,你也不可能不来,况且我们反复讲过,大乘菩萨要有「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盘」的智悲双运,但是许多学佛的朋友,始终搞不清楚这个观念。而时下的年轻人,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小气,自我观念极重,真没办法,也就是业力越来越重了。大乘菩萨是不入涅盘的,没得休息的。所以维摩居士告诉文殊菩萨,「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盘」,菩萨说身是苦的,但是决不逃避三界的痛苦,救世救人虽然是痛苦的事,但不会逃避。

  「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既然佛法要修到无我,但是如果无我了,谁来说法?谁来讲经?谁来听法?真正的佛法,在释迦牟尼佛生下来就已经说完了。释迦牟尼佛生下来走七步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开口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法就说完了。就是这个唯我独尊,每个人都是这个我,你找到了就成功了。人人有一个本性本命,这个身体的我是假的,我们说话思想都是假的。每个生命都有个真我,你的真我找到了就是佛,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讲这个话的时候,两手这样摆的,这是什么手印,你们参!

  佛法处处讲无我,其实我们学佛的人,不要说做不到无我,就是无身都做不到。忘掉身体还不是个我,你还有念头存在,一念之间就是我。学佛人的我,尤其厉害,处处有我,我的见解、我的学问、我的身体,这个我比普通人的还大。你看外面的人整天忙,晚上还要去玩,你问他的我在哪里,他一定觉得莫名其妙。修持的人学了佛法,再加上坏个性,他的这个我就不得了啦!认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还有,我最怕在大学里搞佛学社的同学了,搞其它活动的同学都很活泼,佛学社的同学,往往目光呆滞,衣冠不整,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希望大家正视这个问题,不要搞得所有佛学社团都如此。我年轻的时候,对这些团体,简直是羞与为伍。当然,我这又落入傲慢,也不对。有一年,有几个大学生,要我为几所大学的佛学社的联合活动讲演,我推不掉,但是我说明不讲佛学,就定了个题目叫「我与无我之间」。当时讲的内容没有记录下来,我主要告诉他们,学佛讲无我,谁能做得到?但是作人做事必须有我。你写一篇文章,如果无我,你就写不出来了,笔都不要拿了。任何一篇文章、一个艺术品乃至绣一朵花,处处都有我。人生处处有我,我要穿什么衣服才合适,我要坐在什么位置才对。一部人类的历史文明,无我就创造不出来,佛就告诉你,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但是在修养上,叫你无我,是无小我,不要执着现在假相的我,以为是真我。

  佛法的修证,在于找到生命的真我,无我是个方便法门。修证功夫要放下身心,放掉我这一念,才可以证到涅盘清净自性;在起用上,想成佛成菩萨,就要有我。你看,佛也有我嘛!阿弥陀佛的我,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形态,东方药师如来的我,他的国土和阿弥陀佛的世界的我不同,北方不空如来,他的佛境界同别的佛又不同。十方三世诸佛,各有各的佛国土,各有各的我。佛佛道同,方便教化,起用功德不同,愿力不同,作用不同。此我与那我彼此无妨,归于一个大我。学佛这些道理没有搞清楚,一天到晚无我,你无个什么我?我与无我之间要去好好参究。

  维摩居士这里漏了个消息:「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没有此身,无此我,谁来说法?释迦牟尼佛现在真是无我了,他归到那个大我去了,我们看不见他,他也无法来说法,只好靠他的弟子们替他宣扬。所以必须要有肉身在此,才能教导众生。这些都是中道义,要搞清楚。

  「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此身是空的。我们常引白居易的话:「饱暖饥寒何足道」,那是无我,「此身长短是虚空」,这个身体不管活一百岁还是二百岁,总归要走的。但这是偏于小乘的观点,得道的人证到空了,身体死亡了以后他到哪里去?涅盘是寂灭,可是他永远不来吗?没这回事,释迦牟尼佛和诸佛都是再来人,否则怎么叫大慈大悲?所以大乘菩萨不说毕竟寂灭,不说永远寂灭不来。

  以上这几段,维摩居士是说了无常、苦、空、无我,这四个法印。

  「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学佛第一步先忏悔过去的罪业,怎么样不入于过去?不被过去困住了?用中国文化来解释,最简单的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犯了错,但从此不再犯,也就是颜回的不二过。六祖在《坛经》上讲忏悔,忏过去之罪,悔是未来永不再犯。像你们常常二过,口口声声讲忏悔,都是在骗人骗自己。真是大丈夫的人,连忏悔两个字都不讲,他就是痛改,对自己毫不客气的。

  这些道理都是大道理,因病而说法,只有文殊师利菩萨问得出来,只有维摩居士答得出来。一个代表出世的大士,一个代表在家佛。我们这里的章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强而有力的提出来,维摩居士是真正传佛心印,是真正禅宗的传统。这是绝对的正知正见,我支援他,这就是研究佛学。

  现在维摩居士藉生病,一个善问,一个善答,刚才所讲因为众生有生命就是病,这个世界就是个病态世界,我们的生命是病态的存在,解脱了这个病态就成就。但是解脱了,这个病态就没有了吗?有!能解脱了,这病态的生命就变成最美的生命,至真至善至美,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遗憾,也没有无常、苦、空、无我,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国土。不相信,你看人造卫星高空所照这个世界的照片,你才知道这个世界的可爱,比他方佛国土还要可爱。你说你在下面觉得这个世界脏得很,那是这个世界的尘渣子,包括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灰尘渣子。这里比净土还要好,不是只有干净的香的一面,还有脏的臭的一面,有它特殊的味道。

  所有其它的佛经典,对这个世界都是厌恶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华严经》则不然,主张这个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至真、至善、至美。如何做到呢?只有一念明心见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实的一面。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无常、苦、空、无我,是一个影子。你没有看到这些现象的后面是常、乐、我、净。《维摩诘经》中这一段,他们二位唱的双簧,是在说明一个佛法的至高无上哲学道理。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这是学佛的精神,因为我身体不好,而同情别的身体不好的人。这一生多病多苦的人,更应该慈悲,不要光坐在这里,要多到外面去帮忙贫苦的人。你们学佛的居士们,以为出两个钱就好了,叫你去医院,去收容残障儿童的地方,你决不肯去,决不慈悲,这是个事实。在医院或贫苦地方,只看到修女神父去服务的,几乎没有看到佛教徒。很多佛教徒讲慈悲的道理比谁都多,只有对白已是真慈悲。人生谁无病痛无苦恼?如果自己是近视的人,你就要想办法为近视的人服务。因为自己有病,你就要多照顾病人。可是我看到的,自己有病的人,不会照顾病人,都是先照顾自己,我第一。

  「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因为自己有病,就晓得前生种的因不好,多生累劫不怜悯病苦中人、不布施药。越自私的人,他生来世越是多病多灾多难。这一生多布施,他生来世长命百岁,无病无苦。佛法处处是因果,你这一生一直在病中,是前因不好。若不从前因忏悔,再因生病而更只顾到自己,这个现行又变他生来世的种子更不好了。我从小多病,现在也多病,合了杜甫的话:「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而我每次病了都有高人送药方,名药名医都来了,大概因为自己多病,肯结善缘吧。所以我也喜欢给人吃药,你有病我给你吃药,你以为我好心?不是好心,是想求得来生,一有病就有人给我吃药,对不对?还是做生意的办法。笑话归笑话,你能如此发心多施医药,不要等到来生,你此生就可以转了,变成少病少恼。可是你们当中肯布施别人医药的不多,接受人家布施的人太多,甚至有的人经常在这里拿药,吃了哪几种药自己又不记住,有病再来找我,我忙得不得了,要你自已去拿药吃,又不晓得吃什么,那你就该死吧!

  维摩居士在这里告诉我们,自己为什么会生病?应当认识是你过去世无数劫的痛苦累积而来。因为如此,你现在就应该也想到众生的痛苦,要发愿去帮助一切众生,这就是佛法。我一再说,经典就是戒律,我们对照一下,做到了吗?有时同学们告诉我,老师,我前几年就是这样做的。我说,是吗?可是你今天有这么做吗?你这么说不是等于在打自己耳光吗?你为什么不永远这样发心,这样做呢?

  「忆所修福,念于净命。」要忆念自己如何去培养福,像刚才讲的,你要反省为什么不能持续精进下去,为什么过去有做,现在不做?你们年轻人光想求慧,想开悟,是求不到的,因为你没有福报。福德是修善行来的,你没有去修善行,只有在消福。《金刚经》讲的两件事,就是福德和智慧,但是它强调福德之重要,有大福德才有大智慧成就。你再去看看,就会懂了。你天天在偷懒在消福,这样哪能成道?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得道是多生累劫无量细行而来的。

  「念于净命」是要念念做到什么是净命,能修到净命,这个色身就转了。我们现在的命,是五浊之一的命浊,是不干净的。你再参看《阿弥陀经》的西方极乐世界,就知道什么是净命。西方极乐世界里也有鸟,可是那边如果没有业力怎么会有鸟?经典告诉你,那都是诸佛菩萨的化身,纵然化成鸟,还都是在念佛念法念僧,都是净命而来。我们学佛修持到净命的境界,报身可以长存世间,就是佛的弟子们有所谓的「留形住世」,我们在前面曾经提过。

  「勿生忧恼,常起精进。」你注意,这不是劝世文啊!都是做功夫要修的。我们日常人生,都是在烦恼忧心的境界中,这里叫你勿生忧恼,念念常起精进之心。

  「当作医王,疗治众病。」学佛的人应当发心成为大医王,大医王就是佛,不但能治人肉体的痛,还能治心理的痛。

  「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这一篇就是佛的戒律规矩,要这样去探病。全篇说明了生命的真谛,也说明了慰劳病苦的真谛,也说明了修持的真谛。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这个世界是个病态世界,那么应该怎么样调伏其心,怎么观心?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这一段就是教你要观想什么,参什么,这是学佛的人,在病苦中最需要的东西。

  前几天我去医院看位老朋友,这一位你们都认识的,他修行打坐有四五十年了,平常功夫很好,他的师父还是有神通的。这朋友佛经道理都懂,结果风瘫了,现在躺在医院话都不能讲。我进去把他手一抓,就问:「怎么样,好点了没?」他那时眼泪就掉下来,想讲但讲不出话来。我告诉他,「不要讲话了,你学佛那么多年,到这个时候还放不下这个身子!你要走就快走!要活就拿出勇气活着!空掉这个身体的观念就会好的。」我接着说,「我懂你的想法,理论你都懂,功夫也用了几十年,到现在你觉得为什么会这么苦,功夫岂不是白用了?都在后悔中。」最后我告诉他,「没事了喔!过两天就好了!」再接着告诉他,「万一要走,从这里走!」探病却叫人家快走,大概也只有我这种人。上一次看一个心脏重病的朋友也是如此,我告诉他,你早点走吧!我也许还活个几十年,你再来我还可以抱你,还来得及,何必留恋这个烂身体呢?

  但是,这些学佛修持几十年的人,到了最后还是舍不得这个老朽不堪的身体。他如果要活下去也可以,把这个身体空掉,观身无常,观空。病就病嘛!病你的嘛!病就是魔,那个魔到结果是什么?横竖是死嘛!你这样观,反而好得快。如果你忧心忡忡,这个那个的,你就病得越来越重,中了魔的诡计了。

  学佛要真看开,不是空话,你们年轻人几十年以后就知道了。学了一辈子佛,如果临死之际用不上,你何必学佛修道呢?就算冒充也要痛快一点嘛!刚才讲的那位风瘫的朋友,我虽然告诉他没事了,可当时一点把握都没有的,生死无常,你只好看得开了。你可不要把这个当笑话听了,真佛法就是要你提得起放得下,真看开了,这一下就过去了。有什么难?

  维摩居士告诉你:病从哪里来的?都从前世种子生现行,业力果报带来的。比如前生懒惰,这一生就给你胖一点,多拖累你一下。这不是理论啊!都是真的。都是「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肉体上的病还没什么严重,最严重是心理的病。比如感冒了头痛,你心里觉得好像越来越痛,那就真不得了啦!了解了这个心理,就解脱了,知道都是一念来的,这一念是虚的,是自己欺骗自已,是「无有实法」的,都不真实的。现在用力掐你的腿一下,觉得痛吗?你那个能知道自己痛的,是不会痛的,不要被骗了。你将来生了病,就用这个办法对治,你懂了就解脱了。痛、苦是没有实法的。像我昨天只睡了两个半钟头,我现在头是晕的,可是到了这里都要丢开的,不管了。再累再忙,了不起就是死掉,「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奉献完了就好。

  你们年轻同学一天到晚抱怨身子不好,你怎么会不病?你的心已经在病了!一切唯心造的。像现在课堂上,好多同学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其实他脑子是昏的,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他的能知之性,被这头脑气脉昏的现象困住了,如果能知道是这个身体四大的脑子在昏,我把这个能知之性脱开身体,它就拿你一点办法没有,一下子脑子就清爽起来了,它魔不到你了。生老病死都是魔啊!你觉得头昏脑胀记忆不好,都是从妄想颠倒诸烦恼生,都无有实法,这里头是空的,没有痛苦,没有难过。

  能参通了这个,「谁受病者」谁在受病?再告诉大家,据我的了解,古代修道成功的人,多半是年轻时多病的,因为多病所以肯研究自己,才成功了,反而活得长。无病无痛的人,他不在乎,所以死得快。算八字的知道,如果这人身子有点毛病反而好,「带疾延年」,反而长寿。「谁受病者」,也就是无我,这理论你都知道,到了有病的时候,你的这个「我」,却比平常更难解脱。这时真要参通「无有实法」,本来空,死也空,空也空。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为什么呢?这个道理不用学《维摩诘经》,就应该懂了。我们身体是地水火风组合而成,像这个房子由水泥、钢骨、砖头、瓦块、木料拼凑组合的,假名为房子。地水火风不是我们的主人,身体里没有个真我。我,是谁呢?在这个身上,也不在这个身上。有位禅师的偈子:「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我们的主人翁,那个作主的、能知的,不在这个身体上。

  「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应生着。」病是怎么来的?由于一切众生执着我相,由于我执,所以有病。大家平常都懂这个道理,但是有病的时候就过不去了。因此,《维摩诘经》告诉我们,有病的时候正好学佛参禅,这个时候能参通,才可以了生死。懂了这个道理,就不应该执着我相。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理论上知道一切唯心,不用维摩居士讲,各位学佛的早知道了,病本在心。但你真有病痛,这个心空不掉,我相丢不掉。这个心起了我相、我想,才有这生病的感受,越来越严重,也是业报。既然知道是业报,就空得掉,但是大家知道而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要空谈这个理,说得一定要行得,否则就犯了妄语戒。要去除我想及众生想,应当起法想,就是要参透佛法的事理。

  念与解脱

  「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这里传大家一个观想修法,在生病的时候,应该起一个念。这个念不是思想,但是离不开思想,所以叫思念,有那么一个作用,它可以离开身体而存在。你们有发高烧的经验吧,烧得迷迷糊糊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想了,但是你晓得现在自己病了,那个就叫作念。我们现在坐在这儿想来想去的,都是妄想,不是念。到临死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或者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都没有了,但是这个念头要挂着。

  念又可以说就是相思病,这是广义的相思病,不只是男女之间的想念。你那炒股票想发财的心理也是念,时时关心股票的价格。你有没有去想呢?没有,但是心里又随时放不下来,这就是相思病,就是念。你把这种恋爱、炒股票的念转为念佛,也就可以成就了。这个念成就了,等到身体四大分离的时候,你把身体放开,让它痛苦,但要把握到这个念,一刹那之间,擦!一下,就像乌龟脱壳了,就飞上天了。这一念坚定了,没有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般人念了一辈子佛,到了临死却不知道这一念,因为身子的痛苦或者脑细胞烧坏了,没有办法把南无阿弥陀佛这几个字符串起来,但是那个能念佛号的,一念到这个就是了,不须要把每个字符串起来。你见过阿弥陀佛的像,到那个关头,一念之间就是这个像,能做到这样,即使不往生,再投胎来的时候,一定相貌好又聪明,决不会堕落。这个时候的念不是无知,不是妄想。

  维摩居士要你起这个念,观「众法合成此身」,到这个时候要晓得,这个身体是靠不住的,「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念念在佛法中,不管一切生灭。今天生病,明天好一点,这都是生灭法,就是虚妄、空的。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一切因缘自生法是各不相知的,比如我们从医学常识知道,身上有白血球、红血球,但这是理论,你真的知道吗?你碰伤一块地方,有细菌进入,白血球就立刻把这个地方包围起来,这是谁下的命令?比救火队动作还快。身子里头忙得很,你知道吗?诸法各不相知。这是其一。你再体会一下,我现在这句话讲完了,下面一句我要讲什么?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们思想前一个念头跑到哪里去了,自己都不知道。后一个念头还没起来,要想什么,自己没有把握,它突然会冒出来的,所以诸法各不相知。这像流水一样,前一个浪头起了,它不知道后一个浪头;后一个浪头起了,它也不知道前一个浪头去了哪里,各不相知。但是一切众生,尤其是不学佛的人,在不相知中偏要求相知。

  因为一切都是缘生的,所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像我们的念头,像物理世界一切的变化,都是如此。生病也是这样,你感冒了,就是诸病各不相知,来时不言我来,去时不言我去。你几时会感冒,你根本不知道。你吃药医好了,几时好了也不知道的,感冒走时又不会通知你一声跟你道别。讲到政治也是,社会中每一分子都各自独立的,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你在这个道理上参通了,不管你学显教还是学密教,都会有成就的。

  「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生病也是个缘,什么缘?病缘。有时人生个小病玩玩也蛮好的,尤其是忙中人,很想偶尔生个小病,就可以推掉很多事。有时听说某要人病了,什么病?政治病,藉生小病躲避一下。这个道理你们年轻人还不到这个境界,要用生病来躲避,可见人生多么痛苦了。

  懂了诸法各不相知的原则,都是缘起的,缘生缘灭的,你就成功了。可是你又被法困住了,被理困住了。就像我说许多学佛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有同学讲电话,跟对方说要「供养」什么东西,我在一旁听了就骂,讲什么供养,讲把东西给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养,为什么满口佛话。学佛久了以后,讲起话来就用另外一套术语,这就是学佛不通。大乘菩萨学通了的,嘴里没有这些术语。什么「般若」「供养」「布施」「因缘」都是术语,你跟不懂的人就不能用这套,要用普通的话来讲。很多朋友对我说,来这里跟你聊聊很好玩,可是你那些学生不正常。我说,对!这些学生不正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非要作个庄严的样子出来不可,多讨厌!所以社会常看我们这一群人是疯子。

  学了佛法容易被法困住的,任何一行干久了就有职业病。像我当老师当久了,就爱骂人了,看人都不对劲。我一出去到外面就随和得很,像前一次,人家一定要请我吃饭,还请了教育部的次长作陪。吃完了饭,这位次长对我说,「老师啊!我学了个东西,你终席没有喝过一杯酒,没有吃过一点东西,没有说过一句话。」人家敬酒我也要举杯作个样子,每一道菜我也沾一点就放下了,人家说什么我就说「好,好,是啊,是呀,谢谢。」我决不会像你们一样,摆个道貌岸然的死相,犯职业病。人家恭维我世界闻名,我就说没这回事。说我学问好,我就说我是跑江湖的。说我懂禅,我就说「我只懂馋,来来来,快吃,快吃。」

  我一再说,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结果很多学佛的人既不解脱又不逍遥。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要解脱要逍遥,怕你被法困住了,所以他跟着说,「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你学佛学得满嘴佛话,满脸佛气,那就是众生颠倒。本来好好一个人,又油漆上这么多东西。人生已经被很多绳子捆起来了,结果想解脱这些绳子,又到解脱绳店里买了些绳子,菠菜(般若)啊,金菇(真如)啊,再往自己身上捆。所以说:法想也不对,法想也是颠倒。一念颠倒就是大毛病,还是要丢离。

  「云何为离?离我我所。」怎么离呢?第一,先无我,像我刚才讲的去外面吃饭的例子,在那个场合就那个样子。离我,不要端起个样子,有的青年,他的衣冠打扮,处处就是表现我,讨厌死了。人到无我是非常好玩的,行云流水。去买菜的地方就买菜,去吃饭的地方就吃饭,到了作官的地方你就是官,到了该作狗的地方你就是狗。第二,要离我相,也要离我所,我所有的一概放掉。我相我见是根本,像身体是我所,好像是属于我的,可是毕竟不属于我,因为还是要还给天地的。

  「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怎么离我、我所?要离开两个东西。

  「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那两个东西,一切放下,不念内也不念外。你们用功不是念内就是念外。闭着眼打坐,都念内做功夫,喔哟!气脉动了,放光了,不得了。你正是禅宗祖师骂的「黑漆桶」,你以为是无我,其实全在我中。再不然,睁开眼,就被外相转动,我所就来了,我所见的,我所听的。所以要离我、离我所,怎么离?要离内外二法。那要离到哪里去?不在内不在外,难道在中间?不,是要「行于平等」。

  这「行于平等」四个字,看起来好像很明白,如果你功夫不到,根本就不会真懂它的意思。「行于平等」是眼睛张开,在外法的时候,不觉得在外,也就是忘我了。一做到一念忘我,就无所谓内外中间。眼睛闭着,在静在定的时候,也不觉得是静是定,连这个境界也拿掉了,这个观念、这一念拿掉了。如此就无所谓内外,行于平等,你们要好好去体会。

  「云何平等?谓我等涅盘等。」再进一步问,什么是平等?前面叫我们无我,你无到哪里去啊?你天天无我无我的,包你疯了,你做不到无我的。我中就是无我,这是「我等」,平等。我讲一声我,一声讲了就没有我了,我本空嘛!什么是「涅盘等」?涅盘就是我,那个就是人我,真空了那个空就是我。《维摩诘经》说的都是大法,悟进去了是彻底的成就,不是理论,经典会看了,可是没有到心上来是没有用的。你以为离开了身体,空了以后才得个涅盘吗?一切众生本来皆在涅盘中,没有另外一个涅盘啊!《楞伽经》告诉你,「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涅盘在哪里?涅盘就在现在。什么是寂灭?《法华经》告诉你,「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现在即在寂灭中,从生到死并没有动过。

  「所以者何?我及涅盘,此二皆空。」什么理由呢?我本空,涅盘也空。得道了,空也空的。有个空的境界,就已经是我见了,而且这个空的境界是我所,我所起的,我造的。学密宗的修持得那么辛苦,见光啊!不得了啦!我说你五块钱买个电池,立刻放光!那都是所起行相,非究竟的。

  「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什么叫作空?空不是有一个境界的,你有一个空的境界就完啦!就是我所,就着相了。空是个名词,你知道了就放下。有人听了放下就又有了个放下的境界,有人说,他这一堂坐得很好,在放下的境界中。你说他放下了吗?空与无相无念只是学理上的名称,你抓住个境界,已经不是了。

  「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你得到了这个道理,寂灭是空,生死也是空,念念皆空,也没有空的境界可得。正如我跟你们讲的准提法,「亦无虚空之量可得」。你真达到这个境界,虽然有病也等于没有病。但是学佛的人有个大病,比住医院还痛苦,是空病,抓住一个空。你看有些居士,你告诉他做这件事可以多赚钱的,他说,「哟!我们学佛的人是不贪利的。」但是他要不要利呢?「有时要的,要吃饭嘛!」统统是矛盾的,被空所困。所以空病是菩萨的大病,要空病也空,空的境界都放下。

  禅宗有位天王道悟禅师,他开悟了,有次得罪官府,官府派人把他抬起来丢到水中,衣服都没湿,大家马上就皈依他了。他临死时生病,「唉哟!唉哟!」叫痛。徒弟受不了,请他不要叫了,再叫下去给外边听到,大家脸都丢光了,师父神通到哪去了。他说,喔!这样啊!我现在叫痛,还有个完全不痛的你知不知道?徒弟说,不知道。他说,你过来,我教你。徒弟凑过来,他在徒弟耳边说,「喔哟!喔哟!懂了吗?」徒弟说不懂。他把枕头一摔,腿一盘,就走了。你去参参看,参懂了你就懂《维摩诘经》这个道理了,「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