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解读《楞伽经》第二十一讲

  “一一相相应”每一个所表达出来的相,它的体性要跟本质是相应的,跟本体不相应的不叫道理,本体是什么?绝对的理性。你对一个事情的看法如果不符合道理,只能叫妄想和猜测。比如我们现在认识世界、认识宇宙人生,现在科学所谓的观点告诉你,人死了就完了,物质嘛,什么都没有了,实际上不是那样的。实践证明也不是那样的,人死了不是什么都没有,他解释的现象就跟本质不相应,生命层面不是光有物质,而且西方科学研究出来,人快断气的一刹那间会突然一下会轻零点几克,医学报道说叫灵魂的重量。这种研究恰恰跟佛说的中阴身的重量是一样的,佛告诉我们中阴身有微细的四大,不谋而合,这叫跟本质相应。

  现在人给你讲人死了什么都没了,那叫不相应。你去问问相信唯物主义的人,他真相信他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嘛?他相信的话就不会说事在后人评说,既然死了什么都没了你还在乎它干嘛?这还是人自己骗自己,他不认识的时候就自己妄猜测。任何一科的大夫他有病自己不治,美其名曰“医不自治”实际上他自己就不相信那个技术,他见的现象跟本质不相应。他学的是外在的所谓的感受,真了解自己吗?不了解。不是由内而发的,他思维的境界是建立在外在所缘境界缘起法里,所以根本就不相信,从心底里就不相信,这是叫根本的道理。为什么不相应?因为有见,有一切法的见解,所谓相隔之物,所以他就没有办法相信他自己的认识。

  我们也是这道理,好多老居士在家里也供着佛像呀,我问他,“你真的信佛吗?”我说句笑话,你可以花个二十万三十万给你儿子买个房,你花两万块给佛祖请个什么的时候,你嫌贵不?几百块都嫌贵。这是很现实的,你说他相信吗?不相信。为啥还有事去拜佛去?那时相信也是缘起来了,没办法了,只能求助于佛菩萨。但是也不是完全相信,实在没办法了,求求佛祖,心里好受点儿。

  这种认识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否则你学来的都是负面的东西。就像卖玉佛那个人,我们要把他调到正道上去,不要让他走歪道,什么叫正道?让他真正的智慧的信心去做这件事的话,我们肯定要让他合乎道理的去做,不是说单纯地为了这个东西怎么样,你为了这个东西也不贵,佛有价钱吗?佛是没有价钱的。我们能够遇佛产生的功德果报,别说两万,三万也值得。实在避免不了的应当生惭愧心。

  应该经常观修,多多增加智慧的力量,有一种约束力,制约力,我们没有智慧的力量,理性的力量不够,光注意感觉的人就容易冲动,你总活在感觉的世界里肯定碰到事情你的感觉就上来了,我们现在活在理智的智慧的世界里头,那你碰到境界会很理智地对待它,人跟畜生界的差异就是人会思维,人有智慧,思维的不是那种感觉冲动,思维的一定要去合乎道理,合乎生命的本质法则,那是我们要知道的。我们看问题现在的角度绝对要不得,你生活的目标和法则,你自己就不相应,我们都想生活很快乐很安详,实际上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跟他的理想是差异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每年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都祈祷平安、吉祥、快乐,都希望平安吉祥和快乐,但是他做的什么呢?他的信念和行为是什么?我自己没事就叫平安,然后你就霍霍别人,比如过年了,过节了你把别人杀死你好过?他想求长寿无病,不知道长寿无病是什么意思,不去探其究竟,然后要补充营养,杀鳖宰鱼吃羊,你说他能好过了?不可能。这叫什么?信念和理想跟你的行为是背道而驰,永远达不到他想达到的目的,就说人想发财,发财的唯一的原因,就得去舍财,你没有钱不要紧,你一定要舍你的心,你的心是什么?你要多多去结善缘,才能把你的事做起来,做好,那你才有广进财源,你不给人家沟通,你不给人家接触,指望着人家把人民币送兜里来?你说谁呀?国王还得去征税去呐。

  你选择了生活方向就不要违背它的原则,信念和行为一定要顺乎它的道理才行,首先你要知道为什么去活,你不知到为什么活的时候,肯定活得糊里糊涂,这个不明白的话,很辛苦,为什么他想清一半,一半糊涂?他根本就没放下,没放下自己的执著,我们真要放下,放下你才能进入道,我们那天讲的清净四明诲章告诉你的,淫心不除,淫心就是贪欲,贪欲不除的话,你没有解脱可言。

  什么叫贪欲?就是你对自己的观念的执著,YY得气管炎要吃消炎药才能好,这是他自己的认识,消炎药是常用的阿姆西林,他以前一有病就吃,好不好呢?炎症是消了胃也刺激完了,实际上还是没好,缘不除,他在他家的习惯,开着风扇开着空调,躺在凉席上,是凉快,肯定要感冒,感冒就容易引起气管炎,因为你成天习惯了,他在这儿还是这习惯,大冬天开着窗户坐在风口念经。他最近好了吧?为什么?因改变了,缘就变。

  因总能成熟呀,有句话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春风一吹就生了呢?根儿还在那呐,人就是这样,我们的缘要改变,你的一切善恶种性、无记忆种性,只要没有我执那个缘就不长,业力就停止,这是必然的,也是超越生死的法,你能去记住这个,所谓生死就超出了。所以那天讲的清净四明诲章一定要反复去听,你只要淫心一除,尘才可出。不会有生死再相续境界了。生死就是我们的善恶种性,那种法身力量,那要都说一遍,就这108个问题得讲到过年了。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是很有意思的,都能完全概括一个层面的道理,我们认识的每一个层面,意识、认识都不一样。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百八句?”

  佛言大慧:“所谓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相句非相句,住异句非住异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非自性句,空句非空句,断句非断句,心句非心句,中句非中句,恒句非恒句,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善巧句非善巧句,清净句非清净句,相应句非相应句,譬喻句非譬喻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师句非师句,种性句非种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无影像句非无影像句,愿句非愿句,三轮句非三轮句,摽相句非摽相句,有句非有句,无句非无句,俱句非俱句,自证圣智句非自证圣智句,现法乐句非现法乐句,刹句非刹句,尘句非尘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大种句非大种句,算数句非算数句,神通句非神通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巧明句非巧明句,伎术句非伎术句,风句非风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假立句非假立句,体性句非体性句,蕴句非蕴句,众生句非众生句,觉句非觉句,涅槃句非涅槃句,所知句非所知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乱句非荒乱句,幻句非幻句,梦句非梦句,阳焰句非阳焰句,影像句非影像句,火轮句非火轮句,乾闼婆句非乾闼婆句,天句非天句,饮食句非饮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见句非见句,波罗蜜句非波罗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谛句非谛句,果句非果句,灭句非灭句,灭起句非灭起句,医方句非医方句,相句非相句,支分句非支分句,禅句非禅句,迷句非迷句,现句非现句,护句非护句,种族句非种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摄受句非摄受句,宝句非宝句,记句非记句,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作句非作句,身句非身句,计度句非计度句,动句非动句,根句非根句,有为句非有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时节句非时节句,树藤句非树藤句,种种句非种种句,演说句非演说句,决定句非决定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住持句非住持句,文字句非文字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大慧菩萨并不知道什么是一百单八,是佛总结出来的。佛告诉你一百零八个意思。“世尊,何者是一百八句?”佛,您怎么说是一百零八个问题呢?他问出来了,佛给他总结一百零八个意思,

  “佛言大慧:‘所谓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相句非相句,??????比丘句非比丘句,住持句非住持句,文字句非文字句”这叫百八句个问题,佛告诉他这叫一百八句,加个义比较好,身句义非身句。句是意识分别的意识,就是表相性的意识叫句。

  “生句非生句”,生是体性的发生,体性的发生并不是我们表相句所能表明出来的,非生句,是这意思。生句是我们真实的作用,那个现象并不是表面上的意思能表达,就是我们分别心能感受得清楚的,实际上我们本心体的真实作用,真实的作用具形象义,并非形象义所能表现出来的它的真实的作用,这叫生句非生句。孩子是妈妈生的,孩子并不能表达出来妈妈,你看见这孩子,你知道他妈妈叫什么,但是你不一定真知道他妈妈所有的意思。“生句非生句”虽说它是由它演化出来,但是它并不能代表它所有的东西。我们人整个的生命虽说由心体发生,一切宇宙万物由心体发生自性显现,但是你这个现象不能代表全部的自性。这叫“生句非生句”。

  依此类推,我再给你推一句,“常句非常句”我们认识的常规理性的那种现象,跟我们真实的常性,由此你可以透过《道德经》里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能说得出来的不一定是那个对的,你能想得到的不一定是那正确的。

  “相句非相句”我们看待问题的表面现象一般都是这样认识的,但是往往真实的现象并不是你看到的现象,真正的缘起法的现象并不是你能认识到的。我们都知道自己,你只是看到自己,你能认识你的全部吗?你是缘起法,内外都是以你为缘起的,我们的意识分别只能看到一部分,所有的东西看不到。你眼睛看到HYG了吧?但是全部的HYG吗?不是。不用说别的,就说这身体都不是全部,对不对?你眼睛只能看到前边,后脑勺看得到吗?“相句非相句”你从表现现象上,外表相上,你的认识跟你的现象并不一样,这个全部的也叫一个相,也叫个缘起法相生,我们认识的那个表相跟这个两回事,我们能认识的那个相跟这个缘起相是两回事。但是都是在缘起相一体当中的。

  “住异句非住异句”安住和变化的意思,安住是停留在一种状态当中,稳定的状态和变化的状态,前句是我们认识的状态,后句是实际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意思都能够从心性当中表达出来,所以称为句义,句是表现的意思,如何表达意思。

  “刹那句非刹那句”刹那是瞬间义。

  “自性句非自性句”自性是圆满义。

  “空句非空句”空句是理性义。

  “断句非断句”断句是断常义,断灭义。

  “心句非心句”心句是从我们体性上讲。

  这一百八个问题你统统能体会出来,那时候你叫开悟了,你统统都知道它从何而来,那才行。

  “中句非中句”中句是中道义。中道义从哪来讲呢?从它运行轨迹上说,心性运行轨迹必须是中道义。不会偏离任何东西。

  “恒句非恒句”恒句是它自己的体性永恒的那种状况,它是它本质。

  “缘句非缘句”缘句是外在一种现象,缘就是缘起义,缘起就是如何表现形式出来。

  “因句非因句”因句就是它以什么具有,那种含藏性,万物一切现象懂得开始,一切缘起法的开始。

  “烦恼句非烦恼句”我们不解心相的时候称为烦恼。

  后边的我就不给你解释了,统一的这个意思,什么意思?现象跟本质的差异性。依此类推可以看到,有时间慢慢地一一解释。

  “树藤句非树藤句”树藤句就是我们业识运行的状况。我们分别意识运行的时候就像树藤一样,藤子必须得依树而长,树是我们的妄想,我执,藤子就是我们的妄想心念头,你的念头一旦有个所依境的时候,“啪”就出来了,而且就像树一样是滋生不断的,而且是乱的,而且最后是要命的。藤长多了树就死了,人的妄想杂念多了,人就死得快了。

  “毗尼句非毗尼句” 毗尼句是我们约束自己,给自己建立最好的规范义,没有好的规范,成不了东西的。

  “比丘句非比丘句”出家人现象的跟本质的是两回事,真正的证到空性了叫比丘。比丘有三种义,不魔、杀贼、乞士,不魔我们能做得到吗?你能叫魔王害怕呀。真正的比丘你往那一站,魔天都恭敬,佛陀时代的比丘天魔都恭敬的。有个比丘证果了,没有见过佛,六欲天的魔王特别恭敬他,比丘问你能不能给我显一下佛祖的形象,魔王说,但是有一点儿,我可以给你变但是你别拜我,因为我不是佛,他也害怕他,一下就变出来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庄严,那个阿罗汉比丘就拜他,他“噌”一下,就躲一边去了,不是搞忘了,人家说我不是拜你,是拜佛呢,我们现在一谈魔都怕。不魔义你知道了吧?杀贼更别提了,乞士,你得上乞佛法,下乞众生,这是比丘句非比丘句。听懂了吗?你真正做到比丘真了不得,人天恭敬你。

  “住持句非住持句”,住是三宝,我们能住持三宝吗?我们现在的主持叫什么?叫经理、叫老板。人家的住持什么意思?有人家在一切人天得以皈依,一切人非人,一切大众能听闻佛法得解脱正道,那叫住持,最起码代佛宣法呀,住是什么?有他在,就有佛法在,佛法的标杆就不会灭。不是有他在就有人币在,那就坏了,那不叫住持佛法,那叫住持财宝,可以当财神

  “文字句非文字句”我们现在都掉到文字里头了。咱就说真假的问题,现在你说他真研究文字?他也不是真研究文字,就说佛祖舍利的真假问题,人家早就说了,在《如意宝王经》上说过,没有舍利拿水晶玛瑙也可以当舍利去拜,何况过去的师父恭敬地埋到塔里,就你的是真的,人家的都是假的?你也不是研究文理的,还标榜自己说有考证,有渊源,首先你就不讲渊源,佛在经文里说过的,佛留舍利的目的你考证了吗?你并没有考证,你没有引经论典,你是拿佛家的胜迹来否定佛家,你混蛋。你根本没有研究佛祖的教义,所以你也并不是真正的仁智。

  现在学佛的人不叫学佛的人,现在念佛的人也不叫念佛的人,阿弥陀佛你见过吗?没见过你念谁呀?啥叫持名念佛?名字是什么意思?你持的谁的名?啥叫持名?奉持教义,名句是概念的意思,你得把概念搞清楚啊。我持名就是我要奉持句性的概念,名字的概念意义,代表的概念是什么。

  阿弥陀佛代表的是什么?无量光寿义,我们弄明白什么叫无量光寿义吗?你弄不明白持的什么名?就那四个字叫持名吗?真的没有意义的,如果我说这话造口业,我要下地狱的,为什么说我骂你就没有口业犯呢?因为你那不叫持名,真正的持名是什么意思?人家要奉行句义,奉行这一句的真实义,才叫持名。就像你学高中化学定义一样,它把你一个物质的公式定理给你总结出来,你就得围绕这个才能成就,你不围绕这个你成就什么?人家一句阿弥陀佛是所有佛法的总结,并不是你认为的那样,一个物质的定理不能代表所有的东西,不能说具体到那有一个东西,但是可以总结出来就是那个意思。那一句阿弥陀佛代表所有的佛法,但是你不一定知道所有的佛法,就这么简单。

  最起码的代表个什么意思你要懂,你要这种认识都没有的话,你持谁的名?我念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佛能干啥不知道,阿弥陀佛能往生极乐世界,将来??????,我说,什么叫将来?现在可以胡作非为。现在念佛的人都是个投机,哪念佛最多?汉地人念阿弥陀佛的最多,念阿弥陀佛可以不用费劲儿呀,临终的时候可以去,活着怎么办?活着该享受什么享受什么,该随缘随缘,该干啥干啥。

  YL碰到行者一句佛号念到底,你一直能念吗?佛号你能不断吗?说几个事你就断了。把我的意思传达下去,他一说就破了别人的邪见了。证明从这里学到的是正见,正见破邪见嘛,他那晦暗义就没了,一下你就能看得到他那是假的了,人呐,不见真怎么能显假呢?

  听懂吗?我们只是捡了几句讲,这要细讲到明天也讲不完。

  ◎“大慧,此百八句,皆是过去诸佛所说。”

  这一百零八句都是过去诸佛所说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