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16课丨佛在双树林中灭度,他真的是死了吗?

第16课丨佛在双树林中灭度,他真的是死了吗?

- 灵山法会其实一直未完待续,只缺你我…… -

  什么时候证到法身真我,可以现前我闻,随意去十方三世亲近诸佛了,那个时候,自然而然,首楞严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全在你的一念心地法门之中。所以我们要往上汇,包括每一句经文都有无量的妙义,就看你人在佛法第几层。

  就光如是我闻,什么叫如是呢?什么叫我闻呢?什么叫如呢?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后佛如先佛一样再来,叫做如来。乘如实道,乘的什么如实道呢?来成的正觉觉的什么觉呢?就是这个如,而且这个如,只不过是用法界语言,作为平铺沟通显了给我们在认知法这个的言诠和境界之中,铺了一条道路而已,一个假名。

  但是就这个如字,它就代表了宇宙万法的真实状态。这种真实的状态,我们常称之为不生灭,不增减,永恒的无始终的存在才叫做如如不动。你有始有终,有增有减。在语言表达中,我们往往会说:假如、如果、例如、比如,全部把如给进行描绘和形容了,这个时候就不在如中,而在妄中了。这就是我们所讲得真如实相。

  什么叫做如?妙湛总持不动尊,如如不动。西藏拉萨的大昭寺里面的太子等身像,每天每时都有人上去刷漆,我自己也亲自参加了两次这样的功德。就是跟人家一块,有的是自己,有能力的他们自己刷,没能力的大家一块共同发心。喇嘛师父就一会儿就调一碗金泥,上去刷刷刷,每年每月每天,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可是这尊太子像不动,泥粉再怎么薄,天天去刷,厚度也会增加的。不动,他的脸的薄厚,身形的薄厚一量还是那么多,天天刷,这就是表的如,不动。为什么叫妙湛总持不动尊?我们现在就在动。不动,在佛法里面,在唯识里面讲到,圆成实性,圆满现成,真实,是这样一种真理,叫做如,没有一点点的错误就叫做是,如是。

  所以为什么叫如是呢?就一代时教而言,我们讲的因果规律、六道轮回生死解脱说法度众就如此,这样叫如。就这部经典来讲,心不在内外中间,一切精神物质的层面,无不是心的体现。修行途中的每一次步履,一切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就是如此,就是如是。你还想干什么呢?

  你还每天折腾,就不如就不是,每天打妄想,所以这样一种永恒真理,首楞严的性定从来恒古不变,就叫做如,依照着这个性定、密因,起所有的六度万行,或者在这个世界我们断惑证真,或者深信切愿往生西方极乐,决定真实不虚,就叫做是。不可以在上面动,不可以在上面解,这就叫如是。

  这样的理,如此的修,都是佛亲口所讲,我阿难当场听闻,所以才说如是我闻。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叫如是我闻。所以如是我闻标榜的就是信顺,信成就,劝信的。为什么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华严经》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教理行果的行证次第是信解行证,菩萨修行起步从十信位发步。一个信字就是整个一代教法的核心切入点,除了信你还能干什么?

  特别是这样的一部经典,这种信的讲究就特别的纯粹,信如是我闻,就是这个样子的,佛是这么说的,我就是这么听的。阿难给我们讲法的时候叫做分瓶泻水,就是佛给他灌的水,他是一个瓶子接过来,一点儿都不漏的圆满的就在这里,佛怎么说我怎么闻,我怎么闻我怎么讲,这就叫依教奉行,这就叫纯真信心,圆满信心。

  我们现在做不到,能做得到吗?我们做不到不假思索的起信,特别是佛在讲法的时候,他所有的经典里也有分别的,有的法是曲指的,有的法是直指的。什么叫做曲指呢?曲指的这个法门教法,还有一个信解行证,教理行果,一边修一边信,一边信再一边修,修和信同时一边证,见到了,完全信了,这是一个次第叫曲指,弯曲的指给你。

  很多法门还有一些法门叫做直指的,一句话告诉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信也不信?告诉你从是西方过十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你信也不信?容不得你思量,不可以去理解,我们现在所谓的理解就是有道理,去明了,去把他解开,分析,可是越推越远。特别是直指法门,明心见性,你怎么去指?你的理解是多余的。

  包括净土一门,信解行证,他就把解给冠到信上来了,信愿行三资粮,就把解给,最难的一个大开圆解,明心见性的步骤他全部四两拨千斤盖在信上,让你在这个上面承担。现前就不必解,信了就是解,发愿往生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难,发愿往生成佛易,这就叫直指。凡所有相,禅宗的明心见性是直指悟中,正在悟的境界,净土法门直指悟后,这叫直指法门。

  直指法门你只能够如是我闻,来不得半点思和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起心动念都是妄。比如:来听经,开始前几天玄谈说妙,觉得幽微难至,听不懂还有点意思,听明白了,每天都是这些道理,都是这些知识,就开始没意思了。可是佛法是纯没意思法,你还想有个什么意思?所以说只能随顺诸佛真实教诲而修,如是我闻法门,就叫依教奉行,佛说什么就是什么,什么叫做随顺诸佛真实教诲? 随顺。

  佛在双树林中灭度,他真的是死了吗?佛的法身,不生灭的法界真实之体,他是随时可以再方便应现的。我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两千多年前降生在印度,八相成道,四十九年说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从常寂光土,随顺我们这个世界的情形,依照着我们这个世界所流通的文辞表达,耳根作用,合为一大佛事,称性流露出来此番情形。在佛的一边来讲,就是如是,在我们这个世界,才表现为我闻,就佛来讲,哪个世界都是如是,哪个国土都是如是,十方三世尽未来际,无始以来从来是如是,我们这个世界才表达叫做我闻。

  依佛一边叫做如是,依众生才显现叫做我闻,依着佛的道理,随顺他所呈现出来的法门,听话就行,这叫随顺诸佛真实教诲。每部经典,为什么其一开始,就说如是我闻?要悟,不要听一下就是佛灭度的时候说了这么几句,你也就跟着溜一下。我闻,你今天听闻的如是,你明了了没有?随顺诸佛真实教诲的依教奉行,你做到没有?

  依我闻修入如是,依如是再说我闻,这就叫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一切的我闻,所依的是如是,所有的如是可以流露我闻,这就一代教法,阿难的分瓶泻水。

  接下来第二种成就叫时成就,一时,标机感。机,根机到了,感,感应来了,这部经典就要出世了,这些文字就要现前了,我们就该这样理解了,这个道理就要被我们心心相印了。所以,为什么佛说首楞严经成熟之时叫一时呢?按说我们这个国土,一般都说,六十一甲子,公元西元多少多少年,农历多少多少年,都有具体的时间和方位。为什么经典里面只讲一时,而不说某年某月某天呢?

  这里的一时也是这样,时间本身就是不可得法,时间从哪里来呀?之所以不说定时,佛法属于一切众生之法,就事相上来讲,当时佛去讲法的时候,也是去某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去游行布教的时候,每一个国家的纪年是不一样的,这是其一。

  其二,比如:《华严经》的时候,有七处九会,有时候在人间讲,有时候是上升到忉利天讲,有时候又去夜摩天宫讲。四天王天的一昼夜,人间的五十年,时间怎么计算呢?如果到无间地狱度众生,一日一夜万死万生,一万次的生死轮回怎么算呢?所以大菩萨的神通妙用,可以让七天延为一劫,可以让一劫浓缩为一七日,到底是哪一时?

  《法华经》里有这么一个情节,《法华经》足足讲了六十劫,在座的听法众就跟吃了一顿饭似的,时间的奥妙,到底是怎么样?智者大师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中间有千百年的阻隔,为什么?就是因为整个法界只有一时。我们也抛却,不要说除却好像这个年代那个时间,整个法界现前就在一时。同样的《楞严经》现在还在祗桓精舍讲解,阿难正在如是我闻,灵山法华没有散,楞严同样还在讲,这就叫一时。

  什么时?机感相应成熟之时,众生过去因缘果报,开始招感首楞严大法,诸佛菩萨过去的愿力悲心,开始应化宣说如来密因,就是这个时间,因和缘一拍即合,显现出来的时候就叫一时,哪里找一个时呢?

  所以如果以凡夫心猜测,佛在讲首楞严的时候,这个一时在哪一时?其他的且不讲,佛说首楞严经的时候,如果在当时还是在此时?佛在当时讲,我们在此时闻,在当时还是在此时?此时当时能离开一时吗?当时由此时而延续,此时能离开当时作此时吗?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起动之时,无明起动之时就是轮回之时,法身显现之时就是说法度众生之时。

  所以十世古今不离当下一念,这就叫一时。所谓的一时的奥妙,真正就是唯有因缘和合之时,要不然万法皆空何来有时呢?因缘和合,在我世界、我国土,确实有时。所以统一用时,遍法界通用,证到佛讲《楞严经》的时候,皆在听闻者此时,就是整个一时,但凡在听《楞严经》的时候就是此时。

  所以这里讲一时,为了区别于在说《楞严经》,而不是说《法华经》或者《无量寿经》时,表示是随顺世俗假立而已。这是我们对一时标机感就是时成就,有了时间了。第三个处成就,接下来一句,佛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这个基本上都晓得,前面是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这里的佛就是主成就。什么是佛呢?就不具体讲了,在讲到经题的时候,已经讲过了,一个觉字,就是佛的所有内涵。

原标题:佛在双树林中灭度,他真的是死了吗?丨《楞严经》16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