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于达摩
如瑞法师
法句经: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达摩。
昨天给小班上课,问她们一道题:说世界上什么最尊贵?道德最尊贵。世界上什么寿命最长?智慧的寿命最长。古大德说过“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匹夫为存也,道德之所不存,望天下非道而通也。” “尊”是最重的意思;我们要尊重什么呢?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尊重于道啊!道是最重的啦!”美”是佳苗,佳字是好的意思了,就是说最好的、最美的,莫过于德了。
出家修行修什么呢?就是天天于道有所得,这样就能称为道德;所以道德的“德”解释的时候,德者,得也。就是你能得道于心这就谓之于德;所以“道”字是存首存车。这就说明一个人的道德,是首先应该重视的。世间有世间的道德,出世间有出世间的道德。戒律,就是属于道德的范畴。如果世俗人没有世俗人的道德,就是儒家所说的不懂得孝、悌、忠、信;不懂得仁、义、礼、智、信等等,这样就没办法在世间做一个好人、没办法生存。我们作为一个出家人要是离开了道德、没有戒律的制约,那就不能进到一个出家人的规范,就不能做一个像様的出家人;就是说从様子上看你都不像出家人的様子,更何况你能够有出家人的心?除了像道济和尙一样现密行度化众生。
那就反过来说,道德实在是重要,从修行上讲,你对戒律上无所知,你无论修那一宗、那一派,总是没有根底。昨天跟小班的也在讨论,为什么不学戒律就去学其它宗会有过失呢?因为一个出家人不学戒,不懂戒,那你犯戒就会有过失。佛没有制,你不学禅你犯过失、你不学密你犯过失、不学显你犯过失,但是有制,你不学戒卽使你不犯戒,也要得不学无知罪。戒律不是我们从本本上看一看、学一学就好了,而是从我们生活当中要学会观照、观察等。知道哪些习气是不符合佛的制敎,应该慢慢的攺。以“骨宜刚、气宜柔”为例说,眞正的检点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不能有傲气,但我们还要随时注意我们不能随便发脾气、不能动粗气;小班同学还说,不能憍气、不能小气、不能妖气、不能漏气,总而言之,要看看我们在生活当中,那些东西不合于我们修道、不合于我们出离、不合于我们成佛,我们都要去除这些不合理的习气。好的习惯是培养来的,所以要天天练习。今天练习、明天练习、后天也练习,这様串习下去就可以纠正我们很多坏的习气。怎様能够纠正这些坏的习气呢?我们就要把佛的法记在心里,佛告诉我们:“悉达多弟子,常善自性觉。无论昼与夜,常念于达摩。”让法住于我们的心中,一个内心里充满佛敎法的人,在他的生活中就会现于身外,他都会提醒自已不能够偏离于法的。所以念佛、念法、念僧就是我们每一个出家人每天都要积极向上来把持住的。
我们开会的时候说,要得一个和平的年代是不容易的。一百年来,中国饱受外国侵略战争也是不断的:一开始八国联军来中国、军阀混乱、抗日战争、打内战,刚解放的时候,又抗美援朝又跟美国打仗、以后又苏联珍珠寶岛战、先帮助越南、后来发生了中越自卫战等等。一直到八零年,才眞正实质的安定下来。有人就说,光是支持越南的那些物质堆起来,都像喜玛拉雅山一样髙。也可这么说,中国近几年来经済上不发逹也跟国内、边界上发生的这些战争有关系的。今天,提倡世界和谐是因为世界不和谐,所以才提倡和谐。如果现在世界是和谐的,那还需要再提倡吗?我们知道出家人的心首先应该要和谐,所以我们只有依佛的敎才能和谐我们的心;去除我们的贪瞋痴。既而我们学会去和人与人的和谐,这是最浅的了,那深一点的呢?何止和谐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需要互相融入的,所以你要能够融入我,我要能够融入你;一个人要能够融入所有的众生啊!因此,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要谦下心来,要知道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不是口头上学了那么几句,翻起来好象知道点什么。修行也是要天天的这様串习、天天在学、天天在修。所以说,学习理论的东西很容易,要在生活当中磨练我们自已,实在是很不容易,所以大家看破、放下、自在、拿起,珍惜光荫,精进修道!阿弥陀佛!
第一 双品 (Yamaka Vagga)1、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若以意恶行,恶语恶身行,则苦必随彼,如轮随兽足。2、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若以意善行,善语善身行,则乐必随彼,如影随身形。(1,2两偈合诵)
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惟道是真。译文:无常品大意是讲,欲望使人糊涂,荣誉与生命皆难以持久,只有大道才是永恒的真实。〔一〕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操集佛言。注解:解寤(wù):醒过来了。译文:酣睡人生已醒,应该为之欢喜;请君听我一言,收集佛之所说。
法句,即DHAMMAPADA的义译。DHAMMA,巴利语佛法(梵文DHARMA),义为佛陀所说的教法,PADA指段、句、道。DHAMMAPADA可以译为佛法语段、佛法语句、佛法之道等。法句经在南传的大藏经里是收在经藏(SUTTAPITAKA)的小部里的第五部经(KHUDDAKANIKAYA)中。它是收集了佛陀在约三百场合中为弟子们作精简的开示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显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佛去世后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在究畅其说。是后五部沙门
1 应伐欲稠林,勿伐于树木。从欲林生怖,当脱欲稠林。《法句经.道品二八三》※意喻:与其砍掉一棵树,不如砍伐心里造作的欲望之林,因为这些树林让我们心生恐惧与迷惑。2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矫箭,木匠之绳木,善行者自御。《法句经.刀杖品一四五》
在南传佛教的重要经典——《法句经》中,有许多优美的偈颂。而每一个偈颂背后,据说都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故事本身不见于经文,我也没有查到书面文献,不知是否源自口耳相传)。 而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伏, 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不放逸品 APPAMADAVAGGO (第25 偈)】 在王舍城有一大富人家的女儿,因为父母的严厉管束,禁止女儿与外界来往,反而促成了女儿与家仆的一段恋
「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 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 【双品 YAMAKA-VAGGO(第 5 偈)】 这偈法句是佛陀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为一位不孕症的女人而说的。以下是故事的缘起: 有一个人在父亲死
「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 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 【恶品第(125 偈颂)】 此一偈颂,是佛陀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为一个自食恶果的猎人钩葛而说的。 祗树给孤独园附近,有一个名叫钩葛的猎人,
《法句经 故事集》介绍 周金言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完整的《法句经 故事集》翻译,书中搜录佛陀的四百二十三句格言和三百零五个故事,这些故事说明佛陀说这些法句的时机因缘和其涵意。一般相信,大部分的故事
快乐,是人人所嚮往追求的。有的人以享用种种的珍馐美味、满汉大席为快乐,可是吃多了也会生病;有的人以游览名山大川、到处玩乐为快乐,可是玩乐很快也会成为过去。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呢?《法句经》的这段偈颂告诉我们:
“全被诽谤者,全被赞扬者,过去将来无,现在亦无有。”这个偈颂被收在《法句经·忿怒品》里,当时有一位虔诚的佛弟子,名字叫阿拘拉。这位居士跟随佛陀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到佛陀的教诲非常殊胜,于是就带了很多朋友来到僧团,想让他们听闻佛法。
《法句经》,又称《法句集经》、《法句集》、《法句录》、《昙□经》、《昙□偈》。属巴利语系。二卷。印度法救撰集,三国时代吴维只难等译。维只难,天竺人,生卒年不详。深究三藏,尤其精通《四阿含》。吴黄武三
林崇安:《法句经》的要义 一、前言 《法句经》是释尊时期在印度各地流传的佛法偈颂,支谦(西元225年顷)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叙。此乃始进者之洪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曚、辩惑
经名:法句经 著译者: 资料出处:佛书解题(香光版) 解题: 《法句经》有二系统:巴利语与梵文语系。属於巴利语系的称做「曇钵」,意译「法句」。属於梵文语系的称做「优陀那」(或作忧陀那,鄔陀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