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卷
(并序)
南岳沙门法照于上
都章敬寺净土院述
夫如来设教广略。随根终归乎实相。得真无生者。孰能与于此哉。然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门矣。以弥陀法王四十八愿名号。为佛事。愿力度众生。所以五会声流于常宫。净教普沾于沙界。故华严经云。三贤乃至一切诸佛无上菩提。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而生。故法华维摩等经。有以音声语言而作佛事。又声名句文为诸教体。岂同今之学者紫金之容。都拨为有相。髻珠之教悬指为文字。语无色则舍于真色。论无声乃厌于梵声。生号无为。行称失道。即颠坠邪山良可悲矣。今则不然。且金刚般若云。六度万行一切善法无非佛因。此是释迦三世诸佛诚谛真言。足以为信敬。可依行。今依大无量寿经。五会念佛。若广作法事。具在五会法事仪三卷。启赞弥陀观经广说由序。问答释疑并在彼文。亦须具写寻读流传后世。若略作法事。即依此文。凡作法事人。若道若俗。多即六七人少即三五人。拣取好声解者。总须威仪齐整端坐合掌专心观佛。齐声齐和切。不得笑左右顾视。起真实悲济之心。勿为名利。众诠一人为座主。稽请庄严经赞法事。须知次第。一人副座。知香火打磬同声唱赞。专知捡挍。先须焚香声磬召请圣众。当座人念佛一声白众云。敬白道场众等。总须发至诚心端坐合掌。观想阿弥陀佛一切贤圣如对目前。若能如是用心即贤圣降临。龙天护念。听闻经赞法事。令众等即于言下。灭无量罪获无量福。心开意解速证甚深念佛三昧。得无生忍获大总持。具六波罗蜜神通自在。言讫即打磬。一下作梵了。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地藏菩萨。各三五十声。然后至心稽请。次庄严了依前念佛。即须观其道场徒众多少。或昼或夜或广或略。有道场请主。为何善事。切须知。时别为庄严。广与念诵。坐道场时。或有两坐三坐乃至多坐。其弥陀观经。一坐一启。散华乐及诸赞文总须暗诵。周而复始。经赞必须精熟不得临时把本。唯五会妙音一坐独作不得声。若准一坐。启经法事即广略看时。其诸依次诵之。散华乐为首。其散华乐一坐一。诸宝鸟相好。维摩五会。大小般若。般舟涅槃等赞。一坐两句为声打磬。净土乐六根赞。西方乐。出家乐礼赞等。并四句为准。道场乐一句而已。从弥陀观维经已后诸赞。皆须第三会念佛和之。诵诸赞了欲散。即诵道场乐。音即高声。须第三会念阿弥陀佛三百余声。最后唱西方礼赞天台智者回向发愿文。取散。智者必须深厌生死。正念思惟念佛三昧。普为法界六道怨亲。愿同生极乐速成无上菩提。专心学取五会真声。传于未来广度群品。若不师学滥授与人。转误后学失其宗旨。即却招其咎无利福田。普劝现在及以未来道俗。广作五会真声。念佛三昧理事双修。相无相念。即与中道实相正观相应
问曰。五会念佛有何利益。复何所表。答曰。即于此生。为能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速能成就五分法身。五会念佛功力如斯。最胜无比。尽此一形。顿舍最后凡夫之身。生极乐国入菩萨圣位。得不退转疾至菩提。实为佛任此事终不虚也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赞请文(依各一请一别礼)
南无一心奉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一心奉请十方三世诸佛
南无一心奉请阿弥陀佛
南无一心奉请观世音菩萨
南无一心奉请大势至菩萨
南无一心奉请十方诸大菩萨摩诃萨
南无一心奉请十方声闻缘觉一切贤圣僧
庄严文
粤大哉。至理真法一如。化物利人弘誓各别。故我释迦应生于浊世。阿弥陀出现于净土。方净秽两殊。利益齐一。若易修易证。真唯净土教门。然彼西方殊妙难比。其国土也。严以百宝莲敷九品以收人。其名号也。能荡千殃音开五会而摄物。故使称其名者。则十方诸佛常护其人。愿生其国者。则异华五云争捧其座。是知。弥陀悲愿不可思议。实谓。启三界之横门。截四生之直路。故得恒沙诸佛舒舌证明。劝念弥陀令生佛国。若不以斯净教所在佛宣。则何以能令未闻者闻未见者见。今之念佛意在兹焉。惟愿释梵护世卫国卫人。八部天龙调风调雨。伏愿皇帝轮宝飞来。韬戈偃钾。舜泽遐沾于万国。尧风远备于八荒。太子声飞洊雷。诸王志坚盘石。公主银楼耀彩。卿相永镇台衡无戎。节越长光。尧天永佐郎官侍御。云飞省阁星映天台。大将高斑。荣耀日新。台逾百胜长官。马分驼色衣含绣文。亟薄慰等佐理分忧。清声远振。禅和尚定水澄净。禅河厕清慈风莫收。慧日长挂。法和尚道山弥峻。慧海逾深久。住人天。常为舟楫。律和尚戒珠常净。无惭照乘之理。定沼恒清。岂谢沧浪之绿。当寺三纲。照彰梵字。宿睦乘门徒众。禀其清风。寺舍和于水乳。诸阇梨等三学圆明。慧灯长映。愿弘斯教同往净土。尼众等戒月常明。凝神入定。恒春道树。永秀觉华。诸公等福霈山岳。寿齐椿鹤。夫人娘子玉质长春。千秋不易。清信士女等恒沙业。累闻佛名。以冰消。无量福田。随念佛而增长。观业成就三昧现前。若坐若行常见诸佛。然愿佛日高悬。法轮大阐。幽涂息苦。錍丘心宁。希望者何愿不从。所念者应时咸遂。有情有识同超有漏之因。此界他方咸愿。同生安乐。阿弥陀佛福海无边。大众虔诚。普为念阿弥陀佛
散华乐文(依大般若经散华品)
散华乐散华乐奉请释迦如来入道场散华乐散华乐散华乐奉请十方如来入道场散华乐散华乐散华乐奉请弥陀如来入道场散华乐散华乐散华乐奉请观音势至诸大菩萨入道场散华乐道场庄严极清净散华乐天上人间无比量散华乐
五会念佛(梁汉沙门法照。大历元年夏四月中起。自南岳弥陀台般舟道场。依无量寿经作)
问曰。五会念佛出在何文。答曰。大无量寿经云。或有宝树。车渠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会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又释五会念佛。五者会是数。会者集会。彼五种音声。从缓至急。唯念佛法僧。更无杂念。念则无念。佛不二门也。声则无常。第一义也。故终日念佛。恒顺于真性。终日愿生。常使于妙理。发心有如此者。必降天魔击法鼓。六种震动四花繁雨。金刚宝座正觉可期也。故观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中分陀利花。名为希有。观世音大势至。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是以如来常于三昧海中。举网绵乎。谓父王曰。王今坐禅。但当念佛。岂同离念求乎无念。离生求于无生。离相好求乎法身。离文字求乎解脱。夫如是者则住于断灭见。谤佛毁经。成柜法业。坠无间矣
凡在修道可不慎毁。可不敬欺。又观佛三昧海经云。此观佛三昧。是破戒者护。失道者依。烦恼贼中大勇猛将。首楞严王百千三昧所出生处。亦名诸三昧母。亦名诸三昧王。亦名诸佛共所印可定。亦名如来禅。非二乘外道等禅。信可知矣。此五会念佛声。势点大尽。长者即是缓念。点小渐短者。即是渐急念。须会此意
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渐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四字转急念阿弥陀佛
五会念佛竟即诵宝鸟诸杂赞
宝鸟赞(依阿弥陀经)
极乐庄严间杂宝(弥陀佛)实是希奇闻未闻(弥陀佛弥陀佛)
宝鸟临空赞佛会(弥陀佛)哀婉雅亮发人心(弥陀佛弥陀佛)
昼夜连声无有息(弥陀佛)文文句句理相同(弥陀佛弥陀佛)
或说五根七觉分(弥陀佛)或说八圣慈悲门(弥陀佛弥陀佛)
或说他方离恶道(弥陀佛)或说地狱封人天(弥陀佛弥陀佛)
或说散善波罗蜜(弥陀佛)或说定慧入深禅(弥陀佛弥陀佛)
或说长时修苦行(弥陀佛)或说无上菩提因(弥陀佛弥陀佛)
菩萨声闻闻此法(弥陀佛)处处分身转法轮(弥陀佛弥陀佛)
愿此法轮相续转(弥陀佛)道场众等益长年(弥陀佛弥陀佛)
众等回心生净土(弥陀佛)手执香花往西方(弥陀佛弥陀佛)
维摩赞(依维摩经)
佛国清净从心现(难思议)种种庄严心裹生(难思议维摩诘)
足指按地三千界(难思议)虚空性海坐花台(难思议维摩诘)
毗耶离城方丈室(难思议)有一居士号维摩(难思议维摩诘)
托病现身而有疾(难思议)国主王子悉来遇(难思议维摩诘)
无量声闻菩萨众(难思议)欲遣问病不堪任(难思议维摩诘)
唯有文殊入征问(难思议)居士所疾是何因(难思议维摩诘)
答曰病从痴爱起(难思议)我病非有亦非无(难思议维摩诘)
广说身是无常法(难思议)阴界诸入合成身(难思议维摩诘)
菩萨毛端容大海(难思议)芥子之内纳须弥(难思议维摩诘)
手掷世界他方外(难思议)室中天女悟无生(难思议维摩诘)
相好赞(依相好经)
世尊往昔尘沙劫(弥陀佛)苦行勤修相好身(弥陀佛弥陀佛)
今已得成无见顶(弥陀佛)复生绀发旋螺文(弥陀佛弥陀佛)
眉间毫相颇梨色(弥陀佛)右旋宛转琉璃筒(弥陀佛弥陀佛)
齿如珂佩皆齐密(弥陀佛)舌相长舒覆面门(弥陀佛弥陀佛)
佛心红莲金色坐(弥陀佛)清净皎洁日光分(弥陀佛弥陀佛)
五会赞(依无量寿经)
释法照
第一会时平声入(弥陀佛)第二极妙演清音(弥陀佛弥陀佛)
第三盘旋如奏乐(弥陀佛)第四要期用力吟(弥陀佛弥陀佛)
第五高声唯速念(弥陀佛)闻此五会悟无生(弥陀佛弥陀佛)
一到西方受快乐(弥陀佛)永不轮回入苦坑(弥陀佛弥陀佛)
发心念佛事须坚(弥陀佛)临终决定上金船(弥陀佛弥陀佛)
回愿众生皆得往(弥陀佛)直向西方坐宝莲(弥陀佛弥陀佛)
西方世界实为精(弥陀佛)彼土众生不可轻(弥陀佛弥陀佛)
衣殉只ü┭?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
天地八阳神咒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毘耶达摩城。寥廓宅中。十方相随。四众围绕。尔时无碍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世尊。此阎浮提众生。递代相生。无始已来。相续不断。有识者少。无识者多。念佛者少。不念佛者多。神通者少。不神通者多。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交素篆。分途列道。门张户设。既昧断惑之境。未接息言之路。讵能探神测妙。苞总无边。有圣将应。灵因旷远。志遗发肤。施单城国。及繁星驻彩。夕马腾空。出四门以结念。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遍观十方皆如火色。尔时如来即嘘长叹。普视众生都无差途。善哉众生当何所救。思惟已讫。一切诸佛世界。及诸菩萨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刚际及魔宫殿悉皆震动。其时即有过现未来一切诸佛。应念正思。复有诸菩萨等。住自心中而复不动。
(一)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花林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诸比丘于乞食后集花林堂。各共议言。诸贤比丘。唯无上尊为最奇特。神通远达。威力弘大。乃知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断诸结使。消灭戏论。又知彼佛劫数多少。
(一七)第二分清净经第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缅只优婆塞林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沙弥周那在波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如来信解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高无中边。诸大妙宝王。种种间饰。菩萨之身为师子座。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虚空游步执金刚。虚空生执金刚。被杂色衣执金刚。善行步执金刚。住一切法平等执金刚。哀愍无量众生界执金刚。那罗延力执金刚。大那罗延力执金刚。妙执金刚。
イ 子生人。向此星下生。禄食黍。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ロ 丑生亥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粟。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ハ 寅生戌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粳米。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ニ 卯生酉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小豆。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
南谟啰哆那怛啰夜耶南谟阿唎耶阿弭哆婆耶怛他孽多耶南谟阿唎耶跋嚧吉帝失筏啰耶菩地萨埵耶摩诃萨埵耶摩诃迦嚧尼迦耶怛跌他唵阿慕伽钵啰底喝多[合*牛][合*牛][口*半]吒娑婆诃 如是所说不空陀罗尼自在王咒。即是一切秘密神咒之主。若有人能诵此神咒成就之者。即能通达一切神咒。但是咒法所有事业皆得圆满
护身命经 界比丘道真 佛说救护身命经济人疾病苦厄 尔时佛在娑罗双树间临般涅槃时。舍利弗阿难及无量无边诸大菩萨诸大弟子一切诸天皆来集会。佛还正坐告阿难言。吾当入般涅槃。我灭度后五浊恶世中。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