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于僧伽
如瑞法师
法句经: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僧伽。
那几天,我们说法句经里面的几首偈:“悉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常念于佛陀,或者常念于达摩。”实际,这些都是让我们来练习禅定的。
可能我们每个人平常都有一种渴望法的心,总希望能得到最高的法;一个最直截了当的法,所以相应的就有种种的方便。不管佛陀也好,一些善知识也好,告诉了我们很多方便法门,我们常常能听到。虽然有很多的直截了当的法门,但你想到没有,你自己有没有趣入这种法门的方便?
在修行的路上有资粮道,我们的资粮够不够?这几天下午给小班上课,我就在那儿打妄想,要是跟初学的比丘尼一起学习,是不是可以对佛的教、根本的东西能够有一个理解?我也曾经接触到好多的出家人和在家人,有些在家人他的那颗心更迫切,所以他们也谈他们的想法:现在藏地有密快,我赶快去藏地;上海有心中心又心,我赶快去上海。总而言之,我要找那个最高的,所以我就会给他们一个最低的。我说你想得到最高的,你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如果没有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上面虽然好像盖起来了,那是很危险的,总是有倒塌之危。
我给大家说的这个意思,不要说修行佛法了,即使世间的学问、圣贤之学,都不是一日具之的。还是要日学之积于夜、积于月、聚于年。天长日久就有积累、就有觉醒。为什么要闻、思、修?当我们渴望得到高的时候,我们忽视的是最基本的。我们常念于佛陀的时候,你有没有坐在那里,盘腿也好或者静静地坐在那里,你来好好地观想一下佛的恩德、功德。佛离开了种种恶法,他的身、口、意是清净的;他不会有任何的恶思、恶行,那我自己呢?所以你常常去缘念佛的恩德、功德。当然,佛的恩德在于他是怎样做大医王来救护我们。如果一颗心天天住于念佛的恩德、功德当中,这个人又会怎样呢?他一定会不断地在升华自己,他的身会离于恶、心离于恶。到最后,即使你不求你也能知道心中心又心是什么了。念法也是这样, 学了四谛、三法印、十二入、十八戒,但是你学了以后,你能不能就法上去缘念思维,这些法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当你的心缘于法的时候,那你的心一定不会再去造作其它的,所以这是一种训练。
同样的,作为佛的弟子,如果常常自觉醒,无论昼与夜,常念于僧伽。当你念大众的时候,你就会念到僧的功德,所以缘念三宝,也是可以修禅定,就看我们怎么样来训练我们自己?我们训练得太不够了,当有人恶意说我们一声的时候,我们不会马上反应到礼敬佛陀、礼敬达摩、礼敬僧伽上,而是马上做出来相应对付方法,你骂我,我是不是想办法要怎么样去还你。我们学了很多,如果真正肯去练习的时候,你就发现练习得太少;所以,你每天那种自私自利的心,狭隘的爱心,常常把自己所束缚了。
世间人为什么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把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于是就把这颗心去寻找能带来所谓依赖和快乐的人。我们就会发现,当世间人,他对他所挚爱的人产生了爱恋,对方也接受的时候,实际彼此就产生了一种依附,随之而来的就会产生一种痛苦。你只能对我好,不能对其他人好;所以,他就有了范围、有了希求,从而导致了种种的痛苦。这种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我们修学佛法后就知道了,不希望给自己带来痛苦;所以我才要把众生都看成父母、兄弟来对待他们,去慈爱他们。当你没有一个范围的时候;当你对众生都要产生无私的慈爱时,你就发现,你的心胸一下扩大了,没有什么东西能把你障碍,因为你的心它会自自然然得到自在;所以,当我们做种种的思维以后,就应该选择最快乐的事情来做。佛也说过:当世间人渴得太厉害了,大海里没有淡水的时候,他赶快喝一口海水。可惜,海水是咸的,当下似乎解渴,过了以后,我们知道,嘴巴里的味道是多么的难受,所以,我们宁愿不要去尝那口海水,我们还是要能够真正地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真正的快乐。
第一 双品 (Yamaka Vagga)1、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若以意恶行,恶语恶身行,则苦必随彼,如轮随兽足。2、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若以意善行,善语善身行,则乐必随彼,如影随身形。(1,2两偈合诵)
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惟道是真。译文:无常品大意是讲,欲望使人糊涂,荣誉与生命皆难以持久,只有大道才是永恒的真实。〔一〕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操集佛言。注解:解寤(wù):醒过来了。译文:酣睡人生已醒,应该为之欢喜;请君听我一言,收集佛之所说。
法句,即DHAMMAPADA的义译。DHAMMA,巴利语佛法(梵文DHARMA),义为佛陀所说的教法,PADA指段、句、道。DHAMMAPADA可以译为佛法语段、佛法语句、佛法之道等。法句经在南传的大藏经里是收在经藏(SUTTAPITAKA)的小部里的第五部经(KHUDDAKANIKAYA)中。它是收集了佛陀在约三百场合中为弟子们作精简的开示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显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佛去世后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在究畅其说。是后五部沙门
1 应伐欲稠林,勿伐于树木。从欲林生怖,当脱欲稠林。《法句经.道品二八三》※意喻:与其砍掉一棵树,不如砍伐心里造作的欲望之林,因为这些树林让我们心生恐惧与迷惑。2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矫箭,木匠之绳木,善行者自御。《法句经.刀杖品一四五》
在南传佛教的重要经典——《法句经》中,有许多优美的偈颂。而每一个偈颂背后,据说都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故事本身不见于经文,我也没有查到书面文献,不知是否源自口耳相传)。 而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伏, 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不放逸品 APPAMADAVAGGO (第25 偈)】 在王舍城有一大富人家的女儿,因为父母的严厉管束,禁止女儿与外界来往,反而促成了女儿与家仆的一段恋
「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 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 【双品 YAMAKA-VAGGO(第 5 偈)】 这偈法句是佛陀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为一位不孕症的女人而说的。以下是故事的缘起: 有一个人在父亲死
「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 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 【恶品第(125 偈颂)】 此一偈颂,是佛陀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为一个自食恶果的猎人钩葛而说的。 祗树给孤独园附近,有一个名叫钩葛的猎人,
《法句经 故事集》介绍 周金言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完整的《法句经 故事集》翻译,书中搜录佛陀的四百二十三句格言和三百零五个故事,这些故事说明佛陀说这些法句的时机因缘和其涵意。一般相信,大部分的故事
快乐,是人人所嚮往追求的。有的人以享用种种的珍馐美味、满汉大席为快乐,可是吃多了也会生病;有的人以游览名山大川、到处玩乐为快乐,可是玩乐很快也会成为过去。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呢?《法句经》的这段偈颂告诉我们:
“全被诽谤者,全被赞扬者,过去将来无,现在亦无有。”这个偈颂被收在《法句经·忿怒品》里,当时有一位虔诚的佛弟子,名字叫阿拘拉。这位居士跟随佛陀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到佛陀的教诲非常殊胜,于是就带了很多朋友来到僧团,想让他们听闻佛法。
《法句经》,又称《法句集经》、《法句集》、《法句录》、《昙□经》、《昙□偈》。属巴利语系。二卷。印度法救撰集,三国时代吴维只难等译。维只难,天竺人,生卒年不详。深究三藏,尤其精通《四阿含》。吴黄武三
林崇安:《法句经》的要义 一、前言 《法句经》是释尊时期在印度各地流传的佛法偈颂,支谦(西元225年顷)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叙。此乃始进者之洪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曚、辩惑
经名:法句经 著译者: 资料出处:佛书解题(香光版) 解题: 《法句经》有二系统:巴利语与梵文语系。属於巴利语系的称做「曇钵」,意译「法句」。属於梵文语系的称做「优陀那」(或作忧陀那,鄔陀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